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图集|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史部 > 传记 > 晏子春秋集释 >

*景公問君臣身尊而榮難乎晏子對以易第十四

*景公問君臣身尊而榮難乎晏子對以易第十四

  景公問晏子曰:「為君,身尊民安,為臣,事治身榮,難乎,易乎?」晏子對曰:「易。」公曰:「何若?」對曰:「為君節養其餘以顧民,則君尊而民安〔一〕;為臣忠信而無踰職業,則事治而身榮。」公又問:「為君何行則危?為臣何行則廢?」晏子對曰:「為君,厚藉斂而託之為民〔二〕,進讒諛而託之用賢,遠公正而托之不順〔三〕,君行此三者則危;為臣,比周以求進〔四〕,踰職業,防下隱利而求多〔五〕,從君,不陳過而求親〔六〕,人臣行此三者則廢。故明君不以邪觀民〔七〕,守則而不虧〔八〕,立法儀而不犯〔九〕,苟有所求于民,而不以身害之〔一十〕,是故刑政安于下,民心固于上〔一一〕。故察士不比周而進,不為苟而求,言無陰陽〔一二〕,行無內外,順則進,否則退,不與上行邪,是以進不失廉,退不失行也。」

  〔一〕 王念孫云:「案『君尊』當為『身尊』,此承上文『身尊民安』而言,今本『身』作『君』者,涉上文『君』字而誤。」◎則虞案:指海本已改作「身」。

  〔二〕 則虞案:御覽六百二十七引「厚藉」二字互倒。

  〔三〕 孫星衍云:「言不順君所為。『民』、『賢』、『順』為韻。」

  〔四〕 黃以周云:「『進』,元刻作『寸』,誤。『求進』、『求多』、『求親』對文;此言臣有三求則廢,上言君有三託則危,亦對文。『求進』句絕,『踰職業』屬下『求多』為義,『求多』亦句絕。音義、雜志所讀皆誤。」◎則虞案:顧廣圻云:「『寸』當作『進』。」吳勉學本、子彙本、楊本正作「進」,顧黃所校,多據異本,而不舉其名,此亦賢者之一蔽也。

  〔五〕 孫星衍云:「利之所在,防遏而隱蔽之。」◎則虞案:「防下隱利」四字衍,蓋旁注增入,當作「踰職業而求多」。

  〔六〕 孫星衍云:「不陳君之過而求親媚。『進』、『君』、『親』為韻。」◎王念孫云:「案『從君,不陳過而求親』,謂臣在君側不陳君過,而但求親近也。『求親』與『求多』對文,孫以『求多從君』連讀,而釋之曰『求其多從君欲』,非是。」

  〔七〕 于鬯云:「『觀』,當訓『示』。莊子大宗師篇云『彼又惡能憒憒然世俗之禮,以觀眾人之耳目哉』,郭象注正謂:『觀,示。』陸德