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谨按天眷三年即宋绍兴十年马端临考不载日食事其皇统三年五年八年九年与端临考合尚有绍兴七年二月十七年十月两日食事辽史不载
海陵贞元二年五月癸丑朔日有食之
是日避正殿勅百官勿治事
三年五月丁未朔日食
【臣】等谨按上二条与马端临考合以后凡合者不赘述
正隆三年三月辛酉朔司天奏日食侯之不见
勅自今日食皆面奏不须颁告中外
五年八月丙午朔日食
世宗大定二年正月戊辰朔日有食之
代鼓用币命夀王京代拜行礼帝撤乐减膳不视朝为制凡遇日月亏食禁酒乐屠宰一日
三年六月庚申朔日食
帝不视朝命官代拜有司不治务过时乃罢后为常
四年六月甲寅朔日食 七年四月戊辰朔日食帝避正殿减膳伐鼓应天门内百官各于本司庭立明复乃止
九年八月甲申朔日当食以雨不见
有司奏闻伐鼓用币如常礼
十三年五月壬辰朔日食 十四年十一月甲申朔日食 十六年三月丙午朔日食 十七年九月丁酉朔日食 二十三年十一月壬戍朔日食 二十八年八月甲子朔日食 二十九年二月辛酉朔日食
【臣】等谨按大定二年即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也马端临考有三十一年正月甲戍日食金史不载若七年为孝宗乾道三年端临考亦不载四月日食事余皆合
章宗明昌六年三月丙戌朔日有食之 承安三年正月己亥朔日食隂云不见 五年十一月癸丑朔日食泰和二年五月甲辰朔日食
【臣】等谨按承安五年即宋宁宗庆元六年马端临考不载十一月日食事彼载庆元五年正月六年六月日食事金史亦不载
卫绍王大安二年十二月辛酉朔日有食之
【臣】等谨按是年即宋宁宗嘉定三年也考宋史嘉定三年六月辛酉日食端临考不载与此不合又端临载宁宗嘉泰三年四月开禧二年二月嘉定四年十一月俱有日食事金史亦不载
宣宗贞祐二年九月壬戍朔日有食之大星皆见 四年二月甲申朔闰七月壬午朔俱日食
【臣】等谨按贞祐四年即宋嘉定七年宋史不载闰七月日食事
兴定元年七月丙子朔日食 二年七月庚午朔日食五年五月甲申朔日食 元光二年九月庚子朔日
食
哀宗正大五年十二月庚子朔日有食之
【臣】等谨按是年即宋理宗绍定元年系六月壬寅朔日食与此不合
又按元史本纪太祖太宗定宗宪宗四朝俱不载日食事今断自世祖始据本纪以次递载
元世祖中统二年三月壬戌朔日有食之 至元二年正月辛未朔日食 四年五月丁亥朔日食 五年十月戊寅朔日食 七年三月庚子朔日食 八年八月壬辰朔日食 九年八月丙戌朔日食 十二年六月庚子朔日食 十四年十月丙辰朔日食 十九年六月己丑朔七月戊午朔俱日食 二十四年十月戊午朔日食 二十六年三月庚辰朔日食 二十七年八月辛未朔日食 二十九年正月甲午朔日食 三十一年六月庚辰朔日食
【臣】等谨按至元十七年以前以宋史较之无不合者至十九年六月七月连纪日食时宋已亡考元史天文志则亦同之又二十九年正月甲午朔以日食免朝贺天文志载有物渐侵入日中不能既日体如金环然左右有珥上有抱气志详而纪畧亦其体应尔也
成宗大徳元年四月癸巳朔日有食之 三年八月己酉朔日食 四年二月丁未朔日食 六年六月癸亥朔日食 七年闰五月戊午朔日食 八年五月癸未朔日食
【臣】等谨按元史天文志不载元年四月事殆史臣失之也又王圻云大徳三年八月朔日食不应太史言是日巳时日食二分有竒至期不食众惧保章正齐履谦曰当食不食在古有之矧巳时近午阳盛隂微故当食不食遂考唐开元以来当食不食者十事以闻
仁宗皇庆元年六月乙丑朔日有食之 延祐二年四月戊寅朔日食 五年二月癸巳朔日食 六年二月丁亥朔日食 七年正月辛巳朔日食
帝以元日日食斋居损膳辍朝贺
英宗至治元年六月癸卯朔日有食之 二年十一月甲午朔日食
泰定帝泰定四年九月丙申朔日有食之
文宗天厯二年七月丙辰朔日有食之 至顺二年六月甲辰朔十一月壬申朔俱日食
顺帝元统二年四月戊午朔日有食之 至元二年八月乙亥朔日食 三年二月壬申朔日食 至正二年八月庚子朔十月己亥朔俱日食
【臣】等谨按日食无祗隔一月之理天文志亦不载葢本纪两存其月未及覈实今存以备考
三年四月丙申朔日食 四年九月丁亥朔日食 五年九月壬午朔日食 六年二月庚戍朔日食 七年正月甲辰朔日食 八月七月丙申朔日食 九年十一月戊午朔日食
【臣】等谨按天文志自五年至九年俱不载日食事
十年十一月壬子朔日食 十一年五月己酉朔日食十二年四月癸卯朔日食 十三年九月乙丑朔日
食 十四年三月癸亥朔日食 十七年正月丙子朔日食 十八年六月戊辰朔十二月乙丑朔俱日食二十年五月丁亥朔日食 二十一年四月辛巳朔日食 二十四年八月壬辰朔日食 二十六年七月辛巳朔日食 二十七年六月丙午朔日食昼晦又十二月癸卯朔日食
【臣】等谨按天文志不载十二年十七年二十年二十四年及二十七年六月日食事存以备考
明太祖洪武二年五月甲午朔日有食之 四年九月庚戌朔日食 六年三月癸卯朔日食 七年二月丁酉朔日食 八年七月己未朔日食 九年七月癸丑朔日食 十年十二月乙巳朔日食 十四年十月壬子朔日食 十六年八月壬申朔日食 十九年十二月癸未朔日食 二十一年五月甲戍朔日食 二十二年九月丙寅朔日食 二十三年九月庚寅朔日食二十四年三月戊子朔日食 二十六年七月甲辰
朔日食 三十年五月壬子朔日食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洪武元年五月庚午朔日食以本纪不载故阙之
惠帝建文二年三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成祖永乐四年六月己未朔日当食隂云不见
礼官请表贺不许
七年九月庚午朔日食 十一年正月辛巳朔日食先是钦天监奏日食占在元旦已而鸿胪寺奏习元旦贺仪帝召礼部翰林官问尚书吕震对曰日食与朝贺之时先后不相妨侍郎仪智曰终是同日免贺为当帝再顾翰林诸臣曰古有日食行贺礼否左谕徳杨士竒对宋仁宗时元旦日食富弼请罢宴撤乐吕夷简不从弼曰万一契丹行之为中国羞后有自契丹回者言是日罢宴仁宗深悔今免贺为当诏从之罢朝贺宴会止赐百官节钞
十三年五月丁酉朔日食 十八年八月丁酉朔日食十九年八月辛卯朔日食 二十年正月己未朔日
食
帝以元日日食诏羣臣修省免朝贺
二十一年六月庚戌朔日食
宣宗宣徳五年八月己巳朔日食隂雨不见
时礼部尚书胡濙请称贺不许敇曰日食天戒之大者惟修徳行政用贤去奸而后当食不食今隂云不见得非朕昧于省过而然与况离明照四方隂云所蔽有限京师不见四方必有见者天可欺与其止勿贺
七年正月辛酉朔日食
诏免朝贺
十年十一月【时英宗已即位】戊辰朔日食
英宗正统六年正月己亥朔日当食不见
礼官请表贺不许
九年十月丙午朔日食 十年四月甲辰朔日食 十二年八月庚申朔日食
景帝景泰二年六月戊辰朔日当食不见 三年十一月己未朔日食 五年四月壬午朔日食 六年四月丙子朔日食
英宗复辟天顺四年七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五年十一月丁酉朔日食 七年五月己丑朔日食 八年四月【时宪宗已即位】癸未朔日当食不见
宪宗成化三年二月丁酉朔日有食之 五年六月癸丑朔日食 六年六月戊申朔日食 九年四月辛酉朔日食 十年九月癸丑朔日食 十一年九月丁未朔日食 十二年二月乙亥朔日食 二十年九月乙酉朔日食 二十一年八月己卯朔日食
孝宗治元年六月癸巳朔日有食之 二年十二月甲申朔日食 八年二月乙卯朔日食 十一年閠十一月壬戌朔日食 十三年五月甲寅朔日食 十四年九月丙子朔日食 十五年九月庚午朔日食武宗正徳二年正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九年八月辛卯朔日食 十年十二月癸丑朔日食 十二年六月乙巳朔日食 十三年五月己亥朔日食 十六年三月癸丑朔日食
世宗嘉靖四年闰十二月乙卯朔日有食之 六年五月丁丑朔日食 八年十月癸亥朔日食 二十一年七月己酉朔日食 二十二年正月丙午朔日食 二十四年五月壬戍朔日食 二十八年三月辛未朔日食 三十二年正月戊寅朔日当食隂云不见
时御史赵锦因正旦日食劾阁臣严嵩怙宠擅作威福词甚切直诏下锦衣狱削籍为民
三十四年十一月壬辰朔日食 三十五年十月丙戌朔日食 四十年二月辛卯朔日当食隂云不见七月己丑朔日食
【臣】等谨按实録四十年二月以当食不见允阁臣严嵩之请行大谢礼然甫更五月复食一年两食尤不多见严嵩欺罔之罪上通于天矣
四十三年五月壬寅朔日食 四十五年四月壬戌朔日食
穆宗隆庆四年正月乙巳朔日有食之
诏免朝贺丁未避殿修省
六年六月乙卯朔日食
神宗万厯三年四月己巳朔日有食之既 五年闰八月乙酉朔日食隂云不见 八年二月辛未朔日食十一年六月丁亥朔日食 十五年十一月己卯朔日食 十六年九月丁亥朔日当食隂云不见 十七年正月己酉朔日食 十八年七月庚子朔日食 二十二年四月己酉朔日食 二十四年闰八月乙丑朔日食 三十一年四月丁亥朔日食 三十二年四月辛巳朔日食 三十八年十一月壬寅朔日食 四十年五月甲午朔日食 四十三年三月丁未朔日食 四十四年三月辛未朔日食 四十五年五月癸酉朔日食
明史赵志臯传曰二十四年闰八月日食至九分余大学士赵志臯上言纪纲不可不振者六事因累防陈时政缺失其大者罢矿税定国本诸务凡十一条优诏报闻而已
神宗实録三十二年四月大学士沈一贯请崇修实政亟补中外缺官罢无名矿税释逮繋累臣下诸司章奏以格天心而回天怒帝不省又三十八年十一月礼部侍郎翁正春言前两嵗食四月朔纯阳之月也今食十一月朔阳生之月也君徳象日宜照临宣布不宜黯汶闭藏自万厯二十年后财货日敛聚一日人才日剥落一日防意日中留一日黄扉紫阁之中真如寂寥孤曜六卿九列之地不满三五晨星阊阖徒号而天聴愈杳巡方莫代而霜斧乆劳天下不见阳和舒育之气而氷凝之象独坚一时如在穷隂沍寒之中而融通之意尽塞是以上天谴告如此诚翻然转移太平盛业将绵万载防入不报
熹宗天启元年四月壬申朔日有食之 六年七月辛未朔日当食隂云不见
愍帝崇祯二年五月乙酉朔日有食之 四年十月辛丑朔日食 七年三月丁亥朔日食 十年正月辛丑朔日食 十四年十月癸卯朔日食 十六年二月乙丑朔日食
日变
【臣】等谨按马端临所载日变至宋嘉定十七年六月止而遗四年十一年十五年事今从宋史天文志补载于左
宋宁宗嘉定四年七月己卯已初刻日有赤黄晕不匝至酉初复日上晕外生青赤黄背气 十一年二月丙寅日有戴气 十五年二月己亥日晕于娄周匝有承气
理宗寳庆三年十二月己酉日旁有气如珥 绍定三年二月丙申日有背气 四年七月己丑日生承气五年三月丁酉日生抱气承气 端平元年四月甲申日生赤晕六月戊子日生赤黄晕上下有格气 二年六月戊寅日有承气 三年二月辛亥日晕周匝 嘉熈元年二月己酉日晕周匝三月癸亥七月壬申日有背气 四年二月丙申朔日生背气 淳祐元年二月戊寅午后日晕 三年七月甲午日生格气 五年五月戊申日生赤黄晕外有背气六月甲子日晕周匝六年三月癸巳日晕周匝生珥气四月丁丑日晕周匝七年二月戊申日晕周匝 八年六月己酉日晕于
井赤黄周匝 寳祐元年正月戊戍日生戴气 二年二月辛酉日晕周匝 四年三月乙卯日晕周匝 景定四年四月戊辰日生赤黄晕 五年三月己丑日晕于娄赤黄周匝自午至申六月庚午日生赤黄晕九月己丑日生格气
【臣】等谨按宋史理宗纪绍定三年四月己巳日晕嘉熙二年十月己巳日中有黒子志失载
度宗咸淳元年六月壬申日生承气 七年三月辛巳日晕赤黄周匝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恭帝徳祐二年二月丁酉朔日中有黒子如鹅卵相荡久之史不载
辽太祖天显元年正月己未白气贯日
道宗太康三年五月癸亥日中有黑子
【臣】等谨按太康三年即宋神宗熙宁十年也马端临考载是年二月辛卯日中有黑子如李其事略同而月日不符如此
金太宗天会七年三月己卯朔日中有黑子
熙宗天会十四年十一月丙寅日中有黑子斜角交行海陵天徳二年正月甲辰日有晕珥 贞元三年四月丁丑朔昏雾四塞日无光凡十有七日乃霁 正隆五年八月庚午日中有黒子状如人 六年二月甲辰日有晕珥戴背
【臣】等谨按天德二年即宋髙宗绍兴二十年正隆五年即绍兴三十年也此数年内事俱与端临考不合
世宗大定二十九年正月乙夘已初日有晕左右有珥上有背气两重其色青赤而厚东有防气长四尺余五刻而散丁己巳初日有两珥上有背气两重其色青赤而淡顷之背气于日上为冠已而俱散二月甲子辰刻日上有重晕两珥抱而复背背而复抱凡三四次乙丑日晕两珥有负气承气左右有防气
帝尝问左丞相赫舍哩良弼毎旦暮日色皆赤何也良弼对曰旦而色赤应在东髙丽当之暮而色赤应在西夏国当之愿陛下修徳以应天则灾变自弭既而夏国有任徳敬之乱髙丽有赵位宠之难其言皆应
【臣】等谨按是年即宋孝宗淳熙十六年也马端临考不载
章宗明昌四年九月癸未日上有抱气二戴气一俱相连左右有珥其色鲜明 泰和三年十月戊戌日将没色赤如赭 四年三月丁卯日昏无光 六年七月癸巳申刻日上有背气一内赤外青须臾散 八年四月癸卯巳刻日晕二重内黄外赤移时而散
【臣】等谨按明昌四年即宋绍兴四年泰和三年四年即宋嘉泰三年四年其六年即宋开禧二年八年即嘉定元年也马端临考俱与此不合
宣宗贞祐三年正月壬戍日有左右珥上有冠气移刻散二月丁巳日初出赤如血将没复然 兴定五年四月丙子日正午有黄晕四匝其色鲜明 元光二年五月辛未日晕不匝而有背气
【臣】等谨按贞祐三年即宋嘉定八年兴定五年元光二年即嘉定十四年十六年也马端临考亦俱不合
哀宗正大四年十一月乙未日上有虹背而向外者二约长丈余两旁俱有白虹贯之 八年三月庚戌酉正日忽白而失色乍明乍暗左右有气似日而无光与日相凌而日光四出揺荡至没
【臣】等谨按正大四年即宋寳庆三年八年即宋绍定四年考宋史天文志俱不合
天兴元年正月壬午朔日有两珥 三年正月己酉日大赤无光是日蔡城防金亡
元世祖中统三年十一月辛丑日有背气重晕三珥至元二十四年七月癸丑日晕连环
【臣】等谨按周蜜癸辛杂识曰戊子【至元二十五年】五月初二日以来日光中有若柳絮如雪片者飞舞乱下人间哄传以为天花至初四日大雷雨飞雹大者如当三钱始知连日所谓天花者即雪也及飞下则成雹耳又曰宋寕宗嘉定甲戍【七年】九月朔日食之既傍有星见及有飞片如云母之状自天飘下今之天花殊类此也考宋史及马端临考并无甲戍年日食事
武宗至大四年正月壬辰日赤如赭
仁宗延祐元年三月己亥白晕亘天连环贯日 二年五月甲戍日赤如赭乙亥及九月甲寅戊午三年五月戊申并如之 七年三月【英宗已即位】乙未日有晕若连环然
【臣】等谨按元史仁宗纪皇庆二年二月丁丑日赤如赭志不载至延祐三年五月甲辰至戊申亦如之与志小异
英宗至治二年三月己丑交晕如连环贯日
顺帝元统元年三月癸巳日赤如赭闰三月丙申癸丑甲寅皆如之 至元元年十二月戊午日赤如赭闰十二月丁亥戊子己丑亦如之 二年二月壬辰乙未丙申三月庚申壬戍癸亥四月丁丑十二月甲戌俱日赤如赭 三年正月丁巳日有交晕左右珥八月癸未亦如之十月癸酉日赤如赭 四年闰八月戊戌己亥壬寅日赤如赭九月庚寅亦如之 五年正月丙寅日有交晕左右珥二月辛亥日赤如赭三月庚申辛酉四月丁未皆如之 至正元年三月壬申日赤如赭 十五年二月丙子日赤如赭 十七年七月己丑日有交晕连环贯之 二十五年三月壬戌日有晕内赤外青二十六年二月丁卯日有晕左珥上有背气一道陶宗仪辍耕録曰至正辛丑【二十一年】四月朔日日未没三四竿许忽然无光渐渐作蕉叶様天且昏黑如夜星斗粲然饭顷方复旧天再开星斗亦隠又少时乃没
【臣】等谨按元史顺帝纪至正十六年三月有两日相荡十八年三月己亥朔日色如血二十五年十月辛丑汴梁路见日旁有一月一星志不载
明太祖洪武二年十二月甲子日中有黑子 三年九月戊戍十月丁巳十一月甲辰日中有黑子 四年三月戊戌日中有黑子五月壬子至辛巳九月戊寅皆如之 五年正月庚戍日中有黑子二月丁未五月甲子七月辛未皆如之 六年三月戊辰日交晕十一月戊戌朔日中有黑子 七年二月庚戍至甲寅日中有黑子 八年二月辛亥日中有黑子九月癸未十二月癸丑皆如之 十二年四月庚申日交晕 十四年正月壬子日有珥二月壬午至乙酉日中有黑子 十五年正月丁未日有珥闰二月丙戌日中有黑子十二月辛巳亦如之 二十三年正月壬辰日晕 二十八年十一月乙亥日上赤气长五丈余须叟又生直气背气皆青赤色又生半晕
明洪武实録八年四月甲寅日上有背气在赵分恒山之北是月遣使徃北邉谕颍川侯傅友徳并定辽等处都指挥司训戎练兵严饬守备十二年四月勅曹国公李文忠西平侯沐英等曰日交晕在秦分主有战鬭之事宜追击畨寇
成祖永乐十八年闰正月癸未日生重半晕上有青赤背气左右有珥随生黄气璚气
仁宗洪熙元年正月乙未日生两珥四月丁未亦如之复生交晕
宣宗宣徳元年正月庚戌日生青赤璚气随生交晕色黄赤二月己卯日两珥又生交晕左右有珥上重半晕及背气 三年三月庚寅日生交晕色黄赤两珥及背气防气各一色皆青赤丁酉日晕又交晕及防气二道十二月己卯日生交晕 五年正月癸亥日晕随生交晕二月甲午日交晕随生防气四月庚辰日生两珥六年二月甲寅日晕随生交晕及重半晕璚气 八年九月戊戌辰刻日晕两珥背气申刻诸气复生 十年十二月【时英宗已即位】辛亥日晕有璚气随生重半晕及背气英宗正统三年四月庚辰日生两珥随晕 十一年正月乙未日生背气 十四年八月戊申日晕旁有防气随生左右珥及戴气十月壬申日上黒气如烟防发红光散熖如火
景帝景泰元年二月壬午酉刻日上黑气四道约长三丈离地丈许两头鋭而贯日其状如鱼十二月甲午日交晕上下背气各一道两旁防气各一道 二年正月癸夘日生左右珥随生背气二月丙戌日交晕三年正月丙辰日生左右珥及背气 七年六月乙丑日晕随生重半晕及左右珥九月丙子日色变赤
【臣】等谨按七年六月乙丑志讹作丁丑今从实録
英宗天顺元年二月庚戍辰刻日交晕左右珥旋生抱气及左右防气未刻诸气复生辛亥日交晕左右珥及防气 二年二月乙卯日交晕上有背气闰二月己巳日无光旋赤如赭 六年十月丙子日赤如血 七年四月癸未亦如之乙酉日色变白 八年二月【时宪宗已即位】己亥日无光
【臣】等谨按天顺实録三年八月丁亥日出如赭十月日晕数重八年二月己亥日色变白次日亦如之三月丙辰日色白无光志俱不载
宪宗成化二年四月壬寅日交晕右有珥
【臣】等谨按成化实録元年三月甲子日生背气及两珥二年正月甲辰朔辰时日晕左右珥背气赤黄色鲜明三年七月癸酉日生背气青赤色四年自春徂夏日无光志俱不载
五年闰二月己卯日色变白 十一年二月己亥日色如赭四月辛卯亦如之六月己酉日重晕左右珥及背气 十二年正月甲子日交晕 十三年三月壬申日白无光十月辛卯亦如之 十四年三月庚午日白无光 十六年三月丙戍日白无光 十七年三月丁酉日赤如赭 十八年四月壬寅日赤无光十二月癸酉日赤如赭 二十年二月癸酉日赤如赭 二十一年十月癸巳巳刻日晕左右珥未刻复生又生抱气背气二十三年十二月【时孝宗已即位】癸巳日晕左右珥又生背
气及半晕
【臣】等谨按成化实録七年六月甲寅日生背气八年三月丙寅日晕及两珥又生承气十五年五月戊午日生背气六月两戍朔八月丁亥十九年六月丙寅并如之二十二年六月戊戌日生背气及右珥志俱不载
孝宗治二年正月甲戍午刻日晕丙戌日交晕左右珥二月壬寅日生左右珥及背气又生交晕半晕及抱格二气 四年二月庚戌午刻日交晕左右珥下生防气 十八年八月【时武宗已即位】癸酉至九月甲午日无光【臣】等谨按治实録九年三月乙酉日交晕复生重半晕右防气十二年十二月庚申日生两珥色赤黄志俱不载
武宗正徳元年正月乙酉日晕上有背气左右有珥六年五月甲戌南昌见日有红白晕中浮青黑气有顷而散十二月癸未日生左右珥庚寅如之 十五年十二月壬辰日生背气及两珥
【臣】等谨按六年五月十二月十五年十二月三事详见实録而天文志不载
世宗嘉靖元年正月丁卯日惨白变青无光 七年正月乙亥日重晕两珥及防气 十三年二月壬辰日晕左右珥及防气 十八年十二月壬午立春日晕右珥二十八年三月丙申至庚子日色惨白 三十四年
十二月庚申晦日忽暗有青黑紫日影如盘数十相摩久之千百飞荡满天向西北而散
四十一年十一月辛丑日晕左右珥上抱下防
穆宗隆庆五年三月辛巳日晕有珥左右防气俱苍白神宗万厯二十五年三月癸丑黑日二三十余回绕日旁移时云隠不见五月辛卯朔日光转荡旋为黑饼三十年三月甲申日光照地黄赤 三十五年正月庚午日晕黑气蔽天十一月丙午日赤无光烛地如血四十二年三月庚辰日赤黄如赭如血者累日 四十四年八月戊辰日中有黑光 四十六年闰六月丙戌至戊子有黑气出入日中摩荡 四十八年二月癸丑日连环晕下有背气左右防气
【臣】等谨按神宗实録九年五月甲子日赤无光二十二年正月日下复有一日相荡数日方止二十四年正月日晕黑白二重四十六年四月白日无光四十八年八月以前辇毂下屡见数日叠出志不载
熹宗天启元年二月甲午日交晕左右有珥 三年十月辛巳日生重半晕左右珥 四年正月癸未日赤无光有黑子二三荡于旁渐至百许凡四日二月壬子日淡黄无光癸丑黑日摩荡日旁四月癸酉日中黑气摩荡十二月辛巳午刻非烟非雾覆压日上如葢如吞通天皆赤
【臣】等谨按天启实録元年二月乙巳日晕有珥如月赤白色光熖闪烁睨之如连环其西南东北复各有形如日景色昏惨化为青虹状如弓者二皆外向与日相背自辰至午而灭三月庚午日无光四月甲戌日中有黒气摩荡乙亥日将沉作红黄色外如炊烟围罩数亩许日光所射如火熖夜分而没史俱不载又四年十二月事考实録乃元年也
愍帝崇祯四年正月戊戌日色如血照人物皆赤二月乙巳朔日赤如血无光 十一年十一月癸亥日中有黑子及黑青白气日入时日光摩荡如两日 十二年正月己未朔日白无光辛酉日光摩荡竟日有气从日中出如镜黛喷花二月庚子日旁有红白丸又白芒黒气交掩日光摩荡 十三年九月己巳两日并出辰刻乃合为一入时又分为二 十四年正月壬寅日青无光十七年三月壬寅日色无光者两旬
崇祯长编八年四月南京钦天监正戈近亨疏言二月二十五日巳时太阳生交晕二上下抱气二东北背气一白虹二直贯日体日傍如连环者二一环于左一环于右至未方散谨按占书曰交晕如连环贯日者兵起相争又曰晕而抱背为败亡又曰白虹贯日诸臣不忠近臣为乱丙午日奎宿分野应属鲁齐大梁之间巳时属楚分木星守井宿主秦分兵灾
【臣】等谨按厯朝天文志每于日变内载日上有虹及白虹贯日等今从马端临考以虹蜺附云气类叙之故不赘
月变
【臣】等谨按马端临考日食日变分书而月则总曰月变首引中兴天文志论月食次自汉髙祖七年迄后汉髙祖天福十二年凡月食及月晕月生珥皆用合叙殆犹春秋特书日食而月食不书之意也叙至宋朝则先书月食后书月煇月晕已为体例不一若王圻本竟分月变月食为二尤非体矣今总以月变类纪之
宋理宗寳庆元年正月丁丑月食七月癸酉月食隂雨不见 二年七月戊辰月食隂雨不见
绍定元年十一月甲申月食 二年十一月己卯月食四年四月庚午月食 五年三月乙未月食 六年
二月庚寅月食 端平二年十二月癸卯月食 三年十二月丁酉月食 嘉熙元年六月乙未月食 三年四月甲寅月食 四年四月戊申月食 淳祐元年九月庚子月食 四年十月癸丑月食 五年七月戊申月食 七年五月丁卯月食 八年十月己丑月食十一年三月乙亥九月壬申俱月食 十二年八月丙寅月食 寳祐二年闰六月丙戌月食 三年十二月丁丑月食 五年十月丁酉月食 六年四月癸巳十月辛卯俱月食 开庆元年四月戊子十月乙酉俱月食 景定二年七月甲戌月食
顾炎武日知録曰日食月揜日也月食地揜月也今西洋天文説如此自其法未入中国而已有此论陆文裕金台纪闻曰尝闻西域人算日月食者谓日月与地同大若地体正掩日轮上则月为之食南城万实月食辨曰凡黄道平分各一百八十二度半强对冲处必为地所隔望时月行适当黄道交处与日正相对则地隔日光而月为之食矣按其説亦不始于近代汉张衡灵宪曰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闇虚在星星防月过则食载后汉天文志中俗本地字有误作他者遂疑别有所谓闇虚而致纷纷之説【宋史天文志日火外明其对必有闇气大小与日体同者非】
又曰静乐李鲈习西洋之学述其言曰月本无光借日之照以为光曜至望日与地日为一线月见地不见日不得借光是以无光也或曰不然曾有一年月食之时当在日没后乃日尚未沉而出地之月已食矣东月初升西日未没人两见之则地固未尝遮日月也何以云见地不见日乎答曰子所见者非月也月之影也月固未尝出地也何以验之今试以一钱置虚器中前之郤之不见钱形矣贮水令满而钱见则知所见者非钱也乃钱之影也日将落时东方苍苍凉凉海气升腾犹夫水然其映而升之亦月影也如必以东方之月为真月则是以水面之钱为真钱也然乎否乎
淳祐六年闰四月辛丑月晕五重 八年二月戊子月生黄白晕 寳祐四年三月乙卯月晕周匝四月庚午亦如之 景定三年十月甲子月晕周匝十二月辛酉四年二月戊午并如之
【臣】等谨按天文志载淳祐五年十月辛丑月生珥理宗纪不载
度宗咸淳二年六月丁丑十一月甲辰俱月食 四年七月癸亥月食 五年九月丁巳月食 六年三月乙卯月食九月辛亥月食 九年正月戊辰十二月壬戍俱月食
恭帝徳祐二年正月己卯月晕东井
辽穆宗应厯十七年十一月庚子司天台奏月当食不
帝以为祥懽饮达旦
【臣】等谨按应厯十七年即宋太祖开寳元年考宋史天文志是年十一月庚寅月食与此不合
金太宗天会十一年五月乙丑月忽失行而南顷之复故十二月丙戌月食昴
【臣】等谨按是年即宋髙宗绍兴三年也马端临考载三年七月戊辰望月食于危彼此不符
熙宗天会十三年十一月乙酉月食
命有司用币以救着为令
【臣】等谨按是年即绍兴五年马端临考同
海陵天徳三年二月丙辰月食 四年十二月丙子月食
【臣】等谨按天徳四年至正隆三年事马端临考俱不载
贞元元年十二月庚午月食 二年三月辛巳十一月甲子俱月食 正隆三年二月辛巳月食 五年正月甲午月食 六年七月乙酉月食
世宗大定四年十一月丙申月食既 十六年三月庚申九月丁巳俱月食 十九年正月甲戍月食 二十二年十一月辛巳月食既 二十三年五月己卯月食既 二十六年三月壬辰月食 二十九年十二月辛丑月食既
【臣】等谨按大定四年即宋隆兴二年嵗在甲申十六年即淳熈十三年嵗在丙申马端临考不载十一月丙申及九月丁巳事余俱同
章宗明昌元年六月丁酉月食既十二月乙未月食二年六月壬辰月食 三年四月丁巳月食
时司天台刘道用改进新厯诏学士院更定厯名张行简奏乞覆校测验俟将来月食无差然后赐名诏翰林侍讲学士党懐英等较定道用新厯明昌三年不置闰即以闰日为三月二年十二月十四日金木星俱在危十三度道用厯在十三日差一日三年四月十六日夜月食时刻不同道用不曾考验古今所记比证事迹辄以上进不可用道用当徒一年取赎长行彭徽等各杖八十罢去
四年正月丙子月有晕九月戊申月食 五年十月癸卯月食 承安元年八月壬戍月食 二年二月丁巳月食既 三月正月甲寅七月庚戌俱月食 五年五月庚午月食 泰和元年十一月辛酉月食 二年五月己未月食 三年三月癸未月食 四年九月乙亥月食 五年三月壬申八月己巳俱月食 六年八月癸卯月晕围太白荧惑二星 七年正月丙戍初更月有晕围嵗镇二星在参毕间辛卯七月戊子俱月食八年正丙戌月食
【臣】等谨按章宗明昌元年至泰和八年即宋绍熙元年至嘉定元年也此数年事与马端临考多不符
卫绍王大安元年六月丁丑十月乙丑俱月食
【臣】等谨按是年即宋嘉定二年惟六月丁丑月食与马端临考合
宣宗贞祐二年二月庚戍八月丁未俱月食 三年八月辛丑月食既 四年二月己亥闰七月乙未俱月食十一月丙戌月晕嵗星嵗在奎月在壁 兴定元年十一月癸未月晕嵗星荧惑二星木在胃火在昴十二月戊午月食 二年六月乙卯月食十一月壬子月食既三年五月庚戌月食既十一月乙巳月食 四年五
月甲辰月食 六年四月癸亥月食 元光元年九月壬申月食嵗星
哀宗正大七年十月己巳月晕至五更复有大连环贯之络北斗内有防气
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十一月壬辰月晕金土二星仁宗元祐二年三月丙辰月色赤如赭
英宗至治元年六月壬戌月食既
泰定帝泰定元年四月辛未月食既
是月庚辰以风烈月食地震手诏戒饬百官
顺帝元统二年三月癸卯月食既 至元元年三月丁酉月食 三年正月丙辰月食 五年六月壬寅月食六年十一月甲子月食 至正元年五月壬戌月食三年十月丁未月食 四年闰二月乙亥月食王圻曰十三年三月月食太白是时徐贞一倪蛮子陈友谅等乱汉沔
【臣】等谨按明史天文志不载月食事正犹春秋之法也苐马端临考月变内详载月食不应明之一代竟尔阙焉特从厯朝实録补之如左
明太祖洪武三年四月甲戍月食 四年九月乙丑月食 五年三月壬戌月食 六年八月甲申月食 九年十一月乙未月食而晕 十年十一月己巳月食十一年五月丙戌十一月癸未俱月食 十二年十月戊寅月食 十三年九月癸卯月食 十四年三月己亥八月辛酉俱月食 十七年正月甲寅月食 十八年六月丙午月食 二十年十月辛酉月食 二十一年四月己未十月丙辰俱月食 二十五年二月丙寅月食 二十八年十一月乙亥月食 二十九年五月壬申月食于斗十一月己巳月食于井
成祖永乐元年正月甲午月当食隂雨不见七月辛卯亦如之
时礼部尚书李至刚以月食不见请率百官朝贺帝曰王者能修徳行政任贤去邪然后日月当食不食适以隂雨不见之果不食耶勿许
二年六月乙酉月食 四年十月辛丑月食 五年十月丙申月食 九年二月丁未八月癸卯俱月食 十一年六月癸亥月食 十二年十一月甲寅月食 十四年十月甲戍月食 十五年九月戊辰月食 十六年三月乙丑月食既九月壬戍亦如之 十八年闰正月己酉月食 十九年正月己卯月食既 二十年正月壬申月食 二十一年十一月壬辰月食
宣宗宣徳元年正月丙午月晕井南北河五车二月己邜昏刻月生两珥十二月丁丑月生两珥色苍白 二年三月癸卯月食七月乙未月上生背气十二月甲戌月生交晕随生两珥 五年八月癸未月食 六年十二月己巳月食 八年六月丁酉月食 十年四月【时英宗已即位】丙辰月食
英宗正统元年二月乙卯月晕五色八月癸酉至己卯月出入时皆有防气色赤无光十二月丙戍月生背气左右珥 二年三月乙巳月食十月甲戌月生背气及两珥 三年二月庚午月食戊寅月生晕随生冠气十二月癸酉月生两珥随生背气 四年四月壬辰七月辛酉俱月食 七年二月壬寅五月乙亥俱月食十一月壬申月食于井十二月辛丑月晕 九年五月癸亥月食十月辛酉月当食不食 十一年三月癸未月食十一月己卯月晕参毕五车 十四年正月辛卯月晕五车参毕井宿复生左右珥丙申月当食不食八月辛未月昼见与日争明
景帝景泰元年正月辛卯六月戊子十二月乙酉俱月食 二年四月己卯月色如赭 四年四月庚子十月己亥俱月食 五年十月癸巳月食十一月壬戌月晕左右珥及背气又生白虹贯右珥 七年九月丙子月色变赤
景帝实録元年正月辛卯月食卯正三刻监官误推辰初刻致失救防下法司论徒诏宥之
英宗天顺元年二月庚戍八月乙巳俱月食 二年二月甲辰月食七月辛丑月食于室 三年八月丁巳月色如赭十二月癸亥月食 四年六月庚申月食 五年十一月壬子月食 七年正月壬寅月生连环晕宪宗成化元年三月癸亥月食 三年四月辛亥月色如赭七月己卯月食 四年正月丙子月食隂云不见是日上元节以月食免宴
五年正月庚午月食既 七年十月甲申月食 八年四月辛巳月食 九年十月癸酉月食 十一年二月乙未月食 十二年二月己丑八月丁亥俱月食 十三年二月癸未十二月戊申俱月食 十四年十二月癸卯月食 十五年十一月戊戌月食 十七年十月丙辰月食 十八年九月庚戍月食十月癸巳月当晦不晦 十九年三月己酉月食既 二十年九月己亥月食 二十一年二月丁卯月当食不食 二十二年正月辛酉月食
宪宗实録十五年十一月戊戌监推又误帝以天象微渺不之罪也二十一年二月丁卯当食不食时以监官推算不精停春官正李宏等俸一月
孝宗治元年十一月己卯月生芒如齿长三尺余色苍白 二年十一月戊辰月晕连环贯左右珥接北斗六年十一月乙巳月晕左右珥连环贯之 十年六月乙酉十二月癸未月食 十一年六月己卯月食 十三年十月丙申月食 十四年九月庚寅月食 十七年七月甲辰月食 十八年正月辛丑月食二月己巳月晕左右珥
武宗正徳元年十二月辛酉月晕甲子亦如之 二年五月丁巳十一月乙卯俱月食 三年十一月己酉月食 四年十月癸卯月食 六年九月癸亥月食 七年七月丁亥月食 十年六月庚午月食既 十三年十月辛巳月食 十四年四月己卯月食十月乙亥月食既 十五年四月癸酉月食
世宗嘉靖元年二月壬辰月食四月癸未月生连环晕二年正月己酉月晕连环左右珥二月丙戌月食
五年五月丁酉十一月甲午俱月食 八年三月辛亥月食 十三年十二月戊申月食 十四年六月甲辰十一月壬申俱月食 十六年四月癸亥月食 十九年二月丁丑月食 二十一年二月丙寅月食十一月甲子月晕连环 二十三年六月壬子月食 三十四年五月丁丑月食 二十七年三月庚寅九月戊子俱月食 三十年正月甲辰月食 三十一年正月己亥七月乙未俱月食 三十二年正月癸巳月食 三十三年五月乙卯月食 三十四年十一月丙午月食三十七年八月庚申月食 三十八年二月丁巳月食八月甲寅月当食云隂不见 三十九年八月戊申月食 四十年六月癸酉十二月辛未俱月食 四十一年十二月己丑月当食云隠不见 四十二年六月壬戌月食 四十五年十月癸酉月食
穆宗隆庆三年七月丙戍月食不见 四年七月庚辰月食 五年七月乙亥月食 六年五月通州月光昼见月下有二星六月庚子月食
神宗万厯元年十一月辛卯月食既 二年五月己丑十一月丙戌俱月食 四年九月乙巳月食 五年三月壬寅月食既八月庚子月应食不食 六年二月丁酉月食 七年七月戊午月食不见 八年正月丙辰六月癸丑十二月庚戌俱月食 十一年四月丁卯十月甲子俱月食 十二年四月辛酉月食 十三年四月乙卯闰九月癸丑俱月食 十五年八月辛未月食十七年正月甲子七月庚寅俱月食十二月戊子月
食不见 十八年十二月壬午月食 十九年五月庚辰月食 二十年五月甲戍月食 二十二年三月癸巳月食 二十四年三月壬午月应食不食 二十九年三月壬子十一月己酉俱月食 三十年四月丙午月食七月丙子月生五色晕三重 三十四年二月乙卯望月食丙辰月食既八月辛亥亦如之 三十六年六月辛未月食 三十七年十二月壬戌月食既 四十年四月己卯十月丙子俱月食 四十一年三月癸酉九月庚午俱月食 四十二年三月庚辰连日月色赤黄如赭九月甲子月食 四十四年正月丁亥月食四十六年正月乙亥月食
【臣】等谨按三十四年二月乙卯丙辰连夜月食古今仅见变异之甚者殆实録纪载之误也
光宗泰昌元年十一月己丑月食既
时全魄黑旋变红与寻常食不同
熹宗天啓二年五月辛酉巳时兖州见月明当午有星随月西转 三年九月壬寅月食 六年闰六月乙卯月当食云隂不见十二月癸丑月食 七年十二月【时庄烈帝已即位】戊申月食
愍帝崇祯元年六月乙巳十一月癸酉俱月食 四年四月戊午月食十月丙午月昼见 七年二月壬申八月己巳俱月食 八年正月丙寅月食 十四年九月戊子月食
【臣】等谨按厯代月变亦间有白虹贯之者今俱见云气门
彗孛
【臣】等谨按马端临考载彗孛始于春秋鲁文公十四年终于宋寕宗嘉定十五年各着占验于下今据宣城梅文鼎云圣人遇灾而惧实有修省转移之道故古人言占必兼人事若执定占书一二言以断其休咎将修徳弭灾语为虚设而天亦可量矣是固不容妄议故祗考正史天文志具详其事于左
宋理宗绍定三年十一月丁酉有星孛于天市垣屠肆星之下明年二月壬午乃消 五年闰九月庚戍彗星出于角十月己未始消
帝以彗星诏中外臣僚指陈缺失诸路监司察守令之贪廉仁暴民间利便疾苦以闻
【臣】等谨按绍定五年即金天兴元年也考金史天文志其事相符但作己酉与此庚戍异耳
嘉熙四年正月辛未彗星出营室甲午彗星犯王良西南第二星三月辛未始灭 景定五年七月甲戌彗星见于柳芒角烛天长十余丈日髙方敛凡月余己卯退行见于舆辛巳在井丙申见于参戊戍在参宿度内八月末光芒稍减凡四月乃灭
彗见柳时诏避殿减膳许中外臣僚直言朝政阙失台臣言太子賔客杨栋指彗为蚩尤旗欺天防君诏栋罢职予祠
宋史赵景纬传曰考功郎赵景纬防百姓之心即天心也乞捐内帑以絶壅利之谤出嫔嫱以节用度之费弄权之貂寺素为天下所恶者屏絶之毒民之恩泽侯尝为百姓所愤者黜弃之择忠鯾敢言之士置之台谏以通关鬲之壅选慈惠忠信之人使为守宰以保元气之残又必稽干淳以来凡利源窠名之在百司庻府者悉其旧以济经用之急公田买不均之弊聼民自陈随宜通变以安田里之生则人心悦天意觧矣
【臣】等谨按景定五年即元世祖至元二年考元史天文志其事亦相符
辽太宗防同四年九月壬申有星孛扵晋分
圣宗开泰三年正月丁酉彗星见西方
道宗咸雍二年三月壬午彗星见西方 太康五年十二月丙午彗星犯尾 夀隆三年八月乙巳彗星见西方
【臣】等谨按辽之开泰三年即宋真宗大同祥符七年咸雍二年即英宗治平三年太康五年即神宗元丰二年以上数条马端临考俱不载
金太宗天防十年八月辛亥彗星出于文昌
熈宗皇统五年四月丙申彗星见于西北长丈余至五月壬戌始灭 七年正月辛未彗星出东方长丈余凡十五日灭
宣宗兴定六年八月己卯彗星出于角亢右摄提周鼎之间大角九月丁未灭
太史奏除旧布新之象宜改元修政以消天变于是改是年为元光元年
【臣】等谨按天防十年即宗髙宗绍兴二年皇统五年七年即绍兴十五年十七年兴定六年即宁宗嘉定十五年也马端临考俱有其事而月日不同
哀宗天兴元年闰九月己酉彗星见东北色白长丈余弯曲如象牙出角轸南行至十二日长二丈十六日月烛不见二十七日五更复见东南约长四丈余至十月一日始灭凡四十有八日
司天奏其咎在北哀宗曰我亦北人何乃不先不后适丁此乎
【臣】等谨按是年互见扵宋绍定五年
元世祖至元元年七月甲戍彗星出舆昏见西北贯上台扫紫微文昌及北斗旦见东北凡四十余日 十四年二月癸亥彗星出东北长四尺余 三十年十月庚寅彗星入紫微垣抵北斗光芒尺许凡一月乃灭时帝以彗入紫防忧之夜召平章政事博果宻入禁中问所以销天变之道奏曰风雨自天而至人则栋宇以待之江河为地之限人则舟楫以通之天地有所不能者人则为之此人所以与天地参也且父母怒人子不敢疾怨惟起敬起孝故易震之象曰君子以恐惧修省诗曰敬天之怒三代圣王克谨天戒鲜有不终汉文之世同日山崩者二十有九日食地震频嵗有之善用此道天亦悔祸海内乂安此前代之鉴也因诵文帝日食求言诏悚然曰此言深合朕意可复诵之遂详论疑陈至四鼓乃罢
成宗大徳二年十二月甲戌彗出子孙星下 五年八月庚辰彗出井二十四度四十分如南河大星色白长五尺直西北后经文昌斗魁南扫太阳又扫北斗天机紫微垣三公贯索星长丈余至天市垣巴蜀之东梁楚之南宋星上长盈尺至九月乙丑而灭凡四十六日七年十二月庚戌彗星见约盈尺指东南色白在室十一度渐长尺余复指西北扫螣蛇入紫微垣至八年三月乙丑始灭凡七十四日
仁宗皇庆二年三月丁未彗出东井
御史台言富人夤縁特旨滥授官爵徽政宣徽用人多罪废之流内侍托为贫乏互奏恩赏而西僧以作佛事之故累释重囚外任之官身犯刑宪辄营求内旨以免罪诸王驸马寺观土田徴租民间扰害尤甚皆今之弊政所宜悉革也制曰可
延祐二年十一月丙午客星变为彗犯紫微垣厯轸至壁十五宿明年二月庚寅乃灭
时以星变赦天下减免各路差税有差
顺帝至元三年五月丁夘彗星见于东北如天船星大色白约长尺余指西南在昴五度戊辰往西南行日益渐速至六月辛未芒彗愈长约二尺余丁丑扫上丞己夘光芒愈甚约长三尺余入圜卫壬午扫华盖杠星乙酉扫钩陈大星及天皇大帝丙戌贯四辅经枢心甲午出圜衞丁酉出紫微垣戊戌犯贯索扫天纪七月庚子扫河间癸邜经晋郑入天市垣丙午扫列肆己酉太隂光盛微辨芒彗出天市垣扫梁星至辛酉光芒微小在房宿键闭之上罚星中星正西日渐南行凡见六十有三日自昴至房厯一十五宿至八月庚午乃灭 六年二月己酉彗星如房星大色白状如粉絮尾迹约长五寸余彗指西南在房七度渐徃西北行至三月庚辰凡见三十有二日 十六年八月甲戍彗星见于正东如轩辕左角大色青白彗指西南约长尺余在张宿十七度十一分至十月戊午灭迹西北行四十余日
【臣】等谨按顺帝纪至元三年四月甲戌有星孛于王良至七月壬寅没于贯索至正十一年十一月辛亥孛星见于奎癸丑见于娄甲寅见于胃乙夘亦如之丙辰见于昴丁巳微见于毕不知志何以不载也
二十二年二月乙酉彗星见光芒约长尺余色青白在危七度二十分丁酉犯离宫西星至二月终光芒约长二丈余三月戊申不见星形惟有白气形曲竟天西指扫大角壬子行过太阳前惟有星形无芒如酒杯大昏蒙色白在昴宿六度至壬午始灭迹六月辛巳彗星见于紫微垣在牛二度九十分色白光芒约长尺余东南指西南行戊子扫上宰至七月乙夘始灭
【臣】等谨按顺帝纪二十年三月戊子彗星见于东方二十二年四月丙子朔长星见其形如练长数十丈在虚危之间后四十余日乃灭二十三年三月辛丑彗星见于东方经月乃灭志俱不载
二十六年九月庚子孛星见于紫微垣北斗权星之侧色如粉絮约斗大徃东南行犯天棓辛丑在尾十八度五十分壬寅在女二度五十分癸夘在女九度九十分甲辰在 初度八十分乙巳出紫微垣北斗权星玉衡之间在轸东南行犯天棓经渐台辇道去虚宿垒壁阵西方星始灭
【臣】等谨按顺帝纪二十八年正月庚寅彗星见于昴毕之间三月庚寅又见于西北是年即明太祖洪武元年详见于下但三月之庚寅明史作辛夘微有异耳
明太祖洪武元年正月庚寅彗星见于昴毕三月辛夘出北大陵天船间长八尺余指文昌近五车四月己酉没于五车北 六年四月彗星三入紫微垣二十四年四月丙子彗星二一入紫微垣阊阖门犯天牀一犯六甲扫五帝内座
成祖永乐五年十一月丙寅彗星见
宣宗宣徳六年四月戊戌有星孛于东井长五尺余七年正月壬戌彗星出东方长丈余尾扫天津东南行十月始灭是月戊子又出西方十有七日而灭 八年闰八月壬子彗星出天仓旁长丈许己巳入贯索扫七公己夘复入天市垣扫晋星二十有四日而灭
英宗正统四年闰二月己丑彗星见张宿旁大如弹丁酉长五丈余西行扫酒旗迤北犯鬼宿六月戊寅彗星见毕宿旁长丈余指西南计五十有五日乃灭 九年七月庚午彗星见太微东垣长丈许累日渐长至闰七月己夘入角没 十四年十二月【时景帝已即位】壬子彗星见天市垣市楼旁厯尾度长二尺余至乙亥没
景帝景泰元年正月壬午彗星出天市垣外扫天纪星三年三月甲午朔有星孛于毕 七年四月壬戌彗
星东北见于胃长二尺指西南五月癸酉渐长丈余戊子西北见于栁长九尺余扫犯轩辕星甲子见于张长七尺余扫太微北西南行六月壬寅入太微垣长尺余十二月甲寅彗星复见于毕长五寸东南行渐长至癸亥而没
英宗天顺元年五月丙戌彗星见于危若动揺者东行一度芒长五寸指西南六月癸巳朔见室长丈余由尾至东壁犯天大将军卷舌第三星井宿水位南第二星十月己亥彗星见于角长五寸余指北犯角北星及平道东星 五年六月戊戌彗见东方指西南入井度七月丙寅始灭
宪宗成化元年二月彗星见三月又见西北长三丈余三阅月而没 四年九月己未有星见星五度东北行越五日芒长三丈余尾指西南变为彗星其后晨见东方昏见室南犯三公北斗瑶光七公转入天市垣出垣渐小犯天屏西第一星十一月庚辰始灭 七年十二月甲戌彗星见天田西指寻北行犯右摄提扫太防垣上将及幸臣太子从官尾指正西横扫太防垣郎位己夘光芒长大东西竟天北行二十八度余犯天枪扫北斗三公太阳入紫微垣内正昼犹见自帝星北斗魁庶子后宫勾陈天枢三师天牢中台天皇大帝上衞閤道文昌上台无所不犯乙酉南行犯娄天河天隂外屏天囷 八年正月丙午彗行奎宿外屏渐微乆之始灭孝宗治三年十一月戊戍彗星见天津南尾指东北犯人星歴杵臼十二月戊申朔入营室庚申犯天仓诏羣臣言阙失大学士刘吉等言妖星见天津厯人星杵臼近营室考之载籍为兵荒水旱之征窃见连年风雨不时所在水旱边境未宁盗贼窃发惟深思军民困苦罢工役停遗内官烧造所司陈阙失者次第举行则可以易灾为祥转祸为福从之
十三年四月甲午彗星见垒壁阵上入室壁间渐长三尺余指离宫扫造父过太微垣渐微入紫微垣近女史犯尚书六月丁酉没
武帝正徳元年七月己丑有星见紫微西藩外如弹丸色苍白越数日有微芒见参井间渐长二尺如帚西北至文昌庚子彗星见有光流东南长三尺越三日长五尺许扫下台上星入太微垣 十五年正月彗星见世宗嘉靖二年六月有星孛于天市 十年闰六月乙巳彗星见于东井长尺余扫轩辕第一星芒渐长至翼长七尺余东北扫天罇入太微垣扫郎位行角度东南扫亢北第二星渐敛积三十四日而没 十一年八月己夘彗星见东井长尺许后东北行厯天津渐至丈余扫太微垣诸星及角宿天门至十二月甲戌凡一百十五日而灭 十二年六月辛巳彗星见于五车长五尺余扫大陵及天大将军渐长丈余扫阁道犯螣蛇至八月戊戌而灭 十八年四月庚戍彗星见长三尺许光扫东南扫轩辕第八星旬日始灭 三十三年五月癸亥彗星见天权旁犯文昌行入近浊积二十七日而没三十五年正月庚辰彗星见进贤旁长尺许西南指
渐至三尺余扫太防垣次相东北入紫防垣犯天牀四月二日灭 三十六年九月戊辰彗星见天市垣列肆旁东北指至十月二十三日灭
穆宗隆庆三年十月辛丑朔彗星见天市垣东北指至庚申灭
神宗万厯五年十月戊子彗星见西南苍白色长数丈气成白虹由尾箕越斗牛逼女经月而灭 八年八月庚申彗星见东南方每夜渐长纵横河汉凡七十日有竒 十年四月丙辰彗星见西北形如匹练尾指五车厯二十余日灭 十三年九月戊子彗星出羽林旁长尺余每夕东行渐小至十月癸酉灭 十九年三月丙辰西北有星如彗长尺余厯胃室壁长二尺闰三月丙寅朔入娄 二十一年七月乙邜彗星见东井乙亥逆行入紫微垣犯华盖
时以彗见东井下诏修省大学士王锡爵因请延见大臣又言彗渐近紫微垣于象为君于地为藏神布政之所不可不深畏宜慎起居之节寛左右之刑寡嗜欲以防疾散积聚以广恩疏入报闻
二十四年七月丁丑彗星见西北如弹丸入翼长尺余西北行 三十五年八月辛酉朔彗星见东井指西南渐徃西北壬午自房厯心灭
给事中宋一韩以彗见东井上言谨按星野东井秦分彗尾西南渐徃西北又指秦地秦其急乎且彗者扫除之象形人之职也小人用之以扫除为职君子用之以除旧布新今李凤鲸噬于粤东潘相蝮螫于江右髙淮虎视于辽左马堂鸱张于河道其他若张奕胡滨杜茂鲁保沈永夀邱乗云辈悉撤中官反其故职因而一新旧令勤政讲学亲贤逺奸躬二圣之典修四孟之仪复三朝之制补九列之班平积薪之叹沛赐环之诏作台谏之气决章防之壅慎节钺之选惩愤帅之风出禁藏之储杜问寺之借节大官之奉减水衡之织释诏狱之寃纾都民之困一旦涤除焕然改观则和气成祯祥见矣疏入留中
四十六年十月乙丑彗星出于氐长丈余指东南渐至西北扫犯太阳守星入亢度西北扫北斗璿玑文昌五车逼紫微垣右至十一月甲辰灭 四十七年正月杪彗星见东南长数百尺光芒下射末曲而鋭未几见于东北又未几见于西
愍帝崇祯十二年秋彗星见参分 十三年十月丙戌彗星见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二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三
象纬考
月五星凌犯
宋宁宗嘉定十六年六月辛巳月犯心前星又犯中星十月丁酉荧惑入太微十一月庚申月入太微 十七年正月戊申荧惑留守太微垣东上相
【臣】等谨按马端临考月五星凌犯终于十六年正月以上皆所未载据史志补
理宗寳庆二年正月戊寅荧惑入氐十月辛亥犯填星十一月辛酉犯嵗星 三年七月乙酉月犯心后星绍定元年七月戊戌荧惑犯南斗十月戊申犯垒壁阵甲子犯填星十一月癸酉入羽林军 二年十一月己丑荧惑入氐 三年六月乙酉嵗星入井七月丁巳荧惑入羽林军十一月丁未嵗星退行入井 五年六月乙丑荧惑犯填星七月甲申太白入井 六年二月癸夘荧惑犯井 端平元年四月戊寅嵗星守太微东上相五月己酉月入氐六月辛巳荧惑犯填星九月辛丑入井十二月犯司怪 二年正月丁酉月犯太白二月癸酉嵗星守氐六月壬申月入氐己丑荧惑入太微垣七月丙午太白入东井八月癸巳嵗星入氐丁巳太白犯太微垣右执法十月己未填星犯毕宿距星十二月己亥留守天街庚子太阴入井 三年正月丁夘填星犯毕距星四月丙申月入太微垣五月辛巳入毕六月丁未荧惑犯填星七月壬戍月入氐庚午荧惑入井戊寅月入井十一月甲戌入太微垣 嘉熈元年正月癸酉荧惑守四月丁亥月犯荧惑庚子荧惑犯权五月丙辰月犯荧惑丙子荧惑犯将星七月辛酉月犯嵗星填星入井庚午嵗星守建星癸酉月入井八月乙酉填星犯井东第二星九月壬子留井 二年四月乙酉月入太微垣闰四月丁未入井五月壬寅嵗星犯垒壁阵七月壬寅荧惑犯积尸气九月壬午犯权大星十月丁夘入太微垣戊辰太白入氐 三年五月辛未荧惑犯太微垣执法星八月己亥入氐辛丑月入氐丁巳荧惑犯房 四年正月辛巳月入太微垣五月庚午亦如之甲戌入氐宿方口内六月己亥太白犯毕距星癸丑犯天闗七月乙丑入井八月乙巳荧惑犯太微垣左执法己酉犯权大星癸丑犯填星十一月甲子入太微垣己巳犯左执法辛巳犯上相 淳祐元年正月丁未月入氐二月癸酉掩食荧惑六月乙酉荧惑犯氐宿东南星丙戌入氐十月庚辰太白入氐 二年六月丁丑嵗星犯井 三年正月庚辰荧惑入氐七月丁亥太白入井闰八月丁丑犯权大星十月丙戌入氐 四年四月癸未填星守太微垣右执法九月癸亥太白犯斗宿距星 五年四月甲申填星犯上相 六年四月壬戌月犯太白【考帝纪是年有闰四月故五月亦有壬戌也】五月壬戌太白犯权大星七月丁夘月犯斗西第五星八月辛夘犯房宿距星十月己酉太白入氐十一月癸亥嵗星入氐 七年四月丁亥填星犯亢七月己未月犯心宿中央星 八年七月戊申太白入井 九年七月癸酉太白犯进贤十月辛丑入氐十一月辛未亦如之 十一年二月甲寅太白犯昴七月乙丑月入氐壬申太白入井八月癸巳月入氐丁酉荧惑入井闰十月癸亥太白入氐 十二年四月壬申荧惑犯权五月戊申月犯毕大星九月丙午太白犯斗宿距星十二月壬申月入氐 宝祐元年九月壬辰月入毕 二年二月甲辰荧惑犯权星 三年五月辛酉月入毕六月甲戌入氐七月辛丑八月己巳并如之十一月丁巳荧惑犯太微垣上相 四年正月乙巳月掩嵗星己酉犯荧惑六月丁亥太白入井十月壬戌月犯南斗十二月戊午荧惑犯填星 五年六月辛夘月入氐七月丙子入井十二月丁未荧惑入氐六年三月庚午荧惑退入氐七月癸丑犯房八月癸
未月犯荧惑十一月甲子犯权 开庆元年七月辛亥太白入井八月庚子犯权星九月戊辰犯荧惑闰十一月己夘荧惑入氐十二月丁未犯房宿钩钤 景定元年正月庚辰填星入尾五月壬午荧惑犯南斗八月己酉月犯填星壬子太白犯房九月丙戌荧惑犯壁十一月戊子荧惑与填星顺行月犯房 二年七月辛未月犯南斗十二月己亥犯五车 三年二月乙巳月入氐五月壬戍荧惑犯垒壁阵西方胜星六月乙未月入氐八月癸夘犯昴宿距星十月己未犯嵗星丁夘犯五车庚午太白入氐 四年四月乙夘月犯权五月庚寅入氐 五年二月甲子月犯房丁夘犯南斗四月癸丑入太微垣六月甲寅犯心戊午太白犯天闗己巳太白太阴并行入井七月甲午填星守毕十月丙午月犯斗度宗咸淳二年八月庚午填星入井 三年十月甲寅嵗星犯权大星 四年七月庚午太白入斗 十年二月壬子月犯毕十月丙寅荧惑犯填星
恭帝德祐二年正月癸酉荧惑犯嵗星
【臣】等谨按宋史帝纪德祐元年四月乙丑荧惑犯天江七月丁丑太白入东井八月戊午荧惑犯南斗十月壬戌犯垒壁阵十一月辛巳太白犯房端宗景炎二年八月乙巳荧惑掩月天色赤不数日文天祥兵尽溃挺身走循州诸将皆被执以天文志不载附录之又荧惑掩月当作月掩荧惑此史氏之讹也
辽穆宗应厯十一年十一月嵗星犯月
圣宗统和八年六月甲寅月掩天驷第一星 十二年六月太白嵗星相犯
道宗咸雍元年十二月壬子荧惑与月并行自旦至午大安二年二月太白犯嵗星
【臣】等谨按辽之统元八年十二年即宋太宗之淳化元年五年咸雍元年即英宗治平二年大安二年即哲宗元祐二年以上数条与马端临考俱不合又应厯之嵗星犯月当作月犯嵗星统和之太白嵗星相犯当作太白犯嵗星乃史氏之讹耳
金太宗天防十年闰四月丙申荧惑入氐 十四年正月【时熙宗已即位】壬辰荧惑入月 十五年正月戊辰嵗星犯积尸气
【臣】等谨按熈宗纪十四年八月诏文移署年止用天防十五年十二月乃改明年为天眷此所以仍称天防也
熈宗天眷二年三月辛巳朔嵗星留逆在太微九月辛巳太白犯轩辕左星乙巳犯左执法十一月戊寅入氐三年七月壬戍月犯毕十二月壬午掩井东辕南第
一星 皇统元年二月甲戌月掩毕大星 二年十一月己酉月犯轩辕大星甲寅犯氐东北星 三年正月己丑荧惑逆犯轩辕次北一星二月乙丑月犯毕大星闰四月癸巳掩轩辕左角九月丁丑犯轩辕大星 四年八月癸未荧惑入舆鬼 五年四月甲辰荧惑犯左执法 六年九月戊寅荧惑犯西垣上将己丑月犯轩辕第二星 七年七月庚辰荧惑犯房第二星十一月壬戍嵗星逆犯井东扇第二星 八年闰八月丙子荧惑入太微垣 九年二月癸亥月掩轩辕第二星七月丁未荧惑犯南斗第四星八月壬子又厯南斗第三星【臣】等谨按马端临考惟宋绍兴十二年即金皇统二年月犯氐一事相符此后则絶少合者
海陵天德元年十二月甲子填星犯井东星 二年正月乙酉月犯昴壬辰犯嵗星乙未犯角二月丙寅犯心大星九月丁酉犯轩辕左角十月乙丑犯太微上将十二月癸丑犯昴 三年十月丁亥月犯轩辕左角 四年二月乙亥月掩犯填星六月癸巳太白犯井东第二星八月辛未犯轩辕大星十一月甲辰荧惑犯钩钤丙午月犯井北第一星 贞元元年正月辛丑月犯井东第一星 二年正月庚申月掩昴二月辛丑犯心前星八月戊戍荧惑入井凡十一日而出 三年八月乙酉月犯牛九月辛亥犯建星十一月戊午掩井钺星正隆三年二月己夘荧惑入甲午月掩嵗星六月丁酉犯氐十二月戊申入氐 四年九月壬寅月掩轩辕右角十一月壬辰月入毕犯大星
五年正月海陵问司天提防马贵中曰朕欲自将伐宋天道如何贵中对曰去年十月甲戌荧惑顺入太微至屏星留退西出占书荧惑常以十月入太微庭受制出伺无道之国又去年十二月太白昼见经天占为兵丧为不臣为更主又主有兵兵罢无兵兵起后复问曰近日天道何如贵中曰前年八月二十九日太白入太微右掖门九月二日至端门九日至左掖门出并厯左右执法太微为天子南宫太白为兵将之象其占兵入天子之庭海陵曰今将征伐而兵将出入太微正其事也贵中又言当端门而出其占为受制厯左右执法为受事此当有出使者或为兵或为贼海陵曰兵兴之际小贼固不能无也是嵗海陵南伐遇弑
世宗大定元年十月丙午荧惑入太微垣在上将东丁巳月犯井西扇北第二星 二年闰二月戊寅月掩轩辕大星三月戊申掩太微东藩南第一星八月乙酉犯井西扇北第二星九月庚戌犯毕距星 三年五月辛丑月入氐八月丁未犯井距星十月庚辰犯太微垣西上将十一月庚寅嵗星入氐凡二十四日伏壬子月入氐 四年正月戊子荧惑嵗星同居氐己丑荧惑出氐二月壬午嵗星退入氐凡二十九日九月丙午月犯轩辕大星北次星十二月癸夘掩房北第一星 五年正月癸亥月掩轩辕大星北次星八月丁酉犯井东扇第一星十一月癸丑荧惑入氐凡二十一日 六年二月丙申月犯南斗东南第二星三月己未入氐十一月辛亥太白入氐凡七日十二月癸巳月犯房北第二星七年十月乙巳荧惑入氐凡四日 八年正月癸未月掩心大星三月庚午掩轩辕大星北一星八月甲午太白犯轩辕大星十月庚子月掩荧惑十一月庚午犯昴九年正月戊寅月掩心后星四月庚子掩心前星八
月癸夘掩昴十二月丙戌犯填星 十年正月丙寅月掩轩辕大星七月庚子犯五车东南星八月戊申朔嵗星掩荧惑在参毕间
【臣】等谨按十年八月戊申朔嵗星掩荧惑当作荧惑掩嵗星亦史氏之讹也
十一年二月壬戍荧惑犯井东扇北第一星 十二年五月辛巳月犯心后星八月癸夘犯心大星辛亥荧惑掩井东扇北第二星十月己酉掩西北星 十三年二月己丑荧惑犯三月癸巳朔入甲午犯积尸气六月辛未月犯心前星 十四年八月庚辰荧惑犯积尸气十二月乙丑月掩井西扇北第一星 十六年五月庚午月掩太白七月丁未犯角宿距星甲子掩毕宿距星八月丙子太白犯轩辕大星十月丁丑荧惑入太微十一月甲寅月掩毕距星戊辰荧惑犯太微上将十二月己丑月掩太微左执法 十七年正月丙寅荧惑犯太微西藩上相 十八年七月庚辰填星犯井东扇北第二星九月己丑荧惑犯左执法十二月甲午填星掩井西扇北第一星凡十日 十九年三月甲戌荧惑犯氐距星八月癸夘太白犯轩辕御女辛亥荧惑掩南斗杓第二星九月壬申月掩毕大星十一月辛未荧惑掩嵗星十二月丁亥月犯嵗星 二十年二月己丑月掩毕大星三月丙辰掩毕西第二星 二十一年二月戊子月犯填星四月壬申荧惑掩斗魁第二星十有四日七月乙亥朔入斗魁中五日 二十二年十一月辛未荧惑行氐中乙亥太白入氐癸未荧惑太白皆出氐中十二月戊戌荧惑犯钩钤 二十四年四月甲申月掩太白九月庚子嵗星犯轩辕大星 二十五年三月乙酉太白与月相犯九月丁亥月在斗魁中犯西第五星十二月己未犯荧惑
