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图集|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医部 > 方药类 > 汤头歌诀 >

涌吐之剂

涌吐之剂

  二首、附方六
1.瓜蒂散

瓜蒂散中赤小豆  或入藜芦郁金凑

此吐实热与风痰  虚者参芦一味勾

若吐虚烦栀豉汤  剧痰乌附尖方透

古人尚有烧盐方  一切积滞功能奏

2.稀涎散

稀涎皂角白矾班  或益藜芦微吐间

风中痰升人眩仆  当先服此通其关

通关散用细辛皂  吹鼻得嚏保生还
  汗、吐、下、和,乃治疗之四法。经曰∶在上者涌之,其高者因而越之,故古人治病,用吐法者最多。朱丹溪曰∶吐中就有发散之义。张子和曰∶诸汗法古方多有之,惟以吐发汗者,世罕知之。今人医疗,惟用汗、下、和,而吐法绝置不用,可见时师之缺略。特补涌吐一门,方药虽简,而法不可废也。若丹溪用四物、四君引吐,又治小便不通,亦用吐法,是又在用者之圆神矣。

  [涌吐之剂] 瓜蒂散

  (仲景)中赤小豆,(甜瓜蒂炒黄与赤小豆为末,热水或水调,量虚实服之。)或入藜芦郁金凑。(张子和去赤豆加藜芦、防风,一方去赤豆加郁金、韭汁,俱名三圣散。鹅翎探吐,并治风痰。)此吐实热与风痰,(瓜蒂吐实热,藜芦吐风痰。)虚者参芦(散)一味勾。(虚人痰壅不得服瓜蒂者,以参芦代之,或加竹沥。)若吐虚烦栀豉汤,(仲景,栀子十四枚,豉四合,治伤寒后虚烦。)剧痰乌附尖方透。(丹溪治许白云,用瓜蒂、栀子、苦参、藜芦,屡吐不透,后以浆水和乌附尖服,始得大吐。)古人尚有烧盐方,一切积滞功能奏。(烧盐热汤调服,以指探吐,治霍乱、宿食、冷痛等症。《千金》曰∶凡病宜吐,大胜用药。)

  [涌吐之剂] 稀涎

  (散,严用和)皂角白矾斑,〔皂角四挺(去皮弦炙),白矾一两,为末,每服五分。

  白矾酸苦涌泄,能软顽痰;皂角辛咸通窍,专制风木。此专门之兵也,国中风时宜用之。〕或益藜芦微吐间。风中痰升人眩仆,当先服此通其关。(令微吐稀涎,续进他药。)通关散用细辛皂(角,为末,)吹鼻得嚏保生还。(卒中者用此吹鼻,有嚏者可治,无嚏者为肺气已绝。)

《汤头歌诀》 相关内容:

前一:攻里之剂
后一:经产之剂

查看目录 >> 《汤头歌诀》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 单词 趣味历史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