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图集|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集部 > 小说 > 官场现形记 >

出 版 说 明

出 版 说 明

  人民文学出版社光绪二十九年上海世界繁华报本《官场现形记》,1996年6月版上、下册

  《官场观形记》,李宝嘉(1867—1906)作,是清末“谴责小说”中最早、最有代表性的一部。

  “谴责小说”这个名字,是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面提出来的。鲁迅先生深刻地分析了这类小说在清末盛行一时的原因:“光绪庚子(一九○○)后,谴责小说之出特盛。盖嘉庆以来,……屡挫于外敌(英、法、日本),……有识者则已翻然思改革,凭敌忾之心,呼维新与爱国,而于‘富强’尤致意焉。戊戌变政既不成,越二年即庚子岁而有义和团之变,群乃知政府不足与图治,顿有掊击之意矣。其在小说,则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这就是说,谴责小说的盛行,直接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当中的觉悟水平。当时中国人民,是在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之下,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之中,在希望清朝政府振作图强、抵御外敌的道路宣告失败,而撇开清朝政府、用群众的革命武装直接向侵略者进行斗争的道路又相继失败之后,开始认识到外国侵略者和本国统治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认识到反对外国侵略和反对本国黑暗统治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官场现形记》正是这样情势之下的产物。正如鲁迅先生说:“时正庚子,政令倒行,海内失望,多欲索祸患之由,责其罪人以自快,宝嘉亦应商人之托,撰《官场现形记》”。

  这部小说,集中地暴露了封建社会崩溃时期统治机构内部的腐朽情况。鲁迅先生说,“凡所叙述,皆迎合、钻营、朦混、罗掘、倾轧等故事,兼及士人之热心于作吏,及官吏闺中之隐情。头绪既繁,脚色复夥,其记事遂率与一人俱起,亦即与其人俱讫,若断若续,与《儒林外史》略同”。书中出现的那些官僚,昏聩糊涂,卑鄙龌龊,达到极点;他们压迫人民,剥削人民,严酷暴虐,也达到极点。但是,作者并没有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入的艺术概括,写作态度上也有迎合时势、哗众取宠的成分。鲁迅先生也指出:“然臆说颇多,难云实录,无自序所谓‘含蓄蕴酿’之实,殊不足望文木老人后尘。况所搜罗,又仅‘话柄’,联缀此等,以成类书;官场伎俩,本小异大同,汇为长编,即千篇一律。特缘时世要求,得此为快,故《官场现形记》乃骤享大名;而袭用‘现形’名目,描写他事,如商界学界女界者亦接踵也。”

  应该指出,作者是主张改良,反对革命的。改良主义在当时已经没有什么进步意义,所以作者在艺术上不能真正掌握“批判的武器”,是同他在生活中反对“武器的批判”直接相联系的。书中称太平天国起义的队伍和领袖为“长毛”、为“洪逆”,这说明了作者的思想的反动方面。

  作者写这部小说,原来计划,分为十编,每编十二回。但在第五编尚未全部完成之时,就因病死去。现存六十回,最后的极小一部分,还是他的朋友代为补齐的。

  这部小说的印本很多。本书是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上海世界繁华报本为底本,参考光绪三十年粤东书局石印本、宣统元年(1909年)崇本堂石印本,加以校订的。

  清代的官制,和官场中许多术语,现在的读者已经很少有人明了。为了读者的方便,本书除了每回酌加注解之外,并附有《清代的官制》一文,以备参考之用。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官场现形记》 相关内容:

后一:校 点 后 记

查看目录 >> 《官场现形记》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 单词 趣味历史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