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图集|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医部 > 方药类 > 汤头歌诀 >

除痰之剂

除痰之剂

  十首、附方五

1.二陈汤

二陈汤用半夏陈  益以茯苓甘草成

利气调中兼去湿  一切痰饮此方珍

导痰汤内加里枳  顽痰胶固力能训

若加竹茹与枳实  汤名温胆可宁神

润下丸仅陈皮草  利气祛痰妙绝伦

2.涤痰汤

涤痰汤用半夏星  甘草橘红参茯苓

竹茹草蒲兼枳实  痰迷舌强服之醒

3.青州白丸子

青州白丸星夏并  白附川乌俱用生

晒露糊丸姜薄引  风痰瘫痪小儿惊

4.清气化痰丸

清气化痰星夏橘  杏仁枳实瓜蒌实

芩苓姜汁为糊丸  气顺火消痰自失

5.顺气消食化痰丸

顺气消食化痰丸  青陈星夏菔苏攒

曲麦山楂葛杏附  蒸饼为糊姜汁抟

6.礞石滚痰丸

滚痰丸用青礞石  大黄黄芩沉水香

百病多因痰作祟  顽痰怪症力能匡

7.金沸草散

金沸草散前胡辛  半夏荆甘赤茯因

煎加姜枣除痰嗽  肺感风寒头目颦

局方不用细辛茯  加入麻黄赤芍均

8.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  参芪橘柏及干姜

苓泻麦芽苍术曲  太阴痰厥头痛良

9.常山饮

常山饮中知贝取  乌梅草果槟榔聚

姜枣酒水煎露之  劫痰截疟功堪诩

10.截疟七宝饮

截疟七宝常山果  槟榔朴草青陈伙

水酒合煎露一宵  阳经实疟服之妥

增辑

1.三子养亲汤

三子养亲痰火方  芥苏莱菔共煎汤

外台别有茯苓饮  参术陈姜枳实尝

2.指迷茯苓丸

指迷茯苓丸最精  风化芒硝枳半并

臂痛难移脾气阻  停痰伏饮有嘉名

3.紫金锭

紫金锭用麝朱雄  慈戟千金五倍同

太乙玉枢名又别  祛痰逐秽及惊风

4.小陷胸汤

小陷胸汤连夏蒌  宽胸开结涤痰周

邪深大陷胸汤结  甘遂硝黄一泻柔

大陷胸丸加杏苈  项强柔至病能休

5.十枣汤

十枣汤中遂戟花  强人伏饮效堪夸

控涎丹用遂戟芥  葶苈大枣亦可嘉

6.千金苇茎汤

千金苇茎生薏仁  瓜瓣桃仁四味邻

吐咳肺痈痰秽浊  凉营清气自生津

7.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痰饮尝  和之温药四般良

雪羹定痰化痰热  海蜇葶荠共合方

8.金水六君煎

金水六君用二陈  再加熟地与归身

别称神术丸苍术  大枣芝麻停饮珍

9.止嗽散

止嗽散中用白前  陈皮桔梗草荆添

紫菀百部同蒸用  感冒咳嗽此方先

  [除痰之剂] 二陈汤

  (《局方》)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臣。〔半夏(姜制)二钱,陈皮(去白)、茯苓各一钱,甘草五分,加姜煎。〕利气调中兼去湿,一切痰饮此为珍。(陈皮利气,甘草和中,苓、夏除湿,气顺湿除,痰饮自散。)导痰汤内加星枳,顽痰胶固力能驯。(加胆星以助半夏,加枳实以成冲墙倒壁之功。)若加竹茹与枳实,汤名温胆可宁神。(二陈汤加竹茹、枳实,名温胆汤,治胆虚不眠。)润下丸(丹溪)仅陈皮草,利气祛痰妙绝伦。〔陈皮(去白)八两,盐五两(水浸洗),甘草二两,蜜炙,蒸饼糊丸,姜汤下,或将陈皮盐水煮晒,同甘草为末,名二肾散,不可多服,

  [除痰之剂] 涤痰汤

  (严氏)用半夏星,甘草橘红参茯苓。竹茹菖蒲兼枳实,痰迷舌强服之醒。〔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半夏(姜制)、胆星各二钱半,橘红、枳实、茯苓各三钱,人参、菖蒲各一钱,竹茹七分,甘草五分,加姜煎。此即导痰汤加人参扶正,菖蒲开痰,竹茹清金。〕