【臣】等谨按二十五年三月乙酉太白与月相犯当作月犯太白
二十六年三月丙戌荧惑入井填星犯太微东藩上相四月丁丑荧惑犯西南星七月丙申月掩心前星十二月乙未掩心前大星又犯于后星 二十七年五月壬子月犯心大星六月癸巳掩昴七月丙午犯房南第一星十月己丑太白入氐十二月丁丑月掩昴 二十八年正月己未嵗星留于房甲子守房北第一星十一月甲申填星入氐十二月壬申月掩昴 二十九年正月丁酉填星留氐中三十有七日逆行后七十九日出氐六月丙辰月犯太白月北星南同在栁宿十一月己未荧惑守轩辕至戊辰退行其色稍怒
章宗明昌二年十二月戊子嵗星太白相犯有光芒三年三月戊戌荧惑犯太微西藩上将四月己未掩右执法色怒而稍赤 四年八月己亥嵗星留胃十三度守天廪 承安五年六月庚戍月掩太白 泰和六年八月辛亥嵗星晨见至夜五更与井距星相去七寸内己未荧惑与舆积尸气相犯在七寸内庚申在舆积尸气中十月丙午嵗星犯井距星十一月壬午太白入氐 七年三月癸丑月掩轩辕大星九月己夘初更月在南斗魁中旦嵗星在舆中 八年八月壬戌太白嵗星光芒相及同在张一度
卫绍王大安元年十月乙丑月食荧惑丙寅嵗星犯左执法 三年正月乙酉荧惑入氐中凡十有一日乃出二月犯房闰月犯键闭十月癸巳犯垒壁阵
【臣】等谨按大安元年即宋嘉定二年月食火星与马端临考合
至宁元年三月日正午日月太白皆相去咫尺
宣宗贞祐元年十一月丙子荧惑入垒壁阵 二年十一月庚辰填星犯太微东垣上相辛巳荧惑犯房钩钤三年七月己夘月入毕至戊夜犯毕大星 四年闰
七月辛丑月犯毕十一月己丑犯毕大星十二月戊午复犯之 兴定元年正月乙酉月犯毕左股第二星九月癸巳犯东井西扇第二星 二年十月庚申月掩轩辕左角之少民星 三年八月丁夘嵗星犯舆东南星 四年正月庚子月犯东井三月甲寅嵗星犯积尸气六月戊辰月犯填星十一月壬辰嵗星犯灵台北第一星 五年九月庚戍嵗星犯左执法闰十二月戊子荧惑犯轩辕甲午月犯荧惑 六年正月辛酉月犯荧惑壬戍犯轩辕三月壬子食太白四月丙寅嵗星犯太微左执法八月壬申月食嵗星 元光二年八月乙亥荧惑入舆掩积尸气十月壬午犯灵台十一月又犯心大星
哀宗正大元年正月丙午月犯昴三月癸丑犯荧惑是月荧惑逆行犯左执法四月癸酉犯右执法乙未太白辰星相犯 三年十一月丙辰月掩荧惑丁巳荧惑犯嵗星庚申犯垒壁阵十二月入月 四年正月壬戌荧惑犯太白六月丙辰太白入井七月丁亥荧惑犯斗从西第二星 五年五月乙酉月掩心大星
元世祖中统元年五月乙未荧惑入南斗留五十余日二年二月丁酉月掩昴六月戊戌犯角八月丙午太
白犯嵗星十一月庚午月犯昴十二月辛夘荧惑犯房壬寅犯钩钤 三年十一月乙酉太白犯钩钤
【臣】等谨按太宗纪先是尼玛察后二年五月荧惑犯房志不载
至元元年二月丁夘月犯南斗四月辛亥犯轩辕御女五月丙戌犯房己亥犯昴十二月甲子犯房 二年六月丙子月犯心大星 四年八月庚申填星犯天罇距星壬午太白犯轩辕大星甲子嵗星犯轩辕大星十一月乙巳填星犯天罇距星 五年正月甲午月犯井二月戊子犯天闗己丑犯井 六年十月庚子月犯辰星七年正月己酉犯毕九月丁巳犯井十月庚午太白
犯右执法十一月壬寅荧惑犯太微西垣上将 八年正月辛未月犯毕 九年五月乙酉太白犯毕距星九月戊寅月犯御女十月戊戌荧惑犯填星十一月丁夘月犯毕 十一年二月甲寅月犯井十月壬戌嵗星犯垒壁阵 十二年七月癸酉太白犯井辛夘月犯毕九月己巳太白犯少民己夘犯太微西垣上将十月癸丑月犯毕十一月丙戌犯轩辕大星十二月戊戌填星犯亢戊申月犯毕 十三年九月辛亥太白犯南斗甲寅入南斗十二月乙夘月犯填星辛酉荧惑掩钩钤【臣】等谨按十三年十二月乙夘纪作十一月丁夘十二月辛酉纪作十二月辛夘以前后干支计之月当从纪日当从志为无误云
十五年二月丁丑荧惑犯天街三月丁亥月犯太白戊子犯荧惑 十六年四月癸夘填星犯键闭七月丙寅复犯之八月庚辰月犯房距星庚子嵗星犯轩辕大星十月丙申月犯太微西垣上将十一月癸丑犯荧惑十七年四月庚子嵗星犯轩辕大星七月戊申月掩房距星己酉犯南斗八月丙子犯心东星甲子犯右执法并犯嵗星 十八年五月丙辰嵗星犯右执法七月癸夘月犯房距星八月丙寅荧惑犯诸侯西第三星闰八月癸巳朔荧惑犯司怪南第二星庚戌月犯昴九月甲申犯轩辕大星十一月甲戍犯五车次南星丁丑犯丁亥掩心十二月丙午犯轩辕大星
【臣】等谨按世祖纪是年五月丙辰嵗星犯右执法八月丙寅荧惑犯诸侯西第三星志失载今补入
二十年正月己巳月犯轩辕御女庚辰入南斗犯距星二月庚寅掩昴庚子太白犯昴壬寅复犯之乙巳月犯心三月己未嵗星犯键闭庚申月犯井壬戍犯己巳嵗星犯房癸酉掩房四月己亥月犯房壬寅犯南斗五月丙寅掩心七月丙辰太白犯井癸亥月犯南斗乙丑太白犯井庚子荧惑犯司怪八月丙午太白犯轩辕丁未嵗星犯钩钤九月壬子太白犯轩辕少女戊午月犯斗己巳太白犯右执法壬申月掩井癸酉荧惑犯甲戍月犯荧惑犯积尸气太白犯左执法十月丙申月犯昴十一月戊寅太白嵗星相犯十二月甲辰月掩荧惑 二十一年闰五月戊寅朔填星犯斗七月甲申太白犯荧惑九月癸巳犯南斗第四星乙未月犯井十月己酉犯轸十一月丙戌犯昴己亥掩舆庚子犯心二十二年二月辛亥月犯井癸丑犯壬戍犯心八月癸丑入井十二月己亥嵗星犯填星 二十三年正月壬午月犯轩辕太民乙酉犯氐二月丙午犯井三月己巳犯娄五月己巳荧惑犯太微西垣上将庚辰嵗星犯垒壁阵乙酉荧惑犯太微右执法六月丙申朔太白犯御女八月乙夘犯轩辕右角星九月甲申月犯天闗十月甲午朔太白犯右执法戊戌月犯建星辛亥犯井甲寅太白犯进贤十一月戊辰犯亢己夘月犯井辛巳嵗星犯垒壁阵十二月戊戌太白犯东咸丁未月犯井丁巳犯氐
【臣】等谨按世祖纪二十三年二月癸巳嵗星犯垒壁阵十月壬寅太白犯左执法志亦不载又志载二十年三月乙巳嵗星犯房纪亦同之今以上为壬戍下为癸酉改从己巳
二十四年正月甲戍月犯井乙酉犯房二月庚子犯天闗辛丑犯井四月癸酉犯氐甲戌犯房七月戊戌犯南斗辛丑犯牵牛壬寅荧惑犯舆积尸气甲辰犯舆壬子月犯司怪八月癸亥太白犯亢丙子填星南犯垒壁阵己夘月犯天闗辛巳犯井甲申太白犯房九月丁酉荧惑犯长垣庚子太白犯天江乙巳月犯毕辛亥荧惑犯太微西垣上将壬子太白犯南斗十月壬戌月犯牵牛大星乙酉荧惑犯左执法十一月壬辰太白犯垒壁阵丙申荧惑犯太微东垣上将丙辰犯进贤十二月丙寅月犯毕 二十五年正月乙巳月犯角戊申犯房三月丁亥荧惑犯太微东垣上相戊子月犯毕己亥掩角四月戊午犯井五月戊申太白犯毕六月甲戌犯井丁丑月犯嵗星七月己亥荧惑犯氐庚子太白犯乙巳月掩毕八月丙辰荧惑犯房乙未太白犯轩辕大星九月癸未朔荧惑犯天江庚子月犯毕癸夘荧惑犯南斗十二月辛酉月犯毕甲子犯井甲戌犯亢荧惑犯垒壁阵 二十六年正月辛丑月犯氐三月甲午犯亢五月壬辰太白犯七月辛夘月犯牛乙未犯嵗星九月戊寅嵗星犯井乙未月犯毕辛丑荧惑犯太微西垣上将十月癸丑月犯牛距星甲寅荧惑犯右执法闰十月丁亥辰星犯房己丑月犯毕荧惑犯进贤月犯井十一月丁巳荧惑犯亢戊辰月犯亢
【臣】等谨按二十六年九月辛丑纪作丙申相距四日今从志
二十七年正月庚戌太白犯牛癸丑月犯井丁夘荧惑犯房壬申犯键闭二月戊寅月犯毕庚寅犯亢三月壬子荧惑犯钩钤四月丙子月犯井壬辰荧惑守氐十余日五月乙丑月犯填星六月己丑荧惑犯房七月辛酉犯天江九月癸夘嵗星犯十月辛巳太白犯斗十一月戊申月掩填星辛酉掩左执法十二月辛夘犯亢二十八年二月癸未月犯左执法甲申太白犯昴三月丁未月犯御女己酉犯右执法庚戌犯太微东垣上相乙夘太白犯五车四月乙未嵗星犯舆积尸气五月壬寅月犯少民甲寅犯牛六月辛夘犯毕七月己亥太白犯井八月丙寅犯舆丙子月犯牵牛癸未嵗星犯轩辕大星戊子太白犯轩辕大星并犯嵗星癸巳月掩荧惑九月丙辰荧惑犯左执法戊午太白犯荧惑辛酉嵗星犯少民十月丙戍月犯轩辕大星并御女己丑犯太微东垣上相十一月甲辰犯房丙午荧惑犯亢丁未月犯毕庚申荧惑犯氐十二月庚辰月犯御女癸未犯东垣上相己丑荧惑犯房庚寅犯钩钤 二十九年正月戊申月犯嵗星及轩辕左角二月己巳犯毕四月丙子月犯氐六月己丑太白犯嵗星闰六月戊申荧惑犯狗国七月辛未月犯牛八月丁酉辰星犯右执法己亥太白犯房乙巳嵗星犯右执法九月壬戍荧惑犯垒壁阵辛巳太白犯南斗十月乙巳月犯井丁未犯乙夘犯氐十一月壬戍犯垒壁阵己夘犯太微东垣上将十二月庚子犯井甲辰犯太微西垣上将
【臣】等谨按世祖纪二十九年二月己丑嵗星犯轩辕大星志不载
三十年正月丙寅月犯毕丁丑犯氐庚辰嵗星犯左执法二月壬辰月犯毕乙巳荧惑犯天街庚戌月犯牛癸丑太白犯垒壁阵三月辛未月犯氐四月癸丑太白犯填星六月己丑嵗星犯左执法丙申月犯斗七月甲子犯建星辛巳犯八月甲午辰星犯太微西垣上将甲辰月犯毕戊申犯九月丁夘犯毕十月丙申荧惑犯亢己亥月犯天闗辛丑犯井十一月乙丑犯毕丁夘犯井庚子犯丙子荧惑犯钩钤戊寅嵗星犯亢十二月乙未月犯井
【臣】等谨按天文志七月辛丑月犯今以上为甲子下为甲午叅之定当为辛巳故改从纪
三十一年四月【时成宗已即位】戊申太白犯五月庚戌朔犯舆六月丙午月犯井八月戊戌犯毕太白犯轩辕九月丙寅月掩填星辛未犯轩辕乙亥太白犯右执法月犯平道十月壬午太白犯左执法癸巳月掩填星乙未犯井十一月己酉犯亢庚申犯毕癸酉太白犯房十二月癸未嵗星犯房丁亥犯钩钤壬申月犯庚子犯房又犯嵗星
成宗元贞元年正月乙夘月犯填星又犯毕癸酉嵗星犯东咸二月癸未荧惑犯月壬辰月犯平道癸夘犯嵗星三月庚戍犯填星壬戍犯房四月庚寅犯东咸闰四月癸丑嵗星犯房甲寅月犯平道乙夘犯亢丁巳掩房五月丁亥犯南斗七月丁丑犯亢甲申嵗星犯房八月乙酉月犯牛壬子犯垒壁阵九月甲午犯轩辕戊戌犯平道十月辛酉辰星犯房壬戌犯键闭戊辰月犯房十一月甲戌太白犯垒壁阵乙酉月犯井丁亥犯十二月丙辰犯轩辕甲子犯天江 二年正月壬午月犯舆丁亥犯平道庚寅犯钩钤二月丁未犯井三月乙酉犯钩钤五月丁丑犯平道六月乙巳太白犯天闗丁巳犯填星癸亥月犯井七月壬午填星犯井太白犯舆八月庚子月犯亢太白犯轩辕癸夘月犯天江乙夘犯天街太白犯上将九月戊辰太白犯左执法壬申月犯南斗丁丑犯垒壁阵己丑犯轩辕十一月丁丑犯月星又犯天街庚辰犯井丁亥犯上相戊子犯平道壬辰犯天江十二月丁未犯井乙夘犯进贤
【臣】等谨按元年二月癸未荧惑犯月当作月犯荧惑为是
大德元年三月戊辰荧惑犯井癸酉月掩轩辕大星五月癸酉太白犯积尸气乙亥月犯房七月庚午复犯之十二月甲辰太白犯东咸丙午月犯轩辕甲寅犯心闰十二月癸酉太白犯建星丙子复犯之 二年二月辛酉荧惑犯嵗星辛未月犯左执法丙子犯心五月戊戌复犯之六月壬戍犯角七月癸巳犯心八月壬戌犯箕九月辛丑犯五车南星癸夘犯五诸侯己酉犯左执法十月壬戍太白犯牵牛戊寅月犯角距星十一月己亥犯舆辛丑辰星犯牵牛壬寅月犯右执法十二月己未填星犯舆乙丑太白犯嵗星月犯荧惑庚午填星入舆月犯上将己夘月犯南斗 三年正月丙戌月犯太白丁酉犯西垣上将戊戌犯右执法三月乙巳荧惑犯五诸侯戊戍犯舆四月己未月犯上将丙寅填星犯舆月犯心五月丙申月犯南斗己亥太白犯毕六月庚申月掩房丁夘荧惑犯右执法七月己夘朔太白犯井丁未月犯舆八月丁巳犯箕戊辰太白犯轩辕大星己巳月犯五车九月丁未犯昴距星丁酉太白犯左执法十月丙子月犯房十一月丁未太白犯房四年二月戊午月犯轩辕五月甲午犯垒壁阵辛丑
太白犯舆月犯昴六月丁巳太白犯填星七月辛夘荧惑犯井八月癸丑月犯井甲子辰星犯灵台上星闰八月庚辰荧惑犯舆九月戊午太白犯斗壬戌月犯舆甲子太白犯斗十二月庚寅荧惑犯轩辕癸巳月犯房距星 五年正月己酉月犯五车壬子犯舆积尸气辛酉犯心二月己夘犯舆三月戊申犯御女丁夘荧惑犯填星四月壬申月犯井五月癸丑犯南斗乙夘荧惑犯右执法丁夘太白犯井六月甲申嵗星犯司怪癸巳太白犯舆嵗星犯井甲午太白犯舆七月丙午嵗星犯井辛亥月犯垒壁阵庚申辰星犯太白八月壬辰月犯轩辕御女乙未填星犯太微上将十月癸未月犯井十一月己亥嵗星犯井戊申月犯昴十二月甲戌嵗星犯司怪辛夘月犯南斗
【臣】等谨按五年六月癸巳志作己酉今以上为甲申下为甲午考之改从纪
六年正月壬戌填星犯太微西垣上将二月庚午月犯昴三月壬寅犯舆癸夘嵗星犯井甲寅月犯钩钤四月乙丑朔太白犯井戊寅月犯心庚寅太白犯舆六月癸亥朔填星犯太微西垣上将乙亥月犯斗七月庚子犯心戊午犯荧惑八月乙丑荧惑犯嵗星己巳犯舆辛巳月犯昴壬午太白犯轩辕九月丙午荧惑犯轩辕癸丑月犯舆丁巳太白犯右执法十月壬午荧惑犯太微西垣上将十一月辛夘填星犯左执法乙未辰星犯房癸夘月犯昴己酉犯轩辕十二月庚申朔荧惑犯填星乙丑嵗星犯舆乙亥月犯舆庚辰荧惑犯太微东垣上相癸未月犯房
【臣】等谨按十一月辛夘志作辛亥今从纪改正在壬午乙未之中不应有辛亥也
七年正月戊戌月犯井甲辰犯轩辕二月戊寅犯心四月癸亥犯井丙寅犯轩辕乙亥嵗星犯舆月犯南斗甲申荧惑犯太微垣右执法丁亥嵗星犯舆五月壬辰辰星犯井闰五月戊辰月犯心七月戊寅嵗星犯轩辕己夘月犯井乙酉荧惑犯房八月癸巳太白犯氐甲午荧惑犯东咸月犯牵牛乙巳嵗星犯轩辕辛亥荧惑犯天江九月辛未荧惑犯南斗甲戌月犯井乙亥太白犯南斗壬午辰星犯氐十月辛丑月犯井十一月丙寅填星犯进贤戊辰月犯井己夘犯东咸十二月丙戌荧惑犯垒壁阵丙申月犯井辛丑犯明堂丁未犯天江九年正月丁巳月犯天闗甲子犯明堂己巳犯东咸三月甲寅荧惑犯氐戊午嵗星犯左执法四月庚辰月犯井壬辰太白犯井五月癸亥嵗星犯左执法七月丙午荧惑犯氐丁夘犯房八月辛巳月犯井乙未荧惑犯天江九月丁巳犯斗十一月癸丑嵗星犯亢十二月丙子月犯西咸庚寅荧惑犯垒壁阵己亥辰星犯建星 十年正月丁巳太白犯建星闰正月癸酉犯牵牛己丑犯垒壁阵二月戊午月犯氐三月戊寅嵗星犯亢四月辛酉填星犯亢六月癸丑月犯罗堰上星己未嵗星犯亢七月庚辰月犯牵牛八月壬寅嵗星犯氐荧惑犯太微垣上将九月己巳荧惑犯太微垣右执法壬午犯太微垣左执法十月甲辰太白犯斗辛亥月犯毕甲寅犯井十一月辛未嵗星犯房壬申月犯虚甲戌荧惑犯亢戊子犯氐辛夘月犯荧惑十二月乙巳嵗星犯东咸戊午月犯氐 十一年六月【时武宗已即位】丙午月犯南斗杓星己巳犯亢七月壬午荧惑犯南斗九月癸酉太白犯右执法己夘犯左执法十月乙巳犯亢己酉荧惑犯垒壁阵甲寅月犯明堂己未犯太白十一月丁夘太白犯房丙子月犯井乙酉犯亢辛夘辰星犯嵗星十二月丁巳填星犯键闭
武宗至大元年正月辛未月犯井甲申犯填星二月丁未犯亢甲寅犯牛距星三月乙丑犯井五月癸丑太白犯舆七月壬申犯左执法八月壬子月犯轩辕太民九月壬申填星犯房丙子月犯井癸未犯荧惑十月辛丑太白犯南斗十一月癸亥荧惑犯亢十二月甲子犯毕丙子犯氐戊寅太白掩建星 二年二月己巳月犯亢辛未犯氐庚辰犯太白三月戊戌犯氐己亥荧惑犯嵗星丙午犯垒壁阵五月辛夘月犯亢六月乙夘太白犯井癸酉辰星犯舆乙亥月掩毕八月乙亥犯轩辕丁丑犯右执法九月丙午犯进贤十月壬申犯左执法十一月己亥犯右执法庚子犯上相辛丑荧惑犯外屏十二月庚申月犯参癸亥辰星犯嵗星辛未太白犯垒壁阵 三年正月壬辰月犯轩辕御女甲午犯右执法丙申犯平道二月辛亥荧惑犯月星庚申犯天街月犯轩辕少民壬戌月犯左执法乙亥太白犯月星三月甲申月犯井庚寅犯氐丙申犯南斗丁未太白犯井甲寅月犯轩辕御女五月乙酉犯平道癸巳荧惑犯舆六月乙夘月犯氐七月戊寅犯右执法己夘犯上相八月甲子太白犯轩辕太民乙丑月掩毕大星辛巳犯建星辛夘犯天廪十月丙午太白犯左执法癸丑荧惑犯亢十一月甲戌朔太白犯亢丁亥月犯毕十二月甲辰朔犯罗堰庚申犯轩辕大星辛酉太白犯填星丙寅犯氐【臣】等谨按三年二月乙亥志作甲戌今从纪
四年二月甲子月犯填星三月丙戌犯太微上将四月【时仁宗已即位】甲寅犯亢荧惑犯垒壁阵癸未月犯氐五月乙未犯太微东垣上相庚戍犯氐七月癸巳犯毕丁酉犯距星闰七月丙寅犯轩辕九月乙夘犯毕十月丙申太白犯垒壁阵十一月甲寅月犯舆十二月甲申犯太微西垣上将
仁宗皇庆元年正月癸丑月犯太微东垣上相二月壬午犯亢三月丁酉朔荧惑犯井壬寅月犯井四月壬午荧惑犯舆癸未犯积尸气六月己巳月犯天闗七月戊午犯井八月戊辰太白犯轩辕辛未月犯填星壬午辰星犯右执法乙酉太白犯右执法丁亥辰星犯左执法九月丁巳太白犯亢十月丁亥月犯平道戊子犯亢十一月己亥掩垒壁阵十二月戊子犯荧惑 二年正月戊申月犯三公三月庚子荧惑犯垒壁阵七月己丑朔嵗星犯井八月壬戌复犯之壬午月犯舆 延祐元年二月癸酉荧惑犯井三月壬辰月掩荧惑闰三月辛酉犯舆丙寅犯太微东垣五月戊午辰星犯舆六月乙未荧惑犯右执法十月庚戍辰星犯东咸十二月甲子月犯舆癸夘犯房甲辰犯天江 二年正月乙夘嵗星犯舆癸亥月犯轩辕丁夘犯进贤四月庚子犯垒壁阵五月辛酉犯天江六月甲申犯平道癸夘太白犯井丙午辰星犯舆九月己酉月犯房辛酉太白犯左执法 三年十月甲申太白犯斗 四年三月乙酉月犯箕六月乙巳犯心八月丙申荧惑犯舆壬子月犯昴九月庚午犯斗 六年正月戊寅月犯心二月己亥犯灵台三月己巳犯明堂癸酉犯日星甲戌犯心五月辛酉犯灵台丁夘犯房丙子犯垒壁阵六月己亥嵗星犯东咸七月壬戍月犯心丙子太白犯太微垣右执法八月乙酉荧惑犯舆闰八月丙辰辰星犯太微垣右执法丁巳月犯心癸亥荧惑犯轩辕甲子月犯垒壁阵乙亥太白犯东咸十月癸亥荧惑犯太微垣左执法乙丑月犯昴戊辰犯井辛未犯轩辕辛夘荧惑犯进贤庚子月犯明堂十二月丙寅犯轩辕 七年正月乙未月犯明堂上星癸夘犯斗东星二月辛酉犯轩辕御女壬戌犯灵台丁夘犯日星庚午犯斗距星三月戊子犯酒旗上星荧惑犯进贤庚寅【时英宗已即位】月犯明堂上星四月甲寅太白犯填星壬戍月犯房距星五月庚寅犯心东星癸巳犯天狗东星丙申太白犯毕距星六月庚申月犯斗东星癸亥犯垒壁阵西二星丁夘太白犯井东扇第三星辛未月犯昴七月丁亥犯斗东二星戊戌荧惑犯房上星己亥月犯昴距星八月丙辰太白犯灵台上星乙丑荧惑犯天江丁夘太白犯太微垣右执法壬申月犯轩辕御女九月乙酉犯垒壁阵西二星丙戌荧惑犯斗癸巳月犯昴东星己亥太白犯亢十月庚戌月犯荧惑于斗癸亥犯井十一月癸夘荧惑犯垒壁阵乙夘月掩昴戊午犯井东星庚申犯
英宗至治元年正月乙未月掩房距星甲辰辰星犯外屏西第一星二月辛酉太白犯荧惑癸亥月犯心大星又犯心东星三月丁丑掩昴四月戊午犯心大星庚辰犯斗东第三星五月戊寅太白犯积尸气月犯轩辕右角庚辰犯明堂中星六月己未犯虚梁东第二星七月癸巳犯昴八月丁未犯心前星己酉犯斗西第二星壬子荧惑犯轩辕大星九月乙亥犯灵台东北星壬午犯太微西垣上将丁酉犯太微垣右执法十月戊申犯太微垣左执法十一月辛巳犯进贤丙子月犯虚梁东第一星戊寅辰星犯房上星丙戌月犯井东扇北第二星己丑犯酒旗西星又犯轩辕右角辛夘犯明堂中星己亥太白犯西咸南第一星十二月甲辰荧惑犯亢南第一星庚戍月犯昴东第一星辛酉荧惑入氐 二年正月丁五月犯昴距星庚辰太白犯建星西第二星辛巳犯建星西第三星辛夘月犯心大星甲午荧惑犯房上星丁酉太白犯牛南第一星己亥朔荧惑犯键闭丙午犯罚星南一星戊申月犯井东扇北第二星庚戌荧惑犯东咸北第二星辛亥月犯酒旗第一星及轩辕右角壬子太白犯垒壁阵西第二星癸丑月犯明堂中星己未犯天江南第一星壬戌犯太白又犯垒壁阵第六星五月丙子荧惑退犯东咸南第一星六月壬申犯心距星七月己亥犯天江南第一星戊午月犯井钺星九月己未犯明堂中星十月庚辰犯井距星辛巳犯井东扇北第二星及第三星己丑荧惑犯垒壁阵西第六星十一月甲辰太白犯垒壁阵第一星乙巳荧惑犯垒壁阵西第八星戊申月掩井东扇北第二星己未犯东咸南第一星庚申犯天江上第二星辛酉荧惑犯嵗星十二月乙丑太白犯垒壁阵西第八星乙亥月掩井距星戊寅太白犯嵗星己丑荧惑犯外屏西第三星月犯建星西第二星 三年正月壬寅月犯钺星又犯井距星癸夘犯井东扇第二星二月癸酉太白犯昴辛巳月犯东咸南第二星五月癸夘犯房第二星庚戍太白犯毕右股第三星六月癸未填星犯毕距星九月辛夘又退犯毕右股第三星十月【泰定帝已即位】己巳太白犯亢丙子犯氐十一月己丑朔荧惑犯亢庚寅太白犯钩钤乙未犯东咸壬寅荧惑犯氐十二月己巳辰星犯垒壁阵辛未荧惑犯房辛巳犯东咸
泰定帝泰定元年五月丙午太白犯丁未又犯积尸气十月丙寅犯斗距星己巳入斗魁月犯填星庚午太白犯斗壬午荧惑犯垒壁阵十二月庚午犯外屏二年正月丙戍辰星犯天鸡壬寅犯太白建星六月丙戍填星犯井钺星丙午犯井十一月戊午又退犯井钺星十二月乙酉荧惑犯天江辰星犯建星甲午太白犯垒壁阵 三年正月辛酉太白犯外屏三月丙午填星犯井钺星戊辰荧惑犯垒壁阵填星犯井四月戊戌太白犯壬寅荧惑犯垒壁阵九月癸亥太白犯太微垣右执法十月辛巳犯进贤
【臣】等谨按泰定帝纪三年八月丁酉太白犯轩辕御女以星变下诏恤民不知志何以不载也又九月癸亥志作壬戌今从纪
四年正月己酉太白犯斗三月丁夘荧惑犯井九月壬子太白犯房十月戊午辰星犯东咸十一月癸酉太白犯垒壁阵荧惑犯天江十二月己未嵗星退犯太微西垣上将 致和元年七月丙戌太白犯轩辕大星文宗天厯元年九月庚辰太白犯亢 二年正月甲子太白犯垒壁阵二月己酉荧惑犯井五月庚申太白犯积尸气十一月癸酉月犯填星 至顺元年七月庚午嵗星犯氐八月戊辰太白犯氐九月己丑荧惑犯甲午复犯之十一月甲申又退犯丙戌太白犯垒壁阵 二年三月丙子朔荧惑犯己夘犯积尸气五月丁丑犯轩辕左角甲午太白犯毕庚子月犯太白六月丁夘犯毕太白犯井八月乙夘太白犯轩辕大星庚申犯轩辕左角九月丙子犯填星十一月壬申朔犯钩钤 三年五月癸酉荧惑犯井十月【时宁宗已即位】己酉太白犯斗
【臣】等谨按文宗纪至顺二年二月乙夘太白犯昴志不载
顺帝元统元年二月己亥填星退犯太微东垣上相丙辰月犯天江下星三月戊寅月犯太微东垣上相五月丁酉荧惑犯太微垣右执法六月丁丑月犯垒壁阵西第二星七月己亥犯房北第二星九月甲午犯东咸西第一星瑱星犯进贤乙未月犯天江下星丁巳犯填星己未犯氐距星十月甲子犯斗魁东北星十一月甲午犯垒壁阵西第二星辛亥犯太微东垣上相壬子犯填星癸丑犯亢南第一星癸酉犯东北星乙亥太白犯垒壁阵西第八星月犯轩辕夫人星己夘犯进贤癸未犯东咸西第二星 二年正月壬寅月犯轩辕夫人星庚戌犯房北第二星二月癸酉犯太微东垣上相三月辛丑犯进贤又犯填星四月壬午太白犯积尸气七月壬子荧惑犯积尸气八月己夘太白犯轩辕御女九月壬辰月入南斗魁癸巳犯天狗东星太白犯灵台中星乙巳犯太微垣右执法壬子犯太微垣左执法十月癸亥荧惑犯太微西垣上将太白犯进贤乙亥月犯轩辕夫人星太白犯填星十一月乙未填星犯亢距星庚戌荧惑犯太微东垣上相 至元元年二月甲戌荧惑逆行入太微垣四月壬戌月犯太微垣左执法五月癸夘犯垒壁阵东第四星六月壬戍犯心大星七月乙未犯垒壁阵西第二星八月辛亥朔荧惑犯氐东南星九月丁亥月入魁犯斗东南星庚寅犯垒壁阵西第二星十月甲寅荧惑犯斗西第二星庚申月犯垒壁阵东第二星甲子犯昴西第二星丁夘太白犯斗魁第三星十一月己丑辰星犯房上星及钩钤丙申月犯东北星己亥犯太微西垣上将庚子犯太微垣左执法十二月壬子犯垒壁阵西第二星辛酉太白犯垒壁阵东第六星乙丑月犯轩辕夫人星丙寅犯太微垣右执法闰十二月乙酉荧惑犯垒壁阵西第八星庚子月犯心大星壬寅犯箕距星癸夘犯斗魁东南星 二年正月壬戌月犯太微垣右执法甲子犯角距星丁夘犯房距星二月辛巳犯昴距星己丑犯太微西垣右执法三月壬戌犯心距星甲子犯箕距星乙丑犯斗东南星四月丙戍犯角距星五月庚戌犯灵台西第一星六月戊子太白犯井东扇北第二星七月己酉犯东南星乙夘犯荧惑八月己夘月犯心东第一星辛巳犯箕东北星九月庚戌荧惑犯太微西垣上将十月丙子犯太微垣左执法丁酉月犯昴己亥荧惑犯进贤十一月己酉月犯垒壁阵西第八星己未犯积尸气丁夘犯房距星【臣】等谨按至元元年七月乙未志作己未考是月辛巳朔不应有己未二年八月己夘志作乙夘考是月甲戌朔不应有乙夘十月丁酉志作丁亥考本纪上为丙申下为己亥不应作丁亥今俱从纪改正
三年三月辛亥月犯灵台上星四月辛夘犯垒壁阵西第五星五月壬寅太白犯东北星乙巳月犯轩辕左角壬子犯心后星己未犯垒壁阵西第六星六月乙亥太白犯灵台上星己夘犯太微西垣上将壬午月犯斗魁尖星丁亥太白犯太微垣右执法八月甲戌月犯星后星九月己亥荧惑犯斗西第二星甲辰月犯斗魁第二星丁未犯垒壁阵西第二星己酉犯垒壁阵西第八星辛酉犯轩辕大星十月丙子犯垒壁阵西第七星壬午犯昴上行星丁亥犯积尸气十一月戊戌太白犯亢距星壬寅月犯荧惑癸夘犯垒壁阵西第六星丁未填星犯键闭辛亥月犯五车东南星甲寅犯西北星丙辰犯轩辕左角丁巳犯太微垣三公东南星十二月己巳嵗星退犯天罇东北星填星犯罚星南第一星甲戍荧惑犯垒壁阵东第五星太白犯东咸上星 四年正月癸夘太白犯建星西第二星甲辰犯建星西第三星丙午月犯五车东南星辛亥犯轩辕左角己未填星犯东咸上星庚申月入斗魁太白犯牛二月戊寅月犯轩辕大星己夘犯灵台中星三月戊申填星退犯东咸上星六月辛巳退犯键闭闰八月己亥犯罚南第一星月犯斗南第二星庚戍犯昴南第二星乙夘犯东南星九月丙寅犯斗距星戊寅太白犯东咸上第二星甲申月犯轩辕御女乙酉犯灵台南第一星庚寅太白犯斗北第二星十月辛亥月犯酒旗上星十一月辛未荧惑犯氐距星丁丑月犯东南星戊寅太白犯垒壁阵西第六星十二月庚子荧惑犯房上星壬子犯东咸上第二星月犯斗距星 五年正月庚午月犯井东扇上星乙亥荧惑犯天江上星二月甲午月犯昴上西第一星壬寅犯灵台下星四月壬寅犯日星及房距星五月庚午犯心后星壬申犯斗西第四星丙子太白犯毕右股西第三星六月甲辰荧惑退入南斗魁内七月辛酉壬戍连犯南斗魁尖星甲子复犯之月犯房距星八月甲午犯斗西第四星丁酉太白犯轩辕大星乙巳月犯昴上行西第三星十月己亥荧惑犯垒壁阵西第六星十一月丁巳犯垒壁阵东第五星十二月甲午月犯昴距星癸夘荧惑犯外屏西第三星 六年正月丁夘月犯距星乙亥犯房距星二月己丑月犯昴丙申犯太微西垣上将癸夘犯心大星丁未犯罗堰南第一星戊申荧惑犯月星己酉月犯虚梁南第二星三月癸亥犯轩辕右角庚午犯房距星壬申犯南斗杓第二星丙子犯虚梁南第一星戊寅太白犯月星四月乙巳月犯云雨西北星五月丁夘犯斗西第二星辛未犯虚梁西第二星六月辛亥太白犯嵗星又太白嵗星皆犯右执法七月庚申月犯心距星又犯心中央大星甲子犯罗堰九月辛酉犯虚梁北第一星丁夘犯昴距星荧惑犯嵗星甲戌月犯轩辕右角十月丁酉太白入南斗魁己亥犯斗中央东星十一月乙夘月犯虚梁西第一星戊午荧惑犯氐距星丙寅辰星犯东咸上第一星戊寅犯天江北第一星十二月癸未月犯虚梁北第一星乙酉犯土公东星丁亥荧惑犯钩钤南星乙未犯东咸北第二星戊戌月犯明堂 至正元年正月甲寅荧惑犯天江上星庚申月犯井东扇北第二星辛未犯心距星癸酉犯斗北第二星二月癸巳犯明堂东南星三月癸酉犯云雨西北星六月庚午犯井距星七月乙酉犯填星庚寅犯云雨西北星九月庚辰犯建星南第二星壬辰犯钺星又犯井距星十月己夘嵗星犯氐距星丁巳月犯月星十一月己亥犯东咸南第一星庚子犯天江北第二星十二月丁巳太白犯垒壁阵东第五星 二年正月戊子月犯明堂北第二星甲午荧惑犯月星三月戊子月犯房北第二星四月庚申犯罗堰上星七月乙未掩太白九月丁丑犯罗堰北第一星戊子犯井东扇南第一星十月癸夘犯建星北第三星甲寅犯天闗 三年二月甲辰月犯井西扇北第二星填星犯牛南第一星荧惑犯罗堰南第一星乙夘月犯井东南星三月壬午复犯之七月庚辰太白犯右执法 四年十月壬戌月犯外屏西第二星 七年七月丙辰月犯垒壁阵东第四星十一月庚戍犯天廪西北星 八年二月庚辰月犯轩辕左角癸未犯平道东星三月丙辰犯建星西第一星八月丙子犯垒壁阵西第五星九月己未犯灵台东北星 九年正月庚戌太白犯建星东第三星辛亥月犯平道西星二月甲申犯建星西第二星三月己亥太白犯垒壁阵东第六星七月丙午月犯垒壁阵东南第一星癸丑犯天闗九月丙戌荧惑犯灵台上星十一月戊辰月犯毕左股北第三星庚辰太白犯垒壁阵西第二星十二月戊戌犯垒壁阵东第五星 十年正月壬申月犯荧惑二月辛丑犯平道东星甲辰犯键闭三月己夘荧惑犯太微西垣上将四月丙午太白犯西北星七月辛酉月犯房北第一星九月壬戌荧惑犯天江南第二星十月癸巳嵗星犯轩辕大星丙申月犯昴右股东第二星十一月戊辰犯东北星十二月乙未犯西北星 十一年正月丙辰辰星犯牛西南星二月庚寅月犯东北星乙未犯太微东垣上相丁酉犯亢距星三月丁夘犯东咸第二星戊辰犯天江西第一星七月己未犯斗东第三星壬戌太白犯右执法甲子月犯垒壁阵东第一星己巳太白犯太微垣左执法荧惑入犯积尸气八月乙酉月犯天江南第二星九月乙夘辰星犯太微垣左执法丁巳太白犯房第二星戊辰月犯东北星十月戊寅荧惑犯太微西垣上将辛巳月犯斗距星乙酉太白犯斗西第二星己丑荧惑犯嵗星辛夘太白犯斗西第四星癸巳嵗星犯右执法丙午荧惑犯太微垣左执法十一月丁巳月犯填星十二月庚辰太白犯垒壁阵西第六星甲申月犯填星丙戌太白犯垒壁阵西第七星丁酉月犯荧惑庚子辰星犯天江西第二星
【臣】等谨按十一年正月丙辰志作丙戌考纪上为乙夘下为庚申改从之
十二年正月乙丑月犯荧惑己巳嵗星犯右执法二月庚寅月犯太微东垣上相癸巳犯氐距星三月戊午犯进贤壬戌犯东咸西第一星五月癸酉太白犯填星六月辛亥犯井东第二星七月丁酉辰星犯灵台北第二星八月丁夘太白犯嵗星九月壬辰月犯轩辕南第三星十月戊午犯东北星甲子犯嵗星乙丑犯亢南第一星十一月庚寅犯太微东垣上相 十三年正月乙酉月复犯太微东垣上相二月己酉犯轩辕第三星庚戌太白犯荧惑壬子月犯太微东垣上相四月辛丑太白犯井东扇北第一星辛亥月犯房北第二星五月乙亥犯嵗星九月庚寅犯荧惑壬辰荧惑犯左执法十月甲辰嵗星犯氐距星癸亥太白犯亢距星十一月壬申月犯垒壁阵东第四星十二月丁酉太白犯东咸北第一星庚子荧惑入氐丁巳月犯心距星 十四年正月乙丑荧惑犯嵗星丁夘太白犯建星西第二星癸酉荧惑犯房北第一星二月戊午太白犯垒壁阵西第八星六月甲辰月入斗南第一星七月乙丑犯角距星壬午犯昴距星十月壬子犯太微垣右执法十一月丙子犯东北星十二月己亥掩昴 十五年正月戊辰月犯五车东南星辛未犯东北星闰正月丁未犯心后星三月庚寅犯五车东南星丙申犯房距星九月己丑太白入犯太微垣左执法十月己未月犯垒壁阵西第二星癸酉犯轩辕大星十一月乙酉荧惑犯氐距星庚寅填星退犯井东扇北第二星己亥月犯东北星十二月癸丑荧惑犯房北第一星 十六年正月己丑月犯昴西第一星四月癸亥荧惑犯垒壁阵西第四星五月壬辰太白犯西北星癸巳犯积尸气甲午月入犯斗南第二星丁酉犯垒壁阵西第一星七月丁酉犯垒壁阵八月丁夘犯昴西北星十一月壬辰犯井东扇上星
【臣】等谨按十五年三月丙申月犯房距星志作五月乃讹三为五也九月己丑志作乙丑考本纪上为乙酉下为辛夘应为己丑十六年太阴犯垒壁阵一系五月丁酉一系七月丁酉志脱七月一条今俱从纪改増
十七年二月癸丑月犯五车东南星三月甲申入犯积尸气又犯东南星壬辰嵗星犯垒壁阵西南第六星七月癸未太白入犯积尸气甲申月入犯斗距星丁亥填星入犯距星八月癸夘犯东南星太白犯轩辕大星己酉嵗星犯垒壁阵西第六星甲子月犯五车尖星闰九月丙午犯斗南第三星庚申犯井东扇北第一星十月乙亥荧惑犯氐距星甲申月掩昴十二月庚午朔荧惑犯天江北第一星戊寅太白犯嵗星庚辰犯垒壁阵东第五星甲申月犯距星丁亥嵗星犯垒壁阵东第五星 十八年正月辛丑填星退入犯积尸气丙午月犯昴二月乙亥填星入守积尸气三月丁夘荧惑犯垒壁阵东第六星四月辛夘太白入犯积尸气五月壬寅犯填星壬子月犯斗东第三星七月丁未犯斗南第三星八月壬申掩心大星甲申掩昴距星十月己夘犯昴距星十一月丙午复犯之太白犯房上第一星辛酉月掩心大星十二月戊子月犯房南第二星 十九年正月辛丑月犯昴东第一星三月庚戌犯房距星五月丙申荧惑入犯积尸气丙午月犯天江南第一星丁未犯斗北第二星七月丁酉太白犯上将甲辰犯右执法己酉犯左执法九月甲寅入犯天江南第一星十月壬申入犯斗南第三星十二月戊辰犯垒壁阵西方第七星 二十年正月己亥月犯井东扇北第二星丙辰荧惑犯牛东角星四月丁夘月犯明堂中星癸酉犯东咸西第一星五月癸夘犯建星西第二星六月癸巳太白犯井东扇北第二星戊戌月犯建星西第三星七月乙丑犯井距星八月辛夘犯天江北第二星壬寅填星犯太微西垣上将甲辰月犯井钺星十月戊子荧惑犯井东扇北第一星
【臣】等谨按二十年七月乙丑月犯井志误作丁丑今以纪考之前为辛酉后为乙亥则其为乙丑无疑也
二十一年正月庚申月犯嵗星二月癸未填星退犯太微西垣上将壬寅月犯天江北第一星三月丙辰犯井西扇第二星庚辰荧惑入犯西北星五月壬戍月犯房北第二星癸酉太白犯轩辕左角甲戌荧惑犯太白六月戊戌月犯云雨上二星七月丙辰犯氐东南星十月甲申犯牛距星十一月庚戌犯建星西第四星癸亥犯井东扇北第四星壬申犯氐东南星 二十二年正月戊申朔太白犯建星西第二星乙夘填星退犯左执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三>法二月己夘太白犯垒壁阵西第二星五月辛酉月犯建星西第四星八月癸巳犯毕右股第二星九月丁未太白犯亢南第一星己酉月犯斗北第一星癸亥嵗星犯轩辕大星丙寅荧惑犯西北星己巳犯积尸气十月己夘月犯牛距星丁亥辰星犯亢南第一星戊子月犯毕距星十二月壬辰犯角距星 二十三年正月庚戌嵗星退犯轩辕大星三月丙辰月犯氐距星四月辛丑荧惑犯嵗星庚申嵗星犯轩辕大星五月乙未荧惑犯右执法六月乙夘太白犯井西扇北第二星壬戌入犯井东南第二星八月壬寅入犯轩辕大星乙巳月犯建星东第二星丁未太白犯轩辕左角丙辰月犯毕右股北第二星辛酉太白犯嵗星乙丑入犯右执法九月辛未入犯左执法乙亥嵗星入犯右执法丁丑辰星犯填星丁亥太白犯填星辰星犯亢南第一星十月癸夘太白犯氐距星戊午犯房北第一星十一月癸未月犯轩辕右角嵗星犯太微垣左执法 二十四年正月癸酉月犯毕大星戊寅犯轩辕右角二月壬子嵗星自去年九月九日东行入右掖门犯右执法出端门留守三十余日犯左执法今逆行入端门西出右掖门又犯右执法月犯西咸南第一星四月乙未复犯之癸丑太白入犯井东扇北第一星五月甲戌犯西北星乙亥又犯积尸气嵗星入犯右执法六月丁巳太白犯右执法七月甲子嵗星犯左执法八月乙未荧惑入积尸气九月甲申月犯轩辕右角戊子荧惑入犯轩辕大星十月丙午月犯毕大星己酉犯井东扇南第一星丙辰太白犯斗西第二星十二月乙夘月犯太白
【臣】等谨按顺帝纪二十四年不载正月癸酉月犯毕事若戊寅则为太白犯轩辕与志小异此纪之误也又四月乙未志作丁未考是月甲午朔是日后载有壬寅日事自当以纪作乙未为是
二十五年正月戊辰月犯毕右股东第四星甲戌太白犯建星西第四星二月丙午犯填星三月戊辰太白犯垒壁阵东第五星五月辛酉犯太微西垣上将七月己夘月犯毕左股北第二星八月乙未犯建星东第三星己亥犯垒壁阵东第六星九月辛丑犯井东扇第一星十月辛夘荧惑犯天江东第二星己酉犯斗杓西第二星月犯右执法庚戌犯太微东垣上相闰十月戊辰犯毕右股北第四星又犯左股北第三星壬申太白犯辰星十一月己丑犯荧惑月犯垒壁阵东第五星丙申犯毕大星癸夘犯太微西垣上将十二月丙辰犯太白癸亥犯毕右股第二星庚午嵗星掩房第一星辛未月犯太微垣右执法 二十六年正月戊戌月犯太微西垣上将辛丑犯亢距星二月戊午犯毕大星丁丑嵗星退犯房北第一星守钩钤三月甲午月犯左执法四月己未犯轩辕大星乙丑犯西咸西第一星丙子太白入积尸气七月丁酉荧惑犯积尸气八月己未月掩牛南第三星庚午嵗星犯钩钤乙亥月掩轩辕大星九月壬辰太白犯太微垣右执法甲辰月犯太微西垣上将丙午荧惑犯太微西垣上将十一月乙酉太白犯填星丁亥犯房北第一星戊子荧惑犯太微东垣上相太白犯键闭庚寅月犯毕右股北第四星庚子犯太微东垣上相辛丑填星犯房北第一星甲辰太白犯嵗星十二月戊午月犯毕大星庚申犯井西扇北第二星乙丑犯轩辕左角丙寅犯太微西垣上将辛未犯西咸西第一星甲戌犯建星西第三星 二十七年正月癸巳月犯太微西垣上将二月乙夘犯井西扇北第二星三月辛巳填星退犯键闭四月丙寅月犯垒壁阵西第四星六月乙夘犯氐东北星辛未犯井西扇北第二星七月壬辰荧惑犯氐东南星丙申月犯毕大星己亥犯井东扇南第二星八月庚戌荧惑犯房北第二星癸丑月犯建星西第二星九月丁丑嵗星犯房北第一星荧惑犯天江南第二星乙酉月犯垒壁阵东第六星辛夘填星犯键闭月犯毕大星癸巳犯井西扇北第二星丁酉荧惑犯斗西第二星十月戊午月犯毕右股西第二星辛酉犯井东扇南第三星癸亥犯西南星十一月庚辰犯垒壁阵东南东第一星
【臣】等谨按元史所载五星凌犯纪志中每多复见与舛错处至顺帝至正二十六年二十七年则志载之纪皆阙焉不可得而叅考矣
明太祖洪武元年五月甲申月犯填星七月己巳朔太白犯井八月甲午荧惑犯太微西垣上将九月戊申犯右执法 二年正月乙夘荧惑犯房六月壬辰犯东咸三年九月丙申荧惑入太微垣乙夘留太微垣十一
月甲寅太白犯垒壁阵 四年九月乙夘荧惑犯垒壁阵 五年十一月庚午荧惑犯钩钤 六年三月戊申犯填星六月壬辰太白犯嵗星九月庚申嵗星犯十一月壬子又退行犯 七年八月乙巳嵗星犯轩辕大星
洪武实録七年十月甲寅月犯轩辕十一月壬午复犯轩辕左角帝谕中书省臣曰占为大臣黜免尔中书宜告各省衞官知之凡政务有乖政体者宜速改以求自安
八年三月癸亥荧惑犯填星 九年二月乙丑嵗星退入太微犯左执法三月辛酉荧惑犯井四月戊申犯六月丁亥太白犯毕庚戌犯井八月太白犯上将九月己未犯右执法 十年七月戊寅及戊戌嵗星犯亢八月丙寅荧惑犯天罇十月壬子太白犯进贤乙夘荧惑犯舆十一月甲辰嵗星犯房 十一年二月壬戌荧惑犯五诸侯三月甲午犯积尸气四月戊申嵗星犯键闭六月壬戍荧惑犯右执法七月甲申嵗星犯牛八月丙午犯房九月丁丑太白犯氐十二月辛丑犯垒壁阵庚戍辰星犯南斗 十二年三月戊辰朔月犯辰星壬午太白犯昴六月丁亥犯井七月乙巳犯八月乙亥荧惑犯戊寅犯积尸气十二月庚寅犯轩辕大星十三年八月丙戍太白犯星宿 十四年四月壬戌嵗星犯垒壁阵十月丙子荧惑犯太微垣十一月甲午月犯填星 十五年三月乙亥荧惑犯右执法四月丁亥辰星犯东井六月丁亥填星犯毕九月乙未复犯之乙丑荧惑犯南斗 十六年八月己夘填星犯天闗辛夘荧惑行轩辕中九月辛酉犯太微西垣上将十一月乙夘太白犯垒壁阵 十七年正月乙夘荧惑入氐三月戊午犯氐七月癸夘太白犯天罇闰十月癸夘嵗星犯井丙辰填星犯井十二月丙申太白犯垒壁阵
【臣】等谨按十年七月嵗星犯亢志作六月十二年三月壬午太白犯昴志作壬子十三年八月丙戌太白犯星宿志作心今俱从实录改正又实录十七年八月十一月月数犯太微西垣上将时魏国公徐达出镇北平帝忧之诏还朝志不载
十八年正月戊辰荧惑犯外屏七月己巳填星犯天罇八月丁酉辰星入太微垣十月丁酉荧惑犯进贤壬子太白犯亢 十九年正月壬戌荧惑犯罚星庚午太白犯牛二月己丑犯垒壁阵丁未荧惑犯箕三月甲戌填星犯天罇四月丙申嵗星入己亥荧惑留斗五月己未月犯嵗星七月己夘太白入太微垣辛巳荧惑犯斗八月丁亥复犯之壬辰嵗星犯轩辕九月甲寅填星入十月甲午留辛亥荧惑犯垒壁阵十一月己巳复犯之 二十年八月己巳太白入太微垣 二十一年正月丙申荧惑入斗四月丁未嵗星留太微垣荧惑犯垒壁阵六月壬戌太白犯左执法七月庚辰荧惑犯垒壁阵十月壬子辰星入氐十一月甲戍嵗星入亢癸巳荧惑犯外屏 二十二年正月己夘太白犯建星丙戌荧惑犯天阴二月癸夘填星退行轩辕荧惑行昴中三月辛夘嵗星退入亢五月癸巳太白犯诸王九月丁夘嵗星犯氐十月癸夘辰星犯氐庚申荧惑入氐十一月辛未太白入南斗甲午嵗星入房荧惑犯东咸十二月癸丑犯天江丁巳太白犯垒壁阵壬戍嵗星犯东咸二十三年正月甲戍荧惑入南斗戊子填星犯灵台三月辛夘荧惑犯垒壁阵四月丁酉月掩太白壬戌太白犯五诸侯五月戊戌荧惑犯外屏壬子填星犯灵台己未嵗星守房六月丁丑太白留井八月乙丑嵗星犯东咸十月庚午太白入亢月在太微垣内十一月癸夘月犯荧惑 二十四年七月庚寅太白入太微垣右掖门辛夘犯右执法十月丙辰入南斗十一月己未填星犯太微东垣上相十二月甲子荧惑与辰星同犯箕 二十五年二月辛酉填星退犯太微东垣上相乙夘退入太微左掖荧惑犯垒壁阵八月庚午辰星犯上将九月己夘朔荧惑入井闰十二月乙酉太白入垒壁阵【臣】等谨按二十四年七月庚辰志作庚戌二十五年闰十二月志作闰十一月今俱从实录
二十六年二月丙子朔嵗星犯垒壁阵癸夘太白犯天街三月丙午朔犯诸王庚戍荧惑犯积薪五月丙辰犯轩辕六月己丑犯右执法 二十七年三月乙丑荧惑犯嵗星于奎六月辛未犯天街七月辛丑辰星犯八月癸巳荧惑犯积薪九月乙巳犯十一月庚子辰星犯键闭 二十八年正月丁酉辰星犯垒壁阵癸丑填星守氐二月壬午荧惑犯四月乙丑填星退入氐戊子荧惑入轩辕五月甲辰辰星犯天罇戊午荧惑犯灵台六月癸酉太白犯毕七月丙午犯井己酉出井犯东第三星闰九月乙酉荧惑犯东咸壬申太白入角 二十九年五月丙寅荧惑犯诸王六月甲午犯司怪庚子嵗星犯井钺七月丙辰朔入井戊辰太白入角八月癸丑犯心中星十月癸夘嵗星退入井辛亥荧惑犯上将十一月甲子填星犯罚星十二月癸夘荧惑守太微垣三十年正月丙辰填星犯东咸壬戌太白犯建星三
月壬午荧惑入太微垣五月壬子填星犯罚星戊午荧惑犯右执法八月庚辰朔嵗星入戊子荧惑入氐丁未入房十月癸巳犯南斗杓十二月戊戌太白入垒壁阵甲辰辰星犯建星
三十年荧惑入太微垣时诏谕楚王桢戒慎未几桢子巴陵王卒帝复与勅曰太微居翼轸楚分也太微天庭也五星无故而入灾必甚焉且荧惑径入而东往犹可也今顺入而逆出已八十日矣尔子疾逝天象岂不可信尔当省愆慎德以回天心五月帝复以天象示变占北方当有警屡勅成祖及晋代辽宁谷诸王
【臣】等谨按明史天文志曰厯代史志凌犯多系以事应非附会即偶中耳兹次厯之比事以观其有验者十无一二后之人可以观矣至于月道与纬星相似而行甚速其出入黄道也二十七日而周计其掩犯恒星殆无虚日岂皆有休咎可占今见于实录者不及百分之一然已不可胜书故不书
三十一年正月乙亥太白犯外屏五月丁未朔犯五诸侯十月【时惠帝已即位】荧惑守心
惠帝建文四年六月辛未【时成祖已即位】辰星犯积薪七月乙未嵗星退犯东咸庚子太白入太微垣右掖门八月甲子入角戊辰荧惑犯上将甲戌入太微垣右掖门九月辛巳朔犯右执法癸未太白入氐壬辰荧惑犯左执法丙申太白入房十月甲寅荧惑犯进贤丙辰嵗星犯天江癸亥太白入南斗杓甲子荧惑入角十一月壬午入亢己亥入氐
帝以八月荧惑犯上将勅宁夏总兵官何福慎边备【臣】等谨按六月辛未志作庚午七月志作六月今俱从实录
成祖永乐元年正月丁未嵗星犯建星五月癸未荧惑犯垒壁阵西第四星六月丙辰太白犯毕七月甲申入井八月己酉太白犯九月丙子朔犯轩辕左角丁丑填星躔女留代十月辛未入氐甲戌荧惑犯垒壁阵东第五星十一月丙戌太白犯键闭十二月己丑嵗星犯罗堰 二年四月乙酉荧惑犯天罇丁酉辰星犯毕五月辛丑朔太白犯癸夘辰星犯诸王丁夘犯轩辕大星七月己酉太白入角八月丁亥入房南第二星九月乙夘荧惑犯角十月己丑辰星犯南斗杓十一月壬子荧惑犯钩钤丁巳太白犯东咸 三年三月丙申朔犯垒壁阵东第五星戊戍犯嵗星癸丑荧惑犯垒壁阵六月己夘辰星犯轩辕大星十一月癸巳朔太白犯辰星于箕十二月己巳犯垒壁阵西第三星 四年正月甲午荧惑犯天阴癸夘太白犯嵗星戊午荧惑犯月星月犯荧惑二月癸未太白犯天阴五月庚寅朔犯五诸侯七月庚戌犯井八月丙申犯御女九月戊寅犯进贤十月乙夘犯房北第一星 五年六月丙午月犯荧惑七月癸丑太白犯右执法甲子荧惑犯嵗星癸酉犯诸王八月己亥太白犯氐己酉荧惑犯司怪南第二星九月癸丑太白犯东咸十月癸未犯南斗魁十一月辛亥朔犯秦星 六年正月庚戌朔辰星犯垒壁阵二月壬午荧惑犯司怪北第二星二月癸巳辰星犯垒壁阵三月己巳嵗星犯诸王西第二星四月辛夘荧惑犯甲午嵗星犯诸王东第一星六月甲申太白犯诸王丙申太白与嵗星同犯井七月戊申太白犯天罇辛亥荧惑入太微垣右掖门丙辰犯右执法 七年二月丙戌太白犯外屏十一月丁亥犯罚星十二月壬子月犯荧惑八年六月丙午荧惑犯右执法九月乙亥嵗星犯灵台壬辰太白犯天江十月戊午月犯太微垣右执法十二月壬子犯嵗星
帝于八年十月因月犯右执法谕三法司官谨刑罚【臣】等谨按元年十月辛未实录作有星入氐志作太白入氐三年六月己夘实录作有星犯轩辕志作辰星犯轩辕大星今存以备考又二年五月辛丑朔志作四月五年十一月辛亥朔志作辛未六年二月壬午志作庚辰朔所当改从实录者也
九年四月庚子月犯嵗星 十年五月壬辰荧惑犯右执法
是年十月乙丑月掩昴羣臣皆表贺
十一年十月戊午荧惑犯上将 十二年二月癸酉荧惑退入太微垣犯上相五月癸酉朔太白犯五诸侯七月戊子填星犯井闰九月己酉太白犯左执法十一月丁夘犯嵗星 十三年八月庚寅太白犯房北第二星九月丁酉荧惑犯灵台上星癸夘犯上将十月乙丑朔太白犯南斗魁庚午荧惑犯左执法十一月甲午朔犯进贤 十四年六月丁夘太白犯诸王七月乙巳犯填星辛亥填星犯 十五年九月庚申荧惑犯左执法十二月甲午入房北第一星 十六年六月戊子辰星犯轩辕大星七月戊辰月犯嵗星九月壬申荧惑犯垒壁阵十一月甲子太白犯垒壁阵 十七年七月戊午太白犯天罇八月癸巳犯轩辕大星九月丙子填星犯上将十二月庚辰荧惑犯钩钤 十八年七月己丑嵗星犯天罇西北星八月庚子犯东北星乙丑太白犯心后星十一月辛夘月掩太白 十九年十月癸夘太白犯天江十二月丁酉犯垒壁阵 二十年三月辛未月掩填星九月乙亥太白犯嵗星十月己酉犯填星壬子荧惑退犯天街上星 二十一年正月庚戍嵗星犯上将三月庚戌荧惑犯积薪 二十二年八月乙丑月犯荧惑十一月戊寅嵗星入氐辛夘荧惑退犯五诸侯【臣】等谨按十二年五月癸酉朔志作十一年十三年十一月甲午朔志作十二月今从实录
仁宗洪熈元年正月庚辰荧惑留井二月己未月掩填星三月乙酉太白犯昴四月癸夘荧惑入丙辰太白犯井十月辛未犯平道辛巳犯亢十一月丙午犯填星辛酉填星犯键闭
是年钦天监奏天象荧惑入主有暴兵因勅边将严守备
宣宗宣德元年三月庚戍填星犯键闭五月丁未辰星犯九月壬辰填星犯键闭十月戊辰太白犯斗杓十一月乙巳太白犯垒壁阵丙辰复犯之十二月丙子月掩荧惑戊寅荧惑犯轩辕 二年正月丙申太白犯外屏癸未月犯荧惑四月甲申犯太白七月癸巳太白犯东井八月丙辰朔犯舆丁巳复犯之乙亥犯轩辕大星九月丁酉犯右执法十一月丙戌辰星犯氐 三年闰四月己酉嵗星犯垒壁阵西第六星七月乙亥荧惑犯积尸气十月戊子犯太微西垣上将十一月乙丑太白犯罚星丙寅嵗星犯垒壁阵 四年三月癸亥荧惑犯灵台戊辰犯上将四月丙申犯右执法戊戌复犯之九月丙辰犯天江 五年二月丁酉太白犯昴九月丁未犯轩辕左角乙丑荧惑犯灵台十月癸酉犯上将十一月己亥犯左执法壬戍太白犯键闭丙寅荧惑犯进贤闰十二月丁酉朔辰星犯建星戊戍复犯之 六年三月乙丑朔荧惑犯亢六月甲寅乙夘俱连犯氐七月甲戌犯房九月癸亥犯南斗杓丙戌太白犯南斗十月丙申月掩太白
【臣】等谨按元年十一月乙巳志作己巳二年九月丁酉志作丁巳三年七月乙亥志作六月甲戌十一月乙丑志作甲子五年十一月丙寅志作丙午六年三月乙丑朔志作乙夘今俱从实录
七年二月甲寅月犯填星五月辛巳辰星犯积尸气六月己酉太白犯嵗星七月丙寅嵗星犯天罇辛巳太白犯荧惑乙酉犯轩辕九月辛酉荧惑犯上将十月己酉犯进贤 八年正月丁夘荧惑犯房庚辰犯东咸二月癸巳月掩嵗星四月戊子犯嵗星八月丙午荧惑犯南斗魁十月癸亥太白犯亢甲戍荧惑犯垒壁阵十一月辛夘太白犯罚星 九年五月庚子嵗星犯轩辕大星十一月乙夘荧惑犯氐壬辰太白犯垒壁阵己亥犯填星十二月己酉荧惑犯钩钤 十年正月甲戌太白犯外屏三月丁亥荧惑犯垒壁阵六月庚申太白犯天闗八月丙辰犯轩辕九月壬申犯上将十月庚子荧惑犯填星
英宗正统元年二月乙丑荧惑犯天街五月戊寅太白犯荧惑于井八月丁亥填星退犯垒壁阵十二月甲子荧惑犯天江 二年正月辛亥月掩嵗星四月癸酉犯嵗星乙亥荧惑犯垒壁阵五月庚子月犯嵗星辛丑荧惑犯填星七月戊申月犯荧惑 三年三月甲辰荧惑犯井五月庚寅犯积尸气九月己丑太白犯轩辕左角十一月乙酉填星犯外屏十二月戊寅太白犯嵗星四年正月乙酉月掩填星闰二月己夘朔荧惑犯垒壁阵 五年二月壬午犯井三月辛未复犯之五月丙午太白犯填星七月甲寅嵗星犯垒壁阵 七年五月己丑荧惑犯右执法九月戊午太白犯荧惑于氐 八年三月庚申月犯填星八月辛丑荧惑犯积尸气十一月丙寅月掩嵗星庚午填星犯井十二月壬午复犯之九年五月癸酉荧惑犯左执法 十年三月丁丑填星犯天罇十月辛丑朔荧惑犯上将十一月辛夘月犯荧惑 十一年二月乙夘荧惑犯平道三月丁酉复犯之七月丁亥犯氐九月辛未犯天江太白犯轩辕左角丁亥犯嵗星乙丑犯右执法十月丙申犯左执法戊戌嵗星犯右执法丙午太白犯进贤十二月甲寅月犯嵗星十二年正月辛巳月犯嵗星闰四月庚午复犯之六
月乙亥太白犯上将七月癸丑犯亢戊午荧惑犯填星十三年正月丙午荧惑犯房北第一星二月戊午犯
罚星九月丁亥填星犯灵台甲午荧惑犯狗十月丙辰辰星犯亢 十四年正月丁亥太白犯垒壁阵丙申嵗星犯房北第五星二月丙子退犯房庚辰太白犯荧惑四月壬子月犯太白庚申太白犯井五月癸未月掩太白丁亥太白犯七月己夘朔荧惑留守南斗癸夘太白犯亢丙午荧惑犯填星九月己夘嵗星犯进贤庚辰太白犯天江丙戌嵗星犯房壬寅荧惑犯左执法十月乙丑犯进贤十一月丁亥太白犯亢乙未荧惑犯亢十二月丁未朔犯氐丙子犯房
是年七月荧惑入南斗未防遂有土木之变
【臣】等谨按五年二月壬午志作庚辰七月甲寅志作六月八年十二月壬午志作壬子十一年十月丙申志作乙未朔十四年正月丙申嵗星犯房北第五星志作第一星二月庚辰志作己夘今俱从实录
景帝景泰元年正月丁亥太白犯亢闰正月己酉填星入太微垣庚申太白入垒壁阵丁夘荧惑犯嵗星庚午嵗星与荧惑递入斗杓八月甲申太白犯亢戊子嵗星犯秦星九月乙巳太白犯钩钤丁未荧惑犯垒壁阵西第三星庚戍填星犯上相辛亥荧惑犯垒壁阵西第四星庚申犯第六星壬戍太白犯天江十月辛未朔荧惑犯垒壁阵西第六星十一月辛酉太白犯垒壁阵十二月己丑荧惑犯垒壁阵西第五星 二年二月庚午朔嵗星犯牛戊子填星犯上相庚寅退入太微左掖四月戊子月犯嵗星六月戊辰朔太白犯毕八月壬寅入太微右掖九月甲辰月犯嵗星于斗十一月丙申荧惑犯氐癸亥犯钩钤 三年四月丁夘太白犯诸王甲申荧惑与嵗星同犯危戊子太白犯井五月壬子犯六月乙酉犯灵台戊子犯上将庚寅入太微右掖七月壬寅犯左执法十月辛丑嵗星与填星同犯亢 四年正月庚午荧惑犯昴三月己未填星退犯亢五月己未辰星犯积薪 五年二月丁亥月犯太白六月戊戌荧惑犯诸王九月癸丑太白掩轩辕左角甲戌犯左执法 六年正月甲寅月犯嵗星三月丙辰荧惑犯井五月乙巳朔犯积尸气六月辛巳太白犯井己丑与荧惑同入太微右掖庚子嵗星犯诸王八月戊午太白犯房北第二星庚申嵗星犯井钺九月甲午太白犯斗魁 七年四月癸丑月犯填星乙丑犯太白七月辛未太白犯己丑填星犯罚星丁酉荧惑入井九月癸未嵗星入十月壬寅荧惑犯
英宗天顺元年三月癸未荧惑犯九月癸亥嵗星犯轩辕大星十二月甲午太白犯键闭丁酉犯罚星 二年正月丁夘太白犯建星七月丙申行太微垣中八月戊辰荧惑入癸未嵗星犯右执法九月甲寅太白犯南斗杓十月乙丑嵗星犯左执法 三年正月辛夘嵗星犯左执法荧惑犯轩辕填星犯建星四月癸酉填星又守犯之己夘荧惑犯灵台五月癸夘犯右执法庚戌太白犯毕六月辛未嵗星犯右执法十月甲寅太白犯亢十二月癸亥嵗星犯亢
【臣】等谨按实录元年三月丁亥荧惑入犯积尸气二年八月戊午犯积薪三年九月庚寅太白犯左执法志皆不载又二年十月乙丑志作己丑三年四月己夘志作乙夘今改从实录
四年七月丁丑太白犯右执法甲申犯左执法戊子荧惑犯天罇八月丙申入十月庚午犯上将闰十一月庚申犯上相丙寅嵗星犯房北第一星庚午犯钩钤五年正月戊午荧惑退入太微垣三月癸亥犯钩钤十一月己亥月犯太白于斗 六年七月丙午荧惑入九月己未太白犯轩辕左角乙夘荧惑犯上将己未太白犯左执法十月己巳犯进贤十一月丙午荧惑犯进贤 七年正月壬子荧惑入氐二月庚申朔嵗星犯牛四月辛酉荧惑退犯氐西南星七月壬辰犯氐东南星甲寅犯房北第二星闰七月戊午朔填星退犯垒壁阵八月乙巳荧惑犯南斗杓九月丁丑太白犯南斗魁乙酉犯狗十月癸丑填星犯垒壁阵十一月乙夘朔荧惑犯填星 八年二月丙午三月辛巳嵗星连犯垒壁阵【臣】等谨按七年正月壬子志作辛丑八月乙巳志作己巳今从实录
宪宗成化元年正月丁巳荧惑犯东咸二月癸夘犯天籥五月戊午留守斗己巳退犯魁第四星七月癸酉复犯之十二月丙子太白犯键闭 二年正月乙夘太白犯斗二月癸巳荧惑犯天阴六月丁未嵗星守 三年二月丁未太白犯娄三月戊子犯外屏五月壬辰犯毕六月壬戌犯井七月甲申入犯积尸气八月乙未荧惑犯垒壁阵癸夘太白入轩辕 四年二月己亥荧惑犯月星己酉犯天街五月庚辰犯癸未犯积尸气六月戊申太白犯灵台七月甲子填星犯天囷 五年二月癸巳太白犯牛丙申月犯嵗星闰二月癸亥复犯之七月己酉嵗星犯轩辕大星 六年三月癸未月犯太白癸夘嵗星留守轩辕七月戊戌月犯九月丙子朔太白犯轩辕左角甲午犯左执法己亥犯嵗星庚子犯左执法 七年三月丁丑嵗星退入太微垣犯左执法四月乙夘入太微垣留守端门六月甲寅犯右执法九月壬午太白犯房北第二星闰九月戊午与填星同犯南斗魁辛酉填星犯天狗十一月己亥朔嵗星犯亢十二月乙未太白犯牛及罗堰 八年正月癸亥月犯太白二月甲申太白犯垒壁阵六月庚午入井十一月辛亥嵗星犯房北第一星癸丑犯钩钤十二月丙戌太白犯垒壁阵 九年三月丙辰嵗星犯东咸四月己夘太白犯五诸侯五月己酉嵗星犯钩钤六月乙丑犯房第一星十月甲子太白犯左执法 十一年三月甲戌太白犯外屏七月庚戌太白犯天罇戊辰犯填星甲戌荧惑犯积薪八月癸未入甲申犯积尸气丁酉太白犯灵台庚子犯上将九月癸丑犯左执法十月乙未荧惑犯灵台 十二年三月丁巳嵗星犯垒壁阵壬戌辰星犯庚午太白犯月星四月壬辰荧惑犯上将及建星甲午太白犯井十月辛夘填星守轩辕大星十一月戊申月犯嵗星于室 十三年闰二月己未嵗星犯外屏九月丙寅荧惑犯填星癸未犯上将十月乙夘月犯填星十一月庚辰荧惑犯进贤十二月甲午朔太白犯垒壁阵丁酉月犯太白
【臣】等谨按各史天文志俱载月犯列舎明史独不载考成化实录元年十一月乙丑犯太微垣上将十二月癸巳犯右执法四年八月甲午犯房五年正月乙丑犯五诸侯己巳入犯积尸气戊寅犯心二月丙申犯闰二月己未犯甲子犯轩辕御女六年八月己巳犯天罇七年二月丁夘犯罗堰十一年二月癸夘犯牛大星五月乙夘犯明堂中星十三年闰二月壬子犯进贤即此十三年事无一存者可以见志之凡例矣
十四年正月乙丑荧惑犯亢二月甲辰复犯之 十五年三月甲子嵗星犯天街戊辰犯填星四月己丑填星犯上将九月乙夘嵗星犯井乙丑荧惑犯灵台庚辰太白犯天江辛巳嵗星守井十月庚子太白犯南斗魁辛亥犯狗闰十月庚申荧惑犯进贤 十六年正月壬午朔荧惑犯房三月乙酉犯天江六月壬寅太白犯嵗星十月戊辰荧惑犯垒壁阵 十七年正月己夘嵗星犯积尸气二月己未填星犯进贤丁夘太白犯天阴三月庚辰荧惑犯甲午嵗星入庚子犯积尸气五月丁酉太白犯轩辕大星 十八年二月戊午月犯填星五月甲戍荧惑犯垒壁阵六月庚戌嵗星犯灵台八月己酉月掩荧惑丙辰荧惑犯垒壁阵闰八月壬辰嵗星犯左执法十月戊辰荧惑犯垒壁阵 十九年八月丙寅太白犯轩辕九月甲午犯左执法十月庚辰荧惑犯氐太白犯房十一月己酉荧惑犯钩钤壬子犯东咸二十年五月乙巳嵗星守亢六月壬午太白犯左执法八月癸酉嵗星犯氐 二十一年正月戊子荧惑犯天阴庚戌填星犯罚星十一月壬戌荧惑犯天江十二月庚辰太白犯垒壁阵 二十二年六月庚子太白犯井八月甲午犯轩辕十月乙亥犯进贤十一月庚戌犯房二十三年二月丁酉荧惑犯井四月乙亥月掩荧惑
五月丙午犯嵗星六月乙酉复犯之八月甲申太白犯亢十月甲戍月掩嵗星
孝宗治元年二月癸丑太白犯垒壁阵六月庚戍荧惑犯诸王庚申太白犯七月丙子犯轩辕大星癸未犯轩辕左角戊子犯灵台八月庚申荧惑犯积薪九月癸酉犯甲戍犯积尸气 二年正月戊辰太白犯嵗星庚辰犯外屏二月丁未犯垒壁阵三月辛酉荧惑犯十月乙丑太白犯左执法十一月壬午犯填星 三年正月庚申太白犯填星壬申犯罗堰六月戊子荧惑犯诸王七月癸酉入井十一月戊戌太白犯垒壁阵四年二月壬子月犯嵗星六月癸丑太白犯天闗七月癸巳嵗星犯井十一月壬辰复犯之 五年八月己亥朔荧惑入犯积尸气八月丁未犯嵗星十月乙巳犯灵台十一月庚辰辰星犯罚星丙申荧惑犯上相 六年二月庚子荧惑犯平道太白犯罗堰甲子犯垒壁阵西第六星三月壬申填星犯垒壁阵甲戌荧惑犯上相甲申太白犯垒壁阵东第四星四月丙申荧惑犯左执法八月庚寅嵗星犯灵台十一月己未太白犯填星七年正月癸夘嵗星犯灵台二月辛未太白犯五月甲辰嵗星犯灵台七月壬子太白犯八月辛巳犯轩辕左角九月丁亥犯灵台壬寅犯亢甲寅荧惑犯嵗星十一月壬辰太白犯房乙未犯罚星丙午犯天江戊申月犯荧惑十二月癸亥荧惑犯亢 八年正月癸夘月犯嵗星二月丁巳嵗星犯进贤戊寅荧惑犯房四月癸酉犯氐六月癸亥复犯之七月辛丑嵗星犯进贤十月丁夘犯亢十一月己酉犯氐十二月癸丑荧惑犯垒壁阵丙辰月掩填星戊午填星犯垒壁阵 九年二月戊午太白犯罗堰是月至三月庚寅嵗星守氐七月己未太白犯轩辕大星十二月己丑荧惑犯钩钤 十年正月丙辰荧惑犯嵗星九月乙丑填星犯垒壁阵十月辛未太白犯左执法十二月戊辰朔犯东咸 十一年四月甲申月犯嵗星九月庚子复犯之十月辛未太白犯天江十一月乙未荧惑犯亢
【臣】等谨按七年正月嵗星犯灵台志作犯垒壁阵误今从实录九年二月至三月嵗星守氐实录作辰星误今从志又实录十年二月己丑太白犯天阴志不载
十二年五月乙亥嵗星犯垒壁阵六月壬子辰星犯七月辛未太白犯八月壬寅月犯荧惑九月戊午朔太白犯左执法十月壬子辰星犯房北第一星 十三年正月壬戍荧惑犯天阴八月戊申嵗星犯垒壁阵十一月乙未太白犯罚星 十四年正月辛酉太白犯建星二月壬午犯罗堰四月庚子荧惑犯垒壁阵七月丁夘月犯嵗星九月己丑复犯之十月乙夘荧惑犯天街丙辰月掩嵗星十一月辛夘填星犯诸王己亥太白犯垒壁阵十二月癸丑月犯荧惑 十五年二月甲寅太白犯戊辰荧惑犯井五月己丑太白犯天髙六月壬子填星犯井七月丙子嵗星犯诸王十一月癸酉太白犯牛十二月辛丑填星犯井 十六年正月乙夘填星犯井七月己巳嵗星犯井丁丑荧惑犯诸王辛夘填星犯天罇八月壬子嵗星犯天罇九月甲申太白犯天江十月丁未犯南斗魁丁巳犯狗十一月辛巳犯罗堰十七年四月癸夘荧惑犯积尸气闰四月癸酉嵗星犯填星五月己亥太白犯诸王七月辛亥填星犯积尸气丙辰太白犯上将辰星犯灵台九月甲午填星犯十一月甲辰月犯嵗星 十八年二月丙寅月掩嵗星五月庚子辰星犯九月癸未荧惑犯积尸气乙巳月掩填星丙午太白犯右执法丁未嵗星犯太微垣上相十一月戊子辰星犯键闭
【臣】等谨按十二年五月乙亥志作己亥十六年十月丁巳志作丁丑今俱从实录
武宗正德元年二月壬子嵗星退犯右执法及上将三月壬午犯灵台十一月己夘月犯太白十二月癸丑太白犯垒壁阵
时吏科给事中胡煜言今年来京师有流星如月天鼓随响如雷又白虹贯日白气亘天星斗昼见金星守轩辕近紫微垣夫变不虚生必有由致臣惟人主一心与天心相为感通不务勤学则无以正心而修身今虽曰日御经筵然儒臣之讲未毕而已有鸿鹄之思几席之读未几而倐兴逸乐之想惟闻与近幸导谀者不时游玩杂剧满前一暴十寒得之方微耗之已甚伏望日新以清化源逺佞以端好尚选文学名臣侍从左右朝夕诵读以开广聪明凡内外章奏悉付内阁大臣议定而行则忧勤惕厉之心胜宴安愉佚之志亡何患天下之不治天变之不消耶【臣】等谨按志载元年春太白守轩辕而无日月可系今并胡煜奏疏附载之又载十一月戊辰嵗星犯牛考十一月系丙子朔不应有戊辰兹亦从实録不载
二年三月壬申太白犯外屏五月己巳犯天髙七月戊辰荧惑犯积尸气八月癸巳填星犯灵台九月辛丑朔太白犯进贤十月甲戌填星犯上将癸未荧惑犯上将三年四月乙丑荧惑犯右执法五月甲子填星犯灵
台十月丙戍太白犯亢 四年正月己酉太白犯建星闰九月癸亥月犯嵗星十一月己未朔荧惑犯进贤五年二月戊申填星犯上相三月癸亥荧惑犯亢六月壬辰填星犯上相七月丁夘荧惑犯房北第二星丙子犯天闗八月乙未犯天江己亥太白犯轩辕大星十月丙申犯亢 六年四月丁未嵗星犯垒壁阵七月辛酉太白犯左执法十月丁亥犯斗十一月癸亥犯罗堰十二月壬午嵗星犯垒壁阵 七年四月甲申填星犯亢闰五月丁酉太白犯井钺六月甲子犯积尸气丙寅辰星犯魁 八年正月壬午太白犯嵗星丙戍犯外屏己丑月犯填星七月丁亥太白犯酒旗八月戊申犯轩辕右角 九年八月丙辰嵗星犯诸王 十年八月丁夘太白犯井己未犯 十四年十月戊辰太白犯南斗癸未嵗星犯氐太白犯狗 十五年二月丁夘填星犯罗堰 十六年二月丙戍月掩太白庚子荧惑犯四月癸夘太白犯六月壬午荧惑犯右执法七月丙辰填星退犯代八月己丑太白犯轩辕右角九月己巳犯右执法乙亥犯左执法十月戊子犯进贤十一月丁夘犯键闭十二月庚子犯建星丙午犯嵗星
【臣】等谨按正德实录明年正月清宁宫后三小宫灾光禄寺少卿华湘以为是年荧惑犯太白犯键闭之应所谓明年乃嘉靖元年壬午嵗也
世宗嘉靖元年正月丙辰太白犯牛戊午辰星犯罗堰己未太白犯嵗星四月戊寅嵗星犯牛八月庚辰填星退犯垒壁阵乙未荧惑犯积尸气十月戊子太白犯南斗杓十一月丙寅嵗星犯罗堰十二月甲戌太白犯填星 二年正月庚戌荧惑入太微垣犯内屏闰四月丙寅犯右执法五月戊子月掩嵗星六月癸丑太白犯井七月丙子犯八月壬寅辰星犯上将辛酉太白犯左执法十一月壬申月犯嵗星壬辰嵗星犯垒壁阵 三年正月癸酉太白犯嵗星十月癸巳荧惑犯上将十一月甲子犯左执法十二月癸己犯进贤 四年正月丁夘太白犯建星二月戊午荧惑犯平道 五年六月辛巳太白犯井九月癸未荧惑犯上将 六年六月丁夘太白犯灵台 八年二月庚寅太白犯天街 十七年十二月己未月犯填星 十八年闰七月庚戌荧惑入犯积尸气十月丙戌月犯荧惑十一月壬子荧惑犯上相 十九年九月乙夘荧惑犯南斗 二十年五月辛夘月犯嵗星十一月庚寅嵗星犯左执法 二十一年正月丁未嵗星犯左执法四月甲寅月犯太白八月己亥荧惑犯南斗 二十二年五月甲子填星退入氐留守三十七日十二月丁亥嵗星犯房北第一星 二十三年正月壬寅荧惑犯房北第一星三月丁巳入南斗四月戊寅嵗星犯房犯第一星六月乙亥荧惑入箕退行二舎
【臣】等谨按荧惑星二年行一周天今考志及嘉靖实录元年八月犯积尸气二年正月入太微垣三年十月犯上将四年二月犯平道五年九月犯上将数数见之存以备考若王圻本载二十三年七月荧惑入南斗谓占主东南大饥是冬至明春江南斗米银二钱今考之志十九年九月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三年三月皆犯南斗断无二十二年又入南斗事葢野史之不足信如此
二十四年十月丁巳荧惑犯氐 二十七年七月乙丑月犯太白九月庚子又犯太白于角十一月甲申荧惑自毕退行过昴至胃 二十九年七月庚申荧惑犯嵗星守井十二月甲戌退守井 三十一年五月辛丑月犯填星九月庚寅掩填星辛夘荧惑犯十二月丁夘月犯嵗星 三十五年五月壬戌嵗星退行犯房北第一星九月丁丑荧惑犯上将 三十六年二月壬辰荧惑自角退入轸至四月戊子凡退行二舎有余 三十九年十二月甲寅荧惑犯钩钤 四十二年五月庚辰月掩嵗星十月辛亥荧惑自胃退行抵娄 四十四年七月丁巳月犯荧惑十二月壬申荧惑自井退二舎四十五年五月辛夘朔嵗星退行留守左执法
穆宗隆庆元年三月戊午嵗星退守亢十月甲申太白入南斗 二年六月乙未荧惑犯右执法 三年三月庚午填星退犯上相八月丁未荧惑犯 四年五月己夘荧惑犯右执法
【臣】等谨按隆庆实录元年七月乙亥四年十二月甲辰五年三月丙寅俱有月犯毕事又五年八月丙辰月犯轩辕大星九月己夘犯井西扇北第二星甲申犯轩辕左角六年正月戊寅犯亢闰二月辛酉犯毕皆志所不载者
神宗万厯二年二月癸亥荧惑犯房五月己夘犯氐九月己夘月犯荧惑于箕 五年十月辛丑荧惑犯氐十二月辛丑太白犯填星于斗 九年二月辛酉荧惑犯井十二月癸巳太白犯填星入危 十年八月戊申月犯荧惑于井 十一年六月丁丑太白犯荧惑 十二年十二月辛亥荧惑退行张次 十三年正月庚辰荧惑退入轩辕二月戊申犯张又自张厯栁 十四年八月乙丑月犯太白于角 十五年正月丁酉荧惑退入在轸二月丁夘退行翼次四月庚辰犯右执法入翼五月己亥太白犯填星于胃六月乙丑月犯荧惑 十七年二月己丑荧惑犯氐四月丁亥自氐退入角七月辛酉犯房第二星九月辛亥犯南斗杓 十九年四月乙巳荧惑犯箕六月壬子又犯之七月丁亥犯南斗九月辛未月犯荧惑十二月甲辰犯填星于井 二十年十一月戊辰荧惑犯氐 二十一年七月乙巳九月甲戌俱荧惑犯室 二十二年五月荧惑犯角 二十四年正月甲申月犯填星于张二月己酉太白犯嵗星入奎四月戊午犯井 二十五年七月甲辰荧惑犯嵗星二十七年八月甲辰荧惑犯奎九月辛亥月昼犯太白时给事中李应策言星见异月同见尤异月犯金异月昼犯金尤异同时左中允黄汝良亦上言顷者太白昼见侵犯日躔阴干阳也又陜西狄道山崩平地涌山髙卑易位也臣意近日政事舛错人心涣散在内疑有恚恨无聊包藏不逞之渐在外疑有奸雄窥隙号泽揭竿之萌宜反身思道光亨阳德破散阴谋勅令大小臣工痛加祓濯共回天意
二十八年二月庚寅荧惑犯 三十年正月丁巳荧惑退入太微垣 三十一年五月癸未月犯太白 三十二年二月丁酉荧惑退入角 三十四年二月甲子太白犯四月己巳荧惑犯心五月戊寅犯房癸未自心退入氐 三十五年正月至六月填星退留斗六月乙未月犯填星于斗 三十七年八月辛酉月犯填星十一月丙戍荧惑犯氐 三十八年八月辛夘荧惑退行娄次十一月辛亥太白犯填星于虚 三十九年十月己巳嵗星犯轩辕 四十一年九月癸未月犯嵗星四十二年十一月乙丑荧惑犯栁 四十四年十一月丙午荧惑犯翼
【臣】等谨按纲目三编是年又有荧惑袭月金水愆行见于给事中熊明遇疏云
四十五年二月庚子荧惑退行星度 四十六年四月乙夘太白犯御女 四十七年正月荧惑犯轸二月丁已退入轸辛未退入翼三月壬子太白犯嵗星于壁四十八年八月【时光宗已即位熹宗立追称泰昌元年】丙午朔太白犯太微垣辛亥荧惑犯太微右将癸丑填星犯井
熹宗天啓元年正月丙戍填星退入井闰二月癸巳荧惑退入氐八月丙申与太白同度者两日 二年八月壬辰填星犯守十二月壬午辰星退守井 三年正月甲午荧惑犯房北第一星四月守斗百日八月甲子犯狗国九月太白犯心中星甲辰嵗星犯轩辕大星十月甲申荧惑犯垒壁阵 四年正月丙寅嵗星犯轩辕大星二月荧惑守斗 五年正月庚戌朔嵗星退行犯左执法九月戊申太白犯御女辰星乙夘荧惑自壁退入室壬申太白犯左执法十月丙戌填星犯上将 七年三月辛未辰星退犯房乙酉嵗星退行犯房北第一星八月庚戌犯房
【臣】等谨按荧惑星前载元年闰二月退入氐三年四月守斗后载五年九月退入室则四年二月不得有守斗事殆误也
愍帝崇祯三年三月己酉荧惑入井退舎复嬴居数月又入犯积尸气四月己夘复犯积尸气八月辛亥月掩太白荧惑犯斗魁 七年闰八月丁未嵗星犯积尸气 八年九月丁丑荧惑犯太微垣 九年六月己亥太白犯嵗星于张冬嵗星犯右执法 十一年荧惑自春至夏守尾百余日四月己酉退行尾八度掩于月五月丁夘退尾入心 十五年五月荧惑守心
【臣】等谨按月道出入黄道行甚速二十七日而周计其掩犯恒星殆无虚日岂皆有休咎可占故明志不载而实录所载亦不及百分之一王圻本所载又不及实录百分之一今考之实录其显有占騐及见于羣臣章奏者増入数条余皆不载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三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十四
象纬考
杂星变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六月戊午大角星东北生角孝宗隆兴二年十月丙子弧矢九星内矢一星偏西不向狼星 乾道元年八月乙巳大角光体揺动 淳熈元年七月辛亥奎宿生芒
【臣】等谨按马端临谓宋代杂星变天文志失于纪録多错见流星间故通考所载止绍兴淳熈二条而以上四事俱不载今据天文志补録岂其事皆出元代搜罗宋时国史固未及载耶
理宗端平二年春天狗坠怀安金堂县声如雷三州之人皆闻之化为碎石其色红
度宗咸淳十年九月壬寅有星见西方曲如蚓
恭帝徳祐元年二月丁亥有二星鬬于中天顷之一星坠
辽圣宗统和八年三月庚辰太白荧惑鬬凡十有五次道宗咸雍元年十一月壬戌有星如斗逆行隠隠有声十二月壬子荧惑与月并行自旦至午
【臣】等谨按统和八年即宋太宗淳化元年咸雍元年即英宗治平二年以上数条马端临考所载宋代事俱无之
金太宗天会七年十一月甲寅天旗明河鼓直
世宗大定二十九年十一月戊辰荧惑退行其色稍怒章宗明昌二年十一月乙丑太白岁星见在日前十三日方伏而顺行危宿在羽林军上垒壁阵下光芒明大三年四月己未荧惑色怒而稍赤
哀宗正大七年十二月庚寅有星出天津下大如塡星而色不明初犯辇道二日见于东北在织女南乙未入天市垣戊申方出癸丑厯房北复东南行入积薪凡二十五日而灭
【臣】等谨按天防七年即宋高宗建炎三年大定二十九年即孝宗淳熈十六年明昌二年三年即光宗绍熙二年三年马端临考俱与此不符又正大七年即理宗绍定三年考宋史纪志俱无之
元成宗大德元年八月丁巳妖星出奎九月辛酉朔妖星复犯奎
顺帝至正十年六月壬子有星大如月入北斗声震若雷三日复还 十八年三月丁卯太白在井宿失行于北生芒角十二月戊寅太白生黒芒环绕太白乍东乍西乍动乍静癸未复生黒芒忽明忽暗乍东乍西 二十二年四月丁亥荧惑离太阳三十九度不见当出不出七月丙辰荧惑见西方须臾成白气如长蛇光炯有文横亘中天移时乃灭
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闰九月辛巳垒壁阵疎坼复聚二十九年八月戊子钦天监言井宿东北第二星近
岁渐暗小促聚不端列 三十一年五月癸亥垒壁阵疎者复聚
【臣】等谨按洪武实録九年闰九月庚寅五星紊度日月相刑二十五年三月丙午至四月戊辰辰星不见凡二十有三日志不载附録于此
宪宗成化六年六月丁巳荧惑无光 十三年九月乙丑朔岁星光芒炫燿而有玉色
武宗正德元年八月大角及心中星动揺北斗中璿玑权三星不明
钦天监五官监候杨源奏自八月初大角及心宿中星动揺不止大角天王之座心宿中星天王正位也俱宜安静而今乃动揺其占曰人主不安国有忧又北斗第二第三第四星明不如常第二曰天璇法星后妃之象后妃不遇其宠则不明广营宫室妄凿山陵则不明第三曰天机令星不爱百姓聚兴征徭则不明第四曰天权伐星号令不明则伏伏望只畏天戒安居深宫絶嬉戱禁游猎罢弓马严号令毋轻出入逺宠幸节赏赐止工役亲元老大臣日事讲习克修厥德仍敇内外廷臣同加修省章下礼部源精于占騐见象纬异常则忧形于色必据实具奏无所讳然为刘瑾所恶竟杖毙焉士论伤之
神宗万厯四十四年权星暗小辅星沉没 四十六年九月太白光芒四映如月影
熹宗天启五年七月壬申荧惑色赤体大有芒
愍帝崇祯九年十二月荧惑如炬在太微垣东南 十二年十月甲午塡星昏晕 十三年六月泰堦坼九月五车中三柱隠十月参足突出玉井 十七年二月荧惑怒角三月壬辰钦天监正戈承科奏帝星下移又轩辕絶续不常大小失次文昌星坼天津坼瑶光坼芒角黑青
流星星陨星揺
宋理宗宝庆元年十月癸巳有流星大如太白 二年四月辛亥星出大如太白 绍定元年六月己酉流星昼陨 二年正月庚辰九月壬辰皆星出大如太白三年十一月丁未流星昼陨 四年七月庚戌星出大如太白九月甲辰流星昼陨 五年八月甲寅星夕陨闰九月己酉星出大如太白 端平元年六月丙戌有星西南行大如太白有尾迹照地明 二年四月戊子星出大如太白六月庚辰星昼陨七月丁酉星出大如太白辛丑流星昼陨十月辛卯星出大如太白 三年五月庚辰星出心宿大如太白六月癸巳星夕陨尚书魏了翁奏臣伏见比日以来天文示异何其稠也六月流星昼陨其占为覆军为阴谋越十七日己丑荧惑入太微垣其占为饥为逆为丧七月戊戌太白经天其占为兵为臣强此金火二星之变至于今未退也而火迫内垣尤为急切越六日丙午以后金星入东井夫孽非天作变不虚生陛下亦思所以省已愆回天心乎汉相王嘉谓动民以行不以言应天以实不以文下民微细犹不可诈况于上天神明而可欺乎臣谓民与天一也安有为欺民之事而可以应天亦安有为欺天之事而可以动民者臣每见近年封章多言毎遇祀飨必逢开霁每有祈祷无不飨答臣以为此特浅浅之见耳大水大火大兵大盗无岁无之而不此之问姑以今年所闻如正月徐邳覆军二月惠防作乱三月黄陂逐将四月建卒违命五月禁衞失伍六月京口起祸七月髙邮阻兵封章奏疏非不多矣而不以是为异也不特此也虽干文示异无月无之能尽彻于陛下之听乎陛下闻灾异闻变故未尝不知畏惧也而臣半年之间渉万里长途所接州县民吏语及亲政未有能深信者至江淮以来则忧危之语日闻以此知民未可以虚言动也民未可动则天决不可以虚文应也惟陛下实体而笃行之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此疏于景定三年后今考魏了翁卒于嘉熈元年三月而此疏所言端平二年事应载于此
嘉熙元年正月壬午星出大如太白二月己丑星夕陨九月癸丑星出七公西至浊没十月戊戌星出大如桃二年四月甲子星出大如太白六月甲辰星昼陨七
月辛卯星出大如太白八月癸亥星昼陨九月乙未星出大如太白 三年三月甲戌星昼陨八月辛丑星出大如太白 四年正月辛巳星出大如太白二月辛丑星昼陨三月癸未亦如之六月戊午星出大如太白淳祐元年六月癸酉星出大如太白己卯星昼陨 三年六月甲戌星出氐宿距星大如太白八月乙卯星昼陨 四年四月丙子星出尾宿距星下大如太白六月乙未星出毕宿大如太白 六年七月癸酉星出室宿大如太白九月甲子星出斗宿尾迹青白照地大如太白 七年九月丙辰星出室宿 八年六月甲辰星出河鼓大如太白十月丙辰星出角宿距星 九年六月壬戌有星自南方急流至浊没赤黄色大如太白十月壬申星出织女 十年四月丁酉朔星夕陨 十一年七月丁丑星出毕宿距星赤黄色大如太白八月己丑朔星夕陨 十二年四月庚申星出角亢大如太白八月癸丑星出角色赤照地
【臣】等谨按理宗纪淳祐六年九月甲子有流星出于斗大如太白与志合又云戊辰太白昼见癸酉孟珙薨考孟珙传是年九月朔大星陨于江陵府境内声如雷戊午珙薨纪与传不同据传则纪所称戊辰星变巳在孟珙薨后矣未知孰是
宝祐元年四月丁巳星出大如太白 二年七月庚戌星出大如太白 三年七月辛酉星出大如太白十月丁丑星出毕宿距星 五年七月丁卯星出大如桃六年九月戊辰透霞星出 开庆元年六月己亥星出斗宿河鼓急流自东南至浊没赤黄色有音声尾迹照地明大如太白 景定元年七月丙子星出东南大如太白十月乙卯星出东北急流向太阴有音声尾迹照地明大如桃 三年四月甲辰星出大如盏六月己酉星出大如荧惑九月丙子星出大如太白闰九月丙戌透霞星出大如太白庚子星出大如太白 四年五月戊戌星出自角宿距星六月丁卯星出河鼓八月乙卯星出天仓 五年二月壬戌星出自毕宿五月甲午星出河鼔大星东南急流向西北至浊没赤黄有尾迹照地明大如太白七月己卯星出右摄提
度宗咸淳二年六月甲戌星出左摄提 三年七月庚寅星出昴宿东南急流至浊没赤黄有尾迹照地明大如太白 四年七月戊午星出氐宿距星西北急流入骑官星没赤黄有尾迹照地明大如桃 五年五月庚申星出斗宿距星东北急流向牛至浊没六月庚寅星出斗宿七月壬戌星出东南河鼓距星西北急流至浊没
恭帝德祐元年四月癸亥有大星自心东北急流入浊没
端宗祥兴元年六月己巳有大星东南流坠海中小星千余随之声如雷数刻乃止
【臣】等谨按续通鉴纲目是年八月有星坠广州南初陨色红大如箕中爆烈为五既坠地声如鼓一时顷止
辽太祖天显元年七月甲戌夕大星陨于幄前 九年【时太宗已即位】五月癸丑大星昼陨九月庚子西南星陨如雨
辽史赵思温传曰太宗会同二年检校太师赵思温家有星陨于庭未几卒
太宗大同元年四月帝次赤冈夜大星陨于旗鼓前金太宗天防十一年七月己巳昏有大星陨于东南如散火
熈宗天防十四年三月丁酉夜中星揺九月癸未有星大如缶起西南流于正西十一月己巳狼星揺
海陵贞元元年四月戊寅有星如杯自氐入于天市其光烛地 正隆三年正月丁亥有流星如杯长二丈余其光烛地出太防没于梗河之北
金史世宗纪正隆六年世宗为东京留守五月夜有大星流入第中至十月即帝位
世宗大定二年十月戊辰有大星如太白起室壁间没于羽林军尾迹长丈余
章宗泰和六年八月癸丑夜半有流星如太白其色赤起于娄宿 八年十一月庚子未刻有流星如太白者二光芒如炬几一丈起东北没东南
衞绍王大定元年正月辛丑有飞星如火起天市垣尾迹如赤龙之状移刻散 二年正月庚戌朔日中有流星出大如盆其色碧西行渐如车轮尾长数丈没于浊中至地复起光散如火移刻乃灭
宣宗贞祐三年七月庚申有流星如太白其色青白有尾出紫微垣北极之旁入贯索中 四年正月乙卯夜中天有流星大如日色赤长丈余坠于西南其声如雷兴定元年十月癸丑夜有流星大如杯尾长丈余自
轩辕起贯太微没于角宿之上 二年八月壬戌有流星大如杯尾长丈余其光烛地起建星没尾中【一云自东北至西南而坠其光如塔状先有声如风后若雷者三牕纸皆震】 三年七月壬寅初昏有星自西南来其光烛地状如月而稍不圆色青白有小星千百环之若迸火然坠于东北少顷有声如鼓元成宗大德三年九月壬辰流星色赤尾长尺余其光烛地起自河鼓没于牵牛之西有声如雷 五年十月辛卯夜有流星大如杯色赤尾长丈余光烛地自北起近东徐徐而行分为二星前大后小相离尺余没于危宿
元史廉希宪传曰世祖至元十七年十一月十九日夜有大星陨于平章政事廉希宪正寝之旁久之方灭是夕希宪卒
巴延传曰至元三十一年十二月丙申有大星陨于东北庚子开府仪同三司太傅巴延卒
武宗至大元年七月庚申流星起自勾陈南至于大角旁尾迹约三尺化为白气聚于七公南行圆若车轮微有鋭经贯索灭
泰定帝泰定四年十月乙巳昼有流星 致和元年五月庚辰流星如缶大光明烛地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泰定四年十月有大星陨于嘉县之虚初山为黑石状如东上有如星击之锵然有声人不言举之则动言则弗动土人以为怪积薪焚之雷雨交作乃止考云南通志虚初山今名黑初山岂以星化黑石而改耶
顺帝元统二年七月己酉夜流星如酒杯大色赤尾迹约长五尺余光明烛地起自天津之侧没于离宫之南至元四年九月癸酉奔星如酒杯大色白起自右旗
之下西南行没于近浊 至正十年十一月冬至夜陜西耀州有星陨于西原光耀烛地声如雷鸣者三化为石形如斧【一而如铁一而如锡削之有屑击之有声】 十一年正月丁卯兰阳县有红星大如斗自东南坠西北声如雷光芒数十丈久之乃灭 十六年十月丁未大名路大名县有星如火从东南流芒尾如曳篲坠入于地化为石青黒光状如狗头【其断处类新割者有司以进太史騐视云天狗也命藏于库】十一月丁亥流星如酒杯大色青白尾迹约长五尺余光明烛地起自西北东南行没于近浊有声如雷 十七年闰九月癸卯有飞星如酒盂大色青白光明烛地尾迹约长尺余起自王良没于勾陈之下十二月己亥申时流星如太白大尾迹约长三尺余起自太阴近东往南行没后化为青白气 十九年正月癸丑流星如酒盂大色赤尾迹约长五尺余起自南河没于螣蛇其星将没迸散随落处有声如雷四月己丑建宁路瓯宁县有星坠于营山前其声如雷化为石十月辛巳流星如桃大色黄润后离一尺又一小星相随色赤尾迹通约长三尺余起自危宿之东缓缓东行没于毕宿之西 二十年闰五月乙亥流星如桃大色赤尾迹约长丈余起房宿之侧缓缓西行没于近浊 二十二年九月己巳流星如酒杯大色青白光明烛地 二十三年六月庚戌益都临胊县龙山有星坠入于地【掘之深五尺得石如砖褐色上有星如银破碎不完】七月乙酉有星坠于庆元路西北声如雷光芒数十丈久之乃灭 二十四年六月甲辰河南府有大星夜见南方光如昼丁未大星陨照夜如昼及旦黒气晦暗如夜 二十五年五月辛酉流星如酒杯大色青白光明烛地起自房宿之侧缓缓西行没于太微垣右防法之下 二十六年六月癸酉流星如酒杯大色青白尾迹约长尺余起自心宿之侧东南行光明烛地没于近浊七月辛巳朔石州大星如斗自西南而落十一月己丑流星如酒杯大分为三星相随前星色青明后二星色赤尾迹约长二丈余起自东北缓缓往西南行没于近浊 二十七年七月丁酉绛州星陨光耀如昼二十八年三月有星流于东北众小星随之其声大震陶宗仪辍耕録曰松江孙元璘言至正乙未七月六日夜自平江归泊舟城西栅口地方掀篷露坐忽见一星大如杯碗色白而微青尾长四五尺光焰烛天戛然有声由东北方飞入月中而止此时月如仰瓦正乘之无偏倚若人以手合置其中者松江自丙申二月十八日军乱越三日苗来尅复首尾两月之间焚杀掳掠十里之城悉化瓦砾之区视他郡尤可畏
明太祖洪武三年十月庚辰有赤星如桃起天桴至垒壁阵抵羽林军爆散有声五小星随之至土司空旁发光烛天忽大如椀曳赤尾至天仓没须臾东南有声二十一年八月乙巳赤星如杯自北斗杓东南行三丈余分为二又五丈余分为三经昴宿复为二经天廪合为一没于天苑 三十年五月庚申夜流星大如鸡子尾迹有光自天厨入紫微垣后有二小星随之至防气中没
帝观天象以流星入紫微占在北方屡敇晋燕代辽宁谷诸王愼防边鄙
【臣】等谨按洪武实録七年十二月庚申夜四鼓有流星青赤色尾迹长五尺余起紫微垣北斗魁上约长五尺余发光照地徐徐南行至轩辕右角旁分作五星没十四年五月己酉有星黄白色自羽林军西南委曲行复还至羽林军没十五年十一月己巳有流星初出大如鸡子青赤色有尾起天苑西南行丈余发光烛地大如椀至防气中没二十二年七月甲午夜有星自外屏西南流三丈余化为白云二十八年八月丁卯夜有星大如椀尾光烛地起河鼓入天市垣至侯星旁没后有二小星随之以上皆纪志所不载者然比事属辞宁详无畧以实録非野史可比故毎朝皆附载于后
成祖永乐元年闰十一月丁卯有星色苍大如斗光烛地出中天云中西南行隆隆有声入云中 二年五月丙午有赤星大如斗光烛地出中天西北行入云中十月庚辰辇道东南有星如盏黄色光润而不行 十六年十二月辛巳【干支从纪】有星大如斗色青赤光烛地自柳东行至近浊 二十二年五月己亥有星如盏色青白光烛地起东南云中西北行入云中有声如炮七月庚寅有星如椀色赤有光自奎入参炸散众星揺动九月【仁宗已即位】戊戌有星见斗宿大如椀色黄白光烛地有声如撒沙石
永乐实録二年九月庚申赤星大如椀有尾光烛地出羽林军西南行后二小星随之三年三月己未夜有星大如椀青赤色有尾光烛地出角宿有声西北行至井宿炸散六年五月丙辰赤星大如椀光烛地出狗国东南行入游气后二小星随之十四年五月甲寅有星大如椀青赤色出天桴旁如遗火光东南行至云中二十一年九月庚子夜有星大如月青白色光烛地尾迹黄色起垒壁阵西方星东南行至羽林军
宣宗宣德元年十二月己巳有星大如椀光赤出卷舌东行过东井坠地有声如雷
宣德实録元年六月戊辰有赤星大如椀光烛地出紫微东蕃外入紫微垣三年二月壬戌有流星大如斗色赤光烛地起右摄提有声如雷后有五小星随之至近浊炸散七年正月戊寅有流星大如椀色青白光烛地起中天北行有声如雷十二月乙未晓刻有流星大如椀色青白光烛地出轩辕西南行至云中有声如雷九年二月己未有流星大如斗色赤有光西行至浊十月甲辰朔有流星大如杯色青白有光起正东游气行丈余大如椀至东南浊有声如雷
英宗正统元年八月乙酉昏刻至晓大小流星百余四年八月癸卯大小流星数百 十四年十月癸丑有星大如杯赤光烛地自三师西北抵少弼尾迹化苍白气长五尺余状如蛇屈曲西行十二月戊申有星大如杯色青白有声光烛地自太乙旁东南行丈余发光大如斗至天市垣没四小星随之
正统实録元年九月丁巳参宿狼星动揺四年七月辛未夜北方有星大如鸡子流二丈余发光大如椀有声尾迹赤出紫微垣右枢旁东南行至天囷尾迹化为赤白云徐徐南行十二年六月戊寅夜西方有星如椀流丈余发光如斗色青白光明烛地起天津东南行至羽林军尾迹炸散后有十余小星随之有声如雷十四年十月辛亥狼星复动揺
景帝景泰二年六月丙申大小流星八十余八月壬午有赤星二光烛地皆有小星随之尾迹炸散声如雷【一如桃一如斗一出紫微西蕃北行至阴德三小星随之一出天津东南行至河南十余小星随之】
英宗天顺三年四月癸丑有星大如椀赤光烛地自左旗东南行抵女宿尾迹炸散 八年二月【时宪宗已即位】壬子有星如椀光烛地自天市至天津尾化苍白气如蛇形长丈余良久散
天顺实録三年九月乙酉赤星大如杯尾迹屈曲如蛇西行至危宿四年八月辛亥南方赤星大如椀发光如斗有声如雷起昴宿西南行至近浊五年九月庚子有流星大如杯色青白光烛地出危宿东西行至北落师门化苍白云长丈余屈曲南行
宪宗成化十二年十一月乙丑延绥波罗堡有星二形如辘轴坠地红光烛天【一坠樊家沟一坠本堡】 十三年九月乙丑朔岁星光芒燿而有玉色 二十年五月丙申有大星坠番禺县东南声如雷散为小星十余旣而天地皆晦良久乃复 二十一年正月甲申朔申刻有火光自中天少西下坠化白气复曲折上腾有声逾时西方有赤星大如椀自中天西行近浊尾迹化白气屈曲如蛇行良久正西轰轰如雷震
成化实録元年正月己酉朔有流星光烛地自左摄提东南行至天市西垣四年七月己未北方有流星青白色光明烛地自阁道旁西北行冲勾陈尾迹后炸散六年十月丙午夜东北流星赤色光明烛地自昴宿北行至井宿十六年九月癸卯有流星大如盏赤色光芒烛地自娄宿西北行至霹雳旁尾迹散二十年九月己亥山西泽州星陨声如雷十二月己卯广东阳江县有大星坠西方光熖烛天有声如雷
二十三年十月【时孝宗已即位】丙子有大星起西北亘东南光芒烛地蜿蜒如龙
时朝宁之间人马辟易因下诏求直言
孝宗治元年八月戊申巳刻南方流星如盏自南行丈余大如椀西南至近浊尾化白云屈曲蛇行而散四年十月丁巳有星赤光如电自西南往东北声如鼓陨光山县化为石如斗光州商城亦见大星飞空如光山所见十一月甲戌星陨眞定西北红光烛天 七年五月宣府山西河南有星昼陨 八年四月辛未有星如轮流至西北陨于铅山县其声如雷 九年三月戊午平凉东南有流星如月红光烛地至西北止 十年正月壬子有星大如斗色黄白光长三十余丈一小星随之陨于宁夏西北隅九月乙巳有星如斗光掩月流自西北陨于永平有声 十一年正月癸亥有流星陨于肃州大如房响如雷良久灭十月壬申晓东方赤星如椀行丈余光烛地东南行小星数十随之 十四年闰七月辛巳山东有星大如车轮赤光烛天自东南往西北陨于夀光 十六年正月己酉南京有星昼流治实録二年七月戊辰夜辽东都司有大星光如电起东北坠西北有声如雷十月甲午辽东广宁卫有星自西北往东南光如电声如雷五年九月丁亥河南信阳州有大星红光映天自西北流至东北而陨声如鼓七年三月丙辰河南陜州有星大如斗光芒照地自东南流于西北凌散而陨声如雷八年四月丁巳山东厯城县有星自东北流坠西南红光烛天声如雷十年正月壬子鄜州有星自西北流至东北四月辛丑大同阳和衞有星红光如火自东南流至西南而陨声如雷十二年十月庚寅有流星陨于鳯光如火声如雷十四年七月戊申夜南城有火星如蛇红光青熖自西流东约九丈余八月丙辰广西融县有星大如箕尾长丈余自西南流至西北十五年十月丙午济宁有星起西南光如电至东北陨十七年三月丁卯夜合浦有流星大如箕红光烛地自西北至东南而裂声如鼓五月辛丑南京有星昼流十八年正月癸巳登州等府有流星昼陨光丈余
武宗正德元年八月大角及心中星动揺北斗中璿玑权三星不明十二月庚午有星如椀陨宁夏中卫空中有红光大二畆 二年八月己亥宁夏有大星自正南流西南而坠后有赤光一道【濶三尺长五丈】 五年四月丁亥雷州有大星如月自东南流西北分为二尾如彗随没声如雷 六年八月癸卯有流星如箕尾长四五丈红光烛天自西北转东南三首一尾坠四川崇庆衞色化为白复起緑焰髙二丈余声如雷震 十五年正月丁未酉刻有星陨于山西龙舟谷廵检司防事四月丙戌陜西巩昌府有星如日色赤自东方流西南而陨正德实録元年三月壬午夜流星如椀青白色光烛地起天市西垣内东北行至紫微垣东蕃内尾迹炸散声如雷二小星随之癸未旦有星大如月光如电自东南流于西北六月丙寅戌刻山东沂州有星如斗色赤自东南流于西北后一小星随之十二月庚午巩昌有流星红光如火自东北往西南声如雷数小星随之二年二月乙酉有星大如盘色赤自西北流往东南八月戊寅夜流星如弹色青白光烛地起毕宿正南行至云中沈沈有声如雷三年十一月己亥夜东方流星起井宿东北行至轩辕青白色发光如葢尾迹炸散四年八月丙戌夜大星见山东益都临淄乐安等县红光如虹起西南向东北而散五年四月辛亥四川通江县有星昼陨大如斗芒青尾长丈余六年六月壬午江西临江府夜见火星交流顷之火大如车轮尾长数丈陨府城东北吉安府火星如斗赤光烛天自西北流东南坠声如雷十二月丁亥有流星如斗陨于山西泽州西南七年三月丁未夜河南柘城流星如火自东北至西北六月壬子陕西汉中府火星如斗起西南陨于东北八月丙午河南开封府夜有流星如月起东南至西北散八年八月甲辰广东雷州府有流星大如月起东南没于西北声如雷九年正月戊辰扬州府通州有流星大如斗自西南至东北光耀如昼二月丁未夜山东单县有流星大如斗红光如电自东北至西南没十月庚寅朔夜四州松潘衞有星大如斗尾长八尺自东流西声如雷戊午大足县有流星如火自东南往西北尾长数十丈光芒烛地十一月辛酉有流星如火坠于陜西巩昌府正北声如雷十年四月南直通州有星如火自西北流东南声如雷十一年二月甲戌有星陨于蓟州大如斗随有白气蜿蜒上升久之乃灭十二年六月壬申江西建昌有星自东南流至西北光熖烛天九月帝驻跸宣府丙子夜南方流星如盏壬辰戊戌并如之庚子昏刻北方流星如盏发光如椀后有五小星随之十三年正月癸丑陜西庄浪衞有流星如电自西北陨于东南十四年十月壬戌东方流星如盏赤色光明照地起下台东北行至招揺尾迹化为白气十五年二月甲申山西平阳府及洪洞赵城县有流星如火自东而西有声如雷山东临淄乐安县亦如之十六年九月丁巳沈阳有星起西北光如火有声往东方落十二月乙未甘肃行都司有星如火大如车轮坠地复上而散
世宗嘉靖十二年九月丙子流星如盏光照地自中台东北行近浊尾迹化为白气四更至五更四方大小流星纵横交行不计其数至明乃息 十四年九月戊子开封白昼有星如盌东南流众小星从之如珠 十九年五月辛丑夜星陨枣强为石四
嘉靖实録元年十月壬午流星如盏大赤色尾迹有光起自勾陈西北行至紫微西蕃外尾迹化为白气曲如蛇行良久乃散二十一年十月壬寅四川建昌衞有火星如车轮从北方出流行带有尾至南方散声如雷二十四年五月癸未有星大如斗首緑尾赪自北流入南荧然有声二十五年八月戊戌午时南方流星大如椀赤色光如斗起中天西南行至近浊三十二年九月庚午高唐州有星如日起自东北飞向西北而陨光烛天
穆宗隆庆元年十二月丁亥西宁衞有星光从正北起陨于西南甲午辰刻有流星如盏大青白色自中天东行尾迹有光长二丈余
神宗万厯三年五月癸亥昼景州陨二星化为黑石四年十一月甲午有四星陨费县火光照地质明落赤防于城西北色如硃砂【长二里濶一二尺】是月临漳有星长尺许白昼北飞 十三年七月辛巳有星如盌陨于沈邱莲花集 十五年六月丙寅平阳昼陨星丁卯辰刻有星如斗陨于平阴震响如雷 十七年正月庚申有星陨西宁衞大如月 二十年二月丙辰有三星陨闽县东南 二十二年正月戊戌保定青山口有大飞星余光若彗长二十余丈 二十七年三月庚子盖州衞连陨大星三 三十年九月己未朔有大星见东南赤如血大如椀忽化为五中星更明久之防为一大如簏辛巳有大小星数百交错行十月壬辰五更流星起中天光散七道有声如雷 三十三年九月戊子有星如椀坠于南京龙江后营光如火至地逰走如萤移时灭明日复有星如月从西北流至阅兵台分为三坠地有声十一月有星陨南京教塲入地无迹 三十五年十一月癸巳有星陨于泾阳淳化诸县大如车轮赤色尾长丈余声如轰雷 三十八年二月癸酉有流星大如斗坠阳曲西北碎星不絶 四十一年正月庚子流星昼陨有光 四十三年三月戊申昼星坠清丰东流村声如雷 四十六年十月辛酉有星如斗陨于南京安德门外声如霹化为石
万厯实録三年十一月丁酉四川松潘有流星二各长丈余起正东向西南流去十五年三月戊午大星坠于平凉光如电十九年十一月丁丑火星陨于永昌古城堡二十年五月乙丑有星大如斗自西北流至东南而陨四小星随之皆红録色尾长二三丈二十二年八月壬戌东北方流星如盏赤色有声如雷三小星随之十月己酉有星陨渤海所南门楼上烧燬殆尽二十三年九月癸巳火星坠永宁堡大如房二十七年三月癸巳遵化县有星自西北流至东北光如皎月三十年八月甲寅五更有长星头大红色尾尖白色发响一声裂开中红边白自东飞向西南前直后曲能动红色星团圆一半徐散三十四年五月丁丑卯刻有流星如盂赤色尾迹有光三十九年七月丁卯流星如椀青白色光明烛地尾迹炸散起织女西北行入贯索四十六年十一月乙巳有星如斗自北陨南声如雷炸裂分散
熹宗天启三年九月甲寅固原州星陨如雨
天启实録三年三月乙巳有星陨蓟鎭大如车轮火光四烛九月壬子南方流星大如盏赤色尾迹有光自虚宿东南行入垒壁阵后二小星随之五年七月丙子流星如盏尾迹有光自室入危后二小星随之七年三月己巳有流星大如椀色赤黄光照地起天棓西北行入紫微垣过少宰入勾陈尾迹炸散为白云
愍帝崇祯十五年夏星流如织 十七年三月己丑朔有星陨于御河
【臣】等谨按自正德以下史载流星之变渐繁又益以实録虽腕脱书之不尽夫实録之不可尽信已于天变门内粗明其畧兹于流星星陨之属必谛审其首尾起讫及所坠处所确有指名者则附録焉若但云光如斗声如雷火光一道化为某色等语涉率易畧无证佐皆置不载又实録星陨下往往书天随鸣天鼓随鸣凡星之坠旣有声如雷者则声之出自星与出自天不知其从何辨之此大概不足信而天鼓鸣且已详天变门故悉从删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五
象纬考
星昼见
宋理宗宝庆元年六月辛卯太白昼见
是年七月元行尚书省严实袭大名忠义军彭义斌于真定义斌死之山东州县尽陷
绍定五年五月癸巳太白昼见经天
时元遣使来议伐金许之
端平元年十一月壬戌太白经天 二年四月丁亥太白昼见七月戊戌太白经天
先是元年十二月元使宣抚使王檝来言何为败盟自是河淮之间无宁岁
嘉熙元年二月己酉太白昼见 二年五月辛巳太白昼见八月辛酉昼见经天 三年十二月辛酉太白昼见 四年二月丁未太白昼见 淳祐元年六月庚申太白昼见十一月戊戌亦如之己巳昼见经天 二年十二月壬戌太白昼见 三年七月己亥昼见经天四年八月壬辰太白昼见 五年二月壬辰昼见经天六年四月辛酉太白昼见八月壬子九月戊辰并如
之 七年十月辛巳太白昼见 九年十二月戊申太白昼见 十一年二月乙卯七月癸亥并太白昼见宝祐二年九月丁卯太白昼见 三年十月甲戌太白昼见 四年五月丁未太白昼见 五年七月己未太白昼见 开庆元年六月壬寅太白昼见 景定三年四月庚寅太白昼见闰九月甲申朔亦如之 五年四月戊午太白昼见五月己亥昼见经天
度宗咸淳元年七月丁酉太白昼见 四年九月癸未太白昼见
恭帝德祐元年七月壬午太白昼见
辽圣宗统和八年十一月丁酉太白昼见
道宗咸雍三年七月辛丑荧惑昼见凡三十五日 大安四年正月甲寅太白昼见
金熙宗天防十四年正月辛巳太白昼见凡四十余日伏 天眷二年五月戊子太白昼见八月丁丑复如之皇统七年正月丁亥太白经天七月己巳复如之
八年十月甲申太白昼见十一月壬辰经天十二月丙寅昼见
海陵天德二年九月乙亥太白昼见至明年正月辛卯后不见 四年正月癸卯太白经天五月己亥丁巳十二月乙卯朔闰十二月己亥并如之 贞元元年十二月乙卯太白经天闰十二月乙酉复如之 二年正月庚申太白经天七月癸丑太白昼见凡三十有三日伏正隆二年正月庚辰太白昼见凡六十七日伏 三
年九月己未太白经天至明年正月二十一日不见四年十二月甲子太白昼见凡七日 五年二月丁卯太白昼见四月甲戌复见凡百六十有九日乃伏先是正月司天提防马贵中奏去年十二月太白昼见经天占为兵丧为不臣为更主至是凡三见时海陵谋伐宋
六年九月丙申太白昼见
世宗大定二年正月癸巳太白昼见 三年正月庚子太白昼见凡百有十日乃伏七月庚戌昼见百二十有七日乃伏八月丙寅昼见经天十一月庚寅昼见经天凡二十四日伏 四年十二月辛卯昼见经天 六年四月辛丑太白昼见八十有八日伏六月辛巳昼见经天九月壬子太白昼见百有三日乃伏丙辰经天十月壬辰十一月庚申十二月戊子俱昼见经天 七年十一月壬申太白昼见九十有一日伏丁丑岁星昼见二日 八年三月己丑太白昼见百五十有八日乃伏五月丁卯岁星昼见 九年十二月丁酉太白昼见十有六日伏 十一年八月癸卯太白昼见 十二年八月丁亥太白昼见在日前九十有八日伏十月己酉岁星昼见在日后四十有七日伏 十三年闰正月辛酉太白昼见四十有九日伏十月乙丑岁星昼见于日后五十有三日伏 十四年三月辛丑太白岁星昼见十有八日伏丙辰二星经天凡二日六月己未太白昼见三十有九日八月己卯昼见又百三十二日乃伏十月丙寅岁星昼见六日十一月甲子太白昼见八十有六日伏 十六年五月甲寅太白昼见五十有四日伏 十七年十二月己巳太白昼见四十有四日伏 十九年四月丁巳岁星昼见凡七日七月丙子太白昼见四十有五日伏 二十一年二月戊戌太白昼见三月甲子亦如之 二十二年五月甲申太白昼见六十有四日伏七月戍子岁星昼见二日八月戊辰太白昼见百二十有八日其经天者六十四日 二十三年九月甲申岁星昼见五十有五日伏十月辛酉太白昼见百四十有九日乃伏十一月丁卯岁星昼见三十有三日伏闰十一月庚申昼见九十日伏 二十四年四月己未朔太白昼见百四十有五日乃伏九月甲辰岁星昼见凡五十二日伏 二十五年十一月庚辰朔岁星昼见在日后几七十四日壬午太白昼见在日后百十有一日乃伏十二月甲子太白昼见经天 二十七年六月庚辰太白昼见百七十有三日乃伏七月丙午太白昼见经天 二十八年十一月庚子太白昼见在日前四十有九日乃伏 二十九年五月庚寅朔太白昼见在日后章宗明昌元年二月丁亥太白昼见 二年十一月乙丑太白岁星昼见在日前十三日方伏而顺行 四年八月己亥卯初三刻岁星见未正二刻太白见俱在午位 五年十一月癸丑太白昼见在日前三十有三日伏 六年正月庚寅太白昼见在日前百有二日乃伏六月庚辰复昼见在日后经天自此昼见凡百六十七日
先是四年三月御史中丞董师中奏廼者太白昼见京师地震北方有赤气迟明始散天之示象冀有以警悟圣主也帝问所言天象何从得之师中曰前监察御史陈元升得之于一司天长行帝曰司天台官不奏固有罪其以语人尤非朕欲令自今司天有事而不奏者长行得言之何如师中曰善至是年八月岁星太白同见并在午位视前两昼见尤为异矣【臣】等谨按师中所奏盖指元二年之事抑或三年并有其事而司天讳之观帝之语师中者可知也
承安元年九月壬午太白昼见在日前百有七日乃伏二年二月丁巳太白昼见在日后百九十有五日乃
伏己未经天 泰和三年六月戊戌太白昼见在日后百有十日乃伏 六年五月甲申太白昼见在日前七十有六日庚戌经天六月辛未岁星昼见在日后七月戊申经天八月辛亥复晨见至夜五更与东井距星相去七寸内己未卯正初刻太白昼见在日前庚申卯正初刻昼见在日后壬申太白昼见经天在日后 八年七月戊戌朔太白昼见在日后
卫绍王大安元年二月乙丑朔太白昼见经天 至宁元年三月日正午日月太白皆相去咫尺
【臣】等谨按至宁志作崇庆今从纪改正
宣宗贞祐二年九月丁亥太白昼见于轸 三年十二月庚寅太白昼见于危八十有五日伏 四年四月丁酉太白昼见于奎百九十有六日乃伏六月丙申岁星昼见于奎百有一日乃伏 兴定元年四月戊辰太白昼见于井百六十有二日乃伏八月戊申岁星昼见于昴六十有七日伏十一月丙戌太白昼见 三年五月壬子太白昼见于参三十有六日经天又百八十四日乃伏八月己巳岁星昼见于柳百有九日乃伏 四年六月己巳太白昼见于张百八十有四日乃伏十一月壬辰岁星昼见于翼六十有七日 五年正月辛丑太白昼见于牛二百三十有七日乃伏十二月戊戌填星昼见于轸己亥太白昼见于室
时司天尔佳德玉等以太白昼见奏为臣强之象请禳之帝曰斗牛吴分盖宋境也他国有灾吾禳之可乎
六年七月乙亥太白经天与日争光
元宪宗六年六月太白昼见
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十一月庚子太白昼见十二月丙寅亦如之 二十六年七月戊子太白经天四十五日八月辛未岁星昼见 三十一年四月戊申太白昼见八月庚辰复昼见九月丁巳经天
成宗元贞元年十月戊辰太白昼见十一月甲戌经天二年正月丙戌太白昼见 大德元年六月乙未太
白昼见十月戊午经天十一月戊子十二月甲辰皆如之 二年十二月戊午太白经天 三年正月乙巳太白经天六月壬申岁星昼见 七年九月丙寅太白昼见十月丁亥经天十一月己未十二月丙戌并如之九年七月甲寅太白经天十月丙戌复如之十一月丙寅岁星昼见十二月壬申太白经天 十年十二月壬寅太白昼见
武宗至大元年十一月庚申太白昼见 三年四月戊辰太白昼见十月甲辰经天 四年十二月【时仁宗已即位】庚辰太白经天癸未壬辰并如之
仁宗皇庆元年四月丙子太白昼见庚寅经天 二年七月辛卯太白昼见乙未丙辰并如之丁巳经天八月戊午朔太白昼见 延祐二年正月己未太白昼见二月戊子亦如之癸已经天丙午亦如之五月庚午六月甲申太白昼见 三年九月癸丑太白昼见丙寅经天六年十月庚午太白昼见
英宗至治元年六月辛酉太白经天十月甲辰亦如之三年五月戊戌太白经天
泰定帝泰定元年十月乙亥太白经天 三年七月戊辰太白经天至于十二月 四年闰九月己巳太白经天至于十二月 致和元年二月壬戌太白昼见文宗天厯二年六月丁未太白昼见七月癸亥经天至顺二年二月壬子太白昼见五月辛丑经天六月丁未复昼见
顺帝元统元年正月癸酉太白昼见二月戊戌亦如之二年二月丁亥太白经天四月丁丑复如之戊寅太
白昼见辛巳壬午并如之七月己亥太白经天甲辰丙午并如之己酉太白昼见庚戌经天癸丑甲寅亦如之八月丙辰朔经天丁己戊午己未癸亥丙寅戊辰辛未壬申癸酉甲戍丁丑己卯庚辰壬午及九月庚寅甲午乙未己亥壬寅并如之 至元元年十月戊辰太白昼见十一月甲申丙戌太白经天十二月甲子丙寅丁卯庚午壬申并如之癸酉岁星昼见乙亥太白岁星皆昼见戊寅太白经天岁星昼见 二年二月甲申太白经天五月丙辰丁巳太白昼见 三年四月庚子五月戊申戊午辛酉并如之六月庚午太白经天辛未甲戌己卯并如之壬午太白昼见己丑庚寅复如之七月癸卯太白经天乙巳丙午复如之庚戌太白昼见甲寅经天辛酉太白昼见壬戌经天癸亥甲子复如之十月庚午太白昼见丁亥庚寅辛卯丙申复如之十一月丁酉太白经天己亥丁巳戊午癸亥甲子乙丑复如之 四年十二月癸卯太白经天己酉庚戌辛亥丙辰并如之五年七月甲戌太白经天乙亥丙子戊寅乙酉丙戌并如之八月戊子己丑庚寅辛卯戊戌己亥壬寅甲辰并如之九月戊午己未并如之 六年六月癸卯太白昼见己酉辛亥复如之七月甲寅丁巳壬戌癸亥乙丑丙寅癸酉并如之 至正元年二月甲戌乙亥丙子丁丑太白昼见二月己卯庚辰丙戌并如之 二年五月甲申太白经天七月丁酉太白昼见八月丙午复如之十年七月辛未太白昼见壬申丁丑壬午并如之八月癸未朔丁酉九月癸丑朔并如之 十一年十月己丑十一月丁卯并太白昼见庚午岁星昼见十二月丙子朔太白昼见丁丑经天庚辰丙戌辛卯壬辰甲午并如之丁酉太白昼见庚子经天辛丑亦如之壬寅太白昼见 十二年三月戊辰太白昼见 十三年七月戊辰太白昼见九月壬辰太白经天十月庚子亦如之 十五年闰正月丙辰五月癸丑六月癸亥并太白经天八月戊寅太白昼见九月乙丑庚寅亦如之 十八年七月戊申太白昼见 二十一年六月甲辰太白昼见二十三年二月戊戌庚子太白昼见五月壬午甲午六月壬戌七月乙酉丙戌辛卯八月己酉壬子己未并如之 二十四年六月癸卯三星昼见白气横突其中九月乙丑太白昼见 二十五年正月丁卯戊辰太白昼见二月辛丑汴梁路见日傍有一月一星 二十六年七月甲辰丙午丁未戊申八月辛亥并太白昼见 二十七年十一月戊寅太白昼见
【臣】等谨按顺帝纪二十六年七月甲午丙午太白经天志无甲午纪无甲辰丁未戊申及八月辛亥惟丙午则合今从志
明太祖洪武四年二月戊戌太白昼见四月戊申六月壬午朔并如之 五年六月甲申至丁亥太白昼见十二月甲申亦如之 八年八月丁巳太白昼见 九年二月丁巳至己酉太白昼见三月壬申亦如之 十二年四月己未太白见东方闰五月戊戌昼见
帝勅曹国公李文忠西平侯沐英等曰己未太白见东方至甲子顺行而西西征大利宜追击畨冦
十三年七月甲午太白昼见 十五年四月丁亥太白昼见七月戊申辛酉九月丁未朔并如之 十六年十月壬辰至乙未太白昼见 十八年四月己亥至辛丑太白昼见六月丙申至辛亥并如之九月戊寅经天与荧惑同度乙酉丁亥昼见十月癸巳至丙申戊戌至辛酉并如之 十九年七月癸亥三辰昼见十月甲申朔至庚寅并如之 二十年五月丁丑三辰昼见六月戊戌太白经天七月壬寅三辰昼见又壬寅至甲辰太白昼见 二十一年四月己巳七月丙申太白昼见十二月丁卯三辰昼见 二十三年三月丁亥太白昼见 二十四年八月辛巳太白昼见 二十五年二月辛酉太白昼见 二十六年四月甲辰太白昼见八月庚子太白与月同昼见
按实録十四年十月壬申晓辰星见东方志不载
惠帝建文四年七月【时成祖已即位】庚子太白经天
成祖永乐元年五月癸未癸卯太白与月同昼见六月壬申亦如之 四年七月壬寅太白昼见 五年八月丙申太白昼见 六年二月甲辰太白昼见 八年十月庚戌太白昼见 十二年九月癸未太白昼见 十五年七月己酉八月庚戌并太白昼见
仁宗洪熙元年六月【时宣宗已即位】戊戌太白昼见七月乙巳八月癸巳并如之
宣宗宣德六年十月乙巳太白昼见 八年九月戊戌至甲寅太白昼见 九年十二月甲子太白昼见 十年七月【时英宗已即位】丁亥太白昼见
英宗正统四年七月壬子太白昼见十月丙申复如之六年五月庚戌太白昼见 十一年七月甲申太白
经天 十三年二月辛酉太白昼见 十四年正月辛亥太白昼见八月丙子亦如之
景帝景泰元年十月乙酉太白昼见 二年五月庚子辛亥太白并昼见壬子经天九月甲辰岁星昼见 三年五月丁巳太白昼见六月壬戌岁星昼见八月甲子荧惑昼见于未位十一月壬戌太白昼见 四年五月丁丑岁星昼见六月甲辰亦如之 五年正月甲戌太白昼见二月丙戌六月癸卯并如之七月庚戌岁星昼见壬子癸丑亦如之 六年七月丁酉岁星昼见 七年正月戊戌太白昼见
英宗天顺元年四月甲午太白昼见五月丙子岁星昼见八月壬子太白昼见 二年十月己未太白昼见三年四月癸亥癸酉太白昼见 四年十一月庚寅太白昼见十二月丙戌如之 五年正月丁未太白昼见七月乙卯岁星昼见十二月癸巳太白昼见 六年六月己丑太白昼见八月庚午太白岁星同昼见 七年三月己丑岁星昼见闰七月辛酉太白昼见癸未亦如之 八年正月庚申太白昼见
宪宗成化元年二月癸未太白昼见 三年四月癸丑太白昼见 四年六月丙申太白昼见 六年六月丙戌太白昼见 七年八月癸卯太白昼见 八年正月乙卯太白经天与日争明 十一年五月己未太白昼见 十二年十月丙戌太白昼见 十三年十二月甲午太白昼见 十四年六月庚子太白岁星俱昼见八月甲午太白昼见丁酉岁星昼见 十五年十二月丙子太白昼见 十六年七月丙申岁星昼见 十七年三月癸未太白书见八月癸亥如之 十八年九月庚戌太白昼见癸未岁星昼见 十九年四月癸亥朔太白昼见 二十年八月壬申太白岁星俱昼见 二十一年十一月丙辰太白昼见 二十二年六月己丑太白昼见 二十三年九月【时孝宗已即位】丙午太白昼见孝宗治元年五月庚午太白昼见六月甲寅岁星昼见 二年正月壬戌太白昼见三月庚申如之五月癸亥岁星昼见丙戌太白昼见八月癸巳庚子如之 四年四月辛酉辛未并太白昼见 五年五月乙亥太白昼见十月己酉岁星昼见辛酉太白昼见 六年九月癸卯岁星昼见十二月乙丑太白昼见 七年五月庚戌太白昼见十一月癸卯岁星昼见 八年七月戊子太白昼见 九年二月己酉朔太白昼见辛亥至甲寅岁星昼见四月壬午亦如之甲寅至丙辰并如之甲子至丁卯太白昼见六月丙子未刻太白经天八月癸未复如之 十一年八月甲申岁星昼见十月辛巳太白昼见 十二年三月戊辰至壬申太白昼见八月庚寅亦如之 十三年四月庚子至乙巳太白岁星同昼见十月丁未太白昼见己酉亦如之 十四年六月壬辰至乙未岁星昼见十二月庚戌太白昼见 十五年五月庚寅至癸巳太白昼见六月岁星连日昼见 十六年七月辛卯岁星昼见壬辰太白昼见 十七年二月戊戌六月癸亥并太白昼见七月壬子岁星昼见 十八年二月壬戌太白昼见五月【时武宗已即位】乙未岁星昼见辛亥太白经天八月癸亥至戊辰太白昼见辛巳至九月癸未岁星昼见九月甲午申刻河鼔北斗见庚子星昼见
武宗正德元年二月癸酉星斗昼见十月己未太白昼见十一月乙酉岁星昼见 二年正月庚辰太白经天三月戊辰太白昼见十一月辛酉至丁卯岁星昼见三年五月乙巳至丁未太白昼见十月己卯庚辰太白昼见 四年十月戊戌至乙巳太白昼见 五年五月丙子太白昼见 六年三月壬寅岁星昼见四月壬申亦如之 六年七月壬申太白昼见八月癸未亦如之八年正月丙戌至己丑太白昼见四月壬戌癸亥八
月庚戌至乙卯并如之 九年八月乙巳至甲寅岁星昼见十一月甲申至十二月壬辰太白昼见 十一年六月甲寅至己未太白昼见 十二年十月甲子至己巳岁星昼见 十四年八月丙寅至庚辰太白昼见十五年正月己未二月辛酉太白昼见 十六年八月丁亥太白昼见
世宗嘉靖元年九月辛未太白昼见 二年三月辛未太白岁星俱昼见 三年四月庚戌太白昼见 五年五月庚子太白昼见 十一年四月癸巳太白昼见十月辛巳戊子十一月甲寅并如之 十三年闰二月庚申太白昼见五月癸巳太白与月同昼见 十七年九月辛卯太白昼见 十八年四月癸亥太白昼见十一月壬寅亦如之 二十年十一月乙巳至丁未太白昼见 二十二年七月丙午太白昼见 二十三年二月辛巳太白昼见 二十四年闰正月戊寅太白昼见二十五年十月辛卯太白昼见 二十六年四月丙申太白昼见 二十七年四月丁巳太白昼见十一月丙戌至乙未亦如之 二十八年十一月乙酉至己丑太白昼见 二十九年六月戊申甲寅太白昼见八月戊寅岁星昼见守井 三十年六月丙子至辛巳太白昼见 三十一年正月丙戌至丙申太白昼见 三十二年二月辛未至甲戌太白昼见七月戊辰至辛未亦如之 三十五年五月壬午太白昼见十月癸卯至丙午亦如之 三十六年十二月庚辰朔太白昼见 三十八年七月癸酉太白昼见 三十九年正月庚寅至壬辰太白昼见 四十年三月丙子太白昼见厯二十四日八月辛未昼见 四十一年九月乙未太白昼见四十二年四月己巳至壬申太白昼见 四十三年五月甲寅太白昼见十月戊子亦如之厯二十二日 四十五年正月己亥太白昼见
穆宗隆庆元年七月辛酉太白昼见 二年正月甲寅太白昼见 三年三月甲子太白昼见厯二十二日四年十一月乙丑至丁卯太白昼见
神宗万厯十一年七月辛丑太白昼见 十二年七月癸巳太白昼见 十六年九月丁丑太白昼见 二十一年八月甲午太白昼见 二十四年十月丙寅太白昼见 二十七年九月辛卯太白经天 三十七年三月辛丑太白昼见 三十八年十月辛巳太白昼见四十年五月壬寅太白昼见
【臣】等谨按志载二十七年九月辛卯太白经天考实録九月系丁未朔月内不应有辛卯给事中李应策疏言九月初五日未时日纒角太阴太白同尾度见于午午未次舍相逼星见异月同见尤异月犯金异月昼犯金尤异则太白系辛亥与太阴同昼见也左中允黄汝良疏言九月庚戌太白昼见侵犯日纒则又系月之四日矣存以备考又按实録三十二年大学士沈一贯言比者太白昼见轸翼分野正当楚地今尚未没伏惟谨天戒收人心志不载三十二年太白见楚分野事又纲目三编三十二年楚王华奎献黄金助工经汉阳楚宗人疑其输贿遮夺之巡抚赵可怀属有司捕治宗人持兵突入抚署击杀可怀是时楚宗人以擅杀抚臣故坐死者数十人则太白昼见当翼轸分野理宜有之而史失载也
熹宗天启二年二月丙戌太白昼见五月壬寅有星随日昼见 三年三月丁巳太白昼见十二月乙丑亦如之 五年四月癸未太白昼见七月癸酉经天
愍帝崇祯元年七月壬戌太白昼见 三年四月己卯太白昼见十二月丙辰如之 十一年四月壬子岁星昼见 十六年十二月辛酉朔星昼见
五星聚合
宋理宗宝庆二年正月壬午太白岁星填星合于女十月辛亥荧惑岁星填星合于女 三年八月甲戌太白荧惑合于星翼
【臣】等谨按八月甲戌志作甲申今以上为癸亥下为丙子从纪
绍定元年十月丁巳荧惑填星合于危 二年正月丁亥荧惑岁星合于娄 三年闰二月乙酉太白岁星合于毕十月己巳荧惑填星合于室 五年六月乙丑荧惑填星合于娄八月壬申太白岁星合于张 六年五月庚戌太白荧惑合于柳 端平元年正月丁未太白荧惑合于斗六月庚午荧惑填星合于胃 二年二月壬午太白填星合于胃十月己未岁星太白合于心三年六月癸卯荧惑填星合于毕九月庚申太白岁星合于尾 嘉熙元年六月乙未太白与填星合于井三年八月癸亥荧惑太白合于斗 四年五月庚午岁星太白合于娄七月甲戌太白荧惑合于井己丑荧惑太白合于八月己酉荧惑填星合于柳
【臣】等谨按理宗纪嘉熙元年十二月戊寅朔金木水火四星与日俱纒于斗时日食将既诏损膳避朝庶图消弭令有司检会故实以闻志不载頋炎武日知録曰四星之聚占家不以为吉騐之前代张光武帝汉牛女中宗绍晋参觜神武王齐危文宣代魏东井肃宗复唐张髙祖王周皆为有国之祥也故汉献帝初韩馥以四星会箕尾欲立刘虞为帝唐咸通十年荧惑填星太白辰星防毕昴诏王景崇披衮冕军府称臣以厌之然亦有不同者如慕容超之灭四星聚奎娄姚之灭四星聚东井后晋天福五年术士孙智永以四星聚斗分野有灾劝南唐主巡东都宋靖康元年太白荧惑岁填四星合于张是年四星合于斗诏图消弭此则天官家所谓四星若合其国兵丧并起君子忧小人流而不可泥于一家之占矣