  [除痰之剂] 青州白丸

  星夏并,白附川乌俱用生。晒露糊丸姜薄引,风痰瘫痪小儿惊。〔半夏(水浸生两,南星、白附子各二两,川乌(去皮脐)五钱。四味俱生用,为末,袋盛,水摆出粉,再擂瘫痪,酒下;惊风,薄荷汤下。痰之主也,由于风寒湿。星、夏辛温,祛痰燥湿;乌、附辛热,散寒逐风。浸而曝之,杀其毒也。〕

  [除痰之剂] 清气化痰

  (丸)星夏橘,杏仁枳实栝蒌实。芩苓姜汁为糊丸,气顺火消痰自失。〔半夏(姜胆星各两半,橘红、枳实(麸炒)、杏仁(去皮尖)、栝蒌仁(去油)、黄芩(酒炒)、茯苓各一两,姜制,糊丸,淡姜汤下。气能发火,火能生痰。陈、杏降逆气,枳实破滞气,芩、瓜平热气,星、夏燥湿气,茯苓行水气。水湿火热,皆生痰之本也,故化痰必以清气为先。〕

  [除痰之剂] 顺气消食化痰丸

  (瑞竹堂),青皮星夏莱菔(子)攒。曲麦山楂葛杏附,蒸饼为糊姜汁搏。〔半夏(姜制)、胆星各一斤,陈皮(去白)、青皮、苏子、沉香(水炒)、莱菔子、生姜、麦芽(炒)、神曲(炒)、山楂(炒)、葛根、杏仁(去皮尖炒)、香附(醋炒),各一两,姜汁和,蒸饼为糊丸。

  痰由湿生,星、夏燥湿;痰因气升,苏子、杏仁降气;痰因气滞,青、陈、香附导滞;痰生于酒食,曲、葛解酒,楂、麦消食。湿去食消,则痰不生,气顺则喘满自止矣。〕

  [除痰之剂] 滚痰丸

  (王隐君)用青礞石,大黄黄芩沉木香。百病多因痰作祟,顽痰怪证力能匡。〔青礞石一两(用焰硝一两,同入瓦罐,盐泥固济,至石色如金为度),大黄(酒蒸)、黄芩(酒洗)各八两,沉香五钱,为末,水丸,姜汤下,量虚实服。礞石悍,能攻陈积伏匿之痰;大黄荡热实,以开下行之路;黄芩凉心肺,以平上僭之火;沉香能升降诸气,以导诸药,为使。

  然非物理,不可轻投。〕

  [除痰之剂] 金沸草散

  (《活人》)前胡辛,半夏荆甘赤茯因。煎加姜枣除痰嗽,肺感风寒头目颦。〔旋复花、前胡、细辛各一钱,半夏五分,荆芥钱半,甘草(炙)三分,赤茯苓六分。风热上壅,故生痰作嗽。荆芥发汗散风,前胡、旋复消痰降气,半夏燥痰散逆,甘草发散缓中,细辛温经,茯苓利湿,用赤者,入血分而泻丙丁也。〕局方(金沸草散)不用细辛茯,加入麻黄赤芍均。(治

  [除痰之剂] 半夏天麻白术汤

  白术、神曲(炒)各一钱,人参、黄、陈皮、苍术、茯苓、泽泻、天麻各五分,干姜三分,黄柏(酒洗)二分。痰厥,非半夏不能除;风虚,非天麻不能定。二术燥湿益气,参、泻火补中,陈皮调气升阳,苓、泻泻热导水,曲、麦化滞助脾,干姜以涤中寒,黄柏以泻在泉少火也。〕

  [除痰之剂] 常山饮

  (《局方》)中知贝取,乌梅草果槟榔聚。姜枣酒水煎露之,劫痰截疟功堪诩。〔常山(烧酒炒)二钱,知母、贝母、草果(煨)、槟榔各一钱,乌梅二个,一方加穿山甲、甘草。

  疟未发时,面东温服。知母治阳明独胜之热,草果治太阴独胜之寒,二经和则阴阳不致交争矣。常山吐痰行水,槟榔下气破积,贝母清火散痰,乌梅敛阴退热。须用在发散表邪及提出阳分之后为宜。〕

  [除痰之剂] 截疟七宝

  (饮,《易简》)常山果,槟榔朴草青陈多。水酒合煎露一宵,阳经实疟服之妥。〔常山面东温服。常山吐痰,槟榔破积,陈皮利气,青皮伐肝,浓朴平胃,草果消膏梁之痰。加甘草,入胃佐常山引吐也。〕

《汤头歌诀》 相关内容:

前一:泻火之剂
后一:经产之剂

查看目录 >> 《汤头歌诀》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 单词 趣味历史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