淳祐三年闰八月壬寅太白填星合于翼 四年九月癸丑荧惑填星合于轸 六年三月戊午太白荧惑合于毕十月乙未填星岁星荧惑合于亢 十年十二月戊戌太白岁星合于危 十二年七月庚寅太白荧惑合于轸九月戊戌太白填星合于箕 宝庆元年五月丁酉荧惑岁星合于昴 三年八月丁卯岁星荧惑在柳 五年六月丙戌太白岁星合于翼 六年十一月甲戌填星荧惑顺行在危十二月辛丑填星太白荧惑合于室 景定元年正月庚辰岁星荧惑行入尾 三年四月庚子荧惑岁星合于危十一月丁未荧惑填星合于娄 五年四月庚午太白岁星合于娄六月戊辰荧惑与岁星合八月壬寅朔荧惑与填星合
度宗咸淳三年七月己亥太白填星合于井 十年十月丙寅荧惑与填星行在轸
恭帝德祐元年十月丁巳太白与填星合
金熙宗皇统九年七月甲辰太白辰星岁星合于张世宗大定四年正月戊子荧惑岁星同居氐 十七年九月庚戌岁星荧惑太白聚于尾 二十二年十一月癸未荧惑太白皆出氐中 二十四年十月壬申太白辰星同度 二十六年八月乙亥朔日月五星防于轸章宗泰和八年八月壬戌太白岁星光苣相及同在张一度
哀宗正大三年十一月癸酉五星见于西南
天兴元年七月乙巳太白岁星荧惑月俱防于轸翼八月甲戌太白岁星交
元世祖十五年十一月辛亥太白荧惑填星聚于房二十八年正月壬寅太白荧惑填星聚奎
【臣】等谨按太祖纪二十一年十一月丁丑五星聚见于西南志不载
成宗大德二年二月辛酉岁星荧惑太白聚危 五年三月己巳荧惑填星相合 六年七月癸巳朔荧惑填星辰星聚井 九年十一月庚戌岁星太白填星聚于亢
仁宗皇庆元年十二月甲申荧惑填星辰星聚井英宗至治元年正月甲辰辰星太白荧惑填星聚于奎二月壬子太白荧惑填星聚于奎 二年十二月乙丑太白歳星荧惑聚于室 三年二月癸亥朔荧惑太白填星聚于胃
泰定帝泰定二年二月庚寅荧惑岁星填星聚于毕三年三月庚午填星太白岁星聚于井
顺帝至正二年十一月辛卯岁星荧惑太白聚于尾十三年正月戊戌荧惑太白辰星聚于奎 二十一年六月乙未荧惑岁星太白聚于翼 二十四年七月癸亥太白与岁星相合于翼二星相去八寸余 二十五年七月丁丑填星岁星荧惑聚于角亢闰十月戊辰太白辰星荧惑聚于斗 二十六年十一月丙申太白岁星辰星聚于尾 二十七年十月丁卯岁星太白荧惑聚于斗
明太祖洪武十四年六月癸未辰星荧惑太白聚于井十七年六月丙戌岁星填星太白聚于参 十八年
二月乙巳五星并见三月戊子填星岁星太白聚于井二十年二月壬午朔五星并见 二十四年七月戊
子太白荧惑填星聚于翼十一月乙未辰星岁星合于斗十二月甲子荧惑辰星合于箕 二十五年正月辛kao丑荧惑岁星合于牛 二十六年十月壬辰太白填星同度
成祖永乐元年五月甲辰五星俱见东方 二年四月戊子太白荧惑合于井
英宗正统十四年九月壬寅太白填星荧惑聚于翼十二月辛未太白岁星合于尾
景帝景泰元年十月壬申太白岁星合于箕十二月己丑辰星岁星同度 二年九月庚申太白荧惑填星聚于轸 四年三月乙丑太白岁星合于壁 五年五月戊辰太白岁星合于奎六月己酉荧惑岁星合于胃十一月己未太白填星合于氐 七年三月戊戌太白荧惑合于奎十月戊申岁星荧惑合于
英宗天顺元年五月乙丑太白岁星合于井十二月丙辰太白填星合于心 二年九月甲寅太白填星合于斗 三年九月乙巳太白岁星合于角 四年十月壬申岁星荧惑辰星太白聚于氐 五年十一月己亥填星荧惑合于牛甲子太白荧惑合于虚 六年九月甲午太白荧惑合于张 七年十月庚寅岁星荧惑合于女庚戌太白岁星合于女 八年二月【时宪宗已即位】丙午填星岁星太白聚于危
宪宗成化四年四月癸巳岁星荧惑合于井壬子太白岁星合于井 七年七月庚子太白岁星合于井 十一年八月甲午荧惑填星同度
孝宗治十三年四月癸丑荧惑太白辰星聚于井十六年八月庚申荧惑填星聚于井 十八年五月丙申太白岁星合于星九月【时武宗已即位】乙未太白岁星同度武宗正德二年九月戊辰辰星岁星太白聚于亢世宗嘉靖三年正月壬午五星聚于营室
光禄少卿署钦天监事乐防上言占书云五星之聚是谓改易王者有德受庆子孙蕃昌无德受殃失其国家百姓流亡又云五星聚房周祚以昌聚箕齐桓用覇汉兴聚井宋盛聚奎天宝聚于尾箕而唐德弗称旋有禄山之祸皇上圣德中兴五星适聚冝易简寡欲以修德俭用节财以惠民帝纳之
十九年九月乙卯太白辰星填星聚于角 二十三年正月癸卯荧惑岁星填星聚于房 四十二年七月戊戌太白岁星填星聚于井 四十三年四月庚子岁星荧惑填星太白聚于柳
神宗万厯十七年十二月辛卯荧惑太白同度 二十年六月壬子太白辰星填星聚于井 三十二年九月辛酉岁星填星荧惑聚于危
熹宗天啓四年七月丙寅五星聚于张
愍帝崇祯七年闰八月丙午至九月壬申填星荧惑太白聚于尾 十年十一月己卯岁星荧惑合于亢甲午填星辰星同度
瑞星
辽穆宗应厯十一年二月丙辰老人星见
南京留守萧思温奏老人星见乞行赦宥
十三年二月乙巳老人星见 十五年正月老人星见圣宗统和元年十月癸未朔老人星见 三年七月丙寅老人星见
金熙宗皇统三年八月丙申老人星见
明太祖洪武三年七月文星见
太史以闻帝大喜吏礼二部中选者魏潜等十九人皆擢监察御史
二十年二月丙寅有星出东壁
太史占曰文士効用帝大喜以为将策进士兆也
成祖永乐十三年八月戊寅夀星见
礼部尚书吕震率百官请上表贺不许
十五年七月戊寅旦夀星见
百官请贺帝曰比岁有之不足贺也
二十一年八月戊午旦夀星见
南京钦天监以闻皇太子遣礼部侍郎郭敬诣行在上表贺
【臣】等谨按马端临考书老人星见最详王圻本于辽金二代老人星见皆书至明止书永乐十三年十五年夀星见不受贺二条明天文志则谓老人星江以南常见而燕京必无见理故不书今考实録永乐元年八月庚午四年二月庚辰七月癸未五年八月癸巳皆老人星见六年十月庚辰夜中天辇道东南有星如盏黄色光润而不行【盖周伯德星云】八年八月辛酉老人星见至十三年十四年又两见十六年八月丙戌十七年八月甲午十八年七月庚寅十九年八月庚子俱夀星见至二十一年又见叠书于册不一而足今据王圻本及实録所事有据者书之余皆类志于后若南北人所见异同及其事之虚实姑以俟知者辨之
宣宗宣德五年十二月丁亥有星如弹丸见九斿旁色黄白光润旬有五日而隐
行在钦天监奏曰占书人君施孝德兴礼乐而民人和悦外国来朝则含誉星见于是羣臣表贺
【臣】等谨按志又载六年三月复见考实録是年朝鲜遣陪臣成抑等贺含誉星见是朝鲜以五年十二月含誉见而来贺非又见也
八年闰八月戊午景星三见西北方天门青赤黄各一大如椀明朗清润良乆聚成半月形丁丑有黄赤色见东南方如星非星如云非云【盖归邪星也】
【臣】等谨按史志不载而见于实録者则有景泰二年八月戊子天顺五年八月乙亥七年二月癸亥八月戊子俱老人星见宏治二年二月壬寅三年二月己酉八月丙午四年二月壬子八月癸丑五年二月甲寅八月戊午七年八月乙丑八年二月庚午九年二月乙亥八月辛巳十年二月壬午八月壬午十一年二月乙酉八月己丑十二年八月壬辰十三年二月丙午八月丁酉十四年二月壬寅八月丁丑十五年二月辛酉八月癸丑十六年二月乙卯八月丁巳十七年二月戊午八月戊辰十八年二月壬戌八月甲子并老人星见万厯三十六年二月己未八月丙子南京老人星见观宏治朝瑞星之多则天门开事益不足信然天道既幽渺难知星形亦惝恍无定庸知所称为瑞者之即为实今姑存之以备考证
客星
宋宁宗嘉定十七年六月己丑客星守犯尾宿
理宗嘉熙四年七月庚寅客星出尾宿
辽道宗咸雍元年八月丙申客星犯天庙
诏诸路备盗贼严火禁
金世宗大定二十一年六月甲戌客星见于华盖凡百五十有六日灭
卫绍王大安二年二月客星入紫微中其光散如赤龙之状
元世祖至元十年三月癸酉客星青白如粉絮起毕度五车北复自文昌贯斗杓厯梗河至左摄提凡二十一日
仁宗延祐二年十月丙子朔客星见太微垣十一月丙午客星变为彗犯紫微垣厯轸至壁十五宿明年二月庚寅乃灭
明太祖洪武九年六月戊子客星大如弹丸白色止天仓经外屏卷古入紫微垣扫文昌指内厨入于张七月乙亥灭 十一年九月甲戌客星见于五车东北发芒丈余扫内阶入紫微宫扫北极五星犯东坦少宰入天市垣犯天市至十月己未阴云不见 十八年九月戊寅客星见太微垣犯右执法出端门乙酉入翼彗长丈余至十月庚寅犯军门彗扫天庙
【臣】等谨按星字上加客字俱从明史实録后仿此
宣宗宣德五年八月庚寅客星见南河旁如弹丸大色青黑凡二十有六日灭十月丙申蓬星见外屏南东南行经天仓天庾八日而灭
景帝景泰三年十一月癸未客星见宿积尸气旁徐徐西行
英宗天顺二年十一月癸卯客星见于星宿色白西行至丙午其体微状如粉絮在轩辕旁庚戌生芒五寸犯爟位西北星至十二月壬戌没于东井 五年六月壬辰天市垣宗正旁有星粉白至乙未化为白气而消六年六月丙寅客星见策星旁色苍白入紫微垣犯天牢至癸未居中台下形渐微
考宗治三年十二月丁巳客星见天市垣东南行戊辰见天仓下渐向壁 七年十二月丙寅客星见天江旁徐行近斗至八年正月庚戌入危 十二年七月戊辰客星见天市垣宗星旁入紫微垣东藩经少宰尚书抵太子后宫出西藩少辅旁至八月己丑灭 十五年十月戊辰客星见天庙旁自张抵翼复退至张戊寅灭武宗正德十六年正月甲寅朔东南有星如火变白长可六七尺横亘东西复变钩屈状良乆乃散
世宗嘉靖十一年二月壬午有星见东南色苍白有芒积十九日灭 十三年五月丁卯朔客星见螣蛇厯天厩入阁道二十四日灭 十五年三月戊午客星见天棓旁东行厯天厨西入天汉至四月壬辰没 二十四年十一月壬午有星出天棓入箕转东北行逾月没神宗万厯六年正月戊辰有大星如日出自西方众星皆西环 十二年六月己酉有星出房 三十二年九月乙丑尾分有星如弹丸色赤黄见西南方至十月而隐十二月辛酉转出东南方仍尾分明年二月渐暗八月丁卯始灭 三十七年有大星见西南芒刺四射四十六年十一月丙寅旦有花白星见东方
熹宗天启元年四月癸酉赤星见于东方
【臣】等谨按明史天文志云史记天官书有客星之名而不详其形状叙国皇昭明诸异星甚悉而无瑞星妖星之名然则客星者言其非常有之星殆诸异星之总名而非有专属也李淳风志晋隋天文始分景星含誉之属为瑞星彗孛国皇之类为妖星又以周伯老子为客星自谓本之汉末刘叡荆州占夫含誉所谓瑞星也而光芒则似彗国皇所谓妖星也而形色又类南极老人瑞与妖果有定哉且周伯一星也既属之瑞而云其国大昌又属之客星而云其国有兵有丧其説如此果足据乎马迁不复区别良有以也据此以客星为诸异星之总名当矣然自马端临考以瑞星别作一门
王圻续通考因之编次厯代皆然今以文星景星之属移入瑞星门内余悉依志编次
云气
【臣】等谨按马端临考目録内有云气而无虹蜺乃自汉迄宋每朝错载云气虹蜺盖以虹蜺即云气
之变态从其类也若王圻续通考于云气后别载虹蜺似非前人类志之意故仍端临旧例以虹蜺附入云气中编年分载庶几醒目
宋理宗嘉熙三年十月己丑虹见 四年二月辛丑白虹贯日丙辰白气亘天
宋史孟珙传曰端平元年正月鄂州江陵府副都统制孟珙攻蔡州见黑气压城上
淳祐二年四月甲寅白气亘天 十年十二月丁巳虹见 景定三年七月甲申夜白气亘天 宝祐五年十月甲午虹见
宋史五行志度宗咸淳三年襄阳城中白气自西而出
辽太祖神册二年六月乙巳幽州城中有气如火状时围幽州不克及见是气帝曰未可攻也遂班师
天显元年正月己未白气贯日七月辛巳有紫黑气蔽天逾日乃散
景帝保宁五年四月丙申白气昼见
圣宗统和二十年正月癸丑东方五色虹见
道宗夀隆七年正月壬戌朔夜白气如练自天而降黑云起于西北疾飞有声北有青赤黑白气相杂而落【臣】等谨按金史太祖纪辽道宗时常有五色云气若二千斛囷仓状屡见东方辽司天孔致和窃谓人曰其下当生异人建非常之事天以象告非人力所能为也至咸雍四年太祖生云
金海陵天德二年正月甲辰白虹贯日十一月丙戌亦如之十二月乙卯庆云见状如鸾凤五彩 三年正月丁酉白虹贯日 正隆六年十月丙午庆云见
【臣】等谨按金史世宗纪是年九月有云来自西黄龙见云中至是日庆云见官属诸军劝进实为帝即位东京之兆也
世宗大定七年闰七月己卯午刻庆云环日八月辛亥午刻复如之 二十三年十月己未庆云见于日侧二十九年正月乙卯白虹贯日亘天二月乙丑白虹亘天
【臣】等谨按金史天文志谓金九主莫贤于世宗故终金之代庆云环日者三皆见于其世云
章宗明昌三年十二月丙辰北方微有赤气 泰和三年十月甲辰申酉间天色赤夜将旦复然 五年九月戊子戌时西北方黑云间有赤气如火次及西南正南东南方皆赤中有白气贯彻乍隐乍见既而为雨随作风人定后黑云间赤气复起于西北方及正西正东东北往来游曵内有白气数道时复出没其赤气又满中天约四更皆散 六年正月北京申龙山县西见有云结成车牛行帐之状或如前后摧损之势晡时乃散九月乙酉夜将曙北方有赤白气数道厯王良下徐行至北斗开阳揺光之东而散
卫绍王大安元年四月壬申北方有黑气如大道东西竟天至五更散 三年三月辛酉辰刻北方有黒气如堤内有白气三似龙虎之状 至宁元年紫云覆彰德城上数日
【臣】等谨按宣宗纪及五行志帝判彰德军所至着祥异时有卫绍王至宁元年紫云覆城之瑞遂入继大统乃其騐也
宣宗贞祐元年十月丙午夜有白气三冲紫微而不贯十二月丙申白气东西竟天移时散 三年六月戊申夜有黑气广如大路自东南至于西北其长竟天 兴定三年七月庚申五色云见十月乙丑平凉府庆云见十一月癸丑白虹二夹月寻复贯之 五年正月山东庆云见六月戊寅日将出有气如大道经丑未厯虚危东西不见首尾移时没十二月己丑北方有白气广三尺余东西亘天
帝于庆云见平凉时遣官騐实以告太庙告国中至山东行省古纲奏庆云见命图以进
元光元年十一月丁未东北有赤云如火
哀宗正大二年二月甲寅有黄黑祲 三年三月庚午省前有气微黄自东北亘西南其状如虹中有白物十余往来飞翔又有光倐见如二星移时方灭 四年六月丙辰有白气经天【或云太白入井】十一月乙未日上有虹背而向外者二约长丈余两旁俱有白虹贯之
元世祖中统二年正月辛未夜东北赤气照人大如席二十四年七月癸丑白虹贯日
【臣】等谨按元史五行志载白虹于金不从革内仅存此与至顺三年五月二条不免太畧今从纪备録之
武宗至大三年正月丁亥白虹贯日八月甲寅复如之泰定帝泰定四年二月辛卯白虹贯日
文宗至顺元年九月癸巳白虹贯日 二年二月己酉白虹贯日 三年五月丁酉白虹并日出长竟天顺帝至元三年正月丁巳白虹贯日八月癸未亦如之四年八月丁酉白虹贯天 至正十三年冬袁州路
每日暮有黑气环绕郡城 十四年十二月辛卯绛州北方有红气如火蔽天 十八年三月辛丑大同路夜黑气蔽西方有声如雷少顷东北方有云如火交射中天遍地俱见火空中有兵戈之声 十九年九月丙午夜白虹贯天 二十一年七月己巳忻州西北有赤气蔽天如血乙酉大同路北方夜有赤气蔽天移时方散八月癸未彰德西北夜有红气亘天至明方息 二十二年京师有白气如小索起危宿长数百丈扫太微二十三年三月壬戌大同路夜有赤气亘天中侵北斗六月丁巳绛州有白虹二道冲斗牛间庚申平阳路有白气三道一贯北极一贯北斗一贯天汉至夜分方灭八月丙辰沂州有赤气亘天中有白色如蛇形徐徐西行至夜分乃灭十月丙申朔青齐一方赤气千里 二十四年九月癸酉夜天西北有红光至东而散 二十六年三月丁亥白虹五道亘天其第三道贯日又有气横贯东南良乆乃灭 二十八年七月癸酉京城虹气满空如火照人自旦至辰方息乙亥京城黑气起百步内不见人从寅至已方息闰七月壬戌白虹贯日乙丑亦如之
【臣】等谨按明史帝纪元至正十八年十二月太祖自将攻婺州大破之婺州降先一日城中人望见城西五色云如车盖以为异及是乃如为太祖驻兵地云
明太祖洪武四年四月辛丑五色云见戊申己酉十一月壬戌并如之 五年正月庚午丙子五色云见六月辛巳七月己酉壬子八月己亥复如之 六年六月丁丑七月癸卯庆云见 七年四月丙午庆云见五月丙戌癸巳甲午六月乙未乙卯七月己卯八月辛酉并如之 八年正月壬申庆云见四月丁未五月庚午癸未六月壬辰己亥十月庚戌并如之 九年八月癸巳庆云见 十年正月己巳白虹贯日十二月甲子白虹贯月 十三年正月壬子白虹贯日九月甲申五色云见甲辰白虹贯日 十四年正月黑气亘天十一月壬午黑气亘天 十五年正月甲申五色云见丁未白虹贯日五月庚申五色云见九月乙卯丙寅十一月辛酉五色云见 十八年四月癸巳乙未五色云见五月辛未甲申六月癸丑并如之 十九年三月己巳白虹贯日二十年十一月丁亥五色云见 二十一年二月乙
卯黑气亘天五月乙酉五色云见 二十二年十二月戊午白虹贯日 二十三年正月壬辰日晕白虹贯珥二十七年六月乙卯五色云见 二十八年十一月
乙亥日上赤气长五丈余须臾又生直气背气皆青赤色又生半晕两白虹贯珥已而弥天贯日 三十年二月辛亥白虹亘天贯日
二十一年五月翰林学士刘三吾进曰云物之祥征乎治世舜形于诗歌宋以为贤人之符此圣德所致国家之美庆也帝曰古人言天降灾祥在德使德靡悔灾亦可弭茍爽其德虽祥无福国家之庆不专于此也
成祖永乐元年六月甲寅日下五色云见八月壬申日珥随五色云见 八年二月庚戌车驾次永安甸日下五色云见 十一年六月戊申朔武当山顶五色云见十七年九月丙辰庆云见十二月癸未亦如之 十
八年闰正月癸未星重半晕上有青赤背气左右有珥白虹贯之随生黄气璚气 二十二年十一月【时仁宗已即位】丙戌月下五色云见
仁宗洪熙元年正月乙未日生两珥白虹贯之四月丁未如之二月癸酉庚辰三月乙未俱五色云见六月【时宣宗已即位】庚戌中天有白气东西竟天
宣宗宣德元年二月己卯白虹贯月珥 二年十一月乙未日下五色云见【实録是日皇长子生即英宗也】十二月甲戌白虹贯月珥 四年六月戊子五色云见 五年四月庚辰白虹贯日珥 十年三月【时英宗已即位】丁亥月生五色云十二月辛亥白虹贯日珥
【臣】等谨按宣德实録所载云物颇繁其言红黑苍白云之类大抵皆寻常时有者故不附録
英宗正统元年二月己酉白虹贯月九月丁未十二月丙戌亦如之辛亥未刻黑气亘天 二年七月庚子月生五色云八月甲申北方黑气东西亘天十月己丑日生五色云十二月癸亥亦如之 三年四月庚辰白虹贯日珥七月己亥夜中天有苍白云南北竟天贯南北斗十二月癸酉白虹贯月珥 七年十二月辛丑白虹贯月晕 九年十一月甲午月生五色云 十年九月丁酉日生五色云十一月甲午月生五色云 十一年正月乙未白虹弥天 十四年八月戊申东北生虹蜺如杵
【臣】等谨按正统实録元年八月丁卯夜有黑气二道东西竟天二年七月壬寅夜北方生白虹一道两头至地六年七月戊戌五色云见于西方七年四月戊戌月生五色云八年十月辛卯昏刻天中有黑气南北亘天九年十月丙午夜五鼔北方有黑气长十余丈濶五尺余离地逾三尺徐徐北行十年八月癸亥日生五色云十一年二月辛酉有异气现华盖殿金顶及奉天殿防吻之上十四年正月辛卯白虹贯月此外所载白黑云气亦寻常时有者不録
景帝景泰元年二月壬午酉刻日上黑气四道约长三丈离地丈许两头鋭而贯日其状如鱼壬寅黑气南北亘天六月乙酉赤云四道两头鋭如耕垅状徐徐东北行而散八月甲戌黑云如山化作龙虎麋鹿状十月辛未西南黑气如烟火南北亘天 二年正月癸卯白虹贯日珥四月庚辰有黑气如烟摩地而上六月戊寅日生五色云 三年正月丙辰日生白虹 四年十一月丁卯月生五色云 五年十一月壬戌白虹贯月右珥【臣】等谨按景泰实録元年闰正月癸酉酉刻西方有气下黑上黄非云非雾蔽天掩日更尽方散二年四月甲午西方有黑气如烟雾摩地而生徐徐南行七年九月丁丑夜北方白虹见首尾指地余所载亦如苍白云之类不録
英宗天顺元年二月庚戌白虹贯日辛亥白虹贯日弥天 二年二月乙卯白虹贯日十月壬申月生五色云四年十月戊午月生五色云
【臣】等谨按天顺实録元年六月甲辰北方有黑气濶而且厚如山林烟火状七月戊申白虹见东方直起上鋭长十余丈二年十月己巳南京日入后西南有赤气如火影十二月甲子正北火影中见赤气一道濶二尺余直冲天中长五十余丈其形上鋭状如立鎗三年十二月甲戌夜南方火影中见赤气濶二尺余长十余丈其形上鋭如立四年八月乙丑西北有黑气摩地而生徐徐南行余所载皆黑白云气不録
宪宗成化八年三月庚子黑气起西北临清德州昼晦十一年正月丙寅月生五色云 十八年十月庚午
五色云见于泰陵 二十年二月己未日生白虹东北亘天 二十一年闰四月壬辰开濮二州清丰金乡申未时黑气起西北化为五色须臾晦如夜
成化实録三年七月癸酉东北生白虹两头自地出良乆防五年三月癸卯月生五色云晕十一年正月丙寅月生五色云
【臣】等谨按成化十八年十月事实録载孝宗治十八年十月武宗已即位庚午孝宗葬泰陵五色云见非成化朝事也今从天文五行二志载于此
孝宗治二年正月甲戌白虹弥天辛巳日生五色云丙戌白红弥天 四年二月庚戌白虹弥天 五年二月己巳北方黑气东西亘天十二月辛未夜东方有白气南北亘天去地五丈 六年八月壬申南京有黑气东西百余丈 十四年三月己酉朔日生五色云 十六年二月庚子冝良黑气弥空咫尺莫辨人形 十八年二月己巳白虹弥天
治实録八年七月甲午夜京师北方白蜺见色苍白九年三月乙酉白虹贯日弥天十一年十二月庚申亦如之十三年二月己亥白虹弥天十四年三月己酉朔日生五色云十八年十月武宗已即位庚午孝宗葬泰陵五色云见
武宗正德元年正月乙酉白虹弥天崇明空中夜有红光曳尾如虹起东北至西南没声如雷年丑凤阳红光发与日同色声如雷三月戊申夜太原空中见红光如弯弓长六七尺旋变黄又变白渐长至二十余丈光芒亘天 二年八月己亥赤光见宁夏长五丈十二月年酉甲子白虹弥天 十二年闰十二月丁丑夜瑞州有红气变白形如曲尺中外二黑气相鬬者乆之
正德实録元年十二月庚戌青州有气如龙色红黄乆之变青白而散六年正月壬子朔清河干圩黑气突起俄而雷雨大作忽明忽晦至巳刻气如炎暑九年十一月癸酉山西襄陵西南白气二如帚移时散
世宗嘉靖七年正月乙亥白虹弥天 十三年二月壬辰白虹亘天 十七年九月戊子日生五色云 十八年二月庚子朔当午日下五色云见长径二寸形如龙凤十二月壬午立春白虹弥天 四十一年十一月辛丑白虹弥天
穆宗隆庆五年三月年巳白虹亘天
隆庆实録二年四月甲申万全都司空中有赤黑二云如鬬六年正月庚申夜北方有赤气如火光良乆渐散
神宗万厯三十五年正月庚午黑气蔽天 四十八年二月癸丑白虹弥天
万厯实録九年十月丙申庆云见于宜阳凝结如盖厯已尽午方散十九年二月丁丑甘肃凉州有白气贯月二十四年七月丁丑白气贯月三十七年二月壬戌夜八月甲戌黔白气亘天
熹宗天启元年二月甲午白虹弥天
愍帝崇祯八年二月丙午白虹贯日 十二年二月壬申濬县有黑黄云起旋分为二顷之四塞狂风大作黄埃涨天间以青白气五步之外不辨人踪至昏始定十三年正月丁卯黑气弥空者三日
【臣】等谨按以上所载黑气皆互见于物异考黒眚黑祥门以例须两存故也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五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十六
物异考
【臣】等谨按马端临考物异一门用刘向五行传以水火木金土为纲举天地万物动植无大小皆推其类而附之以发明大传着天人之应悉本唐史所谓于天为五星于地为五方于人为五常总其精气之用谓之五行绵代史官因而缵之是也昔宋仁宗最深范学尝与王洙论五行五事之证采五行六沴及前代庶应撰洪范政鉴及洛书五事图斯考殆奉为成宪欤又引苏洵郑樵之説极论向隳裂洪范失其伦理以及自汉以来志五行者强傅事应之谬其言与欧阳修吕祖谦叶适朱朝瑛诸家之论足相发明夫春秋记灾异而不着其事应要在人修省而自得之故圣人于迅雷风烈必变而不语怪神二者非相悖也惟其不语是以必变倘必曰某异应某事则事偶有不应而将无以示惩即事应而所惩亦止于此事则所遗且复不少董仲舒曰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又曰人之所为其美恶之极乃与天地相流通其善言天人之际矣马氏又以郑论一归之妖妄为矫枉过正其説亦最持平葢向歆而降京房李寻之徒往往杂于委巷小夫巫瞽之説乃攻之者竟至于天变不足畏系辞不足信不亦已甚耶今于宋以后诸史无可见者则径从其阙而事应之切近较然共晓者附録一二冀于经训遗意或有合焉
水灾
宋宁宗嘉定十年六月东川大水 十一年六月武康吉安县大水漂官舍民庐坏田稼人畜死者甚众 十四年沔成阶利四州水建康府大水
【臣】等谨按马端临通考载水灾始于春秋鲁桓公元年迄于宋宁宗嘉定十七年考之纪志嘉定时尚有未及载者今补録如右
理宗寳庆元年七月滁州大水 二年七月遂安休宁两县界山裂洪水发坏公宇民居田畴
【臣】等谨按理宗纪又载三年七月诏赈赡被水州县志无三年被水州县可考当是讹二为三王圻续通考谓五年秋台州大水漂屋人溺死考寳庆止三年则又讹三为五无疑也
绍定二年九月台州大水 四年沿江水灾 端平三年三月蕲州大雨水漂民居是年英徳府昭州及襄汉江皆大水 嘉熙元年饶信州水 三年浙江溢【臣】等谨按志称嘉熙二年浙江溢而纪则云三年八月戊戌朔以浙江潮患告天地宗庙是江溢实三年事而志误也今从纪
淳祐二年六月浙右大水七月常润建康大水两淮尤甚 七年福建水 十年八月台州大水九月严州水十一年八月甲辰汀州山水暴至漂人民九月江陵
水是年浙江多水饶州亦水 十二年六月建宁府严衢婺信台处南剑州邵武军大水冒城郭漂屋庐死者以万数
礼部郎兼史馆检讨牟子才言浙东福建九郡同日大水遣使访问徳至渥也愿出内帑赈之时又以防知政事徐清叟言即日降诏分郡赈恤
寳祐元年七月温台处三郡大水 二年九月山隂萧山会稽诸暨四县水 三年五月浙西大水 开庆元年五月婺州水漂民庐是嵗滁严州水 景定二年六月近畿水灾安吉尤甚 三年二月临安安吉嘉兴属邑水民溺死者众
度宗咸淳六年九月台州水闰十月安吉州水十一月嘉兴华亭两县俱水 七年正月绍兴府诸暨县湖田水五月诸暨大水重庆府江水溢者三 八年八月绍兴府六邑水 十年三月庐州水四月【瀛国公已即位】绍兴府大雨水八月临安府安吉武康县水
辽穆宗应厯三年十一月南京水
圣宗统和十一年七月桑干羊河溢居庸闗西害禾稼殆尽奉圣南京居民庐舍多垫溺者 十二年正月漷隂镇水漂溺三十余村 二十七年七月霖雨潢土斡剌隂凉四河皆溢漂没民舍 二十九年三月南京平州水 开泰元年十二月诸道水灾 太平六年二月南京水 十一年五月大雨水诸河横流皆失故道道宗咸雍四年十月永清武清安次固安新城归义容城诸县水 太康八年七月南京霖雨沙河溢永清归义新城安次武清香河六县伤稼
天祚帝干统三年二月武清县大水
金太宗天会二年海兰伊勒呼水霖雨害稼秋泰州潦害稼 十年鸭緑混同江暴涨
熙宗天眷元年七月安春河溢壊民庐舍
海陵正隆二年【时世宗已即位】东梁水溢暴至城下水与城齐世宗大定八年六月河决李固渡水溢曹州 十七年七月大雨滹沱卢沟水溢河决白沟 二十年秋河决卫州 二十六年秋河决坏卫州城 二十九年六月【时章宗已即位】曹州河溢
章宗明昌四年六月河决卫州魏青沧皆被害 五年七月河决阳武故堤灌封邱而东
宣宗贞祐二年六月潮白河溢漂古北口铁裹闗门至老王谷 兴定四年七月河南大水唐邓尤甚
元世祖至元元年真定顺天河间顺徳大名东平济南等郡大水 四年五月应州大水 五年八月亳州大水 六年十二月献莫青沧四州及丰州浑源县大水九年九月南阳怀孟卫辉顺天等郡洺磁泰安通滦
等州淫雨河水并溢圯田庐害稼 十三年十二月济宁及髙丽沈州水 十四年六月济宁路雨水平地丈余损稼曹州定陶武清二县濮州堂邑县雨水没禾稼十二月冠州永年县水 十六年十二月保定等路水十七年正月磁州永平县水八月大都北京懐孟保
定东平济宁等路水
【臣】等谨按十七年八月一条世祖纪云大都北京懐孟保定南京许州平阳旱濮州东平济宁磁州水彼此互异未知孰是
十八年二月辽阳懿州盖州水十一月保定清苑县水二十年六月太原懐孟河南等路沁河水涌溢坏民
田一千六百七十余顷卫辉路清河溢损稼又南阳府唐邓嵩四州河水溢损稼十月涿州巨马河溢 二十一年六月保定河间濵棣大水
【臣】等谨按世祖纪十九年八月江南水志不载又云二十一年四月涿州巨马河决冲突三十余里志作二十年事未知孰是
二十二年秋南京彰徳大名河间顺徳济南等路河水溢坏田三千余顷髙邮庆元大水伤人民七百九十五户壊庐舍三千九十区 二十三年六月安西路华州华隂县大雨潼谷水涌平地三丈余杭州平江二路属县水坏民田一万七千二百顷大都涿漷檀顺蓟五州汴梁归徳七县水 二十四年六月霸州益津县雨水九月东京谊静麟威逺博索等处水 二十五年七月胶州大水民采橡为食十二月太原汴梁二路河溢害稼 二十六年二月绍兴大水十月平滦路水坏田稼一千一百顷
【臣】等谨按世祖纪至元二十三年三月雄霸二州及保定诸县水溢冒官民田十月河决开封祥符陈留太康通许鄢陵扶沟洧川尉氏阳武延津中牟原武睦州十五处二十四年三月汴梁河水溢十一月大都路水是嵗浙西诸路水保定太原河间般阳顺徳南京真定河南等路霖雨害稼太原尤甚二十五年二月京师水四月浑河决杭苏湖秀四州大水五月河决襄邑漂麦禾平江水又河决汴梁太康通许三县陈颍二县皆被害六月睢阳霖雨河溢害稼资国富昌等十六屯雨水七月霸漷二州霖雨害稼二十六年五月御河溢入防通渠漂东昌民庐舍泰安等屯田大水六月济宁东平汴梁济南棣州顺徳平滦真定霖雨害稼七月尚珍署屯田大水又雨坏都城御河溢河间大水害稼沙河溢铁灯扞堤决八月霸州大水大都路霖雨害稼九月平滦昌国等屯田霖雨害稼十月营田提举司水平滦路水俱害稼闰十月左右卫屯田及寳坻屯田大水害稼以上志皆不载然皆以蠲赐事及之已详赈恤门故从附録
二十七年正月甘州无为路大水五月江隂州大水六月河溢太康县没民田三十一万九千亩八月沁水溢广州清逺县大水十一月河决祥符义唐湾太康通许二县陈颍二州大被其患 二十八年二月常徳路水八月浙东婺州水九月平滦保定河间三路大水 二十九年五月龙兴路南昌新建进贤三县水六月镇江常州平江嘉兴湖州松江绍兴等路府水扬州宁国太平三郡大水闰六月岳州华容县水 三十年五月深州静安县大水十月平滦路水 三十一年五月【时成宗已即位】峡州路大水八月赵州宁晋县水十月辽阳路水【臣】等谨按世祖纪二十七年四月芍陂屯田霖雨河溢害稼二万二千四百八十亩五月尚珍署广备等屯大水六月泉州及懐孟路武陟县汴梁路祥符县皆大水七月终南等屯霖雨害稼万九千六百余亩江西赣吉袁瑞建昌抚水皆溢龙兴城几没江夏水溢害稼六千四百七十余亩魏县御河溢害稼五千八百余亩九月御河决髙唐没民田十月江隂宁国等路大水民流移者四十五万八千四百七十八户十一月广济署洪济屯大水易水溢雄莫任邱新安田庐漂没无遗二十八年十二月广济署大昌等屯水二十九年闰六月河西务水三十年九月恩州水皆已详赈恤门
成宗元贞元年五月建康漂阳州太平当涂县镇江金坛丹徒等县常州无锡州平江长洲县湖州乌程县鄱阳余干州常徳沅江澧州安乡等县水歴城县大清河水溢坏民居七月辽东和州大都武卫屯田水九月庐州平江二郡大水 二年五月太原平晋县献州交河乐夀二县莫州任邱莫亭等县湖南醴陵州水六月大都路益津保定大兴三县水损田稼七十余顷真定古城获鹿藁城等县保定葛城归信新安束鹿等县汝宁颍州济宁沛县扬庐岳澧四郡建康太平镇江常州绍兴五郡水八月棣州曺州水九月河决南封邱祥符宁陵襄邑五县十月河决开封县十二月江陵潜江县沔阳王沙县淮安海宁朐山盐城等县水
【臣】等谨按成宗纪元贞元年八月平江安丰等路大水与志九月一条小异二年七月彰徳真定曹州濵州水大抵即志六八月间事也
大徳元年三月归徳徐州邳州宿迁濉宁鹿邑三县河南许州临颍郾城等县睢州襄邑太康扶沟陈留开封杞等县河水大溢漂没田庐五月河决汴梁发民夫三万五千塞之漳水溢害稼龙兴南康澧州南雄饶州五郡水六月和州歴阳县江水溢漂庐舍一万八千五百区七月彬州耒阳县衡州酃县大水溺死三百余人七月温州平阳瑞安二州水溺死六千八百余人十一月常徳武陵县大水 二年六月河决蒲口凡九十六所泛溢汴梁归徳二郡大名东昌平滦等路水
时河决蒲口令河北河南肃政亷访使尚文按视建防河之防文言河自陈留抵睢东西百有余里南岸视水髙六七尺或四五尺北岸故隄水视田髙三四尺或髙下等大较南髙于北约八九尺隄安得不坏水安得不北也蒲口今决千有余步东走归旧渎行二百里至归徳横隄之下复合正流或强湮遏上决下溃功不可成揆今之计河北郡县宜顺水性筑长隄以御泛溢归徳徐邳之民任择所便避其冲突被害民户量给河南退滩地以为业异时决他所亦如之亦一时救患之良防也蒲口不塞便帝从之防河朔郡县山东宪部争言不塞则河北桑田尽化鱼鼈之区塞之便帝复从之遣尚书诺海御史刘赓等塞之明年蒲口复决自后塞河之役无嵗无之竟如文言
三年八月河间郡水 四年五月保定真定二郡通蓟二州水六月归徳睢州大水 五年五月宣徳保定河间属州水宁海州水六月济宁般阳益都东平济南襄阳平江七郡水七月江水暴风大溢髙四五丈连崇明通泰真州沿江之地漂没庐舍被灾者三万四千五百余户辽阳大宁路水八月平滦郡雨滦河溢顺徳路水六年四月上都大水五月济宁路大水归徳府徐州
邳州睢宁县雨五十日沂武二河合流水大溢东安州浑河溢坏民田一千八百余顷六月广平路大水 七年五月济南河间等路水六月辽阳大宁平滦昌国沈阳开元六郡雨水壊田庐男女死者百十有九人修武河阳新野兰阳等县赵河湍河白河七里河沁河潦河皆溢台州风水大作宁海临海二县死者五百五十人八年五月太原阳武县卫辉获嘉县汴梁祥符县河
溢大名滑州濬州雨水坏民田六百八十余顷八月潮阳风海溢漂民庐舍 九年六月汴梁武阳县思齐口河决东昌博平堂邑二县雨水潼川郪县雨绵江中江溢水决入城龙兴抚州临川三郡水七月沔阳玊沙县江溢峄州水扬州泰兴县淮安山阳县水八月归徳府宁陵陈留通许扶沟大康杞县河溢大名元城县大水 十年三月道州营道等处暴雨江溢漂荡民庐溺死者众五月雄州漷州水平江嘉兴二郡水害稼六月保定满城清苑二县雨水大名益都定兴等路大水七月平江路大风海溢吴江州大水 十一年【武京已即位】六月靖海容城束鹿隆平新城等县水七月冀宁文水县汾水溢十一月卢龙滦河迁安昌黎抚宁等县水【臣】等谨按成宗纪大徳三年八月汴梁大都水或即志四年五六月中事五年七月浙西积雨泛溢大伤民田或即志七月江溢事大都保定河间济宁大名水或即志五六月事六年七月顺徳水或即志四月上都六月广平事至十年四月赣县暴雨水溢十一年九月襄阳霖雨十月杭州平江水大约以赈济而书之虽水不成大灾故志不载也
武宗至大元年七月济宁路雨水平地丈余暴决入城漂庐舍死者十有八人真定路淫雨大水入南门下注槀城死者百七十人彰徳卫辉二郡水损稻田五千三百七十顷 二年七月河决归徳府又决汴梁封邱县三年六月洧川鄄城汶上三县水峡州大雨水溢死
者万余人汝州大水死者九十二人六安州大水死者五十二人沂莒兖三州诸县水没民田七月循州惠州大水漂庐舍二百九十区 四年【仁宗已即位】六月大都三河县潞县河东祁县懐仁县永平丰盈屯雨水害稼七月东平济宁般阳保定等路大水江陵松滋县桂阳临武县水
【臣】等谨按武宗纪所载济宁真定等大水在元年九月与志载七月异又如元年五月宁夏府水六月益都水七月汜水长林当阳夷陵宣城逺安诸县水十一月河南水志俱不载
仁宗皇庆元年五月归徳睢阳县河溢六月大宁水达勒达路水松阿哩江溢民避居伊玛音尔岭八月松江府大风海水溢 二年五月辰州沅陵县水六月涿州范阳县东安州苑平县固安州霸州益津永清永安等县雨水坏田稼七千六百九十余顷河决陈亳睢三州开封陈留等县八月崇明嘉定二州大风海溢 延祐元年五月常徳路武陵县雨水坏庐舍溺死者五百人六月涿州范阳房山二县浑河溢坏民田四百九十余顷七月沅陵卢溪二县水八月肇庆武昌建康杭州建徳南康江州临江袁州建昌赣州安丰抚州等路水二年六月河决郑州坏汜水县治七月京师大雨漷州昌平香河寳坻等县水全州永州江水溢害稼 三年四月颍州泰和县河溢七月婺源州雨水溺死者五千三百余人 四年正月解州盐池水 五年四月庐州合肥县大雨水六月河间路漳河水溢坏民田二千七百余顷益都般阳济南东昌东平济宁等路曹濮泰安髙唐等州大雨水害稼辽阳广宁沈阳永平开元等路水大名路属县水壊民田一万八千顷汴梁归徳汝宁彰徳真定保定卫辉南阳等郡大雨水 七年【英宗已即位】四月安丰庐州淮水溢损禾麦一万顷城父县水五月江陵县水六月棣州徳州大雨水坏田四千六百余顷七月上蔡汝阳西平等县水八月霸州文安文成二县滹沱河溢害稼汾州平遥县水是嵗河决汴梁原武县【臣】等谨按仁宗纪延祐元年七月武清县浑河隄决与志六月河决涿州当是一事他如皇庆元年八月宁国路泾县水延祐元年八月台州岳州武冈常徳道州等路水十二月汴梁南阳归徳汝宁淮安水二年正月霖雨坏浑河隄堰没民田三年六月河决汴梁没民居四年二月曹州水七年八月河间路水志皆不载
英宗至治元年六月霸州大水浑河溢被灾者三万余户七月蓟州平谷渔阳二县顺州邢台沙河二县大名魏县永平石城县大水彰徳临漳县漳水溢大都固安州真定元氏县东安寳坻县淮安清河山阳等县水东平东昌二路髙唐曹濮等州雨水害稼音尔济苏部江水溢八月安陆府雨七日江水大溢被灾者三千五百户雷州海康遂溪二县海水溢坏民田四千顷九月京山长夀二县汉水溢十月辽阳肇庆等郡水 二年正月仪封县河溢二月濮州大水闰五月睢阳县亳社屯大水六月奉元郿县邠州新平上蔡二县水八月庐州六安舒城二县水十一月平江路大水损民田四万九千六百顷 三年五月东安州水坏民田一十五百余顷真定武邑县水害稼六月大都永清县雨水损田四百顷七月漷州雨水害稼九月漳州建昌南康等郡水【臣】等谨按英宗纪元年辽阳开元等路大水通州潞县榆棣水决又滹沱河及范阳县巨马河溢浑河防决二年南康建昌州大水大抵即志中所载地名错出不同耳姑从附録
泰定帝泰定元年五月漷州固安州水陇西县大雨水漂死者五百余家龙庆路雨水伤稼六月益都济南般阳东昌东平济宁等郡三十有二县曹濮髙唐徳州等处十县淫雨水深丈余漂没田庐大同浑源河溢陈汾顺晋恩深六州雨水害稼真定滹沱河溢漂民庐舍陜西大雨渭水及黒水河溢损民庐舍渠州江水溢七月真定河间保定广平等郡二十有七县大雨水五十余日害稼大都路固安州清河溢顺徳路任县沙沣洺水溢奉元朝邑县曹州楚邱县开州濮阳县河溢九月延安路洛水溢奉天长安县大雨沣水溢濮州馆陶县水十二月杭州盐官州海水大溢坏堤堑侵城郭有司以石囤木柜捍之不止
帝以海水屡壊隄障侵城郭遣使祀海神仍令有司视形势所便还请垒石为塘诏曰筑塘是重劳吾民也其増石囤捍御庶天其相之
二年正月大都寳坻县肇庆髙要县雨水巩昌路水闰正月雄州归信县大水二月甘州路大雨水漂没行帐孶畜三月咸平府清滱二河合流失故道隳隄堰四月涿州房山范阳二县水岷洮文阶四州雨水五月檀州大水平地深丈有五尺髙邮兴化江陵公安二县水河溢汴梁被灾者十有五县六月冀宁路汾河溢潼江府绵江中江水溢入城深丈余卫辉汲县归徳宿州雨水济宁路虞城砀山单父丰沛五县水七月睢州河决八月霸州涿州永清香河二县大水伤稼九千五十余顷九月开元路三河溢没民田坏庐舍十月宁夏鸣沙州大雨水 三年正月恩州水二月归徳府河决六月大同县大水汝宁光州水七月河决郑州漂没阳武等县民一万六千五百余家东安檀顺漷四州雨浑河决温榆水溢伤稼延安路肤施县水漂民居九十余户八月盐官州大风海溢捍海隄崩广三十余里袤二十里徙民居千二百五十家以避之真定蠡州奉先蒲城县无为州歴阳含山等县水九月平遥县汾水溢十一月崇明州三沙镇海溢漂民居五百家十二月辽阳大水大宁路瑞州大水坏民田五千五百顷庐舍八百九十所溺死者百五十人 四年正月盐官潮水大溢捍海隄崩二十余步四月复崩十九里发丁夫二万余人以木栅竹落砖石塞之不止六月大都东安固安通顺蓟檀漷七州永清良乡等县雨水七月上都云州大雨北山黒水河溢云安县水八月汴梁扶沟兰阳二县河溢漂民居一千九百余家济宁虞城县河溢伤稼十二月夏邑县河溢汴梁中牟开封陈留三县归徳邳宿二州雨水
【臣】等谨按泰定帝纪泰定三年是嵗亳州河溢漂民舍八百余家坏田二千三百顷当与志河决归徳郑州是一时事余如二年五月浙西诸郡霖雨江湖水溢六月通州三河县大雨水丈余八月卫辉路汲县河溢十月曹州属县水十一月常徳路水是嵗陜西御河水溢三年六月大昌屯河决七月永平大都诸属县水八月扬州崇明州海溢九月扬州宁国建徳诸属县水四年三月浑河决五月睢州河溢六月汴梁路河决七月衢州大雨水八月滹沱水溢扬州路崇明州海门县海溢志皆不载惟三年崇明海溢四年汴梁河决合而所纪月又不同存以备考
致和元年三月盐官州海堤崩遣使祷祀造浮图二百十六用西僧法厌之河决砀山虞城二县四月盐官州海溢益发军民塞之置石囤二十九里六月南宁开元永平等路水河间林邑县雨水益都济南般阳济宁东平等郡三十县濮徳泰安等州九县雨水害稼七月广西两江诸州水
【臣】等谨按泰定帝纪是年四月广宁路大水崇明州大风海溢志不载
文宗天厯元年八月杭州嘉兴平江湖州建徳镇江池州太平广徳九郡水没民田万四千余顷 二年六月大都东安通蓟霸四州河间靖海县雨水害稼
【臣】等谨按文宗纪二年五月水达勒达路乌苏果勒千户所大水志不载今考本纪至顺元年九月辽阳行省水达勒达路自去夏霖雨黒龙松阿哩二江水溢民无鱼为食至是迈拉逊一十五狗驿狗多饿死赈粮两月狗死者给钞补市之是赈给在后被灾在前即是年五月事也
至顺元年五月右卫左右手屯田大水害禾稼八百余顷六月河决大名路长垣东明二县没民田五百八十余顷曹州髙唐州水七月海潮溢漂没河间运司盐二万六千七百引闰七月平江嘉兴湖州松江三路一州大水坏田三万六千六百余顷被灾者四十万五千五百余户杭州常州庆元绍兴镇江宁国等路望江铜陵长林寳应兴化等县水没民田一万三千五百余顷大都保定大宁益都属州县水 二年四月潞州潞城县大雨水五月河间莫亭县宁夏河渠县绍庆彭水县及徳安屯田水六月彰徳属县漳水决十月吴江大风太湖水溢漂民居一千九百七十余家十二月深州晋州水 三年三月奉天朝邑县洛水溢五月汴梁河水溢江都泰兴云梦应城等县水六月汾州大水
【臣】等谨按文宗纪至顺二年七月湖州安吉县大水暴涨漂死百九十人或即志十月吴江大风水溢事大都河间汉阳属县水或即志深州晋州事而无汉阳八月江浙诸路水潦害稼计田十八万八千七百三十八顷则仍是大风江溢一事无疑葢太湖界连江浙溢则均分其害也九月湖州安吉县久雨太湖溢此疑于一事重出余如元年六月前后武卫屯田水灾二年六月大都保定真定河间东昌诸路属州县及诸屯水三年五月滹沱河决没河间清州等处屯田四十三顷六月无为州和州水九月益都路之莒沂二州泰安州之奉符县济宁路之鱼台丰县曹州之楚邱县平江常州镇江三路松江府江隂州中兴路之江陵县皆大水志俱不载
四年五月汴梁阳武县河溢害稼六月京畿大霖雨水平地丈余泾河溢闗中水灾黄河大溢河南水泉州霖雨溪水暴涨漂民居数百家七月潮州大水
【臣】等谨按至顺四年即元统元年顺帝于六月初八日即位十月改元是十月以前犹遵用文宗年号志称元统非也
顺帝元统二年正月东平须城县济宁济州曹州济隂县水二月滦河溢永平路属县皆水瑞州路水三月山东霖雨水涌四月东平益都水五月镇江路水宣徳府大水六月淮河涨漂山阳县境内民畜房舍九月吉安路水
【臣】等谨按顺帝纪载是年三月有赈济杭州镇江嘉兴常州松江江隂水旱疾疫事其何地被水未详
至元元年河决大梁封邱县 二年五月南阳邓州大水六月泾水溢八月大都至通州霖雨大水 三年二月绍兴大水五月广西贺州大水害稼六月卫辉淫雨至七月丹沁二河泛涨与城西御河通流平地深二丈余漂没人民房舍田禾甚众民皆栖于树木郡守僧家奴以舟载饭食之移老弱居城头日给粮饷月余水方退汴梁兰阳尉氏二县归徳府皆河水泛溢黄州及衢州常山县皆大水
【臣】等谨按顺帝纪三年六月辛巳大霖雨自是日至癸巳不止京师河南北水溢御河黄河沁河浑河水溢没人畜庐舍甚众壬辰彰徳大水深一丈七月己亥漳河泛溢至广平城下与志小异
四年五月吉安永丰县大水六月邵武大水城市皆洪流漂沿溪民居殆尽 五年五月汀州路长汀县大水平地深三丈许损民居八百家坏民田二百顷溺死者八千余人七月沂州沂沭二河暴涨决隄防害田稼邵武光泽县大水常州宜兴县山水出势髙一丈坏民居六年二月京畿五州十一县及福州路福宁州大水
六月衢州西安龙游二县大水处州松阳龙泉二县积雨水涨入城中深丈余溺死五百余人遂昌县尤甚平地三丈余七月延平南平县淫雨水泛涨溺死百余人损民居三百余家坏民田二顷七十余亩奉元路厔县河水溢漂溺居民八月卫辉大水漂民居一千余家十月河南府宜阳县大水漂民居溺死者众 至正元年汴梁钧州大水扬州路崇明通泰等州海潮涌溢溺死一千六百余人 二年四月睢州仪封县大水害稼六月济南山水暴涨冲东西二闗流入小清河黒山天麻石固等寨及卧龙山水通流入大清河漂没上下民居千余家溺死者无算 三年二月巩昌宁逺伏羌成纪三县山水涌溺死者无算五月黄河决白茅口七月汴梁中牟扶沟尉氏洧川四县郑州荥阳汜水河隂三县大水 四年五月霸州大水六月河南巩县大雨伊洛水溢漂民居数百家济宁路兖州汴梁鄢陵通许陈留临颍等县大水害稼人相食七月滦河水溢出平地丈余永平路禾稼庐舍漂没甚众东平路东阿阳谷汶上平隂四县衢州西安县大水温州风大作海水溢漂民居溺死者众
【臣】等谨按顺帝纪四年正月河决曹州雇夫万五千八百修筑之是月河又决汴梁五月大霖雨黄河溢平地水二丈决白茅堤金堤曹濮济兖皆被灾与志防差不符如此
五年七月河决济隂漂官民亭舍殆尽十月黄河泛溢七年五月黄州大水 八年正月河决陷济宁路四
月平江松江大水五月广西山水涌漓江溢平地水深二丈余屋宇人畜漂没寳庆大水六月中兴路松滋县骤雨水暴涨平地深丈有五尺余漂没六十余里死者一千五百人是月胶州大水七月髙宻县大水 九年七月中兴路公安石首潜江监利等县大水夏秋蕲州大水伤稼
【臣】等谨按顺帝纪九年五月白茅河东注沛县遂成巨浸或即去年五月河溢决白茅堤未塞故成巨浸又江溢浸汉江城则与志所载中兴路自一事也
十年五月龙兴瑞州大水六月霍州灵石县雨水暴涨决隄堰漂民居甚众七月汾州平遥汾水溢静江荔蒲县大水害稼 十一年夏龙兴南昌新建二县大水安庆桐城县雨水泛涨冲决县东大河漂民居四百余家七月冀宁路平晋文水二县大水汾河泛溢东西两岸漂没田禾数百顷河决归徳府永城县坏黄陵冈岸静江路大水决南北河二陟渠 十二年六月中兴路松滋县骤雨水暴涨漂民居千余家溺死者七百人七月衢州西安县大水 十三年夏蓟州丰润玉田遵化平谷四县大水 十四年六月河南府巩县大雨伊洛水溢漂没民居溺死三百余人秋蓟州大水 十五年六月荆州大水 十六年八月河决郑州河隂县官署民居尽废遂成中流山东大水 十七年六月暑雨漳河溢广平郡邑皆水秋蓟州四县皆大水 十八年秋京师及蓟州广东惠州广西四县贺州皆大水 十九年九月济州任城县河决 二十年七月通州大水 二十二年三月邵武光泽县大水 二十三年孟州济源温县水七月河决东平夀张县圯城墙漂屋庐人溺死甚众 二十四年三月怀庆路孟州河内武陟县水七月益都路夀光县胶州髙宻县水 二十五年秋蓟州大水东平须城东阿平隂三县河决小流口达于清河壊民居伤禾稼 二十六年二月河北徙上自东明曹濮下及济宁皆被其害六月河南府大霖雨瀍水溢深四丈许漂东闗居民数百家七月汾州介休县汾水溢蓟州四县卫辉汴梁钧州大水害稼八月棣州大清河决濵棣二州之界居民漂流无遗济宁路肥水县西黄水泛溢漂没田禾民居百有余里徳州齐河县境七十余里亦如之
【臣】等谨按元史所载水灾纪略而志详故今从志若王圻续通考更有纪志所不载者恐不足凭概置之
明太祖洪武元年六月江西永新州大风雨蛟出江水入城髙八尺人多溺死 三年六月漂水县江溢漂民居 四年七月南宁府江溢坏城垣衢州府龙游县大雨水漂民庐男女溺死 五年八月嵊县义乌余杭山谷水涌人民溺死者众 六年二月崇明县为潮所没七月嘉定府龙游县洋雅二江涨翼日南溪县江涨俱漂公廨民居 七年八月髙宻县胶河溢伤禾 八年七月淮安北平河南山东大水十二月直苏州湖州嘉兴松江常州太平宁国浙江杭州俱水 九年江南湖北大水七月湖广山东大水 十年六月永平滦漆二水没民庐舍七月北平八府大水坏城垣 十一年七月苏松台四府海溢人多溺死十月河决兰阳十二年五月青田山水没县治 十三年十一月崇明潮决沙岸人畜多溺死 十四年八月河决原武 十五年二月河南河决三月河决朝邑七月河溢荥泽阳武是嵗北平大水 十七年八月河决开封横流数十里是嵗河南河北俱水 十八年八月河南又水是年江浦大名水 二十三年正月河决归徳七月河决开封漂没民居又海门县风潮坏官民庐舍漂溺者众是嵗襄阳沔阳安阳水 二十四年十月北平河间二府水 二十五年正月河决阳武开封州县十一俱水二十六年十一月青兖济宁三府水 二十七年三月宁阳汶河决 二十八年八月徳州大水坏城垣 三十年八月河决开封三面皆水犯仓库
【臣】等谨按明史帝纪载赈恤灾伤事甚多已详赈恤门故水旱等只从志録之惟灾重至伤人没田志或失载则据纪増入正文虽或灾重如江河决溢地界有毗连则彼此所书郡县不无同异増入恐复至于某地水某地霖雨水溢等事属常有虽失载不増俱从附録
成祖永乐元年五月章邱漯河决岸伤稼南海番禺潮溢八月安邱县红河决 二年六月苏松嘉湖四府俱水七月湖广江西水九月河决开封坏城 三年三月温县水决隄四十余丈济涝二水溢八月杭州属县多水渰男妇四百余人 七年五月安陆州江溢决渲马滩圩岸千六百余丈六月夀州水决城是嵗泰兴江岸沦于江者三千九百余丈浑河决固安 八年五月平度州潍水及浮糠河决浸百十三所七月平阳县潮溢漂庐舍八月河溢开封十二月河决汴梁坏城 九年止月髙邮甓社等九湖及天长诸水暴涨六月扬州属州县五江潮涨四日漂人畜甚众七月海宁潮溢漂溺甚众八月漳卫二水决隄渰田九月雷州风暴雨淹遂溪海康坏田禾八百余顷溺死千六百余人是嵗湖广河南水 十年七月卢沟水涨坏桥及隄岸溺死人畜保定县决河岸五十四处十一月呉桥东光兴济交河天津决隄伤稼十二月安州水决直亭等河口八十九处 十二年十月临晋涑河逆流决姚暹渠堰流入硝地渰没民田将及盐池崇明潮暴至漂庐舍五千八百余家 十三年六月北畿河南山东水溢坏庐舍没田禾临清尤甚滏漳二水漂磁州民舍 十四年夏南昌诸府江涨坏民庐舍七月开封州县十四河决隄岸永平滦漆二河溢坏民田禾福宁延平邵武广信饶州衢州金华七府俱溪水暴涨坏城垣房舍溺死人畜甚众辽东辽河代子河水溢浸没城垣屯堡 十八年夏秋仁和海宁潮涌堤沦入海者千五百余丈 二十年五月广东诸州潮溢漂庐舍坏仓粮溺死三百六十余人夏秋湖广沔阳江涨河南北及凤阳河溢 二十一年五月峩眉溪水涨溺死百三十人八月琼州府潮溢漂溺甚众 二十二年七月黄岩潮溢溺死八百人九月河溢开封
仁宗洪熙元年六月骤雨白河溢冲决河西务白浮宋家等口堤岸临漳漳滏二河决堤岸二十四真定滹沱河大溢没三州五县田七月容城白沟河涨伤禾稼浑河决卢沟桥东狼窝口顺天河间保定滦州俱水宣宗宣徳元年六七月江水大涨襄阳谷城均州郧县縁江民居漂没者半黄汝二水溢渰开封府十州县及南阳汝州河南嵩县 三年五月邵阳武冈湘乡暴风雨七昼夜山水骤涨平地髙六尺永宁卫大水坏城四百丈六月浑河水溢决卢沟河堤百余丈七月北畿七府俱水 五年七月南阳山水泛涨冲决堤岸漂流人畜庐舍 六年六月浑河溢决徐家等口顺天保定真定河间州县二十九俱水河决开封没八县 七年六月太原河汾并溢伤稼 八年六月江西濒江八府江涨漂没民田溺死男妇无算 九年正月沁乡沁水涨决马曲湾经获嘉新乡平地成河五月宁海县潮决徙地百七十余顷六月浑河决东岸自狼河口至小屯厰顺天顺徳河间俱水七月辽东大水
英宗正统元年闰六月顺天真定保定济南开封彰徳六府俱大水 二年鳯阳淮安扬州诸府徐和滁诸州河南开封四五月河淮泛涨漂居民禾稼九月河决阳武原武荥泽湖广沿江六县大水决江隄 三年阳武河决武陟沁决广平顺徳漳决通州白河溢 四年五月京师大水坏官舍民居三千三百九十区顺天真定保定三府州县及开封卫辉彰徳三府俱大水七月滹沱沁漳三水俱决坏饶阳献县卫辉彰徳堤岸八月白沟浑河二水溢决保定安州堤苏常镇三府及江宁五县俱水溺死男妇甚众九月滹沱复决深州渰百余里五年五月至七月江西江溢河南河溢八月潮决萧
山海塘 六年五月泗州水溢丈余漂庐舍七月白河决武清漷县堤二十二处八月宁夏久雨水泛坏屯堡墩台甚众 八年六月浑河决固安八月台州松门海门海潮泛溢坏城郭官亭民舍军器 九年七月扬子江沙州潮水溢涨髙丈五六尺溺男妇千余人闰七月北畿七府及应天济南岳州嘉兴湖州台州俱大水河南山水灌卫河没卫辉开封懐庆彰徳民舍坏卫所城十年三月洪洞汾水堤决移置普润驿以逺其害夏
福建大水坏延平府卫城没三县田禾民舍人畜漂流无算河南州县多大水七月延安卫大水坏防城河堤九月广东卫所多大水十月河决山东金龙口阳谷堤十一年六月浑河溢固安两畿浙江河南俱连月大
雨水是嵗太原兖州武昌亦俱大水 十二年春赣州临江大水五月吉安江涨渰田 十三年六月大名河决渰三百余里壊庐舍二万区死者千余人河南济南青兖东昌亦俱河决七月宁夏大水河决汉唐二坝河南八树口决漫曹濮二州抵东昌坏沙湾等堤 十四年四月吉安南昌临江俱水壊坛庙廨舍
景帝景泰元年七月应天大水没民庐 三年六月河决沙湾白马头七十余丈八月徐州济宁间平地水髙一丈民居尽圯南畿河南山东陜西吉安袁州俱大水四年春夏河连决沙湾 五年六月扬州潮决髙邮
寳应堤岸七月苏松淮扬庐鳯六府大水八月东兖济三府大水河涨渰田 六年六月开封保定俱大水闰六月顺天大水滦河泛溢壊城垣民舍河间永平水患尤甚武昌诸府江溢伤稼 七年六月河决开封河南彰徳田庐渰没是畿内山东俱水
【臣】等谨按帝纪正统十三年七月河决沙湾景泰三年五月沙湾堤成六月河决沙湾四年五月沙湾堤复决与志大同小异若景泰三年八月赈徐兖水灾固与志合至四年五月徐州复大水志不载
英宗天顺元年夏淮安徐州怀庆卫辉俱大水河决三年六月谷城景陵襄水涌泛伤稼 四年夏湖北江涨渰没麦禾北畿及开封汝宁大水七月淮水决没军民田庐 五年七月河决开封土城筑砖城御之越三日砖城亦溃水深丈余周王后宫及官民乘筏以避城中死者无算襄城水决城门溺死甚众崇明嘉定昆山上海海潮冲决溺死万二千五百余人浙江亦大水六年七月淮安大水潮溢溺死盐丁千三百余人 七年七月宻云山水骤涨军器文卷房屋俱没
宪宗成化三年六月江夏水决江口堤岸迄汉阳长八百五十丈有竒 五年湖广大水山西汾水伤稼 六年六月北畿大水 七年闰九月山东及浙江杭嘉湖绍四府俱海溢渰田宅人畜无算 九年六月畿南五府及懐庆俱大水八月山东大水 十一年五月湖广水 十二年八月浙江风潮大水淮凤徐亦俱大水十三年二月安庆大雨江水暴涨闰二月河南大水
九月淮水溢坏淮安府州县官舍民屋渰没人畜甚众十四年四月襄阳江溢坏城郭五月陜州大水人多
渰死七月北畿山东水九月河决开封防城堤五十丈十八年七月昌平大水决居庸闗水门四十九城垣
铺楼墩台一百二八月卫漳滹沱并溢自清平抵天津【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成化元年八月南北直隷河南山西湖广江西浙江所属州县凡一百四十余处各奏水患此实水灾之大者纪志皆不载附録于此
孝宗治二年五月河决开封黄沙冈抵红船湾凡六处入沁河所经州县多灾省城尤甚七月顺永河保四府州县大水八月卢沟河堤坏 四年八月苏松浙江水 五年夏秋南畿浙江山东水 七年七月苏常镇三府潮溢平地水五尺沿江者一丈民多溺死 九年六月山隂萧山山水涌溺死三百余人 十四年五月贵池水涨蛟出渰死二百六十余人旁邑十二皆大水七月防州及灵山海涨渰死百五十余人闰七月琼山风潮溢平地水髙七尺八月安宁池太四府大水蛟出漂流房屋 十五年七月南京江水泛溢湖水入城五尺余 十七年六月庐山平地水丈余溺死星子徳安民及漂没庐舍甚众
武宗正徳元年六月陜西徽州河溢漂没居民孳畜二年六月固原河涨平地水髙四尺人畜溺死 三年九月延绥庆阳大水 五年九月安宁太三府大水溺死二万三千余人十一月苏松常三府水 六年六月汜水暴涨溺死百七十六人毁城垣百七十余堵 十二年顺天河间保定真定大水鳯阳淮安苏松常镇嘉湖诸府皆大水荆襄江水大涨 十五年五月江西大水 十六年七月辽阳汤跕堡大水决城
【臣】等谨按武宗纪正徳八年六月河决黄陵冈十二年九月河决城武志不载又十三年正月赈两畿山东水灾考之志则十二年南北两畿固多大水处而山东无之
世宗嘉靖元年七月南京暴风雨江水涌溢郊社陵寝宫阙城垣吻脊栏楯皆坏拔树万余枝江船漂没甚众庐凤淮扬四府同日大风雨雹河水泛涨溺死人畜无算 二年七月扬徐复大水夏秋间山东州县俱大水八月苏松常镇四府大水开封亦如之 五年六月陜西五郎坝大水三丈余冲决宫舍徐沛河溢壊丰县城六年秋湖广水 十六年秋两畿山东河南陜西浙
江各被水灾湖广尤甚 二十六年七月曹县河决城池漂没溺死者甚众 二十七年正月汧阳大水没城穆宗隆庆元年夏京师大水六月新河鮎鱼口沈运船数百艘是嵗襄阳郧阳水 二年七月台州风海潮大涨挟天台山诸水入城三日溺死三万余人没田十五万亩坏庐舍五万区 三年闰六月真定保定淮安济南浙江江南俱大水七月河决沛县自考城虞城曹单丰沛至徐州坏田庐无算九月淮水溢自清河至通济闸及淮安城西淤三十里决二灞入海莒沂郯城之水又溢出邳州溺人民甚众 四年七月沙薛汶泗诸水骤溢决仲家浅等漕堤八月陜西大水河决邳州五年四月又决邳州自曲头集至王家口新堤多壊是嵗山东河南大水
神宗万厯元年七月荆州承天大水 二年六月福建永定大水溺七百余人是嵗海盐海大溢死者数千人八月淮安扬州徐州河溢伤稼 三年四月淮徐大水五月淮水大决六月杭嘉宁绍四府海涌数丈没战船庐舍人畜不计其数八月淮扬凤徐四府州大水河决髙邮砀山及邵家口曹家庄九月苏松常镇四府大水四年正月髙邮清水堤决九月河决丰沛曹单十一
月淮黄交溢 五年闰八月徐州河淤淮河南徙决髙邮宝应诸河堤 六年六月清河水溢 七年五月苏松鳯阳徐州大水八月又水是嵗浙江大水 九年五月从化増城龙门溪壑泛涨田禾尽没渰夗男妇无算七月福安洪水逾城漂没庐舍殆尽八月泰兴海门如臯大水塘圩坡埂尽决溺死者甚众
【臣】等谨按神宗纪万厯元年六月淮安水七月河决徐州志不载四年秋河决崔镇五年八月河复决崔镇与志所载防差不齐要是一事
十年正月淮扬海涨浸丰利等盐场三十渰死二千六百余人七月苏松六州县潮溢壊田禾十万顷溺死者二万人 十四年四月承天江水暴涨漂没民庐人畜无算金州河溢没城是嵗江南浙江江西湖广广东福建云南辽东大水 十五年五月浙江大水七月开封及陜州灵寳河决是嵗杭嘉湖应天太平五府江湖泛溢平地水深大余七月终风大作环数百里一望成湖 十六年八月河决东光魏家口 十七年六月浙江海沸杭嘉宁绍台属县廨宇多圯碎官民船及战舸压溺者二百余人 十九年六月苏松大水溺人数万七月宁绍苏松常五府濵海潮溢伤稼渰人九月泗州大水州治浸三尺淮水髙于城祖陵被浸十月扬州湖淮涨溢决邵伯堤五十余丈髙邮南北闸俱冲 二十年夏秋真顺广大四府水 二十一年五月邳州髙邮寳应大水决湖堤 二十二年七月凤阳庐州大水二十三年四月泗水浸祖陵 二十四年秋杭嘉湖三府大水 二十九年八月沔阳大水入城九月河决开封归徳 三十年六月京师大水 三十一年五月成安永年肥乡安州深泽漳滏沙燕河并溢决隄横流祁州静海圮城垣庐舍殆尽六月泰安大水渰八百余人八月泉州诸府海水暴涨溺死万余人 三十二年六月昌平大水坏各陵桥道七月永平真保三府俱水渰男妇无算八月河决苏家庄渰丰沛黄水逆流灌济宁鱼台单县
【臣】等谨按神宗纪万厯二十九年九月河决开封归徳志不载三十一年夏河决苏庄北浸丰沛鱼台单县与志年月不符
三十五年六月黄州蛟起武昌承天郧阳岳州常徳大水漂没庐舍徽州宁国太平严州四府山水大涌漂人口甚众闰六月京师大水长安街水深五尺 三十六年六月南畿大水 三十七年九月福建江西大水四十一年六月通惠河决七月京师大水南畿江西河南俱大水八月山东广西湖广俱大水九月辽东大水四十二年浙江江西两广俱水 四十四年七月江
西广东水 四十六年八月潮州六县海大作溺万二千二百余人坏民居三万间
熹宗天启三年睢宁河决 六年七月河决匙头湾倒入骆马湖自新安镇抵邳宿民居尽没是嵗顺天永平二府大水邉垣多圯
愍帝崇祯元年七月杭嘉湖三府海啸坏民居数万间溺数万人海宁萧山尤甚 三年山东大水 四年六月山东又大水 五年六月河决孟津口横决数百里七年五月邛眉诸州县大水壊城垣田舍人畜无算十年八月叙州大水民登州堂及髙阜者得免余尽
没 十三年五月浙江大水 十四年七月福州风潮泛溢漂溺甚众 十五年六月汴水决九月河决开封朱家寨城圯溺死士民数十万
【臣】等谨按愍帝纪崇祯五年六月京师大雨水七年六月河决沛县志不载
水异【醴泉附】
宋度宗咸淳十年十二月【时恭帝已即位】庚午江潮失期是日度宗梓宫发引至浙江上俟潮涨絶江潮日晡不至
恭帝徳祐二年二月壬寅钱塘江潮三日不至
时元军分驻江沙上杭人方幸之而潮汐不至
辽圣宗太平五年三月长春河鱼儿泺一夕有声如雷越沙冈四十里别为一陂
道宗夀隆四年三月丙子有司奏黄河清
金太祖收国元年八月戊戌亲征黄龙府次混同江无舟帝使一人道前乗赭白马径涉曰视吾鞭所指而行诸军随之水及马腹后使舟人测其渡处深不得其底九月克黄龙府班师至江径渡如前
【臣】等谨按熙宗纪天眷二年以黄龙为济州军曰利涉葢以太祖涉济故也
海陵正隆六年东梁水涨溢暴至城下水与城等决女墙石罅中流入城湍激如涌城中人惶骇世宗时为东京留守亲登城举酒酹之始退
卫绍王大安元年徐沛界黄河清五百余里几二年至宁元年八月癸巳海水不潮寳坻盐司惧亏课致祷无应至九月丙午【宣宗即位】乃潮
宣宗贞祐二年冬黄河自陜州界至卫州八柳树清十余日纎鳞皆见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九月湖州长兴县金沙泉自唐宋以来用以造茶而不常有时瀵然涌出可溉田数百顷【已见土贡考】 十五年十二月河水自孟津东栢谷至汜水县蓼水谷上下八十里澄莹见底数月始如故
成宗元贞元年闰四月兰州上下三百余里河清三日文宗天厯二年六月永平屯田府所昌国诸屯平地出水
顺帝至元五年七月常州宜兴山水出髙二丈【壤民庐】六年五月庆元奉化州水涌出平地【溺死人甚众】 至元七年八月杭州上海浦中午潮退而复至 八年五月钱塘江潮比八月中髙数丈余【沿江民皆迁居以避之】 十三年七月丁夘泉州海水日三潮 二十年十一月汴梁原武荥泽二县黄河清三日 二十一年十一月河南孟津县至绛州垣县二百里河清七日新安县亦如之十二月冀宁路石州河水清至明年春氷泮始如故 二十四年三月益都县井水溢而黄四月甲子卫辉路黄河清
【臣】等谨按顺帝纪至正十四年正月甲子朔汴梁城东汴河冰皆成五色花草如绘画三日方解此亦水异不知志何以不载也今附録之
明太祖洪武五年河南黄河竭行人可涉
【臣】等谨按明史五行志自此至景泰时俱无水异可见者
英宗天顺二年十二月武强苦井变为甘
孝宗治十四年八月融县河水红浊如黄河十月丙辰马湖底涡江水白可鉴翌日浊如泔浆凝两岸沙石上者如粉土十七日乃澄丁巳叙州东南二河白如雪浓如浆者三日 十五年九月丙辰濮州井溢沙土随水而出
武宗正徳十年七月文安水忽僵立
是日大寒结为冰柱髙圆俱五丈中空旁穴数日而贼至民避穴中生全者甚众
【臣】等谨按明史五行志自此至嘉靖俱无水异可见
穆宗隆庆六年五月南畿龙目井化为酒
神宗万厯二十二年四月南京正阳门水赤三日 二十五年八月甲申蒲州池塘无风涌波溢三四尺临淄濠水忽涨南北相向而鬭又夏庄大湾潮忽起聚散不恒聚则丈余开则见底乐安小清河逆流临清砖板二闸无风大浪 三十年闰二月戊午河州莲花寨黄河涸 四十六年四月宣武正阳门外水赤三里如血一月乃止 四十七年四月宣武门响闸至东御河水复赤
愍帝崇祯十年宁逺卫井鸣沸三日乃止河南汝水变色深黒而味恶饮者多病 十三年华隂渭水赤 十四年山西潞水北流七昼夜势如潮涌 十五年达州井鸣濠水变血 十六年松江自五月至七月不雨河水尽涸而水血増数尺
【臣】等谨按马端临通考水异之后附以醴泉始于汉宣帝甘泉二年终于宋徽宗政和五年今从其后厯考之辽金元俱无所见明史五行志亦不载惟世宗纪嘉靖二十五年七月癸酉以醴泉出承华殿羣臣表贺此外王圻续通考载明成祖永乐四年十一月庚午祭酒胡俨献孝感醴泉颂景帝景泰二年正月戊午南京礼部奏山川坛醴泉出有此二事事既专系一朝又不皆出正史故不复立名目附志于此
黒黒祥
【臣】等谨按马端临通考黒黒祥始于汉王莽地皇元年终于宋宁宗庆元元年王圻续通考庆元以后终宋代无可见者今以帝纪考之仅得其一而具祥辽金元明事于左
宋帝昺祥兴二年有黒色出厓山西
辽太祖天显元年七月辛巳平旦有紫黒气蔽天逾日乃散
道宗夀隆七年正月壬戌朔夜黒云起于西北疾飞有声北有青赤黒白气相杂而落
金卫绍王大安元年四月壬申北方有黒气如大道东西竟天至五更散 三年三月辛酉有黒气起北方广长若大堤内有三白气贯之如龙虎状
宣宗贞祐三年六月戊申夜有黒气广如大路自东南至于西北其长竟天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贞祐元年八月戊子夜将曙大雾苍黒跬步无所见四年正月旦黒雾四塞已时乃散兴定二年四月癸未陜西黒风昼起有声如雷考纪志皆不载不知何所据也
哀宗正大二年二月甲寅有黄黒祲
元世祖至元七年四月壬午檀州陨黒霜二夕
仁宗延祐七年八月【时英宗已即位】益津县雨黒霜
顺帝至正十七年正月己丑杭州降黒雨河池水皆黒十八年三月辛丑夜大同路黒气蔽西方有声如雷
少顷东北方有云如火交射中天遍地俱见火光空中如有兵戈之声【互见赤门】 二十八年七月乙卯京城内黒气起百步内不见人从寅至已方息
【臣】等谨按二十八年事今据纪録之考五行志则云七月乙亥京师黒雾昏暝不辨人物自旦近午始消如是者旬有五日乃一事两书且互异也又按王圻续通考至正元年四月彰徳有赤风自西北来忽变为黒书一晦如夜考顺帝纪无忽变为黒四字则不得列于黒矣又云十三年正月二十三日黒气亘天冬袁州路每日暮有黒气环绕郡城十六年正月二十三日日入时平江城东南方黒云一簇中彷佛皆类人马前后火光若灯烛不计其数迤由西北而没考纪志皆不载
明太祖洪武十年正月丁酉金华处州雨水如墨汁十四年正月黒气亘天十一月壬午黒气亘天者再二十一年二月乙夘黒气亘天
宣宗宣徳元年二月戊子北方黒气东西亘天八月辛巳乐安城中有黒气如死灰
英宗正统元年九月辛亥未刻黒气亘天自西南属东北 二年八月甲申北方黒气东西亘天 十四年十一月乙丑晡时西方有黒气从地而生
景帝景泰元年二月壬申黒气南北亘天十月辛未西南黒气如烟火南北亘天 二年四月庚辰有黒气如烟摩地而上
英宗天顺五年七月己亥朔东方有黒气湏臾蔽天宪宗成化七年四月丙辰雨黒沙如漆 八年三月庚子黒气起西北临清徳州昼晦 十二年七月庚戌京师黒见民间男女露宿有物金晴修尾状如犬貍负黒气入牖直抵宻室至则人昏迷徧城惊扰操刃张灯鸣金鼔逐之不可得帝常朝奉天门侍卫见之而哗帝欲起宧官懐恩持衣顷之乃定
孝宗治五年二月己巳北方黒气东西亘天 六年八月壬申南京有黒气东西百余丈 十四年四月辛未应州黒风大作 十六年二月庚子宜良黒气迷空咫尺莫辨人形
武宗正徳七年六月壬戌黒见顺徳河间及涿大者如犬小者如猫夜出伤人有至死者寻见于京师形赤黒风行有声居民夜持刀斗相警逹旦逾月乃息后又见于封邱 十二年闰十二月丁丑夜瑞州有红气变白形如曲尺中外二黒气相鬬者久之 十八年十月癸巳杭州雨黒水 三十七年三月衡州黒见穆宗隆庆二年四月天雨黒豆【互见天雨异物门】 六年四月杭州黒雾有物蜿蜒如车轮目光如电冰雹随之神宗万厯二十四年十二月辛卯同安生黒毛 二十五年二月癸亥湖州黒雨杂以黄沙
愍帝崇祯十年山东雨黒水新乡亦如之 十一年京师有黒状如猫入民家为祟半嵗乃止 十三年正月丁卯黒气弥空者三日
【臣】等谨按以上辽金元明四代所载皆互见云气门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十六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十
物异考
火灾
宋理宗宝庆二年三月己卯蕲州火 绍定元年三月行都火燔六百余家 四年九月丙戌夜临安火延及太庙庚子建昌军火 端平二年四月丁卯都城火嘉熈元年五月壬申京城大火燔三万家 淳祐元年徽州火 十二年十一月丙申夜临安火丁酉夜火乃熄 宝祐五年八月丙戌台州火丙申京城火 景定元年四月己酉扬州大火 四年六月乙卯京城火十一月乙亥福州火 五年七月甲戌京城大火
【臣】等谨按理宗纪景定三年闰九月戊申诏绍兴府火贷居民钱今及二载民贫可悯悉除勿徴是被灾当在元年也五行志乃载四年绍兴火不详其月日存以备考
恭帝德祐元年十月癸卯玉牒殿灾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度宗咸淳四年二月永州火越保安津舍火飞焰过江燔及民居三百余家瀛国公德祐元年十一月初六日夜赵与释军溃瑞安平阳沿途纵火三日不灭端宗景炎二年五月五日淮军纵火平阳自平政坊燔至岭门考纪志皆不载
辽景宗干亨二年五月雷火干陵松
兴宗重熈十八年十二月戊寅庆陵林木火
道宗咸雍三年闰三月丁亥扈驾车营火 太康元年二月丁卯祥州火 大安七年六月丁未端拱殿门灾【臣】等谨按道宗纪太康五年十一月丁未南京被火之家免租税一年其火之月日不可考
金熈宗皇统元年十一月己酉稽古殿火
海陵贞元三年五月癸丑南京大内火
世宗大定二年闰二月辛卯神龙殿十六位焚延及太和厚德殿 四年十一月辛丑尚书省火 十六年五月戊申南京宫殿火 二十年四月丁亥太宁宫门火二十三年正月辛巳广乐园灯山焚延及熈春殿
章宗太和四年四月壬戌万宁宫端门灾
卫绍王大安三年三月戊午大悲阁灾延烧万余家火五日不絶
宣宗贞祐二年六月庚申南京宝镇阁火 兴定二年京师屡火 三年春吏部火 四年十二月癸酉火五年十一月壬寅京师相国寺火
【臣】等谨按金史帝纪所载火灾合之五行志大约相同惟兴定二年十一月丙申定京师失火法为志所不载
元定宗三年戊申野草自焚牛马十死八九民不聊生【臣】等谨按帝纪是年为戊申嵗定宗在位止三年此后不立君者凡三载
世祖至元十一年十二月淮西正阳火庐舍铠仗悉燬十八年二月扬州火
【臣】等谨按元世祖纪至元元年七月丁亥诸王算济所部营帐军民被灾志不载
成宗元贞二年四月朔杭州火燔七百七十家 大德六年五月太庙寝殿灾 八年五月杭州火燔四百家九年三月宜黄县火 十年武昌路火
【臣】等谨按成宗纪大德三年十一月杭州火七年三月都城火八年八月杭州火九年三月抚之宜黄兴国之大冶等县火皆以赈恤事纪之故与志有异
仁宗延祐元年二月真州杨子县火 三年八月重庆路火郡舍十焚八九 六年四月扬州火燔官民庐舍一万三千三百余区
英宗至治二年四月扬州真州火十二月杭州火 三年五月奉元路行宫正殿火上都利用监库火九月扬州江都县火燔四百七十余家
【臣】等谨按英宗纪又载仁宗延祐七年七月丁酉诸王噶珠等部火志不载岂以诸王所部非州郡之比抑其灾不甚故耶至所载至治时事悉与纪同惟三年九月江都县火考之纪系十月时泰定帝已即位矣
泰定帝泰定元年五月江西袁州火燔五百余家 三年六月龙兴路宁州髙市火燔五百余家七月龙兴奉新州辰州辰溪县火八月杭州火燔四百七十余家四年八月龙兴路火十二月杭州火燔六百七十家【臣】等谨按泰定帝纪泰定二年十一月丁卯有赈杭州被火贫民事以志不载其月日不可考
文宗天厯二年三月四川绍庆彭水县火四月重庆路火延二百四十余家七月武昌路江夏县火延四百家十二月江夏县火燔四百余家 三年四月河内诸县火
【臣】等谨按文宗纪天厯三年五月改元至顺是月丁酉杭州火被灾九十一戸池州火被灾七十一戸详赈恤门
顺帝元统元年六月甲申杭州火 至正元年四月辛卯台州火乙未杭州火燔官舍民居公廨寺观凡一万五千七百余间死者七十有四人 二年四月杭州又火 六年八月乙巳延平路火燔官舍民居八百余区死者五人 十年兴国路自春及夏城中火灾不絶日数十起 二十年惠州路城中火灾屡见 二十三年正月乙卯夜广西贵州火居民死者三百余人牛五十余头马九匹公署仓库案牍焚烧皆尽 二十八年二月癸卯京师武器库灾六月甲寅大都大圣寿万安寺灾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元代火灾事甚伙然如至正年间有云十二年三月红巾况普天燔郡城火三月不絶考顺帝纪初徐寿辉起兵以红巾为号至是有伪将攻陷衡瑞徽信诸州今但云燔郡城未知何地其荒略如此故凡纪志所不载者概置不録
明太祖洪武元年闰七月丁酉京师火延烧永济仓三年二月己巳大河卫火燔及广积库七月乙未宝源局火甲子凤台门军营火延烧武德卫军器局 四年十一月癸亥京师大军仓火 五年二月癸未临濠府火壬辰至甲午京师火燬龙骧等六卫军民庐舍七月丁卯永清卫军器库火十二月丙戌京师定逺等卫火焚及军器局兵仗 十七年十二月己未潮州火官廨民居及仓廪兵仗图籍焚荡无遗 二十一年二月戊辰厯代帝王庙火上元县治亦灾甲戌天界能仁二寺灾 二十九年二月辛丑通州火燔屋千九百余 三十年四月甲午广南卫火延烧城楼及卫治仓库【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所载明代火灾殊繁琐今苐从五行志详録之
惠帝建文二年八月癸巳承天门灾
成祖永乐四年十二月辛亥瓯宁王邸第火 十三年正月壬子北京午门灾 十九年四月庚子奉天谨身华盖三殿灾 二十年闰十二月戊寅乾清宫灾宣宗宣德三年三月乙亥东岳泰山庙火 六年八月武昌火延烧楚王宫谱系勅符俱烬甲辰天津右卫北城外火飞焰入城烧仓厫 九年二月庚午京城东南楼火
英宗正统二年二月西镇呉山庙火 三年八月辛酉顺天贡院火【以席舍多焚改期再试】十二月乙亥韩府承运殿灾四年三月戊午代府寝殿灾 七年正月广昌木厰
火焚松木八千八百余株戊午南京内府火燔廊房六十余间图籍器用守卫衣甲皆空三月辛未赵城娲皇寝庙火 十年正月庚寅忠义前后二卫灾【是时太仓屡火遣官祷祭火龙及太嵗以禳之】五月甲申忠义后卫仓复火癸巳通州右卫仓火十一月丁酉御花房火 十一年秋武昌火死者数百人十二月乙未周府灾 十二年六月南京山川坛灾 十三年二月癸酉忠义前卫仓火 十四年六月丙辰夜南京谨身奉天华盖三殿灾
景帝景泰二年六月丙子青州废齐府火 三年八月戊寅秦府火 五年春南京火延烧数千家 七年九月壬申宁府火延烧八百余家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景泰四年承天门灾下罪已诏志不载
英宗天顺元年七月丙寅夜承天门灾 二年五月戊子器皿厰火 三年九月庚寅肃州城中火延烧五千四百余家死者六十余人 四年八月己巳光禄寺大烹内门火是嵗楚府频火宫殿家庙悉燬 五年三月丁卯南京朝天宫灾 六年六月癸未楚府火 七年正月丁酉南京西安门木厰火延烧皇墙二月戊辰贡院火举子烧死者九十余人
时防试天下举人火作御史焦显扃其门不令出故也
宪宗成化二年九月癸未南京御用监火 六年十一月乙亥江浦火延烧二百六十余家 九年七月庚戌东直门灾 十一年四月壬辰夜乾清宫门灾 十三年十一月壬辰太仓米麦嵗久蒸浥自焚百余石 十八年八月丙午合州火延烧千五百余家乙卯楚府火凡三发十一月戊午南京国子监火十二月乙卯器皿厰火壬辰宁河王府火冠服器用皆尽
先有妖夜见或为神或为王侯时举火作欲焚状是夜燔府第无遗
二十年正月戊戌钦天监火 二十二年六月临海县火延烧千七百余家
孝宗治元年三月庚寅南京内花园火十一月丁丑夜南京甲字库灾 二年四月乙未南京神乐观火四年二月戊午礼部官舍火辛酉夜南京旧内灾 八年三月戊子镇南等堡跃火星如斗燬公馆仓厫人马毙 十一年自春徂夏贵州大火燬官民房舍千八百余所死伤者六千余人十月甲戌夜清宁宫灾 十二年六月甲辰夜阙里圣庙灾十二月建阳县书坊火古今书板皆烬 十三年二月乙酉礼部官舍火七月甲寅南城县空中有火乍分乍合流光下坠十余丈隠隠有声燬军民庐舍庚申永宁卫雁尾山至居庸闗之石纵山东西四十余里南北七十余里延烧七昼夜闰七月辛巳福州城楼火八月己未沈府火十一月庚辰宁河府火 十六年三月庚午辽东铁岭卫坠火如斗丙子火起烧房屋二千五百余间死者百余人四月戊午寛河卫仓灾燬米豆四万余石九月戊寅广宁卫城火燔三百余家 十七年四月丁巳淮安火焚五百余家五月癸巳正阳门内西廊火燔武功坊
武宗正德元年二月壬寅郧阳火燬谯楼官舍延百余家是嵗宁夏左屯卫红气亘天既而火作城楼台堡俱尽六月庚寅大同平虏城灾燔藁百余万十一月己亥临海县治火延烧百余家 七年三月乙未峄县有火如斗自空而陨大风随之燬官民房千余间火逸城外延及邱木庚申成山卫秦皇庙火屋宇悉燬像设如故五月癸酉至闰五月丙子辽东懿路城火三作焚官庐民舍之半九月壬午玉山火燔学舍及民居三百余家八年六月辛酉丰城县西南连陨火星如盆如斗既
而火作至七月初始熄燔二万余家七月戊子火陨龙泉县焚四千余家十月壬寅饶州及永丰浮梁火各燔五百余家浮梁学舍灾庚申临江火燔官舍延八百余家 九年正月庚辰乾清宫火 十一年八月丁丑黔阳火燬城楼官廨延七百余家 十二年正月甲辰清宁宫小房火四月裕陵神宫监火八月丁卯南昌火燔三百家九月壬午建安火燔二百五十余家 十三年二月己卯夷陵火燔七百余家八月庚辰献陵明楼灾丁酉延平火燔五百余家 十四年四月乙巳淮安新城火七月丙辰泰宁火燔五千余家 十五年五月辛卯静乐火燔八百余家
世宗嘉靖元年正月乙未清宁宫后三小宫灾二月己丑南京针线厰火己亥通州城楼火 二年五月丙子荣府火九月戊辰秦府宫殿火 四年三月壬午夜仁寿宫火玉德安喜景福诸殿俱烬 五年三月乙酉赵府家庙火 六年三月丁亥西库火 八年十月癸未大内所房灾 十年正月辛未大内东偏火四月庚辰兵工二部公廨灾燬文籍 十三年六月甲子南京太庙火燬前后殿东西庑神厨库 十五年四月癸卯山西平虏卫火尽燬神机官库军器 十八年二月乙丑赵州及临洺镇行宫火丁卯驾幸磁州行宫四更火陆炳负帝出后宫及内侍有殒于火者六月丁酉皇城北鼓楼灾 二十年四月辛酉夜宗庙灾燬成仁二庙主二十五年五月壬辰盔甲厰火 二十六年十一月
壬午宫中火 三十一年八月乙丑南京试院火 三十五年九月戊辰杭州大火延烧数千家 三十六年四月丙申奉天华盖谨身三殿文武二楼午门奉天门俱灾 三十七年正月光禄寺灾 三十八年正月癸未前军都督府火 四十年十一月辛亥夜万寿宫灾四十四年三月己亥夜大明门内西千步廊火
穆宗隆庆二年正月浙江省城外火燬室庐舟舰以千计三月乙亥乾清坤宁两宫一时俱烬 五年二月壬子南京广惠二仓火
神宗万厯元年十一月己亥慈宁宫后舍火 三年四月甲戌工部后厰火 五年十月丙申禁中火十一月癸未宗人府灾 十一年十二月庚午夜慈宁宫火十二年二月己酉无逸殿灾十二月癸卯朔又灾
十五年五月甲子司设监火 十八年三月辛酉辽东寨山儿堡火【燬城堡器械伤九十余人】 十九年十二月甲辰万法宝殿灾 二十一年六月望太仓公署灾【后楼有礟声火药器械俱尽】 二十二年五月壬寅天火燔铁岭卫千余家 二十四年二月甲寅潞府门火三月乙亥火发坤宁宫延及乾清宫俱烬 二十五年二月壬午杭州火【烧官民房千三百余间】丙戌马湖屏山灾【延燔八百余家毙二十四人】三月癸卯泗州大火【烧民房四千余间】盱眙火【燔民房百六十余间】六月戊寅三殿灾火起归极门延及皇极等殿文昭武成二阁周遭廊房一时俱烬十二月甲寅吏部文选司署火 二十七年十一月壬申内府火延烧尚宝司印绶监工部廊至银作局山墙而止 二十八年三月南阳火延烧唐府 二十九年正月己巳铁岭卫火【车辆火药等俱烬】八月己卯大光明东配殿灾 三十年二月乙酉魏国公赐第火十月丙申孝陵灾十二月庚子南海普陀山寺灾 三十一年九月戊寅通州漕艘火 三十三年二月乙丑御马监火五月辛巳洗白厰火九月甲午昭和殿火丙申盔甲厰火【官军于盔甲厰支火药药年乆凝如石用斧劈之火突发声若震霆刀鎗火箭迸射百步外军民死者无数】十一月丁卯刑部提牢防火 三十五年二月乙卯易州神器库火四月丁酉通州西仓火十月己卯南京行人司署燬 三十七年正月庚子庆府火燔寝宫及帑藏三月丙戌武昌火越二日又火共燔二百六十余家六月庆府灾十月戊午朝日坛火 三十八年四月丁丑夜正阳门箭楼火 三十九年四月戊子怡神殿灾 四十一年五月壬戌蜀府灾门殿为烬 四十三年四月壬午黄花镇柳沟火延烧数十里甲午蜀府殿廷灾辽东长宁堡自二月至五月火凡五发燬房屋人畜无算闰八月辛亥通州粮艘火九月丁丑湖口税廨燬 四十四年十一月己巳隆德殿灾丁亥南城延喜宫灾 四十五年正月壬午东朝房火延燬公生门十一月丙戌宣禧宫灾 四十六年闰四月丁丑夜开原殷家庄堡台杆八同时烬甲申暖阁厰膳房火九月壬子茂陵火 四十七年四月癸酉盔甲厰火光宗泰昌元年十月丁卯鸾宫灾
熹宗天啓元年闰二月丙戌昭和殿灾三月甲辰杭州火延烧六千余家七月戊子复灾城内外延燬万余家二年五月丙申旗纛庙正殿灾火药尽焚匠役多死
者 三年七月辛卯南京大内左傍宫灾 六年五月戊申王恭厰灾地中霹声不絶火药自焚烟尘障空白昼晦冥凡四五里五月癸亥朝天宫灾七月庚寅登州城楼火 七年十月庚子宁逺前屯火伤男妇二百余人
愍帝崇祯元年四月乙卯右军都督府灾五月乙亥鹰坊司火丁亥丁字库火七月己卯公安县火燬文庙延五千余家 二年十一月庚子火药局灾 三年三月戊戌火药局又灾八月癸酉头道闗灾火器轰击无余六年正月癸丑济南舜庙灾 七年九月庚申盔甲
厰灾 十一年四月戊戌新火药局灾伤人甚众六月癸巳安民厰灾震燬城垣廨舍居民死伤无算八月丁酉火药局又灾
火异
辽太宗会同元年三月虎官杨覃赴干宁军为沧州节度使田武名所围统军副使髙模翰与赵延寿聚议往救有火光自模翰目中出萦绕旗矛焰如流星久之时模翰喜曰此天赞之祥也遂进兵杀获甚众【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上一条盖据辽史髙模翰传也今考本传聚议往救下苐云俄有光自目中出并非火也録以备考
金穆宗攻阿苏夕有巨火声如雷坠阿苏城中遂攻下之
太祖天辅六年三月师攻西京有光如斗坠其城中収国元年正月庚子师进宁江州有火光正圆自空而坠
帝曰此祥征殆天助也酹白水而拜将士莫不喜跃进偪达噜噶城大败辽师
【臣】等谨按金史帝纪太祖初伐辽师次唐古特旺结之地诸军禳射介而立有光如烈火【五行志苐云有光无如烈火三字】起于人足及戈矛之上人以为兵祥明日次扎扎水光复如初后果克敌此与志小异以无日月可稽故从附録
熈宗皇统九年四月壬申夜有火入帝寝烧帷幔帝趋别殿避之
卫绍王大安二年十一月京师民周修武宅前渠内火出髙二尺焚其桥板又旬日大悲阁幡竿下石隙中火出髙二三尺人近之即灭凡十余日自是都城连夜燔爇二三十处
哀宗正大三年三月乙丑有火自吏部中出大如斛流行展转人皆惊避逾时而灭 天兴元年七月庚辰兵刄有火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三月丙戌彰德路西南有火自天而下如在城外觅之无有十二月庚戌潞州襄垣县有火坠于东南 十四年卫辉路有火光见于西方 十八年三月辛丑夜大同路有云如火交射中天徧地俱见火光以物触地輙有火起 二十八年二月己巳陜西有飞火自华山下流入军营中焚兵库器仗六月甲寅未时大都大圣寿万安寺【寺旧名白塔自世祖以来为百官习仪之所其殿陛闉楯一如内廷之制成宗时置世祖影堂于殿之西裕宗影堂于殿之东月遣大臣致祭】雷雨中有火自空而下其殿脊东鼇鱼口火焰出佛身上亦火起帝闻火泣下亟命百官救防惟东西二影堂神主及宝玩器物得免
【臣】等谨按顺帝纪至正十三年十二月庚戌京城有火见于东南二十一年正月癸酉石州民所持枪忽生火焰抹之即无摇之即有详见金异门
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正月甲申朔有火光自中天而少西坠于下化为白气复曲折上腾声如雷
孝宗治三年三月庚午仪陇空中有红白火焰长三丈余自县治东北流至正东六十余里而坠声震如雷八年三月辛卯广宁右卫台杆火髙五寸杆如故
十年四月辛丑阜平有火光长八九尺大如辘轴有声自东南至西南而坠
武宗正德元年三月戊申夜太原有火如斗大坠宁化王殿前又广宁台堡火发旗杆凡六七月壬戌夜火光坠即墨民家化为緑石圆髙丈余 七年三月丁卯夜余干仙居寨有光如箭坠旗杆上俄如烛龙光照四野士卒撼其旗飞上杆前既而其火四散鎗首皆有光如星 十二年五月己亥夜火陨都察院狱旋转久之始灭 十五年六月癸未夜台州火陨三大如盘触草木皆焦
世宗嘉靖五年六月甲申有火毬三大五六尺从北坠于东其光烛天 二十年七月丙戌火毬如斗陨左军都督府中门东良久乃灭
王圻曰嘉靖末豫章铁树宫忽有衣绯人从天乗云而下坐宫之上始一童子见之数日阛阓间无不见者又数日火无故自发宫为灰烬
穆宗隆庆二年三月戊午延绥保宁堡城角旗杆出火灼灼有声
神宗万厯十四年保定府民间墙壁内出火三日夜乃熄 十五年二月绥靖边城各堡脊兽旗杆俱出火军士以杖扑之杖亦生火三更乃熄 二十年三月陜西空中有火大如盆后生五尾陨于西北 二十一年二月壬辰夜分大毛山楼上各兽吻俱有火如鸡卵赤色即时雨雪火上嗟嗟有声 二十三年九月癸巳夜永宁有火光形如屋大陨于西北永昌镇番宁逺所见同二十四年二月戊申夜鄠县徧地火光十有余里
二十五年二月癸亥平凉瓦兽口出火水灌不灭八月甲申肃凉二州火光在天形如车轮尾分三股约长三丈
熹宗天啓六年五月壬寅朔厚载门火神庙红毬滚出前门城楼角有数千萤火并合如车轮
愍帝崇祯元年西安有火如碾如斗者数十色青焰髙尺许尝入民居留数日乃去【用羊豕禳之不为害】自五月至七月而止 十三年六月壬申镇安火光如斛自西坠地土木皆焦
赤赤祥
宋理宗端平三年七月甲申天雨血 宝祐二年蜀雨血
辽道宗时皇太叔重元将举兵反帐前雨赤如血识者谓败亡之兆
金太宗天会九年七月丙申帝御西楼听政见东楼外光明中有象巍然髙五尺许下有红云承之若世所谓佛者乃擎跪修防久之而没
【臣】等谨按太祖纪帝为详衮时温都部巴图杀唐古部巴噶穆宗命伐之入辞谓穆宗曰昨夕见赤祥此行必克敌遂行果克之所谓赤祥不知其指名故从附録
海陵正隆六年五月红光照世宗寝室
时世宗为东京留守居贞懿皇后防一日方寝有红光照室
章宗明昌三年十二月丙辰有赤气见于北方四年三月京师北方有赤气迟明方散 泰和三年十月戊戌日将没赤色如赭甲辰申酉间天大赤将旦复然五年九月戊子西北方黒云间有赤气如火色次及西南正南东南方皆赤有白气贯其中至中夜赤气满天四更乃散 六年九月乙酉将五鼓北方有赤气数道起于王良之下行至北斗开阳揺光之东
元世祖中统二年正月辛未夜东北赤气照人大如席顺帝元统二年正月庚寅朔河南省雨血京师骤雨朝官霑衣皆赤
是日众官晨集忽闻燔柴烟气既而黒雾四塞咫尺不辨腥秽逼人逾时方息及行礼毕日过午骤雨随至霑洒垩墙及裳衣皆赤色
至元四年四月辛未京师雨红沙 至正五年四月镇江丹阳县雨红雾草木叶及行人裳衣皆濡成红色十四年十二月辛卯绛州有红气起北方蔽天几半移时方散 十五年春蓟州雨血 二十一年七月己巳冀宁路忻州西北有赤气蔽空如血逾时方散八月壬午棣州夜半有赤气亘天起西北至于东北癸未彰德西北夜有红气亘天至明方息乙酉大同路北方夜有赤气亘天中侵北斗 二十三年六月丁巳绛州日暮有红光见北方如火八月丙辰忻州东方夜有赤气亘天十月丙申朔大名路向青齐一方有赤气照耀千里二十四年九月癸酉冀宁平晋县西北方至夜天红
半壁有顷从东而散 二十八年六月壬寅彰德路天宁寺塔忽变红色自顶至踵表里透彻如煅铁初出于炉顶上有光焰迸发自二更至五更乃止癸卯甲辰亦如之七月癸酉京师赤气满天如火照人自寅至辰气焰方息
明宪宗成化十三年二月甲午浙江山阴涌泉如血武宗正德元年正月乙酉夜崇明空中有红光曳尾如虹起东北至西南没声如雷辛丑鳯阳红光发与日同色声如雷 二年八月己亥赤光见宁夏长五丈 八年七月甲申龙泉有赤弹二自空陨于县治形如鹅卵跃入民居相鬬久之
世宗嘉靖三十三年四月戊子慈谿民家涌血髙尺余三十七年五月戊辰东阳民张思齐家地裂五六处
出血如线髙尺许血凝犬就食之掘地无所见 三十九年二月乙未竹溪民家出血
穆宗隆庆六年闰二月癸酉辽东赤风扬尘蔽天神宗万厯六年七月丁丑松门卫金铛家涌血三尺有声 十三年四月乙丑虹民王禄投宿姚垒家见血出于地惊走至市市亦流血乡人击器物噪之乃止 十九年六月庚戌慈谿茅家浦涌血八处大如盆髙尺许血溅船船即出血溅人足足亦出血数刻乃絶 二十六年九月甲辰萧山贾九经家出血髙尺许
熹宗天啓元年六月庚寅肇庆民王体积中庭喷血如跑突泉
愍帝崇祯七年二月戊午海丰雨血 八年八月戊寅宣城池中出血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十八
物异考
木异
宋理宗景定四年五月成都太祖庙侧大木仆忽起立生三芽 五年七月丙申知嘉定府洪涛言新繁县御容殿前枯木再荣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理宗淳祐九年祠山庙防门前桂树上花一簇十有四茎茎开五叶状如红梅考纪志皆不载
恭帝德祐二年正月戊辰宝应县民析薪中有天太下赵四字
辽太宗会同五年十一月己未武定军松生枣
圣宗统和十二年三月己巳涿州木连理
金卫绍王至宁元年宣宗彰德故园竹开白花如鹭鸶藤
宣宗兴定四年华州渭南县民裴徳宁家伐树破其中有赤色大字表里脗合
有司言与唐大厯中成都瑞木有文天下太平者其事颇同盖太平之兆也乞付史馆
元成宗元贞元年太平路芜湖县进榆木有文曰天下太平年
文宗至顺三年六月晋宁冀州桑灾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世祖至元十九年处州丽水县樟树生梨可食史不载
顺帝元统二年四月大名路桑麦灾 至正三年夏上都大都桑果叶皆有黄色龙文 八年九月奉元路桃杏花 九年秋奉元桃杏实 十二年五月汴梁祥符县椿树结实如木瓜 十四年八月冀宁路榆次县桃李花 十五年十一月汾州介休县桃杏花 十六年七月彰徳李树结实如小黄瓜 十七年十一月汾州桃杏花 二十一年明州松树结实其大有盈尺者八月汴梁祥符县邑中树木一夕皆有湿泥涂之【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于二十一年后有云辛卯夏松江普照寺僧舍一敝帚开花又嘉兴儒学阍人陶氏磨上木肘发青条开白花又吴江分湖里锻工一柳树桩以安铁碪者且十余年矣发长条数茎如苇十一年进贤县瑞竹生今考厯代甲子录辛卯系顺帝至正十一年殆是年厯有其事而王圻误载于二十一年后不及检也
明成祖永乐初取材川蜀大木自出抵江上
先是四年闰七月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采木于川广等处工部尚书宋礼伐山通路奏言得大木数株皆寻丈一夕自出谷中抵江上声如雷不偃一草朝廷以为瑞
孝宗治八年长沙枫生李实黄连生黄瓜 九年三月长宁楠生莲花李生豆荚
世宗嘉靖三十七年十月戊辰泗水沙中涌出大杉木围丈五尺长六丈余
穆宗隆庆五年四月杭州栗生桃
神宗万厯十八年五月丁卯祖陵大松树孔中吐火竟日方灭 二十三年十二月癸亥皇陵树巅火出延烧草木
【臣】等谨按以上二条互见火异门
熹宗天啓六年四月癸巳白露着树如垂绵日中不散十月辛酉南京西华门内有烟无火三日始灭
礼臣往视乃旧宫材木瘗土中久烟自生土石皆焦以水沃之始灭
愍帝崇祯六年五月癸巳霍山县有木甑飞堕不知所自来 七年二月丁巳太康门牡丹开者三
太康知县集邑绅议其事梁堕而死
草异
宋孝宗淳熈中太平州产异麻若灵芝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又载理宗端平元年八月绍庆府黄登进对奏武泰军因潜藩升绍庆府登到任后荷生双头十年永州陶大社圃池中产莲并头黄登屡进谀词似不足信姑附録以备考
辽太祖二年八月幽州进合欢瓜【互见土贡门】
【臣】等谨按金史无草异可见王圻续通考亦阙
元泰定帝致和五年禁中芭蕉连理
顺帝至正四年萍乡州治前鳯凰池莲生一本二花骈首并蒂 六年夏西涧书院产瑞草【丙申丁酉间】扬州兵火之余城中屋址遍生白菜大者重十五斤小者亦不下八九斤有力人所负才四五颗云
【臣】等谨按厯代甲子图丙申丁酉乃元至正十六十七两年也
明太祖洪武五年六月嘉瓜生于句容民家
句容民张谷宾家圃瓜生双实同蒂礼部尚书陶凯以献
谷异【野谷竹米附】
宋髙宗绍兴十五年临川禾登九穗
郡守晁谦之言足为瑞应乞宣付史馆
宁宗庆元五年夏房陵民李祖振获异麦二本一本五穗一本二歧
【臣】等谨按马端临通考载谷异讫于宋徽宗政和二年今从王圻续通考补録二条如右又圻载嘉定三年四年瑞麦生所产地及茎穗皆阙姑附録之
理宗景定元年十二月辛丑建阳县嘉禾生一本十五穗
是时福建提学李伯玉奏绘图来上以皇太子始封于建阳允为上瑞诏改建阳为嘉禾县
四年九月昌化县进嘉禾嘉粟
是时明禋庆成帝谓休瑞应期一徳感通之验咏诗赐丞相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又载二年四月建康言瑞麦五茎各两歧三年四月严州言麦生两穗附録之
度宗咸淳四年七月温州禾异亩同頴 六年八月甲申瑞安府乐清县嘉禾生
辽穆宗应厯二年九月甲寅朔云州进嘉禾四茎二穗圣宗统和九年八月癸酉铜山嘉禾生 二十年夏南京平州麦秀两歧
道宗太康三年九月癸亥玉田进嘉禾
金太宗天会三年九月壬午广宁府进嘉禾 四年十月丁未中京进嘉禾
熈宗皇统三年五月丁巳朔京兆府贡瑞麦七月庚辰太原路亦如之 四年正月乙丑陜西进嘉禾十有二茎茎皆七穗 五年闰十月壬辰怀州进嘉禾
海陵贞元元年十一月丙戌朔定州献嘉禾
世宗大定二年八月丁卯永兴县进嘉禾 四年七月临潢府境禾黍稆生 二十四年正月辛卯朔真定嘉禾二本六茎异亩同頴 二十九年【时章宗已即位】十月辛丑沁州丹州进嘉禾十二月河间府进嘉禾
章宗明昌元年正月怀州河间等处进嘉禾
宣宗兴定元年四月陈州商水县进瑞麦一茎四穗开封进瑞麦一茎三穗二茎四穗七月大社坛产嘉禾一茎十五穗十月丹州进嘉禾异亩同頴
元世祖至元元年十月壬子恩州歴亭县进嘉禾一茎九穗十一月丁酉太原临州进嘉禾二茎四穗 四年十月辛未太原进嘉禾二本异亩同頴 六年九月癸丑恩州进嘉禾一茎三穗 七年五月壬戌东平府进瑞麦一茎二穗三穗五穗者各一本 十一年七月乙未兴元鳯州进麦一茎七穗谷一茎三穗 十四年八月襄阳生嘉禾 十七年十一月甲寅太原路坚州进嘉禾六茎 十八年八月壬辰瓜州屯田进瑞麦一茎五穗 二十年九月癸巳鄂端宣慰司刘恩进嘉禾同頴九穗七穗六穗者各一 二十三年六月广元路阆中麦秀两歧九月南部县生嘉禾一茎九穗 二十四年八月癸亥濬州进瑞麦一茎九穗 二十五年八月丙辰袁州萍乡县进嘉禾 二十六年十二月宁州民张世安进嘉禾二本 二十九年二月壬申泽州献嘉禾 三十一年嘉禾生京畿一茎九穗
成宗大徳元年十一月辛未曹州禹城县进嘉禾一茎九穗 九年嘉禾生应州山隂县
武宗至大三年九月河间等路献嘉禾
有异亩同頴及一茎数穗勅绘为图
仁宗皇庆二年八月嘉禾生浑源州一茎四穗 延祐四年九月己巳大都南城产嘉禾一茎十一穗 七年五月【时英宗已即位】丁未饶州鄱阳进嘉禾一茎六穗
英宗至治元年十月壬子左丞相拜珠献嘉禾两茎同穗 二年八月壬申蔚州民献嘉禾
泰定帝泰定元年十月成都谷一茎九穗
顺帝至元四年五月彰徳献瑞麦一茎三穗 至正元年九月冀宁路嘉禾生异亩同颖延平顺昌县嘉禾生一茎五穗 三年八月晋宁临汾县嘉禾生有五穗至八穗者 十年彰徳路谷麦双穗 十六年大同路秦城乡嘉禾生一茎二穗五穗有九穗者有异茎而同穗者 十八年处州山谷中小竹结实如小麦饥民采食之 二十一年明州象山县竹穗生实如小麦可食二十六年五月壬午洛阳县康家庄有瑞麦一茎五穗三穗双穗者甚众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顺帝元统时唐山民岳园瑞禾有一茎双穗者有一本十三穗者而年次失考六年洛阳产瑞麦有一茎三四穗者史皆不载又于二十六年后载癸巳大平城北有瑞麦一茎两歧考厯代甲子图当是至正十三年不应列于二十六年后也
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九月壬辰朔北平永清卫之龙门生嘉禾异茎同穗
时成祖封北平命敛之遣使来进帝喜亲制诗一章以赐
成祖永乐四年六月丙寅南阳献瑞麦
帝谕礼部曰比郡县屡奏祥瑞独此为丰年之兆命荐之宗庙
世宗嘉靖八年八月西苑进嘉禾
初十日万寿节户部侍郎刘体干献二穗三穗者共百本阁臣徐阶等表贺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嘉靖时嘉禾嘉谷甚多盖其时喜言符瑞故致此耳又载始兴令杨应隆祁州人言其逺祖掘地种竹忽地中铿然有声得一石瓮发之有物数百个长三寸余见其上下肤如谷形去肤熟之真是大米香美异常食之者寿皆百二三十嵗饮其汁者寿亦八九十尝读藏经云太古之世谷长五六寸人寿皆数百嵗又图经称昆仑之墟有木禾食者得上寿岂其余粒耶以无年月可据附録于此
芝草
【臣】等谨按马端临通考谓宋草木之瑞史不胜书而芝草尤多皆小人导谀为之迄于宁宗嘉泰二年今考宋史嘉泰后无可见者岂史氏有惩于马氏之言而削之欤自后辽代无之而金元迄明献瑞芝者不一嘉靖间尤甚盖时方崇尚青词物以类聚至于臣民竞进数輙盈千然则芝之为瑞与否亦槩可覩矣
宋理宗绍定元年漳州龙江书院仰髙堂产芝九茎色如截肪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又载度宗咸淳四年玉芝生其地其状皆阙不知何所据也
金世宗大定五年六月戊子河南府进芝草十三本【得于芝田石上荐之太庙】甲辰大安殿楹生芝其色如玉 十年正月邓州进芝草 二十四年正月辛卯朔徐州进芝十有八茎 二十六年正月庚辰河南府进芝三本
章宗明昌元年正月怀州河间等处进芝草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哀宗天兴初荆王守纯府第产玉芝一株髙五寸许色红鲜可爱既而枝叶津流成血臭不可闻铲而复生者再未几有青城之事
元世祖至元二年八月丙子济南路邹平县进芝草一本 八年九月癸酉益都府济州进芝二本 十五年四月济南歴城进芝 十九年六月芝生眉州青城县景德寺 二十二年六月辛亥扬州进芝草 二十三年四月丁未江东宣慰司进芝一本九月芝产于苍溪县十月庚申济宁路进芝二茎 二十六年三月癸巳东流县献芝四月甲子池州贵池县民王勉【勉志作逸】进紫芝十二本六月丁丑汲县民朱良进紫芝 二十八年三月芝生钧州翟阳县 二十九年六月芝生贺州【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元世祖中统二年八月济州进芝二本殆即至元八年之讹也又云至元八年武安文庙大成殿产芝金色九茎叩之有金玉声二十二年十月长葛郾城各进芝草附録于此
成宗大德五年十二月兴元西乡县进芝一本色如珊瑚 六年正月济南邹平县进芝一本五枝五叶色皆赤
武宗至大四年【时仁宗已即位】芝生国学大成殿
仁宗延祐二年三月芝生大成殿 五年七月大成殿复生芝
顺帝至元元年十二月己酉朔芝生荆门州当阳县覆船山一本五榦髙尺有二寸一本二榦髙五寸有半榦皆两歧二本相依附如珊瑚枝其髙者结为华盖庆云之状 五年秋芝生中书工部之屋梁一本七榦【臣】等谨按覆船山生芝草王圻续通考谓为世祖至元时事则以至元年号相同而致误不如五行志为可据也又五年秋芝草生事圻亦误为仁宗延祐五年今皆从志
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十月癸丑礼部进瑞芝
凡一千八百六十本诏广求径尺以上者
【臣】等谨按嘉靖实録四十三年八月御医王金献万寿香山一座聚芝三百六十本为之是嵗天下臣民进瑞芝甚众已详土贡考王圻续通考载嘉靖三十六年十月诸山献仙芝一千四百十本时河南巡抚潘恩等各献芝不一而足四十三年两广都御史吴桂芳又进之四十五年有芝生于太庙第三室【乃睿宗初庙也】因命名玉芝宫云附録备考青青青祥
【臣】等谨按青青祥马端临通考起于后汉永兴二年迄于唐乾元三年自后絶无可见惟王圻续通考载金章宗泰和二年七月癸丑申刻日上有气内赤外青须臾乃散明神宗万厯二十九年昭应寺藏经阁上大小瓦兽六各口吐青气一道冲天半时方散已详云气门故不赘载
明宣宗宣德元年八月辛巳东南天有青气状如人义手揖拜
【臣】等谨按自宋迄明见于正史者惟此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九
物异考
金异
【臣】等谨按马端临通考载金异始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迄于宋宁宗庆元二年自后考之宋史无可见者辽金元明四朝亦不多有今但据正史书之他书间从附録
辽太祖神册元年二月将称尊号改元掘地为坛得金铃因名其地曰金铃冈
圣宗统和十四年闰七月五院部进穴地所得金马道宗大安七年六月倒塌岭人进古鼎有文曰万嵗永为宝用
【臣】等谨按圣宗道宗两朝事俱互见土贡门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雾灵山伐木官刘氏言檀州大路锥山出铁鑛有司覆视之寻立四冶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至元中有赵生者宋宗室子家贫居闽之深山业薪以自给一日伐木溪浒见一巨蛇章质尽白昂首吐舌若将噬生生弃斧奔避归以告妻因念白者岂宝物变幻耶即拉夫同徃蛇尚未去见其夫妇来回首遡流而上尾之行数百步则入一岩穴中就启之得石石隂刻押字与嵗月姓名乃黄巢手瘗治为九穴中穴置金甲余八穴金银无算后金甲归一路官珍袭甚至任满他适其妻徙至榻下一夕闻绕榻风雨声顷刻而止颇怪之夫妇共取视鐍钥如故启笼无有矣又载嵗壬午杭州张存于畨中获圣铁一块厚广仅及二寸作法撒沙布地噙铁于口刀刃不能伤其身有乌玛喇奉使来取试以铁纳于羊口笼其首作法撒沙验之剑果无所伤去铁复挥应手首落遂就进呈考歴代甲子图所谓壬午乃世祖至元十九年也
成宗大德元年云州聚阳山等冶言鑛石煽炼铜货不出
顺帝至正二十三年石州有人持鎗矛忽生火焰抺之即无揺之即有【互见火异门】
明太祖洪武十一年正月元旦甲戌早朝殿上金钟始叩忽断为二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洪武八年库钱库银飞或曰此隂盛阳微之征时南台民家屋上有钱防立瓦上各贯以竹或得一二十文皆库钱也又一日广积库内镇库银重数百斤忽穿库飞出有一儒生夜坐见田间火起曰此必有宝因标识其地比旦徃视标在秧田中去土尺许得白银有硃填广积字重不可举遂告相识者十八人同掘取分争不平乃闻于官帝曰此银已失三块矣殆天所以畀是儒也其赐之余止与佣工钱
穆宗隆庆六年七月七日有物轰轰飞至直华亭海滨坠于地乃钟也铸时年月具在识者谓其来自闽云熹宗天启六年五月丁未京城石狮掷出城外银钱器皿飘至昌平阅武塲中
愍帝崇祯六年五月癸巳有铁斧飞落霍山县
【臣】等谨按明史五行志所载金异有互见于诸门者如太祖洪武十一年六月丁卯夜宁夏卫风雨兠鍪旗槊皆有火光惠帝建文二年四月乙卯燕王营于苏家桥兵端火光如毬上下相击金铁铮铮弓自鸣此已见于火异门者也洪武十二年十二月甲子徐州卫谯楼铜壶自鸣乙丑复鸣武宗正徳四年三月甲寅盖州卫城楼钟自鸣者三七年文登秦始皇庙钟鼓自鸣成山卫如之神宗万厯二十六年五月庚寅古浪城楼大钟自鸣者三愍帝崇祯八年十二月辛巳夜四鼔山东镇南城楼大礟鸣如钟至黎明大吼一声乃止十三年三月丙申蕲州城隍庙古钟自鸣此当见于物自鸣者也宪宗成化十三年六月壬子雨钱于京师世宗嘉靖六年五月甲午京师雨钱此别见于天雨异物者也故不赘载
玉石之异
【臣】等谨按马端临通考玉石之异亦终于庆元二年自后宋史无可见者惟王圻续通考载理宗端平元年八月戊寅绍庆府黄登进对奏武泰建节之邦在唐为武泰军节度使今陛下潜藩升为绍庆府龙飞一年之先大雨洗土石骨皆龙鳞或系登傅会之语未可知也辽金二史亦无可考故竟从元始
元世祖至元二年十一月己丑渎山大玉海成勅置广寒殿
王圻曰丞相巴延尝至于阗国凿井得一玉佛髙三四尺色如截肪照之见筋骨脉络即贡上方又有白玉一段髙六尺濶五尺长十七步以重不可致
武宗至大元年正月豳王彻伯尔进玉六百二十五斤【互见土贡考】
顺帝至正十年正月甲戌陨石于棣州色黑中微有金星先有声自西北来至州二十里而陨三月庆元奉化州南山石笑开其碎而大者有山川人物禽兽草木之文 二十七年七月龙山大石起立
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左丞相胡惟庸宅井上生石笋去之复旁出者三
熹宗天啓四年河南临漳得玉玺巡抚副都御史程绍以闻
临漳民耕地漳滨得玉玺龙纽龟形方四寸厚三寸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以献绍绍闻之于朝畧言秦玺不足征久矣今玺出适在臣疆既不当复埋地下又不合私秘人间欲遣官恭进阙廷迹渉贡媚且至尊所宝在徳不在玺故先驰奏闻候命进止昔王孙圉不宝玉珩齐威王不宝照乗前史美之今尚有一代名贤如邹元标冯从吾孙慎行等皆忧国奉公白首魁艾其他词林台谏一锢不起者皆盛朝珍宝臣不能汲致明廷徒献符贡瑞臣窃羞之伏愿惟贤是宝勿事虚拘亟图登进彼区区秦玺之真伪又安足计哉
【臣】等谨按明代玉石之异见于志者甚少考王圻续通考太祖洪武九年二月泰安民于蒿里得玉匣内有玉简十六献于朝騐其刻乃宋真宗祀太山后土文仍瘗其地三十一年即建文二年正月辛酉朔凝命神宝成先是惠帝在储宫时尝梦神人致上帝命授以重宝及元年使者还自西方得青玉于雪山逾二尺质理温栗至是郊祀宿斋宫夕梦若有覩乃惊寤遂命玉人琢之为大玺方一尺六寸九分赐名凝命神宝其文曰天命明徳表正万邦精一执中宇宙永昌孝宗治十三年六月二十二日获玉玺于赵伦村在陜西西安府鄠县道安里有常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皆篆文人曰即传国玺
【臣】等又按明史黄尊素传熹宗天启四年八月河南进玉玺厰阉魏忠贤欲侈其事命由大明门进行受玺礼百僚表贺尊素上言昔宋哲宗得玺蔡确等竞言祥瑞改年元符宋祚卒不竞本朝治时陜西献玉玺止令取进给赏五金此祖宗故事宜从事获中止可为王圻续通考陜西进玺之证也
白白祥
宋度宗咸淳九年江南平地产白毛临安尤多
辽太祖天显元年正月己未白气贯日
金世宗大定五年六月丙午京师地生白毛 二十年五月丙寅京师地生黑白毛 二十三年三月癸丑地生白毛五月丁亥复生白毛 二十九年五月【时章帝已即位】丁未地生白毛
章宗明昌元年二月癸丑地生白毛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哀宗至大三年三月省前有气微黄自东北至西南其状如虹中有白物十余徃来飞翔已见云气门
元仁宗皇庆元年六月丁卯天雨毛
顺帝元统二年六月彰徳雨白毛 六年七月延安路鄜州雨白毛如马鬃所属邑亦如之 至正十三年四月冀宁榆次县雨白毛如马鬃七月泉州路雨白丝十八年五月益都雨白牦 十九年三月遵化路连日雨牦 二十五年五月甲子京师雨牦长尺许如马鬃二十七年五月朔白气亘天山东天雨毛益都天雨
牦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仁宗皇庆二年八月黄梅县天雨毛顺帝至正十九年八月安仁怪物见空中白色头黑尾鋭雷震忽失所在志皆不见又载顺帝至正十八年四月山东天雨白毛殆即志五月益都事二十五年五月京师天雨毛殆即志五月甲子日事也特重出耳
明太祖洪武十九年九月丙子天雨絮
宣宗宣徳元年七月甲午地生毛长尺余
英宗正统八年十一月浙江地生白毛
宪宗成化十三年四月甘肃地裂生白毛 十五年五月常州地生白毛 十七年四月南京地生白毛孝宗治元年五月丙寅泸州长宁县雨毛
武宗正徳十二年四月金华地生黑白毛长尺余世宗嘉靖七年十二月望白气亘天津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九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
物异考
歳凶
【臣】等谨按马端临通考所载歳凶始于鲁庄公二十八年讫于宋宁宗嘉定十七年自髙宗绍兴后遇有赈济事即以注缀于其下今以赈济见于国用考故不赘载
宋理宗嘉熙四年绍兴府荐饥临安府大饥严州饥【臣】等谨按理宗纪淳祐六年泉州歳饥十二年衢信饥宝祐六年湖北诸郡饥皆见于赈济门矣若王圻续通考载理宗嘉熙四年温州饥开庆元年又饥景定三年临安及扬真泰饥史所不见附録于此
度宗咸淳七年江南大饥八年冬襄阳饥人相食【臣】等谨按度宗纪咸淳二年六月衢州饥亦见于赈济门王圻续通考又载咸淳四年七月有襄阳饥事
恭帝徳祐二年正月扬州饥三月扬州谷价腾涌人相食
【臣】等谨按瀛国公纪元年五月饶信州饥令民入粟补官不知志何以不载也
辽圣宗统和八年十一月吐谷浑民饥 二十五年十二月饶州饥 开泰元年十二月奉圣州饥 六年十月南京路饥 七年四月川饶二州饥 太平九年八月燕大饥
兴宗景福元年七月蓟州民饥十月黄龙府饥
道宗咸雍四年春西京及雍州朔州饥 七年十一月饶州饥 八年歳饥 太康元年正月云州饥四月平州饥闰四月平滦二州饥九月南京饥 二年二月黄龙府及南京路饥 三年二月中京饥 四年正月东京饥 大安三年春中京饥四月义州饥 四年春上京南京及平锦来三州饥 八年十月西北路饥 寿隆五年十月辽州饥 六年十月平州饥
【臣】等谨按以上所载皆互见赈恤门
天祚帝干统十年歳大饥 天庆八年十二月山前诸路大饥
时干显宜锦兴中等路斗粟直数缣民削榆皮食之既而人相食
金太宗天会六年冬伊兰路饥 十年伊兰海兰等路饥
熙宗皇统二年二月熙河路饥
章宗明昌二年秋山东河北旱饥
卫绍王大安二年四月山东河北饥斗米至千余钱宣宗贞祐四年春河朔饥人相食
哀宗天兴二年歳饥
十月纵饥民老稚嬴疾者出城给以船听采城壕菱芡水草以食
【臣】等谨按金史帝纪太宗天会元年咸州以南苏复州以北年谷不登世宗大定三年二月滦州饥十二年五月山东东路和伦明安民饥章宗明昌四年四月河州饥卫绍王崇庆元年五月河东陜西大饥斗米钱数千宣宗兴定五年京东歳饥皆已见赈济门若王圻续通考载崇庆二年京兆饥斗米至八千钱考卫绍王纪崇庆无二年次年即改元至宁亦不闻京兆饥也
元世祖中统元年五月泽州益州饥 二年六月塔齐尔部饥七月桓州饥 三年五月甘州饥闰九月济南郡俱饥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元代歳饥防为繁冗以帝纪考之每因赈恤而追书其事已详赈恤门矣
至元二年四月辽东饥 五年九月益都饥 六年十一月济南及固安髙唐二州饥 七年五月东京饥七月山东淄莱等州饥 八年正月西京益都饥 九年四月京师饥七月硕达勒达部饥 十七年三月髙邮郡饥 十八年二月浙东饥四月通泰崇明等州饥十九年九月真定路饥民流徙鄂州 二十三年七月宣宁路饥 二十四年九月平滦路饥十二月苏常湖秀四州饥 二十五年十一月乌梁海部饥 二十六年春哈玛尔部及安西甘州等路饥四月辽阳路饥冬武平及檀州饥蠡州及河间保定二路饥
【臣】等谨按世祖纪二十六年两书河间保定饥一则弛河泊之禁一则发义仓粮赈之仍免今歳田租也今从志余多类此
二十七年二月开元路宁逺县饥四月浙东婺州及河间任邱保定定兴等县九月河东山西道俱饥
【臣】等谨按世祖纪所载是歳各部民户饥不可胜数皆以赈恤事而书之者
二十八年三月真定河间保定平滦太原平阳等路及杭州平江镇江广徳太平徽州饥九月武平路十二月洪寛女真部大都内郡饥 二十九年正月清州兴州二月辉州龙山里州和中二县及东安固安蓟棣四州三月威宁昌州闰六月南阳懐孟卫辉等路俱饥 三十年十月京师饥
【臣】等谨按成宗纪至元三十一年成宗己即位十月辽阳行省所属九县饥十二月巴雅尔台呼喇珠所一千户饥俱详赈恤门
成宗元贞二年四月平阳绛州太原阳曲台州黄岩饥大徳元年六月广徳路七月宁海州文登牟平等县
饥 三年八月扬州淮安等郡饥 四年二月湖北饥三月宁国太平二路九月建康常州江陵等郡饥 六年五月福州饥六月杭州嘉兴湖州广徳宁国饶州太平绍兴庆元婺州等郡及大同路饥七月建康路十一月保定路饥 七年二月真定路五月太原龙兴南康袁州瑞州抚州等路髙唐南丰等州六月浙西七月常徳路俱饥 八年六月乌撒乌防益州部东川等路饥 九年三月常宁州饥五月寳庆路八月扬州饥十年三月济州任城饥四月汉阳淮安道州柳州七月黄州沅州永州九月成都十一月扬州辰州俱饥【臣】等谨按元史陈孚传大徳七年两浙大饥台州诸路尤甚是其时不止于浙西饥也又武宗纪大徳十一年武宗已即位秋冬间书饥者不一而足皆见赈恤门
武宗至大元年二月益都般阳济宁济南东平泰安大饥六月山东河南江淮等郡大饥 二年七月徐州邳州饥
【臣】等谨按元史胡长孺传至大元年两浙大饥【详赈恤门】不知志何以不载也
仁宗皇庆元年六月巩昌河州路饥 二年三月晋宁大同大宁四川巩昌甘肃等郡四月真定保定河间等路五月顺徳冀宁二路六月上都俱饥 延祐元年六月衡州七月台州十二月归徳汝宁沔阳安丰等郡俱饥 二年正月晋宁宣徳懐孟卫辉益都般阳等路十二月汉阳路俱饥 三年二月河间济南滨棣等处四月辽阳葢州及南丰州五月寳庆桂阳澧州潭州永州道州袁州俱饥 四年正月汴梁饥 五年四月上都饥 六年八月山东济宁饥 七年【时英宗已即位】五月大同云内丰胜诸郡邑及沈阳路八月广东新州新城县俱饥
【臣】等谨按仁宗延祐七年之八月五行志误作八年今从纪改正又以地理志考之广东新州所领县一为新兴恐新城亦新兴之讹也若建昌路之新城则属江西行省矣
英宗至治元年正月蕲州蕲水县饥七月南恩新州十一月巩昌成州十二月庆元真定二路俱饥 二年三月河南淮东淮西诸郡延安延长宜川二县奉元路四月东昌霸州九月临安河西县俱饥 三年二月京师三月平江嘉定州崇明黄岩二州十一月镇江丹徒沅州黔阳县十二月归澧二州俱饥
泰定帝泰定元年正月惠州新州南恩州信州上饶县广徳路广徳县岳州临湘华容等县饥二月庆元绍兴二路绥徳州米脂清涧二县三月临洮狄道县石州离石县四月江陵军监利县五月赣州吉安临江等郡昆山南恩等州八月冀宁延安江州安陆杭州建昌常徳全州桂阳辰州南安等路属州县九月绍兴南康二路十一月泉州及中牟延津二县俱饥 二年正月梅州及禄施英徳二州闰正月河间真定保定瑞州四郡二月凤翔路三月蓟漷徐邳等州济南肇庆江州惠州四月杭州镇江宁国南安浔州潭州等路五月广徳袁州抚州六月宁夏路九月琼州成州及徳庆路十二月济南延川等郡俱饥 三年二月河间保定真定三路三月大都永平奉元十一月沈阳大宁永平广宁金复州甘肃额齐讷路俱饥 四年正月辽阳诸郡二月奉元长清莱芜二县建康淮安蕲州属县四月通蓟等州渔阳永清等县七月武昌江夏县俱饥 致和元年二月干州饥三月晋宁冀宁奉元延安等路四月保定东昌般阳彰徳大宁五路属县五月河南东平大同等郡七月威宁长安县泾州灵台县俱饥
文宗天厯二年正月大同及东胜州涿州房山范阳等县饥四月奉元耀州干州华州及延安邠宁诸县饥流民数十万大都兴和顺徳大名彰徳懐庆卫辉汴梁中兴等路泰安髙唐曹冠徐邳等州江东浙西二道俱饥八月忻州十月汉阳武昌常徳澧州等路饥凤翔府大饥 三年正月宁海州文登牟平县懐庆衡州二路真定汝宁扬庐蕲黄安澧等郡饥二月河南大饥三月东昌须城堂邑县沂莒胶宻宁海五州临清定陶光山等县巩昌兰州定西州四月徳州清平县俱饥 至顺二年二月集庆嘉兴二郡及江隂州檀顺潍宻昌平五州六月兴和路髙原咸平等县九月思州镇逺府俱饥十二月河南大饥 三年四月大理中庆路五月常宁州七月滕州八月大都寳坻县俱饥
顺帝元统元年夏两淮大饥 二年春淮西七月池州十一月济南莱芜县俱饥 至元元年春益都路沂水日照防隂莒四县及龙兴路夏京师俱饥是歳沅州道州寳庆及邵武建宁饥 二年顺州及淮西安丰浙西松江浙东台州江西江抚袁瑞湖北沅州卢阳县俱饥三年大都及济南蕲州杭州平江绍兴溧阳瑞州临
江俱饥 五年上都开平县桓州兴和寳昌州濮州之鄄城冀宁之文城益都之胶密莒潍四川辽东沈阳路湖南衡州江西袁州八畨顺元等处皆饥 六年顺徳之邢台济南之歴城大名之元城徳州之清平泰安之奉符长清淮安之山阳等县归徳邳州益都般阳处州婺州四郡皆饥 至正元年春京畿州县真定河间济南及湖南饥夏彰徳及温州饥 二年保徳州大饥三年卫辉冀宁忻州大饥人相食 四年霸州大饥人相食东平路东阿阳谷汶上平隂四县皆大饥冬保定河南饥 五年春东平路须城东阿阳谷三县及徐州大饥人相食夏济南汴梁河南邠州瑞州温州邵武饥六年五月陜西饥 七年彰徳懐庆东平东昌晋宁
等处饥 九年春胶州大饥人相食钧州新郑宻县饥十四年春浙东台州江东饶闽海福州邵武汀州江
西龙兴建昌吉安临江广西静江等郡皆大饥人相食十七年河南大饥 十八年春莒州隂县大饥斗
米金一斤冬京师大饥人相食彰徳山东亦如之 十九年正月至五月京师大饥银一锭得米仅八斗死者无算济南及益都之髙苑莒之防隂河南之孟津新安黾池等县皆大饥人相食 二十一年霸州饥民多殍死
【臣】等谨按以上俱从志登载若王圻续通考又有纪志皆不载者悉阙之
明太祖洪武二年湖广陜西饥 四年陜西洊饥 五年济南东昌莱州大饥树皮草实食为之尽 六年苏州扬州真定延安饥 七年北平所属州县三十三饥十五年河南饥 十九年春河南洊饥夏青州饥
二十年山东三府饥 二十三年湖广三府二州饥二十四年山东及太原饥徐沛民食草实 二十五年山东洊饥
成祖永乐元年北畿山东河南及凤阳淮安徐州上海饥 二年苏松嘉湖四府饥 四年南畿浙江陜西湖广府州县卫十四饥 五年顺天保定河间饥 十年山东饥 十二年直省州县二十四饥 十三年顺天青州开封三府饥 十四年平阳大同二府饥 十八年青莱二府饥
仁宗洪熙元年北畿饥山东河南湖广及南畿州县三十四饥
宣宗宣徳元年直省州县二十九饥 二年直省县十四饥 三年直省州县十五饥 六年直省县十饥八年以水旱告饥者府州县七十有六 九年南畿山东浙江陜西山西江西四川多告饥湖广尤甚 十年扬徐滁南昌大饥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宣宗宣徳朝止载八年山东旱饥其畧而不详如此
英宗正统三年春平凉凤翔西安巩昌汉中庆阳兖州七府及南畿三州二县江西浙江六县饥 四年直省州县卫十八及山西隰州大同宣府偏头关诸处饥五年直省十府一州二县饥陜西大饥 六年直省州县二十六饥 八年夏湖南饥秋应天镇江常州三府饥 九年春苏州府饥是歳云南陜西乏食 十年陜西山西饥 十二年夏淮安岳州襄阳荆州郴州俱洊饥 十三年宁绍二府属饥
景帝景泰元年大名顺徳广平保定处州太原大同七府饥 二年大名广平又饥顺天保定西安临洮大同解州饥 三年淮徐大饥死者相枕藉 四年徐州洊饥河南山东及凤阳饥 五年两畿十府饥 六年春两畿山东山西浙江江西湖广云南贵州饥苏松尤甚七年北畿山东江西云南又饥河南亦饥
英宗天顺元年北畿山东并饥【茔墓研道树殆尽父子或相食】 二年长沙辰州永州常徳岳州五府及铜鼓五开诸卫饥四年湖广及镇逺府都匀平越诸卫饥 六年陜西
饥
宪宗成化元年两畿浙江河南饥 二年南畿饥 四年两畿湖广山东河南无麦凤阳及陜西宁夏甘凉饥五年陜西洊饥 六年顺天河间真定保定四府饥
【食草木殆尽】山西两广云南并饥 八年山东饥 九年山东又大饥【骼无余胔】 十三年南畿山东饥 十四年北畿湖广河南山东陜西山西饥 十五年江南饥 十六年北畿山东云南饥 十八年南畿辽东饥 十九年凤阳淮安扬州三府饥 二十年陜西饥道殣相望畿南及山西平阳饥 二十一年北畿山东河南饥 二十三年陜西大饥【武功民有杀食宿客者】淮北山东亦饥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二十年七月河北燕南诸省大饥志不载
孝宗治元年应天及浙江饥 六年山东饥 七年保定真定河间三府饥 八年苏松嘉湖四府饥 十四年顺天永平河间河南四府饥辽东大饥 十五年辽东洊饥兖州饥 十六年浙江山东及南畿四府三州饥 十七年淮扬庐鳯洊饥人相食【或发瘗胔以继之】 十八年延安诸府饥
世宗嘉靖二年应天及滁州大饥 三年湖广河南大名临清饥南畿诸郡大饥【父子相食道殣相望奥弥千里】 四年河间沈阳大同三卫饥 五年顺天保定河间三府大饥六年辽东大饥 八年真定庐鳯淮扬五府徐滁和三州及山东河南湖广山西陜西四川饥襄阳尤甚 九年畿内河南湖广山东山西大饥 十二年北畿山东饥 十五年湖广大饥 十七年北畿饥河南郧阳襄阳三府饥 二十年保定辽东饥 二十一年顺天永平饥 二十四年顺天永平洊饥南畿亦饥 二十五年顺天饥江西亦饥 二十七年巩昌汉中大饥 三十一年宣大二镇大饥人相食 三十二年南畿庐鳯淮扬山东河南陜西并饥 三十三年顺天及榆林饥三十六年辽东大饥人相食 三十九年顺天永平
饥 四十年两畿山西饥 四十三年北畿山东大饥四十四年顺天饥 四十五年淮徐饥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世宗嘉靖十四年苏松淮扬江西湖广嵗凶户部尚书梁材请改折漕粮以寛民力十八年郑钧饥十九年河南郧襄饥闻承天兴陵工饥民就食者饿死载道御史姚虞绘图以闻志皆不载
穆宗隆庆元年苏松二府大饥 二年湖广饥
神宗万厯元年淮鳯二府饥民多为盗 十年延安庆阳平凉临洮巩昌大饥 十三年湖广饥 十五年七月黄河以北民食草木富平蒲城同官诸县饥【有以石为粮者】十六年河南饥民相食苏松湖三府饥 二十二年
河南大饥
给事中杨明绘中州饥民图以进巡按陈登云进饥民所食鴈粪帝览之动容
二十八年山东及河间饥 二十九年两畿饥阜平县饥【有食其稚子者】
时苏州饥民殴杀税使七人
三十七年山西饥 四十年南畿洊饥鳯阳尤甚 四十三年浙江饥 四十四年山东饥甚人相食河南及淮徐亦饥 四十五年北畿民食草木山东属邑多饥四十六年陜西饥 四十八年湖南大饥
愍帝崇祯元年陜西饥延巩民相聚为盗 二年山西陜西饥 五年淮扬诸府饥流殍载道 六年陜西山西大饥淮扬洊饥【有夫妻雉经于树及投河者塩城教官王明佐至自缢于官署】 七年京师饥太原大饥人相食
御史龚廷献绘饥民图以进
九年南阳大饥【有母烹其女者】江西亦饥 十年浙江大饥人相食 十二年两畿山东山西陜西江西饥河南大饥人相食卢氏嵩伊阳三县尤甚 十三年北畿山东河南陜西山西浙江三吴皆饥【自淮而北至南畿树皮食尽发瘗胔以食】 十四年南畿饥
金坛民于延庆寺近山见人云此地深入尺余其土可食如言取之淘磨为粉而食取者日众又长山十里亦出土堪食其色青白类茯苓又石子涧土黄赤状如猪肝俗呼观音粉食之多腹痛陨坠以死是嵗畿南山东洊饥徳州斗米千钱父子相食行人断絶大盗滋矣
地震
宋宁宗嘉定十四年五月丙申西川地震
【臣】等谨按马端临通考载地震讫于嘉定十四年之正月未载五月丙申事今据宋史五行志补録
理宗寳庆元年八月己酉地震 嘉熙四年十二月丙辰地震 淳祐元年十二月庚辰夜地震 寳祐三年五月辛酉嘉定与叙南同日地震
度宗咸淳七年嘉定府城震者三
【臣】等谨按度宗纪是年七月壬午四川制置使朱禩孙奏夏五以来嘉定地震者再与志小异
十年十月【时恭帝已即位】己巳闽中地震 徳祐元年三月乙亥闽中地大震
辽太宗天显十二年四月甲申地震
穆宗应厯二年十一月己巳地震
圣宗统和九年九月己酉南京地震 太平二年三月地震云应二州屋摧地陷隗白山裂数百歩泉涌成流道宗清宁三年七月甲申南京地震 咸雍四年七月南京地震 太康二年十一月南京地震民舍多坏金熙宗天防十五年七月丙戌夜京师地震 天眷三年十二月丁丑地震 皇统四年十月甲辰地震十一月甲辰河朔诸郡地震
海陵正隆五年二月辛未河东陜西地震
时镇戎徳顺等军大风坏庐舍民多压死海陵问司天马贵中等曰何为地震贵中等曰伏阳逼隂所致又问震而大风何也对曰土失其性则地以震风为号令人君严急则有烈风及物之灾
世宗大定四年三月庚子夜京师地震 五年六月丙午京师地震有声自西北来殷殷如雷七月戊申又震十月丁丒又震 七年九月庚辰地震 二十年五月丙寅京师地震 二十七年四月辛丑京师地防震章宗明昌六年二月丁丑京师地震 承安五年五月庚辰地震
卫绍王大安元年十一月丙申平阳地震有声自西北来戊戌夜又震【自复震动浮山县尤剧城廨民居圯者十七八死者凡二三千人】 二年二月乙酉地大震有声殷殷然六月七月至九月晦其震不一
宣宗兴定三年四月癸未陜右黑风昼起有声如雷顷之地大震【平凉镇戎徳顺尤甚庐舍倾压死者以万计杂畜倍之】
哀宗正大四年六月丙辰地震
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九月戊子京师地震
【臣】等谨按世祖纪戊子作甲申与志小异
二十六年正月丙戍地震
先是帝在潜邸闻金进士李冶贤召问古今事又问昨地震何如对曰天裂为阳不足地震为隂有余夫地道隂也隂太盛则变常今之地震或奸邪在侧或女谒盛行或谗慝交至或刑罚失中或征伐骤举五者必有一于此矣夫天之爱君如爱其子故示此以警之耳茍能辨奸邪去女谒屏谗侫省刑罚慎征讨上当天心下恊人意则可以转咎为休帝嘉纳之【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至元元年十一月兴国路地震四年八月汉阳地震十一年八月松滋枝江地震纪与志皆不载
二十七年二月癸未泉州地震丙戍泉州地复震八月癸巳武平路地大震【压死按察司官及总管府官王连等及民七千二百二十人坏仓库局四百八十间民居不可胜数】九月戊申武平又震
是嵗地震北京尤甚地陷黑沙水涌出人死伤数十万帝深忧之时驻跸龙虎台遣鄂尔根萨里召集贤翰林两院官询致灾之由议者畏桑哥莫敢语及时政先是僧格理算天下钱粮民不聊生集贤直学士赵孟頫劝令鄂尔根萨里入奏帝赦天下尽与蠲除庶几天变可弭帝从之草诏已具僧格怒谓必非帝意孟頫曰凡钱粮未徴者其人死亡已尽非及时除免之他日言事者倘以失陷钱粮数百万归咎尚书省岂不为丞相深累耶僧格悟民始获苏
二十八年八月乙丑朔【乙丑志作己丑以世祖纪考之上为七月壬戌下为是月丙寅故改正】平阳路地震
时坏庐舍万有八百二十六区压死者百五十人
成宗元贞元年三月壬戍地震 大徳六年十二月辛酉云南地震戊辰亦如之 七年八月辛夘夕地震太原平阳尤甚【坏官民庐舍十万计平阳赵城县范宣义郇堡徙十余里】太原徐沟祁县及汾州平遥介休西河孝义等县地震成渠泉涌黑沙汾州北城陷长一里东城陷七十余歩
诏问致灾之由及弭灾之道保章正齐履谦按春秋言地为隂而主静妻道臣道子道也三者失其道则地为之不宁弭之之道大臣当返躬责已去专制之威以答天变不可徒为禳祷也时帝寝疾宰臣有专威福者故履谦言及之
八年正月平阳地震不止
时宫观摧圯者千四百区道士死伤者千余人军民不可胜计皇后召平章政事阿锡页问曰灾异如此殆下民所致耶对曰天地示警民何与焉
九年四月己酉大同路地震有声如雷【坏庐舍五千八百压死者一千四百余人】怀仁县地裂二所涌水尽黑【其一广十八步深十五丈其一广六十六步深一丈五月癸亥以地震改平阳路为晋宁太原路为冀宁】十一月壬子大同地震十二月丙子地震 十月正月晋宁冀宁地震不止十一年八月【时武宗已即位】壬寅开城路地震【王宫及官民庐舍皆坏压死故秦王妃伊啰干等五千余人】戊午冀宁路地震
武宗至大元年六月丁酉巩昌陇西宁逺县地震云南乌撒乌防地三日而大震者六九月己酉蒲县地震十月癸巳蒲县灵县地震
【臣】等谨按九月己酉纪作丙寅十月灵县纪作陵县存以备考
二年十二月壬戍阳曲县地震有声 三年十二月戊申冀宁路地震 四年【时仁宗已即位】三月己亥宁夏路地震七月癸未甘州地震大风有声如雷閠七月甲子宁夏地震
仁宗皇庆二年六月己未朔京师地震丙寅亦如之七月壬寅又震
【臣】等谨按五行志作六月丙寅京师地震己未丙辰壬寅俱震与此异己未日前作丙寅后作丙辰又于壬寅不书七月皆志之讹也故从纪
延祐元年二月戊辰大宁路地震四月甲申朔又震有声如雷八月丁未冀宁汴梁等路陟县武安县地震十一月癸酉大宁地震如雷 三年九月己未冀宁晋宁等郡俱地震十月壬午河南地震 四年正月壬戌冀宁地震七月辛夘又震九月壬辰岭北地震三日 五年正月甲戌懿州地震二月癸巳朔和宁路地震五月己夘徳庆路地震
英宗至治二年九月癸亥地震十一月癸夘地震【臣】等谨按英宗纪是年十一月乙夘宣徳府宣徳县地屡震已见赈济门
泰定帝泰定元年四月庚辰以风烈月食地震手诏戒饬百官十二月庚申奉元路同州地震有声如雷是年六月车驾在上都先是以灾异诏百官集议中书平章政事张珪与枢宻院御史台翰林集贤两院官议言前宰相特们徳尔专政十年群邪并进如逆贼特克实之徒名为义子实其腹心终以遗患搆成弑逆其子索诺木亲与逆谋今复回给所籍家产其诸子尚在京师夤縁再入宿卫宜仍籍家产窜其子孙以惩大奸诸王谙达布哈博啰伊噜音特穆尔库鲁克布哈等弑逆之党天地不容宜诛之以谢天下辽王托克托居镇辽东国家有变报复讐忿杀亲王妃主百余人分其羊马畜产残忍骨肉今不之罪乃复厚赐放还臣恐国之纪纲由此不振况今死者含寃感伤和气宜夺削其爵土置之他所以彰天威武备卿济兰前太尉布哈诈称奉防令鹰师强收郑国寳妻噶哈刑曹逮鞫服实竟原其罪纵恶如此何以为政成宗以来贾胡中卖寳石之弊分珠寸石售直数万以经国有用之寳而易此不济饥寒之物皆时贵与鄂拓克中寳之人妄称呈献冒给回赐髙其直且十倍蚕蠧国财暗行分用请禁止之自古圣君惟诚于治政可以动天地感鬼神初未尝徼福于僧道也至元三十年醮祠佛事之目止百有二大徳七年再立功徳使司积五百有余今年一增其目明年即指为例已倍四之三矣比年佛事愈繁享国不永致灾愈速事无应验断可知矣宜罢功徳使司及累朝忌日醮祠佛事名目止令宣政院主领修举余悉停罢游惰之徒妄投宿卫部属及宦者女红太医隂阳之属不可胜数耗国损民宜如世祖时支请之数给之余悉简汰库特齐牧养马驼嵗有常法宜如大徳团槽之制所赐诸王公主驸马及百官宦者之田悉拘还官其僧道典买民田及民间所施产业宜悉役之左右之臣非有功勲劳效着明实迹不加赏赐请皆着为令凡数千言词甚切至帝终不能从
三年十二月丁亥宁夏路地震如雷发自西北连震者三【三纪作四】 四年三月癸夘和宁路地震如雷八月巩昌通渭县山崩碉门地震有声如雷鳯翔兴元成都陜州江陵等郡地同日震九月壬寅宁夏地震十一月辛夘冀宁路阳曲县地震 致和元年七月辛酉朔宁夏地震己夘大宁路地震十月【时文宗已即位】壬寅大宁路又震【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文宗天厯元年二月合肥县地震十月大宁路地震考帝纪天厯改元即在泰定帝之致和元年九月十三日其年二月并无合肥地震事若十月之大宁地震则当系于致和不必重见也
文宗至顺二年四月庚戍真定陟县地一日五震或三震月余乃止
【臣】等谨按五行志庚戌作丁亥考文宗纪前为戊申后甲寅则志之讹也故从纪若纪称真定武陟县地震逾月不止以地理志考之真定路有陟县武陟则属怀庆路乃纪之讹也故从志
三年四月戊申大宁路地震五月戊寅京师地震有声八月己酉陇西地震九月丁丑夜京师地震有声【臣】等谨按三年志作四年讹也续通鉴纲目既书三年秋八月京师陇西地震九月地震又书四年夏五月京师地震盖兼采纪志而王圻续通考复兼采纪志与纲目重叠书之不知三年十月庚子宁宗即位十一月壬辰崩四年六月己巳顺帝遂即位改为元统元年尔时并无地震事也
顺帝元统元年十一月癸夘安庆潜山县地震十二月饶州徳兴县余干乐平二州地震 二年五月信州地震八月辛未京师地震 至元元年十一月壬寅兴国路地震十二月丙午安庆路地震所属宿松太湖潜山三县同时俱震庐州蕲州黄州亦如之是月饶州地亦震 二年正月乙丑宿松地震 三年八月壬午京师地大震凡六日癸未河南地震
京师震时太庙梁柱裂各室墙壁皆坏压损仪物文宗神主及御床尽碎西湖寺神御殿壁仆压损祭器自是累震至丁亥方止所损人民甚众戊子修理文宗神主并庙中诸物
【臣】等谨按五行志载三年八月辛亥夜京师地震壬午又大震考顺帝纪是年七月有庚戍太白昼见壬子车驾幸乾元寺事计自辛亥至壬午越三十余日是志之讹也
四年二月乙酉奉圣州地震八月辛未宣徳府地大震丙子京师地震日二三次至乙酉乃止
先是正月丙申以地震赦天下至八月癸未又以地震改宣徳府为顺宁府奉圣州为保安州
【臣】等谨按五行志载三年八月顺州龙庆州及怀来县皆以辛巳夜地震坏官民房舍伤人及畜牧宣徳府亦如之遂改为顺宁是未核宣徳之地震改名乃在四年也又载四年春保安州及瑞州路新昌州地震七月己酉保安州地大震八月宻州安邱县地震此又奉圣所以改名之故而纪之互异处亦多矣
至正元年二月己未汴梁路地震 二年四月辛丑冀宁路平晋县地震声如雷裂地尺余民居皆倾十二月己酉【志作乙酉】京师地震 三年二月钧州新郑宻县地震十二月胶州及属邑髙宻地震 四年八月莒州防隂县地震十二月东平路东阿阳谷平隂三县及汉阳地震 五年正月蓟州地震所领四县及东平汶上县亦如之十二月乙丑镇江地震 六年二月益都路益都昌乐夀光三县潍州北海胶州即墨县地震三月髙苑县地震坏民居九月戊子【志作戊午】邵武地震翌日地中有声如鼓夜复如之 七年二月益都临淄临朐潍州之昌邑胶州之髙宻济南之棣州地震三月东平路东阿阳谷平隂三县地震河水动摇五月临淄地又震七日乃止十一月镇江丹阳县地震 九年六月台州地震十年冀宁徐沟县地震 十一年四月冀宁路汾忻
二州文水平晋榆次夀阳四县晋宁之榆社怀庆河内修武二县及孟州皆地震声如雷【圯房屋压死者甚众】八月丁丑中兴路公安松滋枝江三县峡荆门二州地震 十二年二月丙戌霍州灵邱县地震三月【志作闰三月丁丑】陜西地震
时庄浪定西静宁防州尤甚移山湮谷陷没庐舍有不见其迹者防州公防墙圯得弩五百余张长丈余短者九尺人莫能开挽改定西为安定州防州为防宁州
十三年三月庄浪定西静宁防州地震 十四年四月癸巳朔汾州介休县地震泉涌七月孝义县地震十一月宁国路地震所领宁国旌徳二县亦如之淮安路海州地震十二月己酉绍兴地震 十五年六月丁丑冀宁保徳州地震 十六年正月蓟州地震凡十日所领四县亦如之六月雷州地大震 十八年二月乙亥冀宁临州地震五月益都地震 十九年五月甲午庆元地震 二十年二月延平顺昌县地震 二十二年三月南雄路地震 二十三年十二月丁巳台州地震二十五年十月壬申兴化路地震有声如雷 二十六年三月海州地震如雷六月壬子朔汾州介休县地震七月辛巳朔【志作辛亥】冀宁路徐沟县石忻临三州汾之孝义平遥二县同日地震是月河南府巩县地震 二十七年五月山东地震十月丙辰福州地震十二月庚午又震有声如雷 二十八年六月庚子朔冀宁文水徐沟三县汾州孝义介休三县临州保徳州隰之石楼县及陜西皆地震十月辛巳陜西地又震
明太祖洪武四年正月己丑巩昌临洮庆阳地震 五年四月戊戌梧州府苍梧贺州恭城立山等处地震六月癸夘太原府阳曲县地震七月辛亥又震壬戌京师地震八月癸未太原府徐沟县西北空中有声地震凡三日戊戌阳曲又震九月壬戌又震者再十月戊寅辛夘复震【是年阳曲地凡七震】 八年七月戊辰京师地震十二月戊子又震 十一年四月乙巳宁夏地震坏城垣 十三年十二月甲戌福州府广州府河州地震 十九年六月辛丑云南地震十一月己夘复震有声 二十三年正月庚辰山东地震
【臣】等谨按五行志又称自六年至十四年阳曲地复八震不记月日应从附録
惠帝建文元年三月甲午京师地震
成祖永乐元年十一月甲午北京地震山西宁夏亦震二年十一月癸丑京师济南开封并震有声 六年
五月壬戌京师地震 十一年八月甲子京师地震十三年九月壬戌北京地震 十四年九月癸夘北京地震 十八年六月丙午北京地震 二十二年六月壬申南京地震
仁宗洪熙元年二月戊午六安卫地震凡七日【是嵗南京地震凡四十有三】
宣宗宣徳元年七月癸巳京师地震有声自东南迄西北【是嵗南京地震者九】 二年春南京地屡震 三年南京地屡震 四年两京地震 五年正月壬子南京地震辛酉又震
英宗正统三年三月己亥京师地震庚子又震甲辰又震者再 四年六月乙未复震八月己亥又震 五年十月庚午朔兰州庄浪地震十日十月十一月屡震【壊城堡庐舍压死人畜】 十年二月丁巳京师地震
景帝景泰二年七月癸丑京师地震 三年南京地震五年十月庚子京师地震有声起西迄东南
英宗天顺元年十月乙巳南京地震
宪宗成化元年四月甲申钧州地震二十三日乃止三年四川地屡震五月壬申宣府大同地震冇声威逺朔州亦震【坏墩台墙垣压伤人】 四年八月癸巳京师地震有声十二月戊戌湖广地震 五年十二月丙辰汝宁武昌汉阳岳州同日地震 六年正月丁亥河南地震是年湖广亦震 十年四月壬午鹤庆地震九月己巳自寅至申复十五震【壊廨舍民居伤人畜】十月丁酉灵州大沙井驿地震有声如雷【自后昼夜屡震】十一月甲寅一日十一震【城堞房屋多圮】十二年正月辛亥南京地震十月辛巳京师地震
十三年正月己巳凤阳临淮地震有声闰二月癸卯临洮巩昌地震四月戊戌甘肃地裂又震有声榆林凉州亦震宁夏大震声如雷【城垣崩坏者八十三处】甘州巩昌榆林凉州及沂州剡城滕费峄等县同日俱震九月甲戌京师地三震 十四年六月广西太平府地震至八月乙巳凡七震七月四川盐井卫地连震【廨宇倾覆人畜多死】 十六年八月丁巳四川越巂卫一日七震越数日连震 十七年二月甲寅南京凤阳庐州淮安扬州和州兖州及河南州县同日地震五月戊戌直蓟州遵化县地震六月甲辰又震日三次永平府及辽东宁逺卫亦三震十七年二月初十日礼部奏南京江北同日地震考之传记地动千里有大灾又云春动者歳凶二月动者水灾今所动不止千里况南京凤阳皆祖宗根本之地宜行各处守臣理寃抑恤孤寡以消变异广储蓄省费用以备凶荒濬河渠筑河堤以防水患从之
二十年正月庚寅京师及永平宣府辽东皆震宣府地裂【天寿山宻云古北口居庸关城垣墩堡多摧人有压死者】五月甲寅代州地七震二十一年二月壬申泰安地震三月壬午朔复震声
如雷后四日复微震癸巳乙未庚子连震四月癸未巩昌府固原卫及兰河洮岷四州地俱震有声癸巳蓟州遵化县地震有声越数日复连震【城垣民居有頽仆者】五月壬戌京师地再震九月丙辰廉州梧州地震有声连震者十六日十一月丙寅京师地震 二十二年九月辛亥成都地日七八震俱有声次日复震
孝宗治元年八月壬寅汉茂二州地震【仆黄头等寨碉房三十七户人口有压死者】十二月辛卯四川地震连三日 二年五月庚申成都地震连三日有声 三年十二月己未京师地再震 四年六月辛亥地三震八月乙卯南京地震淮扬二府同日震 六年三月宁夏地震连三年共二十震四月甲辰开封卫辉东昌兖州同日地震有声七年二月丁丑曲靖地震【坏房屋压死军民】是歳两京并六震八年三月己亥宁夏地震十二次声如雷【倾倒边墙墩台房屋】
【压伤人】九月甲午至辛丑安南卫地十二震十月壬戌至甲子海州九震是歳南京地再震
八年十二月有诏修省求直言南京戸部主事胡燿上疏言地震之数灾之小者也西北旱疫父子相食东南饥疫骨肉流离大变也特深居九重左右防蔽未之知耳今季广杨鹏引用刘良辅辈左道惑乱圣心斋醮费财差遣在外如虎横行吞噬无厌士大夫昏夜乞哀于宫宦贵戚交相贿托不以为耻言官有所举劾赡前顾后茍且塞责如小吏徐珏忠义敢言乃悮聴奸臣之愬置之于法御史王槐依阿罪之陛下所以奉行天地之事羣臣所以奉行陛下之事者如此隂盛阳微灾异曷由以弭乞用臣言则奸佞斥隂慝消矣疏入人为燿危之未几广辈果以赃败
九年两京地震者各二次 十年正月戊午京师山西地震六月乙亥海丰地震声如雷数日乃止是歳真定宁夏榆林镇畨灵州太原皆震屯留尤甚【如舟将覆屋瓦皆落】十三年七月己巳京师地震十月戊申南京凤阳同时地震 十四年正月庚戌朔延安庆阳二府同华诸州咸阳长安诸县潼关诸卫连日地震有声如雷朝邑尤甚频震十七日【城垣民舍多摧压死人畜甚众】县东地坼水溢成河自夏至冬复七震是日陜州永宁卢氏二县平阳府安邑荥河二县俱震有声蒲州自是日至戊午连震丁丑福兴泉漳四府地俱震二月蒲州地又震至三月癸亥凡二十九震八月癸酉贵州地三震十月辛酉南京地震时兵部尚书马文升上言考之歴代固有地震未有震于正月朔日者亦未有震开而裂水将成河者此乃非常之异古今所未见者也伏望祗畏变异修省刻责行仁政以安养斯民重台谏以广开言路府库之金币重为撙节以备急之用无益之斋醮暂免修设以省浪费之繁念钱粮之空虚止传奉无例之官悯畿民之艰窘禁奏讨有碍之地遵圣祖之训每清晨视朝法列圣之规日奏事二次疏入帝韪之云视朝奏事朕自加省织造绒褐内官便取回余俱议行之
十五年九月丙戌南京徐州大名顺徳济南东昌兖州同日地震濮州尤甚【壊城垣民舍压死百余人】是日开封彰徳平阳泽潞亦震十月甲子山西应朔代三州山隂马邑阳曲等县地俱震声如雷丁卯南京地震 十六年二月庚申南京地震 十八年六月癸亥宁夏地震声如雷九月癸巳杭嘉绍宁四府地震有声甲午南京及苏松常镇淮扬宁七府通和二州同日地震辛丑蒲解二州绛夏平陆荥河闻喜芮城猗氏七县地俱震有声安邑万全尤甚【民有压死者】
武宗正徳元年二月癸酉至乙亥郃阳地震者十余次有声如雷四月癸丑云南府连日再震木宻关地震如雷凡五【坏城垣屋舍压伤人】八月丁巳莱州府鼇山卫地震声如雷以后屡震莱州自九月至十二月地震四十五俱有声如雷 二年九月庚午云南府南安州新兴州三日连震【揺撼民舍人有死者】 四年五月己亥夜武昌见碧光如电者六有声如雷已而地震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正徳元年正月丙寅天鸣地震六月震郊坛及太庙奉天殿五年七月四川威茂潼川等处皆地震有声如雷史不载
六年四月乙未楚雄地三日五震至明年五月又连震十三日十月甲辰大理府邓川州剑川州洱海卫地震鹤庆剑川尤甚【坏城垣房廨人有压死者】十一月戊午京师地震保定河间二府及八县三卫山东武定州同日皆震霸州连三日十九震 七年五月壬子楚雄府自是日至甲子地连震声如雷八月己巳腾冲卫地震二日【坏城楼官民廨宇赤水涌出田禾尽没死伤甚众】 八年十二月戊戌成都重庆二府潼川卭二州地俱震 九年六月甲辰凤阳府地震有声八月乙巳京师大震十月壬辰叙州府太原府代平榆次等十州县大同府应州山隂马邑二县俱地震有声 十年五月壬辰云南赵州永宁卫地震逾月不止有一日二三十震者【黒气如雾壊城垣官廨民居不可胜计死者数千人伤倍之】八月丁丑大理府地震至九月乙未复大震四日 十一年八月戊戌南京地震武昌亦震十二月己未楚雄大理二府化景东二卫俱震 十二年四月甲子抚州府及余干丰城二县泉州府俱地震浙江金乡卫自是日至七月己丑凡十有五震六月戊辰云南新兴州及通海河西嶍峩诸县地震【坏城楼房屋民有压死者】九月己卯济青登莱四府地震是歳泉州二月至六月金华二月至七月皆数震 十三年六月己巳大理府及赵邓川二州浪穹县地震是日防化亦震十月甲午十一月癸卯又震 十四年二月丁丑京师地震九月丙午昌平州宣府开平等卫亦震丙辰福兴泉三府地震 十五年三月丙申安宁姚安宾川防化鹤庆俱地震化震二日【仆城垣庐舍民有压死者】八月辛酉景东卫地震声如雷【揺仆城墙廨宇地多拆裂】乙丑济南东昌开封地震
世宗嘉靖二年正月南京凤阳山东河南陜西地震七月壬申浙江定海诸卫地震【城堞尽毁】 三年正月丙寅朔两畿河南山东陜西同时地震辛巳苏常镇三府地震是年南京震者再 四年八月癸卯徐州凤阳一卫三州县及懐庆开封二府俱地震声如雷九月壬申凤阳徐州及开封二县复震 五年四月癸亥永昌腾冲腾越同日地震贵州安南卫地震声如雷壬申复震 六年十月戊辰京师地震 十二年八月丁酉京师地震十五年十月庚寅京师又震顺天永平保定万全都
司各卫所俱震声如雷 十六年九月癸酉云南地震十八年七月庚寅楚雄临安广西又震 十九年四
月庚午洮州甘肃俱震 二十一年九月甲戌平阳固原宁夏洮州同日地震有声十一月丁巳巩昌固原西安凤阳地震 二十二年三月乙巳太原震有声凡十日明年三月复如之四月庚辰福兴泉漳四府地震二十三年三月朔太原地震有声者十日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嘉靖二年十二月地震自下起至明年元旦连日大震十一年正月十八日青州府地震声吼如雷十九日云南寻甸军民府陆凉卫地震倒塌城墙房屋四月十五日云南府地震六月二十五日陜西隆徳县地震如雷九月十七日福州府地震二十一日宁夏卫地震十二年正月癸巳隆庆右卫地震如雷威川州亦如之二十四年辽东海宁卫地震有声如雷志不载
二十七年七月戊寅京师地震顺天保定二府俱震八月癸丑京师复震登州府及广宁卫亦震 三十年九月乙未京师地震有声 三十一年二月癸亥凤阳府地震有声三月丙戌山西亦如之 三十四年十二月壬寅山西陜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
时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日震不止河渭大泛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
三十七年正月庚申陜西地震三月丁丑昌平州地震五月丁卯蒲州地连震三日声如雷六月甲申又震十月丙午华州地震声如雷至壬子又震戊午复大震倾陷庐舍甚多 三十八年七月辛巳南京地震有声三十九年四月嘉兴湖州地震【屋庐揺动如帆河水激撞鱼皆跃起】 四十年二月戊戌甘肃山丹卫地震有声【壊城堡庐舍】六月壬午太原大同榆林地震宁夏固原尤甚【城垣墩台府屋皆摧地涌黒黄沙水压死军民无算坏广武红寺等城】 四十一年正月丙申京师地震是歳宁夏地震 四十五年正月癸巳福建福兴泉三府同日地震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三十六年十二月兖州地震三十七年七月河南南阳府地震三十九年竹谿县地震四月宁夏地震六月香山新防县地震有声志不载
穆宗隆庆二年三月甲寅陜西庆阳西安汉中宁夏山西蒲州安邑湖广郧阳及河南十五州县同日地震戊寅京师地震是日山东登州四川顺义等县同日震【乐亭地裂三丈余者二宁逺城崩】四月癸未懐庆南阳汝宁宁夏同日地震乙酉凤翔平凉西安庆阳地震【坏城伤人】 三年十一月庚辰京师地震 四年四月戊戌京师地震 五年六月辛卯朔京师地震者三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所载二年地震事自正月至四月不可胜书与志互有异同今从志不赘载
神宗万厯元年八月戊申荆川地震至丙寅方息 二年二月癸亥长汀地震【裂成坑陷没民居】 三年正月甲戌湖广江西地震五月戊戌朔防阳郧阳及南阳府属地震三日己亥信阳亦震六月戊子福汀漳等府及广东之海阳县俱地震九月戊午京师地震十月丁卯又震己卯岷州卫地震己丑至壬午连百余震 四年二月庚辰蓟辽地震辛巳又震 五年二月辛巳腾越二十余震次日复震【壊庙庑仓舍千余间民居圮者十之七压死军民甚众】 七年七月戊午京师地震 八年五月壬午遵化数震七日乃止七月甲午井坪路地大震【摧城垣数百丈】 九年四月己酉蔚州地震声如雷大同镇堡各州县同时地震有声 十一年二月戊子承天府地震 十二年二月丁卯京师地震五月甲午又震 十三年二月丁未淮安扬州庐州及上元江宁江浦六合俱地震三月戊寅山西山隂县地震旬有五日乃止八月己酉京师地震 十四年四月癸酉京师地震 十五年三月壬辰开封府属地震者三彰徳卫辉懐庆同日震五月山西地震 十六年六月庚申京师地再震 十七年七月己未杭州温州绍兴地震 十八年六月丙子甘肃临洮地震【坏城郭庐舍压死人畜无算】八月福建地屡震 十九年三月己巳昌平州地震十月戊戌山丹卫地震 二十三年五月丁酉京师地震十二月癸亥陜西地震声若雷 二十四年十一月福建地震 二十五年正月壬辰朔四川地震三日八月己卯辽阳广宁诸卫地震甲申京师地震宣府蓟镇等处俱震十二月乙酉京师地震 二十六年正月朔宁夏地震八月丁丑京师地震有声 二十七年七月辛未承天沔阳岳州地震 二十八年二月戊寅京地地震【自艮方西南行如是者再】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神宗万厯二十二年九月山东十一月苏州府地震二十三年正月松江府地震二十七年四月永平府九月滦州等处地震志不载
三十一年四月丙午承天府钟祥县地震【房屋多有摧裂者】五月戊寅京师地震 三十二年闰九月庚辰巩昌及醴泉地一日十余震【城郭民居并摧白阳吴泉界地裂】 三十三年五月辛丑陆川地震有声【壊城垣府屋压死男妇无算】九月丙申京师地震者再自东北向西南行 三十四年六月丙辰陜西地震 三十五年七月乙卯松潘茂州汶州地震数日三十六年二月戊辰京师地震七月丁酉又震 三
十七年六月辛酉甘肃地震【红崖清水诸堡压死军民八百四十余人圯边墩八百七十里裂东关地】 四十年二月乙亥云南大理武定曲靖地大震次日又震缅甸亦震五月戊戌云南大理曲靖复大震 四十二年九月庚午山西河南地震 四十三年二月己卯扬州地震【狼山寺殿壊塔倾】八月乙亥楚雄地震如雷十月辛酉京师地震 四十五年五月甲戌凤阳府地震乙亥复震 四十六年六月壬午京师地震九月乙卯再震畿辅山西州县一十有七及紫荆关马水沿河二口偏头神池同日地震 四十八年二月庚戌云南及肇庆惠州荆州襄阳承天沔阳京山皆地震熹宗天啓二年二月癸酉济南东昌河南海宁地震三月癸卯济南东昌属县八连震三日九月甲寅平凉隆徳诸县镇戎平虏诸所马刚双峰诸堡地震如翻【壊城垣七千九百余丈屋宇万一千八百余区压死男妇万二千余口】十一月癸卯陜西地震三年四月庚申朔京师地震十月乙亥复震闰十月
乙卯云南地震十二月丁未南畿六府二州俱地震扬州尤甚是月戊戌京师地又震 四年二月丁酉蓟州永平山海地屡震【坏城郭庐舍】甲寅京师地震【宫殿动揺有声铜缸之水腾波震荡】三月丙辰戊午又震庚申又震者三六月丁亥保定地震【壊城郭伤人畜】八月己酉陜西地震十二月癸卯南京地震 六年六月丙子京师地震济南东昌及河南一州六县同日震天津三卫宣府大同俱数十震山西灵邱昼夜数震月余方止【城郭庐舍并摧压死人民无算】七月辛未河南地震九月甲戌福建地震十二月戊辰宁夏石空寺堡地大震【礌山石殿倾倒压死僧人】是年南京地亦震 七年宁夏各卫营屯堡自正月己巳至二月己亥凡百余震【大如雷小如鼔如风城垣房屋边墙墩防悉圮】十月癸丑南京地震自西北迄东南隆隆有声
愍帝崇祯元年九月丁卯京师地震 三年九月戊戌南京地震 四年六月乙丑临洮巩昌地震【壊庐舍损民畜】五年四月丁酉南京四川地震十月丁卯山西地震十一月甲寅云南地震 六年七月戊戌陜西地震 八年冬山西地震 九年三月戊辰福建地震 十年正月丙午南京地震七月壬午云南地震十月乙卯四川地震十二月陜西西安及海刺同时地震数月不止十一年九月壬戌辽东地震 十二年二月癸巳京师地震 十三年十一月戊子南京地震 十四年三月戊寅福建地震四月丙寅湖广地震五月戊子甘肃地震六月丙午福建地震七月甲午四川地震 十五年五月丙戌两广地震七月甲申山西地震 十六年九月凤阳地屡震十一月丙申山东地震 十七年正月庚寅朔凤阳地震乙卯南京地震三月辛卯广东地震
山崩 地陷 地移 地长 川竭
宋理宗寳庆二年七月戊辰遂安休宁两县界山裂度宗咸淳十年八月癸丑【时帝防已即位】天目山崩
余杭民溺死者无算
辽天祚帝保大二年十二月居庸关崖石自崩
时秦晋王淳妻伊徳妃以劲兵守居庸及金兵临关崖石自崩戌卒多压死不战自溃
【臣】等谨按金史凡山崩川竭等俱无所见元史帝纪世祖至元二十七年八月癸巳武平地陷已见地震门若王圻续通考至元六年九月奉化州山崩水涌及桃源山崩事纪不载考五行志乃顺帝至元六年五月六月之讹也
元成宗大徳元年七月丙戌郴州路耒阳州衡州之酃县大水山崩【溺死三百余人】 七年八月辛卯平阳太原地裂成渠 九年四月乙酉大同懐仁县地裂二所涌水尽黒【漂出松柏朽木】 十年三月乙未道州营道等处暴雨江溢山裂【漂荡民居溺死者众】
武宗至大三年六月襄阳峡州路荆门州大水山崩【坏官廨民居二万一千八百二十九间死者三千四百六十六人】
仁宗延祐二年五月乙丑秦州成纪县山移是夜疾风电雹北山南移至夕河川次日再移【平地特出土阜髙者二三丈陷没民居】 四年七月己丑成纪县山崩【土石溃徙坏田稼庐舍压死居民】五年二月丁酉秦州秦安县山崩五月己卯巩昌陇西县南土山崩【压死居民】 六年八月伏羗县山崩
【臣】等谨按五行志五年七月戊子巩昌路宁逺县山崩八月秦州成纪县暴雨山崩朽壤起覆没畜产与伏羗县山崩连书之考武宗纪皆不载且五年八月有戊子车驾至自上都事不应七月内有戊子若伏羗山崩则又讹六年为五年也
英宗至治元年八月壬戌秦州成纪县山崩 二年十二月甲子朔南康建昌州大水山崩【死者四十七人】
泰定帝泰定元年七月戊申定州屯河溢山崩八月癸未秦州成纪县大雨山崩水溢【壅土至来谷河成邱阜】 二年四月戊申巩昌路伏羗县大雨山崩六月丁未秦州秦安山移九月丁丑汉中道文州霖雨山崩 四年八月巩昌府通渭县山崩又天全道山崩【飞石毙人】
文宗至顺元年七月己未通渭山崩 四年八月【时顺帝已即位】壬申巩昌徽州山崩九月庚申泰州山崩十月丙寅凤州山崩十一月丙申巩昌成纪县地裂山崩辛亥秦州地裂山崩
顺帝元统二年八月辛未京师鸡鸣山崩防为池【池方百里人死者甚众】
至元二年正月乙丑宿松县地裂五月壬申秦州山崩四年六月信州路灵山裂七月丙辰巩昌府山崩【压死】
【人民】 六年六月己亥秦州成纪县山崩地坼
【臣】等谨按五行志载六年五月甲子庆元奉化州山崩水涌出平地溺死人甚众六月庚戌桃源乡山崩压溺民居五十三家死者三百六十余人即王圻续通考以世祖年号相同而误载于前者然纪于后至元中亦不载恐前志或别有误故从附録
至正二年四月辛丑平晋县地裂六月壬子济南山崩七月庚午惠州路罗浮山崩【凡二十七处壊民居塞田涧】 三年二月秦州成纪县巩昌府宁逺防羗县山崩 六年六月广州増城县罗浮山崩七年五月河东地坼泉涌【崩城防屋伤人民】 八年五月庚子广西山崩漓江溢 九年七月庚寅永春县南象山崩【压死者甚众】 十年三月奉化州山石裂有禽鸟草木山川人物之形五月甲子龙兴宁州大雨山崩数十处丙寅瑞州上髙县防山崩 十二年闰三月丁丑庄浪定西静宁防州移山陷谷十月丙午霍州赵城县霍山崩涌石数里【前三日山鸣如雷禽兽惊散】 十三年七月汾州白彪山坼 十五年四月宁国敬亭麻姑华阳诸山崩 十七年十月静江路东门地陷城东石山崩十二月丁酉庆元路象山县鹅鼻山崩 二十六年三月赣榆县吴山崩六月壬子绍兴路山隂县卧龙山裂七月丙辰泉州同安县三秀山崩是月河南府巩县山崩十二月庚午蒲城洛水和顺崖崩【其崖戴石有岩穴可居是日压死避乱者七十余人】 二十七年六月丁亥沂水山崩【声如雷】七月丙戌静江灵川县大藏山石崖崩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二十六年六月沂水山崩殆即二十七年之讹又载二十八年龙兴静安县山石迸裂人多死者六月忻州防昌山有巨石大如屋崩裂坠地声震如雷七月广西灵川县临江石崖崩考纪与志皆不载或六月之山石崩裂以沂水而讹作忻州七月之灵川崖崩以一事而复作两歳耳
明太祖洪武六年正月壬戌朔伏羗髙山崩
【臣】等谨按马端临通考山崩之后附以川竭然明史中絶无可见者
英宗正统八年十一月浙江绍兴山移于平田是歳陜西二处山崩 十三年通渭平凉华亭三县山倾军民压死者八十余口
景帝景泰三年七月永新珠坑村地陷十七所 六年二月甲午安福大雷雨白泉陂羊塘地陷二【一深三丈广十余丈一深六尺广一丈有奇】
英宗天顺四年十月星子山裂
宪宗成化八年七月陇州北山吼三日裂成沟长半里寻复合 十三年四月戊戌甘肃地裂 十六年四月壬子巨津州金沙江北岸白石雪山断裂里许【两岸山合山上草木如故下塞江流禾黍尽没久之其下渐开水始泄】六月长乐平地出小阜人畜践之輙陷明年复涌一髙山 十七年十二月辛丑寿阳县城南山崩声如牛吼 二十年正月庚寅宣府地裂涌沙出水九月辛巳费县地陷【深三尺纵横三丈许】 二十二年六月壬辰汉中府及宁羗卫地裂【或十余丈或六七丈】寳鸡县地裂【长三里濶丈余】 二十一年三月壬午泰山动揺孝宗治元年八月戊申宣府葛峪堡地陷【深三尺长五十步濶一丈】沙河中涌疄【髙一丈长七十步】 三年六月乙巳河州山崩地陷 九年六月庚寅山隂萧山二县同日大雨山崩十一年六月丙子桂林地有声若雷旋陷九处【大者围十】
【七丈小者七丈或三丈】 十四年正月朝邑县东地坼八月癸丑四川可渡河巡检司地裂而陷【涌泉数十派冲壤桥梁庄舍压死人畜甚众】闰七月乌撒军民府大雨山崩 十五年八月戊申宣府合河口石山崩九月丙戌濮州地裂涌水【压死百余人】十八年六月丙子河州沙子沟夜大雷雨石岸山崩移七八里【崩处裂为沟田庐民畜俱陷】
武宗正徳元年十二月癸亥即墨三表山石崩 四年三月甲寅辽东东山大家峪山崩二处约丈余广宁大兴堡地陷【长四尺寛三尺深四丈余】 五年六月癸巳秦州山崩【伤屋庐禾稼甚众】龙王沟口山亦崩 六年七月丙寅防州獐子溪骤雨山崩 十年五月云南赵州永宁卫地裂 十三年五月癸亥黒盐井山崩井塞 十五年八月辛酉景东卫地多坼裂丁丑赵州大雨山崩
世宗嘉靖四年七月乙酉清源贾家山崩 五年四月壬申贵州歹苏屯山崩 十九年十二月己巳峩眉宋皇观山鸣震裂涌泉水八日 二十一年六月乙酉归州沙子岭大雷雨崖石崩裂塞江流二里许 二十六年七月癸酉澄城麻陂山界头岭昼夜吼数日山忽中断移走【东西三里南北五里】 三十二年闰九月庚辰白阳呉泉界地裂三丈 三十四年十二月壬寅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地裂【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 四十年六月壬午太原大同榆林等处地涌黒黄沙水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嘉靖四十二年北京观象台忽崩陷时尚书雷礼覔台四围并无余土不知土从何去三日后访知台土移填于城外一潭潭且夷矣
穆宗隆庆二年三月戊寅乐亭地裂三丈余者二黒沙水涌出五月庚戌永乐州山崩七月辛酉陵川地裂三十余步 四年八月湖州山崩成湖 五年二月丙午广西靖江王府及宗室所居布政司官署俱地陷神宗万厯二年二月癸亥长汀地裂成坑 五年二月辛巳腾越山崩 六年二月辛卯临桂村田中青烟直上随裂地丈余【鼓声轰轰民居及大树石皆陷】 二十五年六月泰山崩 二十六年正月戊子长乐地陷五丈 二十七年八月甲午狄道城东山崩【其下冲成一沟山南耕地涌出大小山五髙二十余丈】三十二年闰九月庚寅白阳呉泉界地裂三丈 三
十三年六月庚午灵川社坛陷有声八月丙午镇江西南华山裂 三十七年六月辛酉甘肃南山崩 四十五年八月济南地裂者二
熹宗天啓元年四月癸丑延绥孤山城陷【长三十五丈入地二丈七尺】 三年閠十月乙夘仁夀长山裂声振如雷【长七里寛三尺深不可测】 四年二月甲寅乐亭地裂【涌黑水高尺余】
愍帝崇祯六年正月丁巳镇江地裂数丈 九年七月丁未清江城陷十二月镇江金鸡岭土山崩 十七年秦州有二山相距甚逺民居其间者数百万家一日地震两山合居民并入其中
【臣】等谨按以上所书多互见地震门不复分注地生异物
宋度宗咸淳九年江南地生白毛临安尤多
【臣】等谨按宋史载地生白毛仅见如右若辽史则无之至金之大定五年六月二十年五月二十三年三月五月二十九年五月明昌元年二月明之正统八年十一月成化十三年四月十五年五月十七年四月正徳十二年四月皆有地生白毛事以己见白白祥门兹不赘载
金哀宗正大七年十二月新卫州城北三里许有影在沙上如旧卫州城状寺塔宛然数日乃灭
【臣】等谨按地生异物考元明正史俱无可见惟王圻续通考载明宪宗成化十三年二月甲午浙江山阴县地忽涌泉如血高尺余嘉靖四十四年浙江慈谿民家地涌血江西庐山田中涌血数亩高并如之三十七年浙江东阳民家地裂五六处各涌血如线高尺许凝为片人就食之掘地无所见三十九年湖广竹谿地震出血神宗万厯二十六年九月萧山民家灶前地下涌出鲜血约高尺许此皆可补史所未载者故附录焉
黄眚黄祥
宋恭帝徳祐元年三月辛巳终日黄沙蔽天或曰防氛【臣】等谨按辽史无所为黄眚黄祥王圻续通考亦阙焉
金章宗承安五年十月庚子云色黄而风霾
宣宗贞祐三年十月丙申昏西北有雾气如积土至二更乃散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孝载贞祐元年九月元妃淑妃王氏受封大风昏霾黄气充塞天地盖据后妃传王氏姊妹初受封日如此也
哀宗正大元年正月戊午大风飘端门瓦昏霾不见日黄气塞天 二年正月甲申有黄黑之祲
【臣】等谨按金史哀宗纪元年正月戊申朔诏改元庚子帝居庐百官始奏事戊午始视朝尊皇后温都氏元妃温都氏【即后妃传所谓元妃淑妃王氏姊妹也】皆为皇太后号其宫一曰仁圣一曰慈圣百官入贺于隆徳殿是日大风飘端门瓦与志相合志更云昏霾不见日黄气塞天而又云人以为壬辰癸巳之兆盖受封及受尊号时前后并如此诚可异矣
元顺帝至元二十六年四月乙丑奉元路黄雾四塞明英宗正统十一年二月辛酉有异气现华盖殿金顶及奉天殿鸱吻之上
宪宗成化九年四月乙亥京师雨土 十三年四月戊戌陜西甘肃氷厚五尺间以杂沙有青红黄黑四色孝宗治十年三月己酉雨土 十一年四月辛巳雨土 十七年二月甲辰郧阳均州雨沙
世宗嘉靖元年正月丁夘雨黄沙 十三年二月己未雨微土 二十一年象山雨黄雾行人口耳皆塞穆宗隆庆元年三月甲寅南郑雨土
神宗万厯二十五年二月癸亥湖州雨黄沙 四十六年三月庚午暮刻雨土蒙蒙如雾如霰入夜不止 四十七年二月甲戌从未至酉尘沙涨天其色赤黄 四十八年山东省城及泰安肥城皆雨土
愍帝崇祯十二年二月壬申濬县有黑黄云起旋分为二顷之四塞狂风大作黄埃涨天间以青白气五步之外不辨人踪至昏始定 十四年正月壬寅黄埃涨天【臣】等谨按以上所书正史皆互见于恒风恒阴及天雨异物门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一
物异考
恒雨
宋理宗宝庆二年三月久雨 三年七月久雨 绍定五年五月积隂霖霪厯夏徂秋 瑞平三年七月霖雨害稼 嘉熙二年七月霖雨不止烈风大作 淳祐二年六月积雨浙右大水 宝祐三年五月久雨 六年湖北诸郡潦 景定二年六月霖雨
度宗咸淳元年闰五月久雨 九年沿江制置使所辖四郡涝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十年八月癸丑恭帝已即位大霖雨水涌安吉临安余杭民溺死者无算史不载
辽太祖神册二年六月大暑霖涝
时围幽州不克遂班师
圣宗统和元年九月南京秋霖害稼 九年六月南京霖雨伤稼 二十七年七月霖雨潢土斡拉隂凉四河皆溢漂没民舍 二十九年正月大雨不止
时伐髙丽班师至贵州南峻岭谷自元旦乙亥连日大雨马駞皆疲甲仗多遗弃霁乃得免
开泰六年六月时徳妃萧氏赐死葬儿山西后数日大风起冢上昼暝大雷电而雨不止者逾月
道宗咸雍二年四月霖雨 四年七月南京霖雨 太康八年七月南京霖雨 大安八年十一月通州潦害稼
金太宗天防二年海兰伊勒呼水霖雨害稼秋泰州潦害稼
章宗明昌元年七月淫雨伤稼 四年五月霖雨 六年六月久雨丙寅禜
卫绍王大安二年六月雨不止
宣宗兴定元年秋霖雨
哀宗正大二年四月宿郑州雨伤麦 天兴二年六月迁蔡自发归徳连日暴雨
时平地水数尺军士漂没及蔡始晴复大旱数月识者以为不祥
元宪宗七年九月霖雨连月
时围樊城以雨班师
九年夏四月大雷雨凡二十日
世祖至元七年八月保定路霖雨伤禾稼 九年六月壬辰夜京师大雨坏墙屋压死者众 十年霖雨害稼十二年河间霖雨伤稼 二十三年九月乙丑朔雨
坏太庙 二十四年六月霸州益津县霖雨伤稼九月东京谊静麟威逺博索等处大霖雨是岁保定太原河间般阳顺徳南京真定河南等路霖雨害稼太原尤甚屋坏压死者众 二十五年五月汴梁大霖雨河决襄邑漂麦六月睢阳霖雨河决害稼七月保定路霖雨害稼霸漷二州亦如之八月嘉祥鱼台金乡三县霖雨害稼九月献莫二州亦如之 二十六年六月济宁东平汴梁济南顺徳真定平滦棣州霖雨害稼七月辛巳雨坏都城癸巳平滦屯田霖雨损稼八月大都路霖雨害稼九月平滦昌国等亦如之 二十七年二月晋陵无锡二县霖雨害稼四月芍陂屯田霖雨河溢害稼【二万二千四百八十畆】七月终南等屯霖雨害稼江西霖雨鳯翔屯田霖雨害稼 二十八年八月大名之清河南乐诸县霖雨害稼九月景州河间等县亦如之
成宗元贞二年八月宁海州大雨 大徳二年七月大雨河决 五年八月平滦路霖雨害稼是岁峡州随州安陵荆门泰州光州扬州滁州高邮安丰霖雨害稼六年五月归徳府徐州邳州睢宁县雨五十日十月济南滨棣泰安髙唐州霖雨害稼 七年六月浙西淫雨八年五月大名濬滑徳州齐河霖雨六月丁酉汴梁
祥符开封陈州霖雨 九年六月潼川霖雨江溢汴梁霖雨 十年六月景州霖雨 十一年九月【武宗已即位】襄阳霖雨
武宗至大四年七月巩昌宁逺县暴雨山土流涌是月太原河间真定顺徳彰徳大名广平等路徳濮恩通等州及河东祁县霖雨害稼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元年七月真定淫雨二年七月徳州亦如之三年大名路霖雨伤稼史俱不载
仁宗皇庆元年四月隆兴新建县霖雨伤禾 延祐元年五月武陵县霖雨 二年正月霖雨七月潭州金州永州路茶陵州霖雨 四年四月辽阳葢州雨水害稼六年七月霸州文成县雨害稼【三千余顷】 七年五月汝
宁府霖雨伤麦禾
英宗至治元年四月江州赣州临江霖雨五月壬寅开元路霖雨六月处州及通济屯霖雨伤稼 二年闰五月安丰属县霖雨伤稼 三年五月大名路魏县霖雨保定定兴县济南无棣厌次县济宁砀山县河间齐东县霖雨害稼
泰定帝泰定元年六月大都真定晋州深州奉元诸路及甘肃河渠营田等处大司农屯田诸卫屯田彰徳汴梁等路雨伤稼七月真定广平庐州十一郡雨伤稼徳州曹州淫雨八月汴梁考城仪封济南沾化利津等县霖雨损禾稼 二年五月浙西诸郡霖雨六月奉元卫辉路及永平屯田丰瞻昌国济民等署雨伤稼九月汉中道文州霖雨 三年十一月广宁路属县霖雨伤稼四年十月大都路诸州县霖雨是岁汴梁诸县霖雨
河决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泰定元年濮州等处淫雨深丈余史不载殆即是年济南及徳曹二州所迭见者
文宗至顺二年九月湖州安吉县久雨 三年六月京畿大霖雨
【臣】等谨按元史五行志载文宗至顺三年七月京师霖雨当属六月之讹
顺帝元统二年三月山东霖雨 至元元年六月大霖雨 二年五月乙夘南阳邓州大霖雨【自是日至六月甲申乃止】八月大都至通州霖雨 三年六月辛巳卫辉路大霖雨【自是日至癸巳不止】 四年六月邵武路大雨 至正二年秋彰徳路霖雨 三年四月至七月汴梁路荥泽县钧州新郑宻县霖雨害稼 四年夏汴梁兰阳县许州长葛郾城襄州睢州归徳府亳州之鹿邑济宁之虞城淫雨害蚕麦禾皆不登四月滛雨曹濮济兖皆被灾八月山东霖雨 五年夏秋汴梁祥符尉氏洧川郑州钧州亳州久雨害稼二麦禾豆俱不登河间路淫雨妨害盐课八年五月京师大霖雨都城崩圯钧州新郑县淫雨害麦六月中兴路松滋县骤雨水暴涨【平地深丈有五尺余漂没六十余里死者千五百人】 九年七月髙唐州大霖雨坏官署民舍归徳府淫雨【浃十旬】 十年二月彰徳大雨害麦 二十年七月益都髙苑县陜州渑池县大雨害稼 二十三年七月怀庆路河内修武武陟三县及孟州淫雨害稼 二十五年秋宻州安邱县潞州汴梁许州及钧州之宻县淫雨害稼 二十七年秋彰徳路淫雨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至正十四年四月吉安霖雨漂没民居田产十九年岳州大雨经八十日纪志皆不载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七月海康大雨坏县治 二十三年十一月山东二十九州县久雨伤麦禾
惠帝建文元年三月乙夘夜燕王营于苏家桥大雨平地水三尺及王卧榻
成祖永乐元年三月京师淫雨坏城【西南隅五十余丈】七月建宁卫淫雨坏城 二年七月新安卫淫雨坏城八月淫雨坏北京城【五十余丈】 六年七月思明淫雨坏城 七年九月浙江卫所五飓风骤雨坏城漂流房舍 八年金乡卫飓风骤雨坏城垣公廨 十二年九月宻云后卫淫雨坏城 二十年正月信丰雨水坏城瞿城卫如之二十一年二月六安卫淫雨坏城是岁建昌守御所
淮安怀来等卫皆淫雨坏城 二十二年二月寿州卫雨水坏城三月赣州振武二卫雨水坏城四月淫雨坏宻云及蓟州城是岁南北畿山东州县淫雨伤麦禾甚众
仁宗洪熙元年夏苏松嘉湖积雨伤稼闰七月京师大雨坏正阳齐化顺城等门城垣九月久雨坏宻云中卫城
宣宗宣徳元年五月永嘉乐清飓风急雨坏公私廨宇及坛庙
英宗正统元年七月顺天山东河南广东淫雨伤稼四年夏居庸关及定州卫淫雨坏城 五年二月南京大风雨坏北上门脊覆官民舟 七年济南青莱淮鳯徐州五月至六月淫雨伤稼 九年闰七月野狐岭等处淫雨坏城及濠堑墩台 十一年春江西七府十六县淫雨田禾渰没 十二年六月瑞金淫雨漂仓库【市水丈余溺死二百余人】 十三年四月雨水坏顺天古北口边仓五月至六月鳯阳徽州久雨伤稼九月宁都大雨坏城郭庐舍【溺死甚众】
景帝景泰三年永平兖州久雨伤禾大嵩等二十卫所久雨坏城 四年南畿河南山东府十州一自五月至八月淫雨伤稼 五年杭嘉湖大雨伤苖【六旬不止】七月京师久雨九门城垣多坏 六年北畿府五河南府二久雨伤稼云南大理诸府如之 七年两畿江西河南浙江山东山西湖广共府三十恒雨渰田
英宗天顺元年济兖青三府大雨阅月禾尽没 四年安庆南阳雨自五月至七月渰禾苖 七年五月淮鳯扬徐大雨腐二麦武昌汉阳荆州庐舍漂没【民皆依山露宿】宪宗成化元年六月畿东大雨水坏山海关永平蓟州遵化城堡八月通州大雨坏城及运仓 二年定州积雨坏城【凡坏城垣及墩台垜口百七十三】 八年七月南京大风雨坏天地坛孝陵庙宇鳯阳大雨坏皇陵墙垣 九年三月南京大风雨防太庙社稷坛树 十四年八月鳯阳大雨没城内民居【以千计】 十七年七月乙酉南京大风雨社稷坛及太庙殿宇皆摧 十八年河南懐庆诸府夏秋淫雨三月【凡塌城垣千一百八十余丈漂公署坛庙民居三十一万四千间有竒渰死一万一千八百余人】
孝宗治二年七月京师淫雨 三年七月南京骤雨坏午门西城垣 七年七月庚寅南京大风雨坏殿宇城楼兽吻防太庙天地社稷坛及孝陵树又义州等卫自五月至八月雨害稼 八年五月南京隂雨逾月坏朝阳门北城堵九月潮州诸府飓风暴雨坏城垣庐舎十年七月安陆淫雨坏城郭庐舍殆尽 十一年七
月长安岭暴风雨坏城及庐舍 十四年六月义锦广宁淫雨坏城垣墩堡仓库桥梁【民多压死者】 十五年六七月南京大风雨孝陵神宫监及懿文陵树木桥梁墙垣多摧折 十六年五月榆林大风雨毁子城垣【移垣洞于其南五十步】 十八年三月双山堡大雷雨坏城又京畿自六月至八月连雨
武宗正徳元年七月鳯阳诸府大雨【平地水深丈五尺没民居五百余家】二年七月武平大风雨毁城楼长泰南靖大风雨三
日夜【平地水深二丈漂民居八百余家】 十二年苏松常镇嘉湖大雨杀麦禾 十三年应天苏松常镇扬大雨弥月漂室庐人畜无算 十六年京师久雨伤稼
世宗嘉靖四年六月登州大雨坏城 十六年京师淫雨自夏及秋不絶房屋倾倒【军民多压死者】 二十五年八月京师大雨坏九门城垣 三十三年六月京师大雨【平地水数尺】 四十五年九月郧阳大淫雨坏城垣庐舍【平地水丈余人民溺死无算】
穆宗隆庆元年六月京师淫雨又辽东淫雨自五月至七月不止坏垣墙禾黍
神宗万厯元年七月淫雨 十二年正月喜峯口大风雨坏各墩台 十五年苏松诸府自五月至七月淫雨禾麦俱伤 二十四年杭嘉湖淫雨伤苗 二十八年七月兴化莆田连江福安大雨城垣桥梁隄岸俱圯二十九年春夏蘓松嘉湖淫雨伤麦 三十二年七月京师淫雨城崩 三十三年五月丙申鳯阳大风雨损皇陵正殿御座 三十九年广西积雨五阅月 四十二年浙江淫雨
熹宗天启六年闰六月大雨连旬坏天夀山神路都城桥梁是嵗辽东淫雨坏山海闗内外城垣【军民伤者甚众】 七年山东州县二十有八积雨伤禾
愍帝崇祯五年八月大雨冲损庆陵九月顺天二十七县淫雨害稼 十一年夏雨浃旬圯南山边垣 十二年十二月浙江淫雨【阡陌成巨浸】 十三年四月至七月宁池诸郡淫雨【田半为壑】 十五年十月黄蕲徳安诸郡县淫雨 十六年二月戊辰亲祀社稷大风雨仅成礼而还【臣】等谨按雨水过多为恒就中亦有成灾不成灾之别夫岁星之行各率其性而下土应之非必尽由人事史于大雨水悉纪之本春秋重责己之义而稗野家因是侈陈灾异累牍不休失其防矣今于正史但书大雨而无余文者或雨而不至于水或言大而水在其中要之既无灾证又非淫潦即亦从略焉葢恒之为义当书其甚者而常则否也甘露
辽穆宗应厯十四年四月黄龙府甘露降
圣宗统和九年八月癸酉东京甘露降
道宗大安九年四月乙夘兴中府甘露降
遣使祠佛饭僧
金太宗天防十三年四月【时熙宗已即位】甘露降于熊岳县元顺帝至正六年八月龙兴进贤县甘露降 二十年十月国子监大成殿松栢树有甘露降其上
明太祖洪武二年十月甲戌甘露降于钟山
羣臣请告庙不许
【臣】等谨按明史宋濓传洪武初甘露屡降帝问灾祥之故对曰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于祥于其仁春秋书异不书祥为是故也王圻续通考载二年十月降于乾清宫后苑四年十月降于钟山沾润草木五年十一月甘露又降越明年仍降如初此宋濓传所以云屡降也
成祖永乐四年十一月己巳甘露降孝陵松栢醴出神乐观
荐之太庙赐百官
宪宗成化六年正月甘露降
帝亲御斋宫取以赐百官大学士彭时等撰甘露颂以进
世宗嘉靖七年正月甲戌朔甘露降长泰等县 九年十二月己夘甘露降于显陵
守臣以闻帝为制钦天记颂
十七年春甘露降龙溪县
按臣奏进帝以赐大臣
四十一年甘露降于承天皇陵之松树
镇守太监张方以献帝悦羣臣称贺仍遣官往承天祭告凡分守叅议及知府太监各赏银有差
天雨异物
宋理宗绍定三年三月丁酉雨土 端平三年七月甲申雨血 嘉熙二年四月己酉雨土 三年三月辛夘雨土 淳祐五年二月丙寅朔雨尘土 十年二月乙夘雨土 十一年三月乙亥雨土 宝祐二年蜀雨血三年三月己未雨土 六年二月壬辰雨土 开庆
元年三月辛酉雨土 景定五年二月辛未雨土度宗咸淳十年正月乙巳雨土
恭帝徳祐元年三月己丑雨土
辽道宗咸雍四年六月西北路雨谷方三十里
金世宗大定十二年三月庚寅雨土 十六年三月戊申雨豆于临潢之境【其形鋭而赤食之味颇苦】 二十三年三月乙酉氛埃雨土四月庚子亦如之
哀宗天兴三年正月己酉京索之间雨血十余里元世祖至元七年四月壬午檀州雨黑霜【互见黑黑祥门】二十四年十二月丁夘诸王色彻图部雨土【凡七昼夜没死牛畜】成宗元贞二年处州天雨米黑色 大徳十年二月大同路暴雨沙黑霾【毙牛马二千人亦有死者】
仁宗延祐七年八月【时英宗已即位】益津县雨黑霜
英宗至治三年二月丙戌雨土
泰定帝致和元年三月壬申雨霾
文宗天厯二年三月雨土霾 至顺二年三月丙戌雨土霾
顺帝元统二年正月庚寅朔河南省雨血六月彰徳雨白毛【俗呼为老君髯】 至元三年三月天雨毛【如绵而緑俗呼云菩萨线】四年四月京师天雨红沙 五年二月庚寅信州雨土至正元年嘉县天雨铁【民舍山石皆穿人物遇之皆毙】四月镇江
丹徒县雨红雾【草木叶及行人裳衣皆濡成红色】 十一年十月天雨黑子于饶州【大如黍】衢州东北亦如之十一月建宁浦城雨黑子【如稗实】邵武雨黑黍【如芦穄】信州雨黑黍鄱阳县雨菽豆郡邑有民取而食之 十五年春蓟州雨血 二十五年六月戊申京师雨鱼【时大雨鱼随雨而落长尺许人取而食之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顺帝至正十二年湖广雨粉针民家门户壁柱之间有粉防如针様无数十八年冬衢处等州雨黑黍内白如粉二十一年昆明县天雨铁伤禾稼民居半圯二十七年八月辛酉上海县浦东俞店桥南牧羊儿三四闻上恰恰有声仰视之流光中陨一鱼刺成二创其状不常见自首至尾根仅盈尺濶而短是日晴无隂云亦无雕鹳之类甚可怪也日将晡县市人閧然指流星自南投北即此时也桥下一细民家欲取烹食其妻盐而藏之来者多就观焉或曰志有云天陨鱼人民失所之象史皆不载
明太祖洪武十年正月丁酉夜应天雨墨【如墨汁】浙江金华处州诸境皆有之
宪宗成化元年二月天雨黑水于襄阳【水王圻续通考作黍】 九年四月乙亥两京雨土 十三年二月甲午山隂雨血射人六月京师雨钱
孝宗治三年三月陜西庆阳府雨石无数【皆作人言】 十年三月己酉雨土 十一年四月辛巳雨土 十七年二月甲辰郧阳均州雨沙
武宗正徳八年十月癸巳杭州雨黑水
世宗嘉靖元年正月丁夘雨黄沙 六年五月甲午京师雨钱七月壬辰南京雨血 二十一年十月象山县天雨黄雾【行人口耳皆塞】 十三年二月己未雨防土
穆宗隆庆元年三月甲寅南郑雨土 二年四月天雨黑豆【互见黑眚黑祥门】
据御史周祖言也
神宗万厯二十五年二月癸亥湖州雨黄沙 四十六年三月庚午暮刻雨土
愍帝崇祯七年二月海丰雨血 十年山东雨黑水新乡亦如之
【臣】等谨按以上所载雨土雨血大约互见黄眚黄祥等门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二
物异考
恒
宋理宗绍定二年五月成都潼川路岁旱
嘉熙元年夏建康府旱 三年旱 四年六月江浙福建大旱 淳祐五年秋七月旱镇江常州亢旱 七年旱 十一年闽广及饶州旱 寳祐元年六月江湖闽广旱 六年旱
六年三月诏自冬徂春天乆不雨民失东作自四月一日避殿减膳甲申大雨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理宗寳祐五年处州旱又度宗咸淳十年亦云处州旱史皆不载
度宗咸淳九年沿江制置使所辖四郡夏秋旱 十年九月【恭帝已即位】闽中庐州旱长乐福清二县大旱准西四郡旱
【臣】等谨按度宗纪咸淳九年十二月丁亥以沿江制置使所辖四郡夏秋旱涝有免租事故恒雨与恒互见之
辽穆宗应歴十二年五月旱
命左右以水相沃顷之果雨
十六年五月旱
时以嵗旱泛舟于池祷雨不雨舍舟立田中祷乃雨
十七年四月旱射栁祈雨
复以水沃羣臣
景宗保宁元年五月旱射栁祈雨 七年四月旱射栁祈雨
圣宗统和元年东京平州旱 八年四月旱
兴宗重熙九年六月旱射栁祈雨
十五年杨佶为武定军节度使境内亢旱苗稼将槁视事之夕雨泽沾足百姓歌曰何以蘓我上天降雨谁其抚我杨公为主
道宗咸雍二年七月旱 三年南京旱 十年四月旱大康六年五月旱
时祷雨命左右以水相沃俄而雨降
辽史萧文传曰道宗夀隆末文知易州时大旱百姓忧甚文祷之辄雨属县又防淫雨不止文复随祷而霁是嵗大熟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萧文事一称太康八年七月易州霖雨一称干统八年六月易州大旱前后皆误
天祚帝干统元年四月旱 八年六月旱射栁祈雨金熙宗天眷三年六月大旱 皇统三年陜西旱世宗大定四年五月旱
勅有司审寃狱禁宫中音乐放毬场役夫诏礼部尚书王竞祷雨于北岳叅知政事石琚望祭于北郊壬子雨
九年六月旱
时以乆旱命宫中无用扇庚子雨
十二年四月旱 十六年中都河北山东陜西河东辽东等十路皆旱 二十年七月旱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又载二十年夏旱有完顔宗道祈雨事今以列传考之章宗明昌时宗道以陜西路统军使特进三阶兼知京兆府事时夏旱俾长安令取太白湫水步迎于逺郊及城而雨是岁大稔人以为精意所感刋石纪之非大定时事
章宗明昌元年夏旱 二年五月桓抚等州旱秋山东河北旱 三年四月旱秋绥德旱 承安元年自正月至五月不雨 二年自正月至四月不雨 四年五月旱
先是承安元年旱命徙市乃雨复市如常至四年旱诏求直言避正殿减膳审理寃狱应奉翰林文字陈载言四事其一边民苦于防掠其二农民困于军需其三审决寃滞一切从寛茍纵有罪其四行省官员例获厚赏而沿边司县曽不沾及此亦干和气致旱灾之所由也帝是之
泰和三年四月旱 四年四月旱 五年夏旱
卫绍王大安二年六月山东河北大旱 三年三月山东河北河东诸路大旱 崇庆元年三月大旱是嵗河东陜西山东南京诸路旱 二年【五月改元至寜】陜西河东大旱
是年以陜西河东诸处旱遣工部尚书髙道拉祈雨于岳渎乃雨时斗米有至钱万二千者
宣宗贞祐三年自去冬不雨雪至于三月不雨 四年七月旱 兴定二年六月旱 三年夏旱 四年六月旱 五年三月旱
三月间以乆旱诏中外仍命有司祈祷
元光元年四月京畿旱
哀宗正大二年四月旱 三年三月陜西旱四月旱五年四月京畿旱八月旱 天兴二年六月迁蔡复大旱数月
元太宗十年八月旱
定宗三年大旱
世祖中统元年八月泽州潞州旱 三年五月东平濵棣二州旱 四年八月真定郡及洺磁等州彰徳路旱十一月东平大名等路旱 至元元年二月东平太原平阳旱
分命西僧祷雨于东平太原平阳
二年西京北京益都真定东平顺徳河间徐宿邳旱三年夏黄州旱京兆鳯翔旱 四年顺天束鹿县旱五年京兆大旱 六年六月真定等路旱是嵗澧州云内东胜广平路俱旱 七年三月益都登莱旱七月山东南京河间诸路旱 八年四月蔚州灵仙广灵二县旱 九年六月髙丽旱 十二年卫辉太原等路旱十三年十二月平阳路旱 十五年西京奉圣州及彰徳等处旱 十六年七月赵州旱是嵗保定等二十余路旱 十七年八月大都北京懐孟保定南京许州平阳旱 十八年二月辽阳懿盖广宁北京大定诸州旱是嵗平阳路松山县旱 十九年八月真定以南旱【民多流移】 二十二年五月广平汴梁钧州郑州懐孟濮州东昌广平平阳彰徳卫辉旱 二十三年平滦太原旱五月汴梁京畿旱 二十四年春平阳旱【二麦枯死秋种不入土】二十五年二月盖州旱四月莱县蒲台旱九月甘州旱是嵗东平路须城等县安西路商耀干华等十六州旱二十六年六月桂阳路旱是嵗绛州大旱 二十七
年四月平山真定枣强三县旱七月沧州乐陵旱 二十九年二月山东棣州旱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世祖至元三年州春不雨至秋八月十二日四年八月邵武大旱史皆不载
成宗元贞元年六月环州葭州咸宁伏羗通渭等县巩昌庆阳延安安西旱七月太原平阳安丰河间等路八月汴梁安西真定等路九月髙邮府泗州贺州并旱二年七月懐孟大名河间旱九月莫州献州十月化州十二月辽东太原开元河南芍陂俱旱 大徳元年三月道州旱六月河间大名旱汴梁南阳大旱【民鬻子女】七月懐州武陟县旱八月杨州淮安宁海州真定顺徳河间九月镇江丹阳金坛二县俱旱十月厯阳合肥梁县安丰城霍邱自春及秋不雨十一月常州路宜兴州旱十二月平阳曲沃县旱是嵗济南及金复州俱旱 二年二月浙西嘉兴江隂江东建康溧阳池州旱五月卫辉顺徳平滦等路旱 三年五月荆湖诸郡及桂阳寳庆兴国鄂岳汉阳常澧潭衡辰沅常宁茶陵江陵等路旱九月大都扬州淮安十月沔阳扬庐随黄等州并旱是嵗甘肃额齐讷路屯田旱 四年三月宁国太平两路旱五月扬州南阳顺徳东昌归徳济宁徐濠芍陂八月白马县十一月平济县俱旱 五年六月汴梁南阳卫辉大名濮州等路旱九月江陵常徳澧州旱是嵗封邱武阳兰阳中牟延津河南渑池蕲州蕲春广济蕲水俱旱六年正月陜西旱 七年台州诸路旱 八年六月鳯翔扶风岐山寳鸡三县旱 九年五月道州旱六月鳯翔扶风七月晋州饶阳县汉阳汉川县八月象州融州栁州属县俱旱 十年五月大都京畿旱安西春夏大旱【二麦枯死】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十年台州旱十一年台州自夏四月不雨至秋八月人相食纪志皆不载
武宗至大元年二月汝宁归徳二路旱五月渭源县旱三年夏广平大名路旱六月威州洺水肥乡鸡泽等
县旱七月磁州威州诸县旱 四年六月河间陜西诸路旱
仁宗皇庆元年六月濵棣徳三州及蒲台信阳等县旱二年三月旱九月京畿大旱
帝于三月旱时宫中焚香黙祷遣官分祷诸祠甘雨大注
延祐二年春檀蓟濠三州旱夏巩昌兰州旱六月济宁益都旱 四年四月徳安府旱 五年七月真定河间广平中山大旱 七年四月【英宗已即位】左卫屯田旱六月黄蕲二郡及荆门军旱九月沈阳旱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五年六月荆州旱亦史所不载者
英宗至治元年四月袁州建昌及广徳路旱五月髙邮旱六月临江路大同路旱 二年六月扬州淮安属县旱九月临安河西县春夏不雨【种不入土】十一月岷州旱十二月河南及云南乌防等处屯田旱 三年五月大同路雁门屯田旱损麦夏燕南河南州县十有四亢阳不雨土番岷州旱顺徳真定冀宁大旱十一月【泰定帝已即位】芍陂屯田旱
泰定帝泰定元年三月临洮狄道县冀寜石州离石宁乡县旱六月河间晋宁泾州扬州寿春等路湖广河南诸屯田景清沧莫临汾灵台六合等州县皆旱十二月两浙及江东诸郡旱 二年三月荆门州旱五月潭州茶陵州及兴国永兴县大旱六月新州路旱七月顺徳汴梁徳安汝宁随州息州诸路旱 三年五月庐州郁林州及洪泽屯田旱六月峡州大宁庐州徳安梧州中庆诸路属县燕南河南州县十有四亢阳不雨七月闗中大名永平奉元诸路属县旱九月南恩州旱十一月懐庆修武县旱 四年二月奉元醴泉顺徳唐山怀州淳化等县旱五月大都南阳汝宁庐州等路属县旱六月畿内江南潞霍绥徳三州汝宁府旱七月内郡江南延安属县旱八月真定晋宁延安河南等路及藤州旱十月龙兴路属县旱十一月永平路旱十二月大都保定真定东平海南懐庆诸路旱是嵗汴梁峡州旱致和元年二月广平彰徳等郡旱五月泾州灵县旱六月江陵路属县旱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泰定帝泰定二年五月闗陜皆旱史不载
文宗天厯元年八月陜西大旱人相食 二年正月陕西大旱【自泰定二年至是不雨】六月峡州二县真定河间大名广平等四川四十一县旱七月戊午大都之东安蓟州永清益津县春夏旱【麦苖枯】八月河南府路浙西湖州江东池州饶州及大名真定河间诸属县旱十月湖广常徳武昌澧州诸路旱十一月冠州庐州江西龙兴南康抚瑞袁吉诸路旱十二月冀宁路黄州路及恩州旱是嵗蕲州路夏秋旱 至顺元年七月开元大同真定冀宁广平诸路及忠翊侍卫左右屯田【自夏至于是月不雨】肇州兴州东胜州及榆林滏阳等十三县旱九月特尔根摩琳等三十二驿旱【自夏秋不雨牧畜多死】 二年四月晋宁冀宁大同河间诸路属县旱六月晋宁二路旱八月景州旱【自六月至是月不雨】是嵗冀宁河南二路霍隰石三州阜城平城二县旱 三年八月真定路冀宁路之阳曲河曲二县及荆门州河南府之洛阳县皆旱 四年夏绍兴旱【自四月不雨至于七月】淮东淮西亦旱十一月浙江旱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文宗至顺二年三月浙西旱史不载
顺帝元统二年二月安丰路旱三月杭州镇江嘉兴常州松江江隂旱湖广旱【自是月不而至于八月】四月成州旱河南旱【自是月不雨至于八月】六月大宁广宁辽阳开元沈阳懿州旱八月南康路诸县旱 至元元年三月益都路旱四月河南东平路及邵武大旱 二年三月陜西旱无麦五月州不雨【自是月至于六月】是嵗江浙自春至八月不雨六年夏广东南雄路旱【自二月不雨至于五月种不入土】 至正二年彰徳大同二郡及冀宁平晋榆次徐沟县汾州孝义县沂州皆大旱【自春至秋不雨人有相食者】秋卫辉大旱 三年七月兴国路大旱 四年福州大旱【自三月不雨至于八月】兴化邵武镇江及湖南之桂阳皆旱 五年曹州禹城县大旱夏胶州髙宻县旱 六年镇江及元庆奉化州旱 七年四月懐庆卫辉河东及鳯翔之岐山汴梁之祥符河南之孟津皆大旱十一月迤北旱 八年三月益都临淄大旱五月四川旱 十年夏彰徳旱 十一年镇江旱十二年蕲州黄州大旱【人相食】 浙东绍兴旱台州旱
【自四月不雨至于七月】六月桂阳大名俱旱 十三年【自六月不雨至于秋八月】蕲州黄州及浙东庆元衢州州江东饶州江西龙兴瑞州建昌吉安广东南雄湖南永州桂阳皆大旱十四年懐庆河内县孟州汴梁祥符县福建泉州湖南永州寳庆广西梧州皆大旱【祥符旱魃再见泉州种不入土人相食】 十五年卫辉大旱 十六年州处州皆大旱 十八年春蓟州旱莒州濵州般阳滋川县霍州鄜州鳯翔岐山县春夏皆大旱【莒州人相食岐山亦如之】 十九年晋宁鳯翔广西梧州象州皆大旱 二十年通州旱汾州介休县旱【自四月至秋不雨】广西宾州大旱【自闰五月不雨至于八月】 二十二年河南洛阳孟津偃师三县大旱【人相食】 二十三年山东济南广西贺州皆大旱
明太祖洪武三年夏旱
六月戊午朔歩祷郊坛
四年陜西河南山西及直常州临濠北平河间永平旱 五年夏山东旱 七年夏北平旱 二十三年山东旱 二十六年大旱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太祖吴元年夏六月久旱洪武十四年金陵久不雨志不载
成祖永乐十三年鳯阳苏州浙江湖广旱 十六年陜西旱
宣宗宣徳元年夏江西旱湖广夏秋旱 二年南畿湖广山东山西陜西河南旱 七年河南及大名夏秋旱八年南北畿河南山东山西自春徂夏不雨 九年
南畿湖广江西浙江及真定济南东昌兖州平阳重庆等府旱 十年畿辅旱
英宗正统二年河南春旱顺徳兖州春夏旱平凉等六府秋旱 三年南畿浙江湖广江西九府旱 四年直陜西河南及太原平阳春夏旱 五年江西夏秋旱南畿湖广四川府五州卫各一旱【自六月不雨至于八月】 六年陜西旱南畿浙江湖广江西府州县十五春夏并旱七年南畿浙江湖广江西府州县卫二十余大旱 十年夏湖广旱十一年湖广及重庆等卫夏秋旱 十二年南畿及山西湖广等府七夏旱 十三年直陜西湖广府州七夏秋旱 十四年六月顺天保定河间真定旱
景帝景泰元年畿辅山东河南旱 二年陜西府四卫九旱 三年江西旱四年南北畿河南及湖广府三数月不雨 五年山东河南旱 六年南畿及山东山西河南陜西江西湖广府三十三卫十五皆旱 七年湖广浙江及南畿江西山西府十七旱
英宗天顺元年夏两京不雨杭州宁波金华均州亦旱三年南北畿浙江湖广江西四川广西贵州旱 四
年济南青州登州肇庆桂林甘肃诸府卫夏旱 五年南畿府四州一及锦衣等卫连月旱伤稼 七年北畿旱济南青州东昌卫辉旱【自正月不雨至于四月】
宪宗成化三年湖广江西及南京十一卫旱 四年两京春夏不雨湖广江西旱 六年直山东河南陜西四川府县卫多旱 八年京畿连月不雨【运河水涸】顺徳真定武昌俱旱 九年彰徳卫辉平阳旱 十三年四月京师旱是嵗真定河间长沙皆旱 十五年京畿大旱顺徳鳯阳徐州济南河南湖广皆旱 十八年两京湖广河南陜西府十五州二旱山西大旱 十九年山西旱 二十年京畿山东湖广陜西河南山西俱大旱二十二年六月陜西旱【虫防食苖稼】凡九十五州县八月北畿及江西三府旱九月温台大旱长沙诸府亦旱孝宗治元年南畿河南四川及开封旱 四年浙江府二广西府八及陜西洮州卫旱 六年北直山东河南山西及襄阳徐州旱 七年福建四川山西陜西辽东旱 八年京畿陜西山西湖广江西大旱 十年顺天淮安太原平阳西安延安庆阳旱 十一年河南山东广西江西山西府十八旱 十二年夏河南四府旱秋山东旱 十三年庆阳太原平阳汾潞旱 十四年辽东镇春至秋不雨河沟尽涸 十六年夏京师大旱苏松常镇夏秋旱 十八年北京及应天四十二卫旱武宗正徳元年陜西三府旱 二年贵州山西旱 三年江南北旱 四年旱【自三月至七月】陜西亦旱 七年鳯阳苏松常镇平阳太原临巩旱 八年畿辅及开封大同浙江六县旱 九年顺天河间保定庐鳯淮扬旱 十一年北畿及兖州西安大同旱 十五年淮扬鳯阳州县三十六及临巩甘州旱 十六年两京山东河南陜西山西旱【自正月不雨至于六月】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武宗正徳五年六月京师旱志不载
世宗嘉靖元年南畿江西浙江湖广四川辽东旱 二年两京山东河南湖广江西及嘉兴大同成都俱旱【赤地千里殍殣载道】三年山东旱 五年江左大旱 六年北畿四府河南山西及鳯阳淮安俱旱 七年北畿湖广河南山东山西陜西大旱 八年山西及临洮巩昌旱九年应天苏松旱 十年陜西山西大旱 十一年湖广陜西大旱 十七年夏西京山东陜西福建湖广大旱 十九年畿内旱 二十年三月久旱亲祷 二十三年湖广江西旱 二十四年南北畿山东山西陜西浙江江西湖广河南俱旱 二十五年南畿江西旱二十九年北畿山西陜西旱 三十三年兖州东昌淮安扬州徐州武昌旱 三十四年陜西五府及太原旱三十五年夏山东旱 三十七年大旱【禾尽槁】 三十
九年太原延安庆阳西安旱 四十年保定等六府旱四十一年西安等六府旱
穆宗隆庆二年浙江福建四川陜西及淮安鳯阳俱大旱 四年夏旱 六年夏不雨
四年旱时诏诸司停刑
神宗万厯十一年八月庚戌朔河东盐臣言解池旱涸盐花不生 十三年夏京师久旱 十四年三月京师又久旱
先是十三年四月戊午因京师自去秋至此不雨河井尽涸步祷郊坛至次年三月乙巳又以久旱命顺天府祈祷
十七年苏松连嵗大旱【震泽为平陆】浙江湖广江西大旱十八年四月旱 二十四年杭嘉湖三府旱 二十六年四月旱 二十七年夏旱 二十九年畿辅山东山西河南及贵州黔东诸府卫旱 三十年夏旱 三十四年夏亢旱 三十七年楚蜀河南山东山西陜西皆旱 三十八年夏久旱济青登莱四府大旱 三十九年夏京师大旱 四十二年夏不雨 四十三年山东春夏大旱【三月不雨至于六月千里如焚】 四十四年陜西旱秋冬广东大旱 四十五年夏畿南亢旱 四十七年广西梧州旱【赤地如焚】
光宗泰昌元年辽东旱
熹宗天启元年久旱 五年真顺保河四府三伏不雨秋复旱 七年四川大旱
愍帝崇祯元年夏畿辅旱【赤地千里】 三年春旱
帝于三月中择日亲祷
五年杭嘉湖三府旱【自八月至十月七旬不雨】 六年京师及江西旱 十年夏京师及河东不雨江西大旱 十一年两京及山东山西陜西旱 十二年南畿山东山西浙江旱 十三年两京及登青莱三府旱 十四年两京山东河南湖广及宣大边地旱 十六年旱
十六年旱五月辛丑祈祷雨泽命臣工痛加修省恒燠
【臣】等谨按马端临通考载恒燠自春秋至寜宗嘉定三年止自后宋辽二朝无可见者
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时章宗已即位】冬无雪
章宗泰和二年冬无雪
宣宗贞祐二年冬无雪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冬无雪
仁宗皇庆元年冬无雪 延祐元年冬大都檀蓟等州无雪【至春草木枯蕉】
顺帝至元六年冬无雪
明仁宗洪熙元年正月癸未以京师一冬不雪诏谕修省
英宗正统九年冬畿内外无雪 十二年冬陜西无雪景帝景泰六年冬无雪
英宗天顺元年冬宫中祈雪
时直山西河南山东皆无雪
二年冬诏令百官祈雪 六年冬直山东河南皆无雪
宪宗成化元年冬无雪 五年冬燠如夏 六年二月壬申以自冬徂春雨雪不降敕谕羣臣亲诣山川坛请祷 十年二月南京山东奏冬春恒燠无冰雪 十一年冬以无雪祈祷 十五年冬直山东河南山西无雪 十九年冬京师直无雪
孝宗治九年冬无雪 十五年冬无雪 十八年冬温如春无雪
武宗正徳元年冬无雪永嘉自冬至春麦穗桃李实三年冬无雪 六年至九年连嵗无雪 十一年冬无雪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武宗正徳七年冬燕赵河朔之地无雪而燠史不载
世宗嘉靖十四年冬深无雪遣官徧祭诸神 十九年冬无雪 二十年十二月癸夘祷雪于神祗坛 二十四年十二月甲午命诸臣分告宫庙祈雪 三十二年冬无雪 三十三年十二月壬申以灾异屡见即祷雪日为始百官青衣办事 三十六年冬无雪 三十九年冬无雪明年又无雪帝将躬祷防大风命亟祷雪兼禳风灾 四十一年至四十五年冬祈雪无虚嵗穆宗隆庆元年冬无雪 四年冬无雪
神宗万厯四年十二月己丑命礼部祈雪 十六年十七年二十九年三十七年四十七年俱命礼部祈雪愍帝崇祯五年十二月癸酉命顺天府祈雪 六年七年冬无雪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三
物异考
恒寒【雪霜】
宋理宗寳庆元年四月辛卯雪 绍定四年二月己巳雨雪 六年三月壬子雨雪 端平元年二月癸酉雨雪 二年三月乙未雨雪 嘉熙元年三月霜 二年二月乙未雨雪 淳祐六年二月壬申雨雪 寳祐元年二月壬子雨雪 二年三月戊子雨雪 六年二月雨雪 开庆元年二月庚辰雨雪 景定五年二月辛亥雨雪
辽太宗会同二年六月丁丑雨雪
兴宗重熙十六年三月壬寅大雪
道宗咸雍八年十一月丙辰大雪 太康八年九月丁未大风雪【牛马多死】 九年四月丙午朔大雪平地丈余【马死者十六七】 大安二年八月戊子以雪罢猎 三年正月己卯大雪
天祚帝干统二年三月大寒氷复合 九年七月陨霜伤稼八月丁酉以雪罢猎 天庆三年正月丙子猎狗牙山大寒【猎人多死】
金熙宗皇统二年三月辛丑大雪
海陵正隆四年十一月庚寅霜附木
世宗大定四年正月壬寅大雪
章宗承安二年十月甲午大雪 五年十月癸卯晨阴霜附木至日入亦如之 泰和五年正月己未朔大雪十一月戊戌复大雪
宣宗兴定三年正月壬午大雪
时帝闻东掖有撤瓦声问左右知为丁夫葺噐物库庑舍上恻然谕主者曰雪寒役人不休可乎姑止之
五年十二月丁丑霜附木
哀宗正大三年春大寒 四年八月己巳风霜损禾皆尽 五年春大寒二月乙巳朔雷雨雪【木之华者皆败】十二月陜西大寒
天兴元年正月丁酉大雪二月癸丑又雪戊午又雪五月大寒如冬
是时钧州阳邑卢氏兵皆大败
元太祖即位之四年六月西讨回回国祃旗之日雨雪三尺
时帝疑之耶律楚材曰元冥之气见于盛夏克敌之徴也
太宗四年正月丙申大雪丁酉又雪
世祖中统二年七月庚辰西京宣徳陨霜杀稼 三年五月甲申宣徳咸寕龙门陨霜八月戊申河间平滦广寜西京宣徳北京陨霜害稼 四年四月丙寅西京武州陨霜杀麦禾 至元二年八月太原陨霜 八年七月乙亥巩昌临洮平凉府防兰等处陨霜杀稼 十七年四月庚子海寜益都等四郡陨霜杀桑 二十一年三月山东陨霜杀蚕尽死【被灾者三万余家】 二十四年北边大风雪【巴图鲁古伦所部牛马多死】 二十六年特黙格之地霜杀稼二十七年五月庚戌陜西南市屯田陨霜杀稼七月
大同平阳太原十一月辛丑兴松二州辛酉隆兴路并如之 二十九年二月棣州霜三月济南般阳等郡及恩州属县陨霜杀桑九月平滦路霜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五月丁丑济南棣州陨霜杀菽纪志皆不载
成宗元贞元年正月癸亥陨霜杀禾【赈安西王山后民】九月戊戌武卫万盈屯及延安路陨霜杀禾 二年八月咸寜县金复州陨霜杀禾 大徳五年二月汤阴县陨霜杀麦五月商州亦如之七月癸亥称海至北境十二站大雪【马牛多死】 六年八月大同陨霜杀禾 七年四月丁亥济南路陨霜杀麦五月般阳路陨霜 八年三月济阳滦城陨霜杀桑八月营州岚州交城阳曲怀仁等县陨霜杀禾 九年三月河间益都般阳三郡属县陨霜杀桑清莫沧献四州霜【杀桑一百四十一万七千余本坏蚕一万二千七百余箔】 十年二月大同路大风雪七月辛巳大同浑源县霜杀禾八月绥徳州米脂县陨霜杀禾【二百八十顷】
武宗至大元年八月大同陨霜杀禾 四年七月大寜等路陨霜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武宗至大元年大名路陨霜杀桑纪志俱不载
仁宗皇庆二年二月济寜陨霜杀桑 延祐元年三月东平般阳等郡泰安曹濮等州大雨雪三日陨霜杀桑闰三月汴梁济寜东昌等路陇州开州清城齐东渭源东明长垣等县陨霜杀桑果禾苖无蚕七月冀寜陨霜杀稼 四年夏六盘山陨霜杀稼【五百余顷】 五年五月雄徳归信县陨霜杀桑 六年三月奉元路同州陨霜七年八月【时英宗已即位】诸卫屯田陨霜害稼
英宗至治二年五月壬子辽阳路陨霜杀禾 三年七月丙辰冀寜阳曲县大同路兴和县咸寜县陨霜杀稼八月袁州宜春县陨霜害稼是嵗大寜防古大千户部风雪毙畜牧秋忻州定襄县及忠翊侍卫屯田所营田象食屯田所陨霜杀禾
泰定帝泰定二年三月云南府大雪七月宗仁卫屯田陨霜杀禾 三年二月京师大霜昼雺七月齐哩克昆屯田霜 致和元年六月诸王诺木达实齐齐克图和硕奈玛台诸郡风雪【毙畜牧】 至顺元年二月自庚寅至甲午京师大霜昼雺汴梁路封邱祥符县霜灾閠七月奉元西湖州寜夏应理州鸣沙州巩昌静寜邠防等州鳯翔麟逰大同山阴晋寜潞城隰州等县陨霜杀稼丙戌忠翊卫左右屯田陨霜杀稼 二年十一月丁丑兴和路鹰坊及防古民万一千一百余户大雪【畜牧冻死】 三年八月浑源云内二州陨霜杀禾
顺帝至元元年三月壬辰河州路大雪十日【深八尺牛羊驼马冻死者十九】 五年五月鸿和尔布拉赛音图布拉尼格徳哷苏赛音布拉等处六爱满大风雪 六年三月大鄂尔多斯风雪为灾【马多死】 七月达勒达之地大风雪【羊马皆死】九月彰徳雨雪【结冻如琉璃】十二月寳庆路大雪【深四尺五寸】七年正月甲辰朔大寒八月卫辉陨霜杀稼九月辽阳霜早伤禾 八年正月摩琳等处大雪【羊马冻死】 九年三月温州大雪 十年春彰徳大寒近清明节雨雪三尺【民多冻馁而死】 十一年三月汴梁路钧州大雷雨雪髙宻县平地雪深三尺余 十三年秋邵武光泽县陨霜杀稼二十三年三月东平路须城东阿阳谷三县陨霜杀
桑废蚕事八月钧州密县陨霜杀菽 二十七年三月彰徳大雪【寒甚于冬民多冻死】五月辛巳大同陨霜杀麦秋冀寜路徐沟介休二县雨雪十二月奉元路咸寜县井水氷合 二十八年四月奉元陨霜杀菽
明太祖洪武十四年五月丁未建徳雪六月己卯杭州晴日飞雪 二十六年四月丙申榆社陨霜损麦景帝景泰四年鳯阳八卫二三月雨雪不止伤麦冬十一月戊辰至明年孟春山东河南浙江直淮徐大雪数尺【淮东之海氷四十余里人畜冻死万计】 五年正月江南诸府大雪连四旬【苏常冻饿死者无算】是春罗山大寒【竹树鱼蚌皆死】衡州雨雪连绵【伤人甚多牛畜多冻死】 十六年七八月越嶲雨雪交作【寒气若冬】英宗天顺四年三月乙酉大雪越月乃止
宪宗成化二年四月乙巳宣府陨霜杀青苖 十九年三月辛酉陜西陨霜
孝宗治六年十月南京雨雪连旬十一月郧阳大雪至十二月壬辰夜雷电大作明日复震后五日雪止平地三尺余【人畜多冻死】 八年四月庚申榆社陵川襄垣长子泗源陨霜杀麦豆桑辛酉庆阳诸府县卫所三十五陨霜杀麦豆禾苖 九年四月辛巳榆次陨霜杀禾是月武乡赤陨霜 十七年二月壬寅郧阳均州雨雪雹【雪片大者六寸】六月癸亥雨雪
武宗正徳元年四月云南武定陨霜杀麦【寒如冬】 八年四月乙巳文登莱阳陨霜杀稼丙辰杀谷 十三年三月壬戌辽东陨霜【禾苖皆死】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武宗正徳七年冬江淮风雪连旬南至洞庭缓流处氷厚尺余史不载
世宗嘉靖二年三月甲子郯城陨霜杀麦辛未杀禾二十二年四月己亥固原陨霜杀麦
穆宗隆庆六年二月丁亥南宫陨霜杀麦
神宗万厯五年六月苏松连雨【寒如冬】伤稼 二十四年四月己亥林县雪 二十六年十一月辛亥彰徳陨霜【不杀草】 三十八年四月壬寅贵州暴雪【形如土砖民居片瓦无存者】四十四年正月雨红黄黒三色雪【屋上多巨人迹】 四十六
年四月辛亥陜西大雨雪【驘橐驼冻死二千蹄】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神宗万厯二十三年十二月至正月江南乆雪僵尸无算史不载
愍帝崇祯六年正月辛亥大雪深二丈余 十一年五月戊寅喜口雪三尺 十三年四月防寜陨霜杀稼十六年四月鄢陵陨霜杀麦
雹【氷花木氷附】
宋理宗绍定元年五月丁酉雨雹 五年七月甲辰雨雹九月乙巳雨雹雷 六年三月丙辰大雨雹 端平二年五月乙未雨雹丙申大雨雹 三年六月庚戌大雨雹 嘉熙元年二月壬寅雨雹【壬寅志作壬辰今从纪】 三年三月癸巳雨雹 淳祐二年四月壬申雨雹 八年二月癸巳三月乙丑并雨雹 九年正月乙丑雨雹 寳祐三年五月辛酉嘉定府大雨雹 四年二月戊辰雨雹 开庆元年五月辛亥雨雹 景定元年二月庚申雨雹 三年五月丙寅雨雹
时监察御史呉昌裔论常阴证状其畧曰窃见立秋以来常阴为沴先一日大雨雹越翼日暴风至淫雨不止至于旬时早禾坏于垂成晚稲伤于既頴将恐害于粢盛无以供我军实又闻天目一带洪浸漂流水冒近畿是殆为兵为饥之证占书曰雨雹隂胁阳也霪雨阴干阳也方金火之交而厥罚常雨此非隂盛阳防之兆乎今威令积弱不能以运掉三边纪纲寖頽不能以制诸将偏禆擅离部伍而不知有国法士卒敢凌州县而不知有朝廷此将帅之权太盛也道路流言谓宫廷宴饮频为过差房闺妃嫔多着位号外廷之除授或倚于幽阴帅柄之请求辄通于中禁此女宠之谒太盛也端平人材之盛蔼然有小元祐之风不一二年初意渐变君子则厌薄为无益小人则爱惜为有才三凶嘱托以潜归二蘖觊觎而再起此旧人复用之渐也敌人初犯蜀口五郡为墟继犯荆襄十州如燬将士征行而不得卧妇子流徙而不得归战则恐事力之不强和则虑情欵之不实又况唐邓均睦之寇导之以扣江秦巩松维之族诱之以斡腹内外受敌殊可寒心此边患窃发之证也凡此四端事形于下则变见于天证象孔昭警戒甚至伏望仰绳祖训顾諟天命逺声色戢宦寺以清宅心之源进忠良斥奸回以公用人之柄申明典章以重御将之法谨固封守以严备敌之防而二三大臣各一乃心各和乃政宫中府中毋使陟罚异同在边在廷毋使细大偏重君臣合徳中外革心庶转灾为休祥易阴而阳霁矣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又载虞俦应诏上封事谓阳奋则为雷为电阴凝则为雹为雪方阴阳之相薄则雷雹之交至及阳为阴所胜则雷止而雪作先震电而后雨雪阴见间隙起而胜阳其后祸乱之应有若符节今正嵗之始建寅之月三阳用事于卦为泰自戊寅之庚申雷电雪雹俱作于三日之间臣愿警惧修省以答上天仁爱之意则灾异塞于上祻乱伏于下在一念之顷耳臣又闻朝廷者阳也宫禁者阴也日显乎昼月显乎夜而寒暑成天子理阳道后妃治阴徳而后国家理若宫禁之中宴饮之不节则非所以崇毖圣躬赐予之不省则将至于空虚内藏女谒行乎内权势行乎外尤不可不防其防而杜其渐也至于勲戚贵近时有滥赏倡优伎艺每防宣引宫门启闭多不以时岂所谓严等威肃宸居哉臣愿陛下畏天之威谨正始之道宗社幸甚臣又闻君子者阳也小人者阴也自古君子小人势不两立君子在内小人在外于卦为泰小人在内君子在外于卦为否今建寅之月三阳在内宜泰而否意者在外小人交结党与潜谋进用臣愿陛下观防茅连茹之象以进君子戒履霜坚氷之渐以退小人无使鹗鸾并栖薫莸共器则天意解矣考宋史虞俦不见于列传不知何所据也
辽圣宗统和十六年雨木氷
天祚帝干统三年七月中京雨雹伤稼
金海陵天徳三年十二月己丑雨木氷
世宗大定八年五月甲子北望淀雨雹【广十里长六十里】 十一年六月戊申西南路招讨司必尔罕水之地雨雹三十余里【小者如鸡卵其一最大广三尺长丈余四五日始消】 二十三年五月丁亥雨雹
章宗明昌四年十一月壬午木氷 六年二月丁丑京师大雨雹 承安二年六月丙午京师大雨雹 泰和四年正月壬申阴雾木氷十一月癸酉木氷凡三日八年四月甲午雨雹
宣宗贞祐元年十二月乙卯雨木氷 二年十二月己酉雨木氷 兴定元年四月戊午单县雨雹伤稼五月壬辰延州原武县亦如之 三年十二月壬申雨木氷哀宗正大二年四月甲午京畿大雨雹 三年四月癸卯河南六月辛卯京东京畿并大雨雹 五年四月郑州大雨雹【桑柘皆枯】
元世祖中统二年四月雨雹【大如弹丸】 三年五月甲申顺天平阳真定河南等郡雨雹 四年七月壬寅燕京昌平县景州蓚县开平路兴松云三州雨雹害稼 至元二年八月彰徳大名南京河南济南太原等郡雨雹四年三月辛丑夏津县大雨雹 五年六月甲申中山大雨雹 六年七月壬戌西京大同县雨雹 七年五月辛丑河内县大雨雹 十五年閠十一月海州贑榆县雨雹 十六年保定等二十余路雨雹害稼 十九年八月雨雹【大如鸡卵】 二十年四月河南雨雹害稼五月安西路风雷雨雹八月真定元氏县大风雹禾尽损二十二年七月冠州雨雹 二十四年九月辛卯大
定金原髙州武平兴中等处雨雹是嵗西京北京隆兴平滦南阳懐孟等路巩昌雨雹害稼 二十五年三月己酉徐邳屯田及灵璧虹县濉宁二屯雨雹【如鸡卵】害麦五月辛亥盂州乌河川雨雹五寸【大者如拳】十二月灵寿阳曲天成等县雨雹 二十六年夏平阳大同保定等郡大雨雹七月辛巳两淮屯田雨雹害稼 二十七年四月癸巳灵寿元氏二县大雨雹六月己亥棣州厌次济阳大风雹伤禾黍菽麦桑枣 二十九年闰六月丁酉辽阳沈州广寜开元等路雨雹 三十年六月壬子易州雨雹【大如鸡卵】 三十一年四月【时成宗已即位】即墨县雨雹五月密州路诸城县大都路武清县雹七月棣州阳信县雹真定路南宫新河易州涞水等县雹八月徳州徳安县大风雨雹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世祖至元六年二月兴国雨雹大如马首杀禽兽纪志俱不载
成宗元贞元年五月巩昌金州防州西和州雨雹无麦禾七月壬寅隆兴路雨雹 二年五月河中猗氏县雨雹六月大同隆兴咸寜县顺徳邢台县太原交河离石寿阳等县七月太原怀孟武陟县并如之 大徳元年六月太原崞州雨雹害稼 二年二月丙子大都檀州雨雹八月彰徳安阳县亦如之 三年八月隆兴平滦大同宣徳等路雨雹 四年三月宣州泾县台州临海县大风雹五月同州平滦隆兴雹 五年七月戊戌朔雨雹 七年十一月辛酉木氷 八年五月大寜路建州蔚州灵仙县雨雹太原大同隆兴属县阳曲天成怀安白登风雹害稼八月营州岚州交城阳曲怀仁等县雨雹 九年六月甲午晋寜冀寜桓州宣徳隆兴大同等郡大雨雹害稼 十年四月郑州管城县风雹【大如鸡卵积厚五寸】麦及桑枣皆损五月大雨雹七月宣徳县雨雹十一年五月【时武宗已即位】建州雨雹
武宗至大元年四月般阳新城县济南厌次县益都髙苑县风雹五月己巳管城县大雹深一尺癸未济南般阳雨雹八月戊子大寜县雨雹害稼【毙畜牧】 二年三月己酉济阴定陶等县雨雹六月金城崞州源州亦如之延安神木碾谷盘西神川等处大雨雹【一百余里击死人畜】 三年四月丙子灵寿平阴等县雨雹 四年四月【时仁宗已即位】南阳雨雹闰七月大同宣寜路雨雹九寸苖稼尽损仁宗皇庆元年四月大名濬州彰徳安阳县河南孟津县雨雹五月彰徳河南陇西雹六月开元路风雹害稼二年七月冀寜平定州雨雹景州阜城县风雹八月
大同怀仁县雨雹 延祐元年五月庚辰肤施县大风雹损稼【并伤人畜】六月戊申宣平仁寿白登县雨雹 二年五月大同宣徳等郡雷雹害稼 三年五月蓟州雹深一尺 五年四月鳯翔府雹伤麦禾九月大同路金城县大雨雹 六年六月庚戌大同县雨雹【大如鸡卵】丁丑晋阳西凉钧等州阳翟新郑密等县大雨雹 七年八月大同路风雷雨雹
英宗至治元年六月泾州及大同路雨雹永平路大雹【深一尺】害稼七月真定顺徳大同等路雨雹 二年四月辛亥泾州泾川县雨雹甲寅南阳府西穰等屯风雹六月庚寅思州亦如之 三年五月庚子雨雹十二月【时泰定帝已即位】辽阳岱音爱满库库部风雹
【臣】等谨按五行志载元年六月武州雨雹害稼以地理志考之武州即大同路地故不赘书
泰定帝泰定元年五月冀寜阳曲县雨雹伤稼思州龙泉县雨雹伤麦六月顺元太平军定西州宣徳府巩昌路及八番金石番等处雨雹七月龙庆路雨雹【大如鸡卵】平地三尺余八月大同白登县雨雹十二月延安路雹灾二年四月奉元路白水县雹五月洮州路可当县临
洮府狄邑县雨雹六月兴州鄜州及成纪通渭白水肤施安塞等县七月檀州延安鄜州绥徳巩昌等处八月大都路檀州巩昌府静寜县延安路安塞县九月檀州并如之是嵗陜西府雨雹 三年六月巩昌路中山府安喜县干州永寿县七月永平大都房山玉田寳坻诸县并雨雹八月龙庆路雨雹一尺损稼 四年五月常州淮安二路寜海州大雨雹六月中山府雨雹七月彰徳汤阴县冀寜定襄县大同武应二州雨雹害稼 致和元年四月灵州濬州泾州大雨雹伤麦禾五月冀寜阳曲县威州井陉县六月彰徳泾州汤阴等县大寜永平属县并大雨雹
文宗天厯二年七月大寜惠州雨雹八月冀寜阳曲县大雹【如鸡卵】害稼 至顺元年七月大都之东安州及平棘肥乡曲阳行唐等县风雹害稼开元路雨雹 二年七月冀寜属县雨雹伤稼十二月冀寜清源县雨雹丁巳雨木氷癸亥又雨木氷是年黄梅雪雹坏民居数百区 三年五月甘州大雹
顺帝元统元年三月戊子绍兴萧山县雨雹杀禾麦毙伤人民 二年二月甲子塞北东凉亭雨雹 至元元年七月西和州徽州雨雹 二年八月甲戌髙邮寳应县大雨雹【是时淮浙皆旱唯本县濒河田禾可刈悉为雹所害凡田之旱者无一雹及之】 四年四月清州八里塘雨雹【大如拳其状有小儿环玦狮象卵之形珑有窍如雪而坚】 五年十一月癸酉瑞州路新昌州雨木氷至明年二月壬寅氷始解 至正二年五月东平雨雹【如马首】四年正月汴梁路郑州尉氏洧川河阴三县及龙兴靖安雨木氷十一月东平雨木氷 六年二月兴国县雨雹【大如马首小者如鸡卵毙禽畜甚众】五月绛州雨雹【大者二尺余】 八年四月钧州密县雨雹【大者如鸡子】伤麦禾龙兴奉新县大雨雹伤禾折木八月益都临淄县雨雹【大如杯盂野无青草赤地如赭】 九年二月龙兴大雨雹 十年五月汾州平遥县雨雹十一年四月彰徳雨雹【大者如斧时麦熟将刈顷刻亡失田畴坚如筑塲无稭粒遗留者地广三十里长百余里树木皆如斧所劈伤行人毙禽畜甚众】五月文水县雨雹十三年四月益都髙苑县雨雹伤麦禾及桑 十四年正月甲子朔汴梁城东汴河氷【皆成五色花草如绘畵三日方解】六月蓟州雨雹冬龙兴雨木氷 十七年四月济南大风雨雹八月丙寅庆阳镇原州大雹 十九年四月莒州防隂县雨雹五月通州及益都临朐县雨雹害稼 二十年五月蓟州遵化县雨雹终日 二十一年五月东平雨雹害稼 二十二年八月南雄雨雹【如桃李实】 二十三年五月鄜州宜君县雨雹【大如鸡子】损豆麦七月京师及隰州永和县大雨雹害稼 二十五年五月东昌聊城县雨雹【大者如拳小者如鸡子】二麦不登 二十六年六月汾州平遥县雨雹 二十七年二月永州大雨雹五月益都雨雹七月冀寜徐沟县雨雹害稼 二十八年二月汴梁雨木氷六月庆阳府雨雹【大如盂小如弹丸平地厚尺余】杀苖稼毙禽兽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顺帝至正二十八年二月汴梁雨木氷状如楼阁人物冠鸟兽花卉百态具备羽幢朱葆弥望不絶凡五日始解又十日复氷自汴至平滦皆然不一嵗贼防汴据之
明太祖洪武二年六月庚寅庆阳大雨雹伤禾苖 三年五月丙辰蔚州大雨雹伤田苖 四年正月戊申雨木氷 五年五月癸丑夜中都皇城万嵗山雨氷雹【大如弹丸】 六年十二月乙丑雨木氷 七年八月甲午平凉延安绥徳米脂雨雹九月甲子巩昌亦如之 八年四月临洮平凉河州雹伤麦 十一年正月丁亥雨木氷十四年七月己酉临洮大雨雹伤稼 十八年二月
雨雹 二十二年正月甲戍雨木氷
成祖永乐七年秋保定浙东雨雹 十二年四月河南一州八县雨雹杀麦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成祖永乐十二年十一月金水河及太液池氷凝具楼阁龙鳯花卉之状竒巧特异帝赐羣臣观之尚书吕震以为祯祥屡见请率百官表贺不许
英宗正统三年西延平庆临巩六府及秦河岷金四州自夏逮秋大雨雹十月丁丑晓木介 四年五月壬戌京师大雨雹 五年四月丁酉平凉诸府大雨雹伤人畜田禾六月壬申至丙子山西行都司及蔚州连日雨雹【其深尺余】伤稼八月庚辰保定大雨雹【深尺余】伤稼
景帝景泰五年六月庚寅易州大方等社雨雹甚大伤稼【百二十五里人马多击死】 六年闰六月乙巳束鹿雨雹【如鸡子击死鸟雀狐兎无算】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景帝景泰五年春京师大雹诏求直言御史钟同疏请朝两宫复太子下廷臣议防礼部郎中章纶亦上疏帝怒逮纶考掠词连同并逼认通谋南内终不服防大风雨沙下禁狱杖之毙
英宗天顺元年六月己亥雨雹【大如鸡卵至地经时不化奉天门东吻牌摧毁】七年十月甲辰雨木氷 八年正月乙丑雨木氷五
月丁巳大雨雹
宪宗成化元年四月庚寅雨雹【大如卵】损禾稼五月辛酉又大雨雹 五年闰二月癸未琼山雨雹【大如斗】 八年七月丙午陇州雨雹【大如鹅卵或如鸡子中有如牛者五长七八寸厚三四寸六日乃消】九年五月丁巳雨雹【如拳】 十三年春湖广大雨氷雹
【牛死无算】 十六年正月辛卯晓雨木氷 十九年六月乙亥潞州雨雹【大者如椀】 二十年二月丙子清逺雨雹【大如拳】丙戌大雷电复雨雹 二十一年三月己丑夜番禺南海风雷大作飞雹交下【坏民居万余死者千余人】 二十二年三月甲寅南阳雨雹【大如鹅卵】 二十三年十二月戊辰晓木介【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宪宗成化二十年三月甲申江西新建丰城髙安三县大风雨雷雹坏民舍多压死此雹之异也
孝宗治元年三月壬申夜融县雨雹【坏城楼垣及军民屋舍死者四人】 二年三月戊寅賔州雨雹【如鸡子击杀牧防三人】坏庐舍禾稼庚辰贵州安庄卫大雷雨雪雹坏麦苖四月辛卯洮州卫雨氷雹【水涌三丈】 四年三月癸卯裕汝二州雨雹【大者如墙杆积厚二三尺】壊屋宇禾稼四月己酉洮州卫雨雹及氷块【水髙三四丈漫城郭溧房舍田苖人畜多渰死】 五年四月乙丑莒沂二州安邱郯城二县雨雹【大如酒杯伤人畜禾稼】 六年八月己巳长子雨雹伤禾稼【大者如拳人有击死者】辛未雨雹【大如弹丸平地壅积】 八年二月壬申永嘉暴风雨雨雹【大如鸡卵小如弹丸积地尺余白雾四起毁屋杀黍禽鸟多死】三月己亥桐城雨雹【深五尺】杀二麦己酉淮鳯州县暴风雨雹杀麦四月乙亥常州泗邳雨雹【深五寸】杀麦及菜丙子沂州雨雹【大者如盘小者如盌人畜多击死】六月乙卯雨雹七月乙酉洮州卫雨氷雹杀禾【暴水至人畜多溺死者】丙戍甘肃西寜大雨雹杀禾及畜 九年五月丙辰雨雹 十年二月己卯江西新城雨氷雹【民有冻死者】三月丁卯北通州雨氷【深一尺】 十三年八月戊子雨雹丙午又雨雹九月壬戌又雨雹 十四年四月丁酉徐州清河桃源宿迁雨氷雹【平地五寸】夏麦尽烂五月乙亥登莱二府雨雹杀禾七月辛卯雨雹
武宗正徳元年六月戊辰宣府马营堡大雨雹【深二尺】禾稼尽伤 三年四月辛未泾州雨雹【大如鸡卵】壊庐舍菽麦四年五月甲午费县大雨雹【深一尺】壊麦谷 八年十
月戊戌平阳太原沁汾诸属邑大雨雹【平地水深丈余冲毁人畜庐舍】十一年六月甲戌宣府大雨雹禾稼尽死九月丙申
贵州大雨雹 十二年五月己亥安肃大雨雹伤禾【平地水深三尺民有击死者】 十三年四月壬午衡州疾风迅雷雨雹【大如鸡子棱利如刀碎屋继树木如剪】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武宗正徳十二年九月帝幸大同猎阳和有雨雹陨星之异
世宗嘉靖元年四月甲申云南左卫各属雨雹【大如鸡子禾苖房屋被伤者无算】五月己未蓬溪雨雹【大如鹅子伤亦如之】 二年五月丁丑大同前卫雨雹 四年四月丁未大同卫雨雹五月戊子固安雨雹 五年五月甲辰满城雨雹六月丁巳大同县雨氷雹【俱大如鸡子】丁卯万全都司及寜府皆雨雹【大者如瓯深尺余】七月癸未南丰雨雹【大如盌形如人面】遂昌雨雹【顷刻二尺大杀麻豆】 六年六月癸丑镇番卫大雨雹【杀伤三十余人】十四年三月辛巳汉中雨雹陨霜四月庚子开封彰徳雨雹俱杀麦 十八年五月壬辰庆都安肃河间雨氷雹【大如拳平地五寸人有死伤者】 二十八年三月庚寅临清大氷雹损房舍禾苖六月丁卯延川雨雹【大如斗】壊庐舍伤人畜三十四年五月庚子鳯阳大氷雹壊民田舍 三十
六年三月癸未沂州雨雹【大如盂小如鸡卵平地尺余径八十里人畜伤损无算】四十三年闰二月甲申雨雹四月庚寅又雨雹王圻曰嘉靖十七年四月初八日未刻呉城烈风迅雷氷雹如注其大如李中有一窍而四围皆纹至西阳山一境又大如斗人或有中其顶及耳而伤并至死者三十七年闰七月淳化诸县雨雹三十九年六月初二日泗州茂州大雪雹七月初七日茂州又大雹
穆宗隆庆元年七月辛巳紫荆闗雨雹杀稼七十里三年三月辛未平溪卫雨雹【平地水涌三尺漂没庐舍】四月己丑郧阳县雨雹【平地水深二尺】五月癸丑延绥口北马营堡雨雹杀稼七十里十一月癸巳木氷 四年四月辛酉宣府大同雨雹【厚三尺余大如卵】禾苖尽伤 五年四月戊午大雨雹六年八月乙丑祁定二州大雨雹伤损禾菽【击毙三人】王圻曰隆庆元年四月万全都司大风雷雨雹五月大同大雨雹七月紫荆闗雨雹杀秋稼七十里二年正月二十四日未时遵化县有黒云忽起雨氷雹小者如弹丸大者如鸡子须臾满地四月初五日卯时万全都司及左右二卫葛峪深井等处白昼晦冥雨雹壅至大者如杯卵小者如枣栗牛羊有被伤者二十六日大同广昌县韩村周村冯村贾村三家村浮图峪木积山等处雨雹大如卵四年四月宣府大同等处雨雹厚三尺余大如鸡卵禾苖尽伤五月山东胶州临胊夏津等县雨雹损稼七月直井陉县大雨雹五年四月京师大雨雹五月宣府马营堡等处常寜堡及独石俱大雨雹六年四月昌平州大风雷雨雹
神宗万厯元年五月辛巳雨雹 四年四月丙午博兴大雨雹【如拳如卵】明日又如之【击死男妇五十余人牛马无算】禾麦毁尽兖州相继损禾五月乙巳定襄雨雹【大者如卵】禾苖尽损 九年八月庚子辽东等卫雨雹【如鸡卵】禾尽伤 十一年闰二月丁卯泰州寳应雨雹【如鸡子杀飞鸟无算】五月庚子大雨雹十三年五月乙酉宛平大雨雹【伤人畜千计】 十四年冬
苏松木氷 十五年五月癸巳喜口大雨雹 二十一年二月庚寅贵阳府大雨雹十月丙戌武进江阴大氷雹伤五谷 二十三年五月乙酉临邑雨雹【尽作男女鸟兽形】 二十五年八月壬戌风雹 二十八年六月山东大风雹【击死人畜】伤禾苖河南亦雨氷雹伤禾麦 三十年四月己未大雨雹 三十一年五月戊寅鳯阳皇陵雨雹七月丁丑大雨雹 三十四年七月丙戌鳯阳雨雹【平地水深三尺】 三十六年五月戊子雨雹 四十一年七月丁卯宣府大雨雹杀禾稼 四十六年三月庚辰长泰同安大雨雹【如斗如拳击伤城郭庐舍压死者二百二十余人】十月壬午云南雨雹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神宗万厯二十八年六月山东巡抚刘易从奏莱州府潍县于四月十五日天降骤雨氷雹大作形如鸡卵平地水深尺余所种大小麦苖并粟谷等伤压无存击死男妇王立儿等十名口牛防不计其数又兖州府郓城县东西长五十里南北濶七八里于二十三日未时大风自西北起防树飞瓦大雨如注氷雹如拳如斧如卵杂下有二时辰击死牧童赵差儿等十二名牲畜驴羊共五十七头倒毁民居五百余间二麦花禾皆为韲粉又济南府淄川县于二十四日氷雹如卵如碗怪风震雷黒气冲天砖瓦飘空人皆抱头闭户顷刻间将庙宇司馆士民房屋石墙牌坊尽行毁坏压死多命大瓮七个被风飘去离城五里不损毁坏民房三千四百七十五间压死男妇刘溱等十二名被伤男妇王可智等六十名倒石坊六座庙宇司舘公署十四处打伤麦田二百九十六顷八十九畆是雹灾系四月事而史志乃据奏闻时纪之也
愍帝崇祯元年十一月陜西木氷树枝尽折 三年九月辛丑大雨雹 四年五月襄垣雨雹【大如伏牛盈丈小如拳毙人畜甚众】六月丙申大雨雹 七年四月壬戌常州镇江雨雹伤麦 八年七月己酉临县大氷雹【三日积二尺余大如鹅卵】伤稼十年四月乙亥大雨雹闰四月癸丑武乡泗源大雨
雹【最大者如象次如牛】 十一年六月甲寅宣府干石河山场雨雹【击死马驘四十八匹】九月顺天雨雹 十二年八月白水同官雒南陇西诸邑千里雨雹【半日乃止】损伤田禾 十六年六月丁丑干州雨雹【大如牛小如斗毁伤墙屋击毙人畜】
【臣】等谨按明史五行志愍帝崇祯年间大河以北嵗木氷有树枝尽折之异不止元年冬也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三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四
物异考
恒风
宋理宗寳庆二年七月戊辰大风 嘉熙二年风雹七月壬午烈风大作 三年风雹 淳祐十一年秦州风寳祐三年六月辛未大风 景定四年十一月福州
飓风
度宗咸淳四年闰正月丁巳大风雷雨居民屋瓦皆动七年五月甲申绍兴府大风六月丙申诸暨县暴风十年四月绍兴府大风拔木
端宗景炎二年十二月丙子飓风坏帝舟
时帝至井澳飓风坏舟帝溺防不救遂得惊疾
辽太祖神册四年十月丙午大风雪
太宗天显七年八月壬戌暴风雨
是日捕鵞于沿栁湖风雨暴至舟覆溺死者六十余人命识以为戒
会同八年三月癸亥夕大风
是日围晋兵于白卫村晋兵下鹿角为营是夕大风至曙命铁鹞军下马拔其鹿角奋短兵入击顺风纵火扬尘以助其势晋军大呼曰都招讨何不用兵令士辛徒死诸将皆奋出战张彦泽药元福皇甫遇出兵大战诸将继至辽军却数百步风益甚昼晦如夜符彦卿以万骑横击辽军率步卒并进辽军不利
圣宗开泰六年六月大风起于萧徳妃冢上昼暝 七年五月丕勒达噜葛部节度使博罗哩至必繖河遇微雨忽天地晦暝大风飘四十三人飞旋空中良乆乃堕数里外博罗哩幸获免一酒壶在地反不移
兴宗重熙十三年亲征元昊以大风起诏班师
北枢宻使萧惠随帝征夏元昊败走惠麾先锋及右翼邀之夏人千余溃围出我师逆击大风忽起飞沙眯目军乱夏人乗之蹂践而死者不可胜计
道宗泰康八年九月丁未大风雪
王圻曰兴宗重熙二十四年张孝杰及第诣佛寺忽迅风吹孝杰幞头与浮屠齐堕地而碎有老僧曰此人必骤贵然亦不得其死后果如所言天祚帝干统六年王鼎宰漆水县时憇于庭忽有暴风举卧榻空中鼎无惧色但觉枕榻顿高乃曰吾中朝正士邪无干正可徐寘之须防榻复故处风遂止
金太祖初起兵时遇辽兵于出河店防大风起尘埃蔽天乗风势击之辽兵溃走
熙宗皇统九年四月壬申夜京师大风雨丁丑龙鬬榆林河大风【坏居民官舍十六七木瓦人畜皆飘飏十余里死伤者数百人】
海陵正隆五年二月辛未镇戍徳顺等军大风坏庐舍民多压死 六年六月壬戌夜大风坏承天门鸱尾世宗大定四年七月辛丑大风雷雨拔木 八年五月甲子北望淀大风
章宗明昌六年二月丁丑大风震应天门鸱尾坏承安三年十二月甲子朔大风寒
帝猎于酸枣林以风寒罢猎冻死者五百余人
泰和三年十月己亥大风 四年三月丁卯大风毁宣阳门鸱尾
卫绍王大安三年二月乙亥夜大风从西北来发屋折木通元门重闗东华门重闗清夷门重闗俱折
时有男子郝赞诣省言即位之后天变屡见火焚万家风折门闗非小异也宜退位让有徳卫绍王怒诛之隐处
崇庆元年七月有风从东来吹帛一段高数十丈宛转如龙堕于拱辰门内
宣宗贞祐三年二月戊午大风龙徳殿鸱尾坏三月戊辰大风霾 兴定元年五月己丑河南大风吹府署门以去 三年四月癸未陜西黒风昼起有声如雷顷之地大震 四年四月丁丑大风吹河南府署飞百余步户案门钥开文牍飘散不知所在
哀宗正大元年正月戊午大风飘端门瓦昏霾不见日黄气塞天
是日帝初视朝尊皇后为仁圣宫皇太后元妃为慈圣宫皇太后仁圣曽梦乞丐万数踵其后心恶之占者曰后为天下母百姓贫窭将谁诉焉遂勅京城设粥与氷药以应之人以为壬辰癸巳之兆
四年八月己巳大风吹左掖门鸱尾坠丹鳯门扉坏天兴二年正月丙午朔大风
时幸河朔济河北风大作后军不克济
元太宗五年十二月大风霾凡七昼夜
宪宗六年春大风起西北砂砾飞扬白日晦暝
帝讨巴齐玛克于衮腾吉斯海防大风吹海水尽涸济师大防帝以为天导我也
世祖至元八年十月己未檀顺等州风潦害稼 十六年保定等二十余路大风害稼 二十年正月汴梁延津封邱二县大风麦苗尽拔 二十四年西京北京隆兴平滦南阳怀孟等路大风 三十一年七月【时成宗已即位】棣州大风发屋拔木
成宗元贞二年金复州风损禾 大徳二年五月卫辉顺徳旱大风损麦 五年七月戊戌朔暴风起东北雨雹兼发 八年九月潮州飓风起海溢 十年二月大同路暴风大雪坏民庐舍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成宗元贞二年顺徳大风损麦纪志皆不载
武宗至大元年秋归徳大风 四年三月【时仁宗已即位】大风仁宗嗣位遣宦者李邦宁释奠于孔子方就位忽大风起殿上及两庑烛尽防烛台底铁罇入地尺许邦宁悚息伏地诸执事者皆伏
仁宗延祐七年八月【时英宗已即位】延津县大风昼晦
【臣】等谨案王圻续通考黒黒祥门载仁宗癸亥十月六日甲子先一夕因晋邸入继大统告祭太庙阴风北来殿上灯烛皆灭良乆方息葢摄祭官特克实额森特穆尔等皆弑君之元恶也考厯代甲子图英宗至治三年嵗次癸亥不得系于仁宗且事当属之风不当属黒黒祥也
英宗至治元年三月大同路大风走沙土壅没麦田百顷 二年十二月辛卯大同卫辉江陵属县及丰赡署大惠屯风 三年三月卫辉路大风桑雕蚕死五月庚子大风拔栁林行宫树三千余株
泰定帝泰定元年四月风烈 三年七月大都诸属县寳坻房山县大风折木八月盐官州大风海溢捍海隄崩【广三十里余袤二十里徙居民千二百五十家以避之】大都昌平大风坏民居九百家扬州崇明州大风龙庆路大风损稼 四年五月卫辉路大风九日禾尽偃是嵗扬州路通州崇明州大风 致和元年四月崇明州大风
王圻曰泰定帝泰定元年八月二十七日夜永嘉飓风大作地震海溢入城溺民居乐清尤甚
文宗天厯二年六月永平屯田府所昌国诸屯大风至顺元年二月卫辉路胙城新乡县大风七月广平真定肥乡保定曲阳亦如之 二年十月吴江州大风王圻曰文宗至顺二年栁林行宫大风拔木三千七百株
顺帝元统元年三月戊子绍兴萧山县大风拔木仆屋至元二年三月陜西暴风 至正元年七月广西雷
州飓风大作涌潮水拔木害稼 二年十月海州飓风作 四年七月温州飓风大作 七年正月甲辰朔大寒而风朝官仆者数人 十四年七月襄垣县大风拔木偃禾 十七年六月癸酉温州路乐清江中飓风作十八年正月乙丑大风起自西北益都土门万嵗碑
仆而碎 二十一年正月癸酉石州大风拔木六畜皆鸣 二十四年台州路黄岩州飓风拔木禾尽偃 二十七年三月丁丑朔莱州大风庚子京师有大风起自西北飞沙扬砾昏尘蔽天终夜不止如是者连日【自后每日寅时风起万窍争鸣戍时方息至五月癸未乃止】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顺帝至正十三年五月浔州飓风大作坏官舍民居瓦屋门扉皆飘扬七十里外十六年温州大风海舟吹上平陆高坡二三十里死者千数考纪志皆不载
宣宗宣徳六年六月温州飓风大作坏公廨祠庙仓库城垣
英宗正统四年七月苏松常镇四府大风拔木杀稼英宗天顺二年二月大风拔孝陵松树懿文陵殿兽脊梁柱多摧 三年四月顺天河间真定保定广平济南连日烈风麦苗尽败 八年五月五日大风飘瓦抜木坏郊坛
宪宗成化十四年八月丁未南京大风拔太庙树 十五年八月辛卯大风拔孝陵木 二十一年五月南京大风拔太庙树摧大祀殿及皇城各门兽吻
孝宗治三年六月壬午朔陜西靖虏卫大风天地昏暗变为红光如火乆之乃息 七年三月己亥广宁诸卫狂风沈阳锦州城仆百余丈
武宗正徳元年六月辛酉暴风折郊坛松柏坏大祀殿斋宫兽瓦 二年闰正月癸亥卢龙迁安大风拔树毁屋乙丑大风坏奉天门右吻 三年二月己丑大同暴风屋瓦飞动三日而止 九年二月丁巳长乐大雨雹狂风震电屋瓦皆飞五月戊辰曲阜暴风毁宣圣庙兽吻 十二年四月丙辰来宾大风雨雹毁官民庐舍屋瓦皆飞十一月癸巳南京大风雪仆孝陵殿前树及围墙内外松栢十二月己酉大理卫大风坏城楼 十三年三月甲寅庆符大风雹坏学宫 十六年十二月辛卯甘肃行都司狂风坏官民庐舍树木无算
世宗嘉靖元年七月己巳南京暴风雨郊社陵寝宫阙城垣兽吻脊栏皆坏拔树万余株 五年陜西大风卷掣庙宇民居百数十家
穆宗隆庆二年正月元旦大风飞沙走石白昼晦暝自京师至江浙皆然三月京师大风扬尘四塞
神宗万厯十八年三月甲辰大名狂风天色乍黒乍赤二十六年十月癸亥喜峰露台西北楼内旋风大作
黒气冲天楼内有火光 三十四年七月丙戌大风拔朝日坛树 四十一年八月乙未青州大风拔树倾城屋
熹宗天启元年三月辛亥大风扬尘四塞 四年五月癸亥乾清宫东丹墀旋风骤作内官监铁片大如屋顶者盘旋空中陨于西墀铿訇若雷八月戊戌蓟州寒风杀人
愍帝崇祯十四年五月南阳大风拔屋七月乙亥福州大风坏官署民舍 十五年五月保定广平诸县怪风麦禾俱伤 十六年正月丁酉大风五鳯楼前门牡风折三截建极殿榱桷俱折
恒阴【夜妖附】
【臣】等谨按马端临通考恒阴之后为夜妖凡昼晦及昏雾等无甚分别故今以夜妖附恒阴内
宋理宗寳庆二年七月戊辰雷电雨昼晦大风
恭帝徳祐元年六月庚子朔日食昼晦如夜
端宗祥兴二年二月癸未暮风雨昏雾四塞咫尺不相辨
辽太宗防同八年三月癸亥夕大风至曙风益甚昼晦如夜【互见恒风门】
圣宗开泰六年六月大风起萧徳妃冢上昼暝【互见恒风门】七年五月天地晦冥大风飘四十三人飞旋空中良
久乃堕数里外
道宗咸雍八年正月壬寅昏雾连日
金海陵贞元三年四月丁丑朔昏雾四塞日无光凡十有七日
世宗大定五年十一月癸酉大雾昼晦
章宗明昌六年二月京师大雨雹昼晦 承安五年十月天乆阴
卫绍王至宁元年八月大雾昼晦
宣宗贞祐元年八月戊子夜将曙大雾苍黒跬步无所见至辰巳间始散【互见黒黒祥门】 三年十月丙申夜西北有雾气如积土至二更方散 四年正月己未旦黒雾四塞已时乃散 兴定四年正月壬子昼晦有顷大雷风雨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宣宗贞祐元年九月大风昏霾哀宗正大元年正月昏霾不见日已详恒风及黄黄祥门
元成宗大徳五年七月戊戌朔昼晦 十年二月大同路雨沙阴霾
泰定帝泰定四年八月碉门昼晦
文宗天厯二年八月自庚子至丙午皆昼雾夜晴 至顺元年五月壬戍归徳府之谯县雾伤麦
顺帝至元四年四月京师昼晦
时荆州分域有夜叫云苦也苦防时泥到襄阳府及早视之凡树木皆用泥和猪狗血泥之
至正元年四月戊寅彰徳昼晦如夜 三年三月至四月忻州风霾昼晦 二十四年六月丁未黒气晦暗如夜 二十七年二月永州昼晦城中人举灯而食鸡栖于埘逾时方明庚子京师昼晦六月丙午日食昼晦【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文宗至正十七年秋七月京师书晦不辨人物自旦至午方消如是者旬有五日二十一年四月朔日未没三四竿许忽然无光渐作蕉叶様天昏黒如夜星斗灿然饭顷方复旧天再开朗星斗亦隐又少时日乃没纪志皆不载
明太祖洪武十八年二月乆阴
惠帝建文元年七月癸酉燕王起兵风云四起咫尺不辨人少焉东方露青天尺许有光烛地洞彻上下英宗正统五年七月戊午己未及癸亥晓刻阴沉四方浓雾不辨人 八年邳海二州阴雾弥月夏麦多损景帝景泰六年正月癸酉阴雾四塞既而成霜附木凡五日 八年正月甲子阴晦大雾咫尺不辨人物王圻曰景帝景泰六年二月二十八日【清明后之二日】旦时微风自西北来至辰刻渐大沙土滃然东骛其色正黄如柘染然土沾人手面洒洒然如湿顷之天地晦暝色映牕牖间如血红室中不辨人已而红色渐黯黒至午未时复黄稍开朗人相顾惨愕至三月初二日微雨后忽黄气四塞日色如青铜无风而雨土拂之如尘积地皆黄色昏益甚明日大雨时或红黒至初六日始作东北风七日又雨八日始霁
英宗天顺八年二月壬子风霾昼晦
宪宗成化四年三月昏雾蔽天不见星日者累昼夜六年二月丁丑开封昼晦如夜黄霾蔽天三月辛巳雨霾昼晦 九年三月甲午山东黒暗如夜癸未济南诸府狂风昼晦咫尺莫辨四月丁卯山东黒暗如夜 二十年五月丙申番禺天晦良乆乃复 二十一年三月戊子大名风霾自辰迄申红黄满空俄黒如夜已而雨沙数日乃止京师自正月至三月风霾不雨 二十三年十二月辛卯大雾不辨人
孝宗治二年二月开封昼晦如夜三月黄尘四塞风霾蔽天者累日 四年八月乙卯南京晦冥
武宗正徳五年三月甲子大风霾天色晦暝者数日十年四月钜野阴雾六日杀谷 十四年三月戊午阴晦 十六年十一月辛酉甘肃行都司黒风昼晦翌日方散
世宗嘉靖元年正月丁卯日午昏雾四塞九月己巳大风霾昼晦 三年江北昏雾其气如药 八年正月戊戌朔风霾晦如夕 二十六年七月乙丑甘州五卫风霾昼晦色赤复黄 二十八年三月丙申风霾四塞日色惨白凡五日 三十年正月辛卯大风扬尘蔽天昼晦 四十年二月己酉大风扬尘蔽天昼晦四月癸巳大风雨黄土昼晦 四十三年三月望异风作赤黄霾至二十一日乃止
穆宗隆庆二年正月元旦大风扬沙走石白昼晦冥【自北几抵江浙皆同】
神宗万厯十七年正月乙丑葢州卫风霾书晦坏廨宇庐舍 二十五年二月戊寅京师风霾 二十九年四月连日风霾 三十八年四月戊戌崇阳风霾昼晦至夜转烈损官民屋木无算 四十八年八月以前云南诸府时昼晦
熹宗天启元年四月乙亥午宁夏洪广堡风霾大作坠灰片如子纷纷不絶逾时而止日将沉作红黄色外如炊烟围罩亩许日光所射如火焰夜分乃没 四年二月辛丑风霾昼晦尘沙蔽天连日不止 六年闰五月丙戌雾重如雨六月己未如之
愍帝崇祯元年正月癸亥永年县书晦咫尺不辨人物七年三月戊子黄州昼晦如夜 十三年闰正月丙
申南京日色晦朦风霾大作细灰从空下五步外不见一物 十七年三月丙申风霾昼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五
物异考
雷震
宋宁宗嘉定十七年九月丁丑雷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宁宗嘉定十四年正月地震大雷是春金人入蕲黄二州吏部侍郎兼侍读彭龟年知事势将变因极陈小人窃权号令不时之所奏极为剀切今考列传龟年卒于开禧二年距是时已十有五年矣若马端临通考则载十四年十六年俱冬雷亦不载正月大雷也
理宗寳庆二年九月庚申雷十月辛丑又雷 绍定元年十一月庚辰雷 二年九月庚辰雷 五年九月乙巳雨雹雷 端平二年十二月辛亥雷 三年九月庚午雷辛未祀明堂大雨震电十月戊戌雷 嘉熙元年九月丁巳雷 二年九月己酉雷十月庚戌雷 淳祐元年正月庚子雷十二月丙寅雷 二年九月己丑雷十一月己亥日南至雷电交作 三年三月丙辰雷四年九月乙丑丁卯雷十月戊申雷 五年正月己酉雷 七年九月癸酉雷 八年九月辛酉雷是日祀明堂大赦 十年十一月壬午雷 十二年十二月丁丑立春雷 寳祐二年十二月癸未雷 三年正月己未迅雷九月甲午朔雷 五年正月乙巳雷十月癸巳雷六年正月戊寅雷 开庆元年十月乙酉雷 景定
二年十月戊戌己亥俱雷电
【臣】等谨按宋史理宗纪寳祐三年正月起居郎牟子才上疏言元夜张灯侈靡倡优下贱竒技献笑媟汚清禁上累圣德今震霆示威愿圣明觉悟天意可回帝纳其言録以备考
度宗咸淳三年十月甲戌大雷电 九年十月癸亥雷十二月丙辰壬戌雷
王圻曰宋季福州昼锦坊有卖米者一夕雷震死其家三人大书尸上凡九字其文曰□口月□□口月□□人不能识有一老者曰但于其中直贯一画则成文矣谓米中用水糠中用木查也盖卖米之家实如是云
辽太宗天显十二年五月壬申雷震开皇殿
景宗干亨二年五月雷火干陵松【互见火灾门】
金穆宗攻阿苏日辰巳间忽暴雨昏曀雷电环阿苏所居
是夕有巨火声如雷坠阿苏城中遂攻下之
熙宗皇统九年四月壬申夜大风雨雷电震坏寝殿防尾
哀宗天兴元年九月辛丑夜大雷
工部尚书博斯纳震死
元太祖即位之五年冬大雷
先是四年六月帝西讨回回国祃旗之日雨雪三尺帝疑之耶律楚材曰元防之气见于盛夏克敌之征也至是复问之对曰回回国主当死于野后果騐
顺帝至正三年秋兴国路永兴县雷击死县人尹章是时方大旱雷击死粮房贴书尹章于县治有朱书在其背云有旱却言无旱无灾却道有灾未庸殱厥渠魁且击庭前小吏
十年六月戊申广西临桂县雷震死邑民廖广达十二月庚子汾州孝义县雷雨 十一年十二月台州大雨震电 十三年十二月汾州雷雨 十四年十二月孝义县雷雨 十九年十二月台州大雷电 二十一年十一月戊申温州乐清县雷 二十七年十月奉元路雷电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顺帝至正二十二年十月初五日大雨雷电纪志皆不载
明太祖洪武六年十一月戊申雷电交作 十三年五月甲午雷震谨身殿六月丙寅雷震奉天门十月甲戌雷电十二月己巳广州大风雨雷电 十八年二月甲午雷电雨雪 二十一年五月辛丑雷震元武门兽吻六月癸卯雷震洪武门兽吻
宣宗宣德九年六月甲子雷震大祀坛外西门兽吻英宗正统八年五月戊寅雷震奉天殿鸱吻七月辛未雷震南京西角门楼兽吻是日大同巡警军至沙沟风雷骤至裂肤断指者二百余人 九年正月辛亥朔雷雷大雨闰七月壬寅雷震奉先殿鸱吻 十一年十二月壬寅大雨雷电翼日乃止 十四年六月丙辰南京风雨雷电谨身殿灾
【臣】等谨按英宗正统八年五月王圻续通考作四月十四年六月则云震雷风雨骤作谨身奉天华葢殿俱灾今从志
景帝景泰三年六月庚寅雷击宫庭中门伤人
英宗天顺二年六月己夘雷震大祀殿鸱尾 四年六月癸丑雷毁蓟州仓厫四
【臣】等谨按明史英宗纪复辟之元年六月己亥大风雨电坏奉天门鸱吻王圻续通考讹为大雷电今入雨雹门
宪宗成化三年六月戊申雷震南京午门正楼 五年二月乙卯又震山川坛具服殿之兽吻 十二年十一月癸亥南京大雷雨 十三年二月甲戌安庆大雪既而雷电交作十一月辛未冬至杭州大雷雨戊寅荆门州大雷雷雨雪 十七年七月己亥雷震郊坛承天门脊兽十一月丁酉江南大雷雨雪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宪宗成化二十三年六月雷震南京午门志不载
孝宗治元年五月丙子辰刻南京震雷坏洪武门兽吻已刻壊孝陵御道树六月己酉雷坏应扬卫仓楼聚寳门旗杆 二年四月庚子雷毁神乐观祖师殿 三年七月壬子雷坏午门西城墙 六年闰五月丁未蓟州大风雷拔木偃禾牛马有震死者十二月壬戌南京雷雨抜孝陵树 七年六月癸酉南京雷雨抜树七月丙辰福州雷燬城楼 八年十二月丙子长沙大雷电雨雪丁丑南昌彭水俱大雷电雨雪雹大木折 十年四月雷震宣府西横岭之南山倾三十余丈七月乙卯雷击吉王府端礼门兽吻 十二年四月丙午雷震楚府承运殿 十四年闰七月庚辰福州大风雷击坏教场旗杆城楼大树
武宗正德元年五月壬辰雷震青州衣甲库兽吻有火起库中六月辛酉雷击西中门柱脊暴风折郊坛松栢大祀殿及斋宫兽瓦多堕落者丙子南京暴风雨雷震孝陵白土冈树十二月己巳朔南通州雷再震 四年十二月壬寅杭州大雨雷电越二日复作 五年六月丙申雷震万全卫紫沟堡毙墩军四人 七年五月戊辰雷震余千万春寨旗杆状如刀劈闰五月丁亥雷震成都卫门及教场旗杆 十年闰四月甲申蓟州赚狗崖东墩及新开岭闗雷火震伤三十余人 十二年八月癸亥南京祭歴代帝王雷雨大作震死斋吏十二月庚辰瑞州大雷电 十六年八月雷击奉天门
世宗嘉靖二年五月丁丑雷击观象台 四年七月己丑雷击南京长安左门兽吻 五年四月戊寅雷击阜城门城楼南角兽吻及北酒铺旗杆 十年六月丁巳雷击德胜门破民屋柱毙者四人癸亥雷击午门角楼及西华门城楼柱 十五年六月甲申雷击南京西上门兽吻震死男妇十余人 十六年五月戊戌雷击谨身殿防吻 二十八年六月丁酉朔雷震奉先殿左吻及东室门槅 三十八年六月丙寅雷击奉先殿门外南西二墙
穆宗隆庆元年八月大暑雷震次日大寒如严冬是夕雷震达旦 四年六月辛酉雷击圜丘广利门鸱吻神宗万厯三年六月己卯雷击建极殿鸱吻壬辰又击端门鸱尾 六年七月壬子雷击南京承天门左檐十三年七月戊子雷震郊坛广利门震伤榜题利字及斋宫北门兽吻 十六年八月壬午雷震南京旧西安门钟鼔楼兽头 十九年五月甲戌太平路喜峯路并雷击墩台折伤官军 二十一年四月戊戌雷击孝陵大木 二十二年六月己酉雷雨西华门灾七月壬辰雷击祈谷坛东天门左吻 二十五年七月庚寅朔雷燬黄花镇台垣及火器 三十二年五月癸酉雷燬长陵楼又燬蓟镇松棚路墩台 三十三年五月庚子大雷电击燬南郊望灯高杆 三十七年八月甲寅雷劈西城上旗杆
光宗泰昌元年十月己未雷燬淮安城楼
愍帝崇祯六年十二月丁亥大风雪雷电 九年正月甲戌雷燬孝陵树 十年四月乙亥蓟州雷火焚东山二十余里 十二年七月雷击破密云城铺楼【所贮炮木皆碎】十月乙未立冬雷电大作 十四年四月癸丑雷火起蓟州西北焚及赵家谷【延二十余里】六月丙午雷震宣府西门城楼 十五年四月癸卯雷震南京孝陵树【火从树出】十六年五月癸巳朔雷震通夕不止【次日见太庙神主横倒诸铜器为火所铄镕而成灰】六月丙戌雷震奉先殿鸱吻【槅扇皆裂铜环尽燬】
物自鸣
宋宁宗庆元元年夏建昌军民居木柱有声如牛鸣者三日乃止
【臣】等谨按马端临通考载物自鸣终于光宗绍熙二年此条据志补録
恭帝德祐二年五月乙未朔黎明有大声出府中众皆惊仆
是日左丞相陈宜中等立帝防于福州改元景炎
辽太宗大同元年四月丙辰朔自汴州行次赤冈夜有声如雷起于御幄
圣宗太平五年三月鱼儿泺有声如雷而徙【互见水异门】金海陵正隆六年临潢府闻空中有车马声
时仰视见风云杳霭神兵甲蔽天自北而南仍有语促行者未几海陵南征遇弑
世宗大定十三年八月丁丑夜空中有音乐声
时防试进士于悯忠寺夜半忽闻音乐声起东塔上西达于宫考官完顔佛宁李宴等以为文运始开得贤之兆
哀宗正大五年八月御座上闻若有言者索之不见其言若曰不放舍则何
元顺帝至正七年五月庚戌台州路黄岩州海濵无云而雷 十年六月戊申广西桂临县无云而雷 十二年三月丙午宁国路无云而雷
王圻曰顺帝至正十二年冦起蕲黄将由义兴取道犯浙西义兴王子明多藏三代彞鼎又购得一商彞凿深窖以埋之既入窖彞作牛鸣者七夜因取出寄田家窖后遭发掘独此得存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先是顺帝至元四年冬江浙行省官立僧格沙布鼎辈德政碑穹窿莫比特缺坐石时若晦者素善謟媚因以杨和王坟域所有为言役人夫数千拖曳而至毕工之日省中火炉鸣直至昧爽方休嗣是夜以为常越明年僧格败诸人俱罹竒祸皆志所不载
十三年十二月庚戍京师无云而雷少顷有火坠于东南是日怀庆之河南修武潞州之襄垣县皆无云而雷声振天地 十八年三月辛丑夜大同路西方有声如雷至夜半空中有兵戈声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顺帝至正十六年正月嘉兴枫泾镇戴君实家柳树若牛鸣者三主人与仆从悉闻之斩树不一月苗军抄掠赀产又两月屋燬于兵是嵗寒食日海盐州赵初心率子侄辈诣先陇汛埽松楸忽闻如老鹳作声戞戞不絶审所在乃是一栢树顷间众树同声和之一二时方止举家惶惑至八月苗军火其居明年六月红巾掠货财妇女而侄善如死于难二十四年四月十五日华亭西清庵廊屋每间屋柱皆有声其声如以桶覆水面而击其底者人以手按之则振掉而起经时方止志不载
明太祖洪武五年八月己酉徐沟西北空中有声如雷十一年瑞昌有大声如钟自天而下
王圻曰或以为鼓妖次年官民俱灾又十三年三月贵州布政司使蒋延瓒言去年北征班师诏至思南府婺川县大岩山有声连呼万嵗者三咸谓恩威逺加山川效灵之征礼部尚书吕震请率羣臣表贺帝以山谷空虚呼噪相应理或有之布政司不察以为祥大臣不能辨其非皆事近阿谀非君子事君之道也不许
英宗天顺六年九月乙巳夜天无云西北方有声如雷七年二月晦夜空中有声
大学士李贤奏无形有声谓之鼓妖上不恤民则有此异
宪宗成化十三年正月甲子代州无云而雷 十四年八月戊戌早朝闻若有兵甲声
时东班官闻之辟易不成列久之始定
孝宗治六年六月丁卯石州吴城驿无云而震者再十七年六月甲申江西庐山鸣如雷
武宗正德七年文登秦始皇庙钟鼓自鸣【成山卫亦如之互见金异门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谓是年三月二十三日山东文登县奏闻存以备考
世宗嘉靖二十九年二月甲子隆庆州张山营堡山鸣穆宗隆庆二年三月直新城县空中迅响如雷神宗万厯十二年十二月己未萧县山鸣如惊涛澎湃竟夜不止 二十八年八月戊戌西北方有声如雷【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西宁古浪城楼大钟连鸣三日系万厯二十六年五月事
熹宗天启七年八月丁巳【愍帝即位】朝时空中有声如天鼓发于殿西
愍帝崇祯十二年十二月乙未萧县山鸣是月西山大鸣如雷如风涛 十三年二月壬子浙江省城门夜鸣十六年冬建极殿鸱吻中有声
声似鹁鸠曰苦苦其声渐大复作犬吠声三日夜不止明年三月辛丑孝陵夜有哭声亦鼓妖也
【臣】等谨按马端临通考于物自鸣后载自动一门始于周之鼎震终于宋之镜舞考辽金元诸史俱无可见王圻续通考亦畧而不书今姑仍其阙焉物自坏
宋度宗咸淳九年贾似道家庙栋自坏
丞相贾似道起复之日在越上私第方拜家庙忽闻内有裂帛声众宾愕然密询左右知家庙栋裂皆逡巡而退
辽天祚帝保大二年十一月居庸闗崖石自崩
金宣宗元光二年七月乙卯丹鳯门坏压死者数人元顺帝元统二年二月甲申太庙木陛坏 至正八年五月丁酉京城崩 十一年岳州府门忽自倒柱脚向天
明太祖洪武十六年正月己巳朔早朝钟忽断为二【互见金异门】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只载金宣宗元光二年元顺帝至正十一年有物自坏二事考歴代史亦不多见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六
物异考
人异
宋宁宗庆元元年永州民产儿有角翅尤溪县民陈油妻产二子肢体异而胸膈相连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陈升之将生母荆国夫人常闻排榻有声者累日索之无所见既产升之其声遂息得大蛇蜕于褥下鳞甲首尾俱备惟腹下脱一鳞升之既长腹亦有鳞可磨指甲封秀国公杨亿初生母章氏梦羽衣人自言武夷仙脱化既诞则一鹤雏也举家惊骇贮而弃之江其叔曰吾闻世之异人其生亦异如姜嫄有弃简狄有契乃追至江濵开视之鹤已脱而婴儿具焉体犹有紫毳尺余次日乃落考列传多不符姑从附録
辽穆宗应厯十二年八月女真进鼻上毛小儿
金太祖驻军宁江人马异状
帝未即位时军宁江驻髙阜萨哈仰见太祖体如乔松所乘马如冈阜之大帝亦视萨哈人马异常萨哈因白所见太祖喜曰此吉兆也即举酒酧之曰异日成功当识此地
熙宗天眷元年夏熙州见一人乘白马红袍玉帯如少年官状马前有六蟾蜍
凡三时乃没郡人竞往观之
海陵正隆元年五月辛亥修容安氏閤女御为妖所凭舞噪宫中命杀之
世宗大定十二年三月宛平人张孝善子曰合得旦死至暮复活
十三年正月尚书省奏合得复活自云本是良乡王建子喜儿而喜儿前三年已死建验以家事能具道之此盖假尸还魂拟付王建为子帝曰若是则奸幸小人竞生诈伪凟乱人伦止付孝善
哀宗正大元年有人衣麻衣望承天门大笑者三大哭者三
有司拘而问之其人曰我先笑者笑许大天下将相无人后哭者哀祖宗国家破荡至此也有司议置重典帝曰今诏草泽之士并许直言虽渉讥讪亦不治罪况此人言亦有理只不应笑哭阙下耳乃杖之
元太祖十世祖勃端察尔母梦金色神人有娠
勃端察尔母阿伦果斡寡居夜寝帐中梦白光自天窗中入化为金色神人来趋卧榻阿伦果斡惊觉遂有娠产一子即勃端察尔也
世祖中统二年九月河南民王四妻靳氏一产三男唐志云物反常为妖隂气盛则母道壮也
至元元年四月黄岗民妇生男狗头 二年正月武城县民王氏妻崔氏一产三男 八年平滦路昌黎县民生子中夜有光
诏加鞠养或以为非宜帝曰何幸生一好人毋生嫉心也
十年八月甲寅鳯翔寳鸡县刘铁牛妻一产三男 二十年二月髙州张丑妻李氏一产三男一女四月固安州王得林妻张氏怀孕五月生一男四手四足圆头三耳一耳附脑后生而即死 二十二年四月江陵民张二妻邓氏一产三男 二十八年九月襄阳南漳县民李氏妻一产三男
成宗大徳元年五月辛未遂宁州军户任福妻一产三男十一月辽阳打鹰布哷齐户诺海妻哈玛尔一产四男 四年三月寳应县民孙奕妻朱氏一产三男 十年正月江州湖口县民方丙妻甘氏一产四男
泰定帝泰定元年十月秦州成纪县赵思直妻张氏一产三子 四年十二月绛州太平县赵氏妇一产三子致和元年三月太平路当涂县杨太妻呉氏一产三子顺帝至元元年正月云南妇人一产三男又广西师宗州防生妻适和一产三男汴梁祥符县市中一乞丐妇人忽生髭须 二年四月黄州黄岗县周氏妇产一男即死狗头人身
王圻曰至元三年民间謡言拘刷童男女以故婚姻不问长防平江苏达卿时为上海县吏有女年十一赘里人浦仲明之子为婿明年生一子
至元九年枣阳县民张氏妇生男甫及周嵗暴长四尺许【容貎异常皤腹拥肿见人辄嬉笑如世俗所畵布袋和尚云】 十年春有人伏丽正门楼斗拱中
人伏斗拱内不知何自而至逺近聚观之门尉以白留守达于都堂上闻有防令取付法司鞠问但云蓟州人问其姓名诘其所从来皆惘若无知惟妄言祸福而已乃以不应之罪笞之忽不知所在
二十三年五月覇州民王马驹妻赵氏一产三男六月亳州务李闰妻张氏一产三男
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八月河南龙门妇司氏死三年借尸复生
河南府龙门内有妇人司牡丹者为夫蹴死越三年同乡袁马头死而复苏自言我司牡丹也召其家人问之良是云死后为薄姬庙侍婢今借尸还魂耳时懿文太子自陜还闻于上乃赐以钞帛令两家给养
宣宗宣徳元年十一月行在锦衣卫校尉綦荣妻皮氏一产四子
英宗天顺四年四月扬州民妇一产五男
宪宗成化十三年二月南京鹰扬卫军陈僧儿妻朱氏一产三男一女 十七年六月宿州民张珍妻王氏脐下右侧裂生二子 二十年十二月徐州妇人肋下生瘤乆之渐大儿从瘤出 二十一年嘉善民邹亮妻初乳生三子再乳生四子三乳生六子
孝宗治十一年六月腾骧左卫百户黄盛妻宜氏一产三男一女 十六年五月应山民张本华妻崔氏生须长三寸时郑阳商妇生须三缭约百余茎
世宗嘉靖二年六月曲靖卫舍人胡晟妻生一男两头四手三足 四年横泾农孔方脇下产肉块剖视之一儿宛然 五年江南民妇生妖六目四面有角手足各一节独爪声 十一年当涂民妇一产三男一女十二年贵州安卫军李华妻生男两头四手四足 二十七年七月大同右卫叅将马继舍人马録女年十七化为男子
穆宗隆庆二年十二月静乐男子李良雨化为妇人五年二月唐山民妇生儿从左脇出
神宗万厯十年淅川人化为狼 十八年南宿州民妇一产七子
七子髪肤红白黒青各色时以为妖属人瘗之是夜里有长者梦神谓曰明七将军在阨过尔门当捄之长者起觇门外果见所识人抱一筐衣覆其上问知其故遂如神言收养越数年妇老竟无子思昔所瘗之子防闻在长者家因属人访求其子长者曰神以儿属我安有还理于是与见而两家子焉
三十七年六月繁峙民李宜妻牛氏一产二女头面相连手足各分 四十六年广宁卫民妇产一猴二角四齿是时大同民妇一产四男
愍帝崇祯八年夏镇江民妇产一子顶戴两首与母俱毙 十五年十一月曹县民妇产儿两头顶上有眼手过膝
诗异
【臣】等谨按童謡舆诵自昔志之葢语同天籁事未形而机先动诚格物之君子所不废也但小说诸家或彼此相袭异代如出一口或术数相矜事后强为傅防类皆不足徴信即载出正史如宋之纸钱使不行寒到五更头语涉防纬诡诞非若謡诵出于自然者可比故概从削略
宋度宗咸淳五年都人以碾玉为首饰有诗曰京师禁珠翠天下尽琉璃
金章宗泰和八年有童謡云易水流汴水流百年易过又休休两家都好住前后总成留
至贞祐中举国迁汴
宣宗贞祐元年卫州有童謡曰团恋冬劈半年寒食节没人烟
明年正月元兵破卫城遂邱墟
兴定五年京师有童謡云青山转转山青耽误尽少年人
盖言是时人皆为兵转鬭山谷战伐不休当至老也
元世祖初宋未下时江南謡言江南若破百雁来过当时莫喻其意及宋亡乃知指丞相巴延也
顺帝元统二年六月彰徳雨白毛民謡曰天雨牦事不齐 至元三年彰徳雨线民謡云天雨线民起怨中原地事必变 五年八月京师童謡云白雁望南飞马札望北跳
【臣】等谨按至元三年王圻续通考作至正十六年误今从志
至正五年淮楚间童謡云富汉莫起楼贫汉莫起屋但看羊儿年便是呉家国 十年河南北童謡云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王圻曰嗣嘉鲁治河果于黄陵岗得石人一眼而汝頴之变起
十三年蓚县有皇舅墓元初即有謡云皇舅墓门闭运粮向北去水渰墓门开运粮却回来
王圻曰是年中原大水水退土阜崩墓门显露自后天下多事海运不通卒如其謡
十六年正月松江府民謡曰满城多是火官府四散躱城里无一人红军府上座
时常熟州防松江府印造官号给散吏兵佩带以防奸伪号之制作画为圆圈绕围皆火熖圈之内一府字以府印印府字上圈之外四角府官花押故民间有是謡不二月城破悉如所言
二十八年六月壬寅彰徳路天宁寺塔忽变红色【详见赤赤祥门】时河北有童謡云塔而黒北人作主南人客塔而红朱衣人作主人公
明太祖呉元年苏州民謡曰丞相做事业专靠黄蔡叶一朝西风起干鼈
时张士诚弟伪丞相士信及黄敬夫叶徳新蔡彦文用事未几苏州平士信及三人者皆被诛
惠帝建文初年有道士歌于途曰莫逐燕逐燕日髙飞髙飞上帝畿
已忽不见是靖难之防也
英宗正统二年京师旱街巷小儿为土龙祷雨拜而歌曰雨帝雨帝城隍土地雨若再来还我土地
説者谓雨帝者与弟也帝弟同音城隍者郕王再来还土地者复辟也
神宗万厯末年有道士歌于市曰委当头坐茄花遍地生
北人读客为楷茄又转音为魏忠贤客氏之兆
愍帝崇祯十七年流贼张献忠毁廻澜塔有古碑云修塔余一龙拆塔张献忠嵗逄甲乙丙此地血流红妖运终川北毒气播川东吹箫不用竹一箭贯当胸汉元兴元年丞相诸葛孔明记
塔在成都东门外镇江桥万厯中布政余一龙所修也献忠破蜀毁之穿地取砖得碑上有篆书如此
本朝大兵西征献忠被射而死时肃王为将又有謡曰邺台复邺台曹操再出来贼罗汝材自号曹操乃其兆也
讹言
宋宁宗时浙东讹言嵊县有虎神募人捕之
理宗时佥书枢密院事林存为贾似道所摈死于漳漳有富民蓄油煔木甚佳林氏子弟求之价髙不可得因抚其木曰收取收取待贾丞相用恭宗徳祐元年似道谪死郡守与之经营竟得此木以殓
金卫绍王即位改元大安四年改曰崇庆既而又改曰至宁有讹言曰三元大崇至矣俄而有呼沙呼之变王圻曰大崇者大虫也俗称虎为大虫
宣宗贞祐三年六月京城中夜妄相惊逐狼月余方息元太宗九年左翼部讹言括民女帝怒因括以赐麾下世祖至元十一年四月甲寅诛西京讹言惑众者成宗大徳六年九月己酉龙兴民讹言括童男女至有杀其子者命捕为首者三人诛之始息
顺帝至元三年五月民讹言朝廷拘刷童男童女一时嫁娶殆尽
时讹言者谓将采童男女以授鞑靼为奴婢且令父母防送直抵北交割故自中原至于江南凡品官庶人家但有男女年十二三以上便为婚嫁虽守土官吏与夫鞑靼色目之人亦如之十余日乃止
胡粹中曰人必好色然后疑其淫人必贪财然后疑其盗讹言虽起于闾阎之小人亦在上者露其机括故因以发之耳当时顺帝志荒而欲纵声色之好不待哈玛尔进秘密而后肆也讹言其必有所自矣
至正元年江浙行省平章政事珠尔噶岱入城之任日衣红衣童謡曰火殃来矣
至四月十九日杭州灾燬官民房屋公廨寺观一万五千七百五十五间烧死七十六人明年四月又灾甚于前自昔所未有也
【臣】等谨按明史五行志无讹言可考惟王圻续通考载英宗正统元年京师天旱祈雨小儿口中羣诵雨帝雨帝城隍土地随有土木之变已见前诗异门又云十三年有人梦开黄榜传第一名彭时国子生其人言于朋軰徧传都下又一人谓岳正曰我昨梦见贤兄魁多士正曰若梦可信则已有人梦彭时作魁矣其人戯曰防试廷试有两魁二人各占其一可也已而果然是时有童謡云众人知不知今嵗状元是彭时不知何自而起也服妖
宋理宗朝宫妃系前后掩裙而长窣地名赶上裙梳髙髻于顶曰不走落束足纎直名快上马粉眼角名泪妆剃削童髪必留大钱许于顶左名偏顶或留之顶前束以防缯宛若博焦之状或曰鹁角
度宗咸淳五年都人以碾玉为首饰
是时有诗云京师禁珠翠天下尽琉璃【互见诗异门】
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九月命尚衣局织无缝衣顺帝至元五年十月许男子裹青巾妇女服紫衣不许戴笠乘马
明武宗正徳元年妇女多用珠结盖头谓之璎珞 十三年正月车驾还京令朝臣用曳撒大防鸾帯
给事中朱鸣阳言曳撒大防行役所用非见君服皆近服妖也
十五年十二月帝平宸濠还京俘从逆者及悬诸逆首于竿皆标以白帜数里皆白
愍帝崇祯时朝臣好以纱縠竹箨为帯取其便易北方小民制帻低侧其檐自掩眉目名曰不认亲
其后冦乱民散途遇亲戚有饮泣不敢言或掉臂去之者
射妖
金哀宗天兴元年闰八月己未有箭射入宫中
【臣】等谨按马端临通考载射妖始于周宣王讫于宋宁宗庆元五年今考厯代史书惟上一条余无可见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六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七
物异考
毛虫之异
宋度宗咸淳九年十一月辛夘黎明有虎出于扬州市毛色防黑都拨官曹安国率良家子数十人射之制置使李庭芝占曰十日之内杀一大将于是脔其肉于城外而厌之
王圻曰建炎间荆南张四者虎突至其家急登梁喘伏虎未之见也升堂脱其皮变为男子遍歴室中及居侧林莾中寻之张乃下取其皮置梁上暮虎还视其皮大咤曰吾奉天符取十七人止余汝在善还我皮当舍汝张乃应之曰还皮易耳汝即食我奈何曰我虽异类不忍负信遂出懐中天符索笔勾其名掷皮下虎防于体复故形哮吼奋迅跳出明日闻六十里外夜大雷震死一虎
辽太祖神册六年十二月癸亥有白虎縁垒而上时围涿州是日破其郛
太宗以唐天复二年生猎者获白鹿人以爲瑞 天显三年二月己亥特哩衮尼噜古进白狼 九年正月己亥南京进白麞 防同元年二月壬午室韦进白麃十月壬寅晋遣使进独峯駞 二年四月癸巳东京路奏狼食人 三年三月癸未猎水门获白鹿 四年二月丙申皇太子获白麞 六年六月己未奚楚库勒部进白麝
穆宗应厯二年十一月己夘朔州民进黒兎 十四年十二月丙午以黒兎祭神 十八年六月甲戌特烈于雕巢中得牝犬来进 十九年三月甲子汉遣使进白麃
圣宗统和四年十二月辛卯伐宋防还次白佛塔川获自落驯狐
帝以为吉徴祭天地
兴宗重熈五年九月癸巳猎黄花山获熊三十六【臣】等谨按辽史所载白狼白麝等多互见土贡门
金太祖未即位时使乌色伐髙丽为具于毬塲以待防音有二麞渡水而至获之
帝曰此休徴也克之必矣言未既而防书至众大异之
熈宗皇统三年七月庚辰太原路进獬豸 七年十一月乙亥兵部尚书秉德进三角羊
【臣】等谨按三年七月庚辰志作丙寅今从纪
海陵正隆六年十月丁未大军渡淮将至庐州获白鹿时自将伐宋以为武王白鱼之兆
章宗泰和八年八月乙酉有虎至阳春门外
驾出射获之
宣宗兴定元年十月邠州进白兎 二年五月庚子秦陜狼害人 元光元年十月上猎近郊获白
羣臣以为瑞明日御便殿置铃于项将纵之惊跃不已忽毙几上
二年十一月开封有虎昼害人
是时屡有妖怪二年之中白日虎入正门吏部及宫中有狐狼夜哭于辇路
哀宗天兴初荆王守纯府第每夜羣狐号鸣秉烛逐捕则失所在
未几哀宗迁归德崔立以城降而守纯等皆死青城
元太祖十九年角端见
时帝至印度国驻军鐡门闗有兽髙数丈鹿形马尾色緑而独角作人言谓侍卫者曰汝主冝早还以问耶律楚材对曰此瑞兽也其名角端旄星之精也能言四方语好生恶杀圣人在位则此兽奉书而至且能日驰万八千里异如神不可犯也今大军征西已四年盖上天恶杀遣之告陛下愿承天心宥此数国人命实无疆之福乃班师
陶九成曰稽之前志神禹氏治水功成天降飞日行三万里而未尝善言也又后土鐡蹄之兽善言而未闻独角也轩辕获飞黄而独角汉武获兽并角而五蹄又未尝闻其善言能走也及圣祖诞膺天命而角端出焉夫一角者所以明海宇之一万八千里之渉者所以示无逺弗届也
世祖至元十九年俱蓝国进黑猿一 二十四年三月丙辰马八儿国进竒兽一类骡而巨毛黑白闲错名阿塔必即 二十六年六月己未西畨进黑豹 二十八年八月戊子咀喃藩邦进黒狮子
王圻曰至元二十八年虎入南城翰林侍讲学士赵与上防言权臣专政之咎
成宗元贞二年正月海州牟平县获白鹿于圣水山以献
【臣】等谨按元贞惟有二年志作三年误也
武宗至大二年九月占八国贡白面象
英宗至治二年二月辛亥诸王彻伯尔遣使进文豹泰定帝泰定三年九月湖州长兴州民王俊家牛生一兽鳞身牛尾口目皆赤堕地即大鸣
母不乳之具图以上不知何兽或曰此瑞也宜俾史【臣】纪録
四年三月诸王保赛音遣使献狮子十二月哇遣使献金豹白猴各一
文宗天厯二年四月占腊国贡白猿
顺帝至正十年彰德境内狼狈为害
夜如人形入人家哭就人懐抱中取小儿食之王圻曰是年浙江乡试八月二十二日夜院中彷佛见一物驰过甚疾其状如猛兽者军卒从而喧哄因出角端为赋题
二十三年正月福州连江县有虎入于县治 二十四年七月福州白昼获虎于城西
时绩溪县尝有羣虎入境又有猛兽如彪逐虎食之虎骇而悉去
【臣】等谨按元史所载毛虫之异亦多互见于土贡门
明太祖洪武九年十月有虎昼入汉西门伤二人成祖永乐十六年正月陜西耀州民献元
尚书吕震请贺不许
宣宗宣德八年闰八月编脩许彬进麒麟狮子福鹿元虎称为四祥
孝宗治十一年六月有熊自西直门入城
时郎中何孟春谓熊入城当备盗亦宜慎火宋绍兴间熊抵永嘉城州守髙世则以熊字能火戒郡中慎火果延烧庐舍此其兆也是年城内多火灾
世宗嘉靖五年七月南城县有虎具人手足 四十五年六月大医院吏目李干献免体备五色以为瑞【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三十七年胡宗宪献白虎白鹿三十九年秋宗宪又进白鹿夀芝四十年春正月陜西商南山万夀宫前芝丛中土人得白鹿廵抚以献是年二月南京锦衣卫指挥徐继勲献白鹿四十三年甲子五月十八日又得一瑞桃【明史世宗纪作乙夘乃十四日获桃于御帐羣臣表贺】是日内畜玉生二子阁臣徐阶等率百官上表贺盖其时乐报嘉祥羣相献媚故不特医院小臣已也又其事见于土贡门者甚多兹不赘载
麒麟
金熈宗皇统五年闰十月戊寅大明府进牛生麟元成宗大徳九年二月大同平地县穆尔德济家牛生麒麟而死
武宗至大四年六月【时仁宗已即位】大同宣宁县民玛竒家牛生一犊其质有鳞无毛其色青黄类麟以其鞟上之【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仁宗皇庆元年六月武安乐阳村产麒麟二年二月乐阳村麒麟又生始生其母惧而不近三步之外直视之而鸣麟亦鸣声不类犊史不载
英宗至治元年三月己丑大同路麒麟生
泰定帝泰定三年湖州府长兴州民家牛生一兽麟身牛尾【互见毛虫之异门】
顺帝至正九年三月陈州牛生黄犊火光满室麻顶緑角间生緑毛不乳而死
明成祖永乐十二年榜葛剌王表献麒麟
上命免贺
十三年麻林国进麒麟
尚书吕震请表贺上曰翰林徃日修五经四书性理大全朕则许之麒麟有无何所损益其已之
【臣】等谨按外国献麒麟互见土贡考
驺虞
【臣】等谨按马端临通考麒麟后附以驺虞今考宋宁宗庆元以后及辽金元明正史内俱未之见惟王圻续通考有三条载入毛虫之异一门谨録于左
明成祖永乐二年秋周王以驺虞来献 十一年六月山东曹县献驺虞白质黑章性仁而驯
宣宗宣徳四年二月襄城伯李隆献驺虞二素质黒文驯狎不惊
马异
宋宁宗嘉定十三年华容邓氏马产龙驹
事闻命有司立马监于此以识其祥后复产于其隣又蒋粹翁政和人宋季爲太学生元混一天下隠于满月山尝言其先世家九峰山下畜一牝马舍侧有龙潭马入浴其中龙与之媾而生龙驹龙首马身状如负河图者后牧于山林竟失所在
【臣】等谨按辽金二代无马异可考
元顺帝至正二年七月拂郎国贡异马长一丈三尺三寸髙六尺四寸身纯黒后二蹄皆白
明成祖永乐十八年九月诸城进龙马
民有牝马牧于海濵一日云雾晦有物蜿蜒与马接产驹具龙文其色青苍谓之龙马云
宣宗宣德七年五月忻州民武焕家马生一驹鹿耳牛尾玉面琼蹄肉文被体如鳞七月沧州畜官马一产二驹州以为祥献于朝帝曰物理之常何足异也
宪宗成化十七年六月兴济马生二驹
孝宗治元年二月景宁屏风山有异物成羣大如羊状如白马数以万计首尾相啣迤逦腾空而去
牛祸
宋理宗端平元年八月绍庆府黄登进对奏到任后牛生独角
【臣】等谨按黄登进对叠奏祥瑞王圻续通考备载之不足信也辽则无可见者
金熈宗皇统七年十一月乙亥兵部尚书完顔秉德进三角牛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四月益都乐安县朱十五家牛生防犊两头四耳三尾其色黄生而即死
武宗至大四年大同宣宁牛生一犊状类麟
泰定帝泰定三年湖州长兴州牛生一兽鳞身牛尾【臣】等谨按上二条互见毛虫之异及麒麟门
顺帝至正十年秋襄阳民家牛生犊五足前三后二十六年春汴梁祥符县牛生犊双首二日即死 二十八年五月东昌聊城县钱镇抚家牛生黄犊六足前二后四二日而死
明武宗正德十二年徐州牛产犊一头二舌两尾八足世宗嘉靖五年七月南阳牛产犊一首两身 六年十一月漳浦有牛产犊三目三角 十一年二月铜仁黄防产犊满身有纹即死 十二年山东平山卫牛生犊有纹前两足及尾悉具鳞甲中皆毳毛
王圻曰嘉靖四十年福建漳浦县牛生犊三目三角人以为牛妖
神宗万厯十三年九月光山牛产一物火光满地鳞甲森然一夕毙 三十七年五月歴城髙苑二县牛各产犊双头三眼两鼻二口 三十八年三月获嘉牛产犊一身两头四眼四耳两口两足一尾 三十九年二月汲县牛产犊一防两头两口四眼两耳七蹄四月降夷部牛产犊人头羊耳 四十五年八月开州牛产犊两口三眼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万厯二十四年正月泸州张四儿家讼于州称四儿业屠牛卫军马洋回回种也性亦嗜食牛自乡牵牛赴州至大渡口登舟牵绳忽断牛奔入市过四儿家四儿恃力直前防之不能制大惧奔入一店中牛亦追入店四儿登楼牛亦登楼触四儿肠出死牛下楼复转入一牛肉肆适其主他出尽毁其家噐业始徐徐出郊闻之客店楼小梯狭而牛上下无碍其事甚怪
熹宗天启元年十月防宁牛产异兽徧体鳞甲有火光三年十月沅陵防生犊一身两头三尾 七年三月
莒州牛产犊如麟
愍帝崇祯十三年襄阳牛产犊两头二目
豕祸
【臣】等谨按马端临通考豕祸起春秋迄庆元自后宋辽金三朝无可见者
元顺帝至正三年秋建寜浦县民家豕生豚二尾八足十五年镇江民家豕生豚如象形 二十四年春正
月庚辰保徳州民家豕生豚一身二首八蹄二尾【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至正十二年江宁永宁乡陆氏家一猪产十四儿内一豚人之首靣手足而猪身二十四年海盐赵氏宰猪小肠皆已脩治忽并如蛇蜿蜒而走将及里许而止此亦豕异也
明世宗嘉靖七年杭州民家有豕肉膜间生字
神宗万厯二十三年春三河民家生八豕一类人形手足俱备额上一目 三十八年四月燕河路营生豕一身二头六蹄二尾六月大同后卫生豕两头四眼四耳四十七年六月黄县生豕双头四耳一身八足七月
宁逺生豕身白无毛长鼻象嘴
熹宗天启三年七月辰州翫平溪生豕猪身人足一目四年三月神木生豕额多一鼻逆生目深藏皮肉合
则不见四月榆林生豕一首二身二尾八足六月霍州生豕二身二眼象鼻四耳四乳
愍帝崇祯元年三月石泉生豕类象鼻一目甚大身无毛皮肉皆白 六年二月建昌生豕二身一首八蹄二尾 十五年七月聊城生豕一首二尾七蹄
羊祸
【臣】等谨按马端临通考羊祸亦起春秋左传迄庆元三年自后宋辽元无所考
金熈宗皇统七年十一月乙亥兵部尚书秉徳进三角羊
【臣】等谨按此已见毛虫之异反牛祸门以志作牛纪作羊故互载之
明神宗万厯三十八年四月崞县民家羊产羔一首二眼四耳三尾八足 三十九年四月降夷部产羊羔人而羊身
犬异
宋恭帝德祐元年五月壬申扬州禁军民毋得蓄犬城中杀犬数万输皮纳官
辽穆宗应厯十八年六月甲戍特烈于雕巢中得牝犬来进【互见毛虫之异门】
【臣】等谨按金史无犬异可见王圻续通考亦阙之
元成宗元贞丙申秋大都南城武仲祥家有乳犬懐胎左脇下忽肿成疮六七日后于疮内生五子色皆青苍每当脊梁自顶至尾生逆毛一道又数日疮亦平复顺帝至正二十一年昆明县玊案山下产赤小犬色如火羣吠遍野 二十二年八月上海县金夀一家已阉雄狗生小狗八其一嘴爪红如鲜血
明世宗嘉靖二十年民家生一犬八足四耳四目神宗万厯四十七年七月懐宁民家产一犬长五寸髙四寸一头二身八脚状如人
下体生上之疴
【臣】等谨按马端临通考载下体生上之疴所有禽兽凡三条考宋宁宗以后及辽金元明正史俱无所见谨从其阙
羽虫之异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宋永州澹岩有驯狐凡贵客至则鸣邹浩将至而狐鸣寺僧出迎浩怪之僧以狐鸣为言浩常有诗云走入山来亦偶然初闻消息与人传驯狐底事先知得隔夜飞鸣报老禅此应载入毛虫之异不宜混入羽虫也又长安女绍兰适任宗宗为贾湘中数年不归暏梁燕而语之曰吾闻燕自海东来往必由湘中欲凭汝附书于夫言讫泪下燕颉颃若有所诺复曰若允当拍我怀燕遂栖膝上兰以诗系定云一自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慿燕翼寄与薄情夫宗时在荆州忽燕子柏于肩解足书视之感泣遂归以年月无所系附录之
辽太宗生时猎者获白鹰人以为瑞 天显九年八月帝自将南伐伊喇嘉哩手接飞鴈帝异之因以祭天地十一年九月自将援石敬塘有飞鸳自坠而死南府额尔竒木和伦得之以献卜之吉帝曰此从珂自灭之兆也
景帝干亨二年闰三月庚午有鸨飞止御帐获以祭天圣宗统和四年四月亲伐宋次沙姑河之北淀以近侍纳穆尔所进自落鸨祭天地 九年八月壬午东京进三足鸟
兴宗重熈中崇义军乌鹊同巢
崇义节度使刘伸政务简静民用不扰致有此应诏褒迁其官
金太宗天会四年八月甲寅新城县进白乌 九年七月丙申咸州所贡白雀音忽异常
时帝御西楼听政闻白雀音忽有异起视之见东楼外光明中有像巍然髙五丈许下有红云承之若世所谓佛者乃擎跽修防久之而没
熈宗天眷十五年七月辛巳有司进四足雀
世宗大定二十九年十二月丁亥宻州进白鹑白雉各一
章宗明昌元年六月庚子都水进异卵
宣宗元光二年正月辛酉日午有鹤千余翔于殿庭移刻乃去又乌鹊夜惊飞鸣蔽天
哀宗正大六年五月陇州防御使舒穆噜栋尔进黄鹦鹉
元太祖十世祖孛端又儿得驯鹰以给膳
时勃端察尔居巴尔圗敖拉之地食饮无所得适有苍鹰野兽而食以缗设机取之鹰即驯狎乃臂鹰猎禽以为膳或缺即继似有天相之
世祖至元十五年四月济南无棣县获白雉以献 二十年十月癸未罗斛国贡丹顶鹤五色鹦鹉
黄瑜双槐嵗抄曰元成宗元贞二年双燕巢于燕人栁汤佐之宅一夕家人举灯照蝎其雄惊坠猫食之雌彷徨悲鸣不已朝夕守巢哺诸雏成翼而去明年雌独来复巢其处自是春去秋来凡六稔观者哗然目为贞燕
成宗大徳三年七月扬州淮安蝗在地者为鹙啄食飞者以翅击死乃禁捕鹙
泰定帝泰定四年十二月爪哇遣使献白鹦鹉一文宗天厯元年十月赐特穆尔海东白鹘青鹘各一至顺三年二月诸王逹尔吗实哩哈尔满各遣使来贡金鸦鹘
顺帝至元三年七月河南武陟县鹰食蝗
时禾将熟有蝗自东来县尹张寛仰天祝曰寜杀县尹毋杀百姓俄有鱼鹰羣飞啄食之【互见蝗门】
【臣】等谨按叶梦得石林诗话江淮间有水禽号鱼虎或即中州所谓鱼鹰也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世祖至元五年秋七月螟生牧野南寻有鸜鹆自西北逾山来方六七里间林木皆满遂下啄蝗食且尽乃作阵飞去此与淮扬之鹙武陟之鹰事相类纪志皆不载
至正十一年五月兴国有大鸟百余飞至郡西白郎山巅状如人立去而复至者数次 十九年京师鸱鸮夜鸣逹旦连月乃止有杜鹃啼于城中居庸闗亦如之二十七年三月丁丑朔莱州招逺县大社里黑风大起有大鸟自南飞至
鸟状类鹤色苍白展翅如席俄顷飞去遗下粟黍稻麦黄黒豆荞麦于张家屋上约数升许是年大稔
明太祖洪武十一年戊午元旦早朝有鸱鸮自天而陨见者异之
孝宗治十四年正月保定知府献白鸦
尚书傅澣劾其不当奏诏斥遣之
世宗嘉靖四十一年湖广廵抚徐南金献白鹊
神宗万厯二十五年二月壬午岳州民家有鸭含絮裹火飞上屋入竹椽茅茨中火四起延烧数百家 四十三年四月壬午双鹤衔火飞集掖县海神庙殿明日庙火愍帝崇祯六年汝宁有鸟鸠身猴足鳯阳恶鸟数万兔头鸡身鼠足供馔甚肥犯其骨立死
鳯凰
【臣】等谨按马端临通考载鳯凰自虞至宋熈寕七年止此后宋无可考
辽天祚帝干统四年十月己酉凤凰见于漷隂
金章宗泰和二年八月丙申鳯凰见于磁州武安县鼓山石圣台
时有大鸟十集于台上其羽五色烂然文多赤黄赭冠鸡项尾濶而脩状若鲤尾而长髙可逾人九子差小侍旁亦髙四五尺禽鸟万数形色各异或飞或蹲或歩或立皆成行列首皆正向如朝拱然初自东南来势如连云声如殷雷林木震动牧者惊惶即驱牛击物以惊之殊不为动俄有大鸟如雕鹗者怒来搏击之民益恐奔告县官以为鳯凰也命工圗上之留二日西北去按视其处粪迹数顷其色各异遗禽数千累日不能去所食皆巨鲤大者丈余鱼骨蔽地以其事告宗庙诏中外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广西庆逺府有异禽双飞见于述昆乡飞鸟千百随之
其一飞去其一留止者为獞人射死首长尺许毛羽五色有藏之以献于帅府者久而其色鲜明如生
明熹宗天启二年九月鳯凰至河南禹州身长丈余百鸟相从止七日去
【臣】等谨按明史帝纪及五行志俱无可考
鸡祸
宋度宗咸淳五年常州鸡羽生距
【臣】等谨按辽金二代鸡祸无可考
元顺帝至正十七年春三月上海李胜一家鸡伏七鸡一雏作牡鸡状鼓翼长鸣 十八年戊戌春正月钱塘卢子明家一鸡伏九雏一雏有四足二足在翼下不数日皆死 二十二年龙泉县人家一鸡二形翼左右分雄雌能鸣能伏 二十五年瑞安县郑镇抚家有雄鸡生子杀之腹中有子累累然
明孝宗治十四年华容民刘福家鸡雏三足 十七年六月崇明民顾孟文家鸡生雏猴头而人形身长四寸有尾活动无声
世宗嘉靖四年长垣民王宪家鸡抱卵内成人形耳目口鼻四肢皆具
神宗万厯二十二年六月靖邉营军家雌鸡化为雄愍帝崇祯九年淮安民家牝鸡啼跃化为雄 十年宣武门外民家白鸡喙距纯赤重四十斤【或曰此鷔也所见之处国亡】十四年太仓卫指挥姜周辅家鸡伏子两头四翼八
足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八
物异考
龙蛇之异
宋端宗景炎三年四月有黄龙见海中
时卫王初嗣位方登坛礼毕御辇所向有龙拏空而上既入宫云隂不见改元祥兴升碙州为翔龙县王圻曰宋陶弼永州人游呉中舟行忽双鲤戏溪上傍一老父曰此龙也行且鬬君亟去去百歩许雷大震岸圯木防二十余舟皆覆弼舟独完
辽太祖神册五年五月庚辰有龙见于伊喇山阳水上帝射获之藏其骨内府 天显元年七月辛巳平旦子城上见黄龙缭绕可长一里光曜夺目入于行宫【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辽圣宗时萧博诺防孤贫佣于医家牧牛伤人稼数遭笞辱医者常见博诺熟寝有蛇绕身异之教以读书聪敏好学不数年渉猎经史习骑射仕终奚六部大王盖龙种也事见萧博诺传又载兴宗时萧桞从伐髙丽遇大蛇当路前驱者请避桞曰壮士安惧此防劔防蛇而进卒破敌考列传桞列在博诺前从伐髙丽亦当在圣宗统和中非兴宗时也
天祚帝为金所逼渡河奔夏队帅耶律廸里等刼雅里北走至沙岭见蛇横道而过识者以为不祥
后雅里虽立为帝不久亦死
金太祖収国元年八月己夘黄龙现空中
熈宗天眷元年夏有龙现于熈州野水凡三日
初于水靣见一苍龙良久而没次日见金龙一爪承一婴儿儿为龙所戏略无惧色三日如故
皇统九年四月丁丑有龙鬭于利州榆林河上大风壊民居官舍
海陵正龙六年六月世宗为东京留守有黄龙见寝室上八月复有云气自西来黄龙见其中【即于是年登位】
大定十四年八月嘉哩赤日中白龙见干御帐之东小港中既而乗云上升尾犹曳地良久北去
章宗明昌五年七月丙戌有龙曳尾于殿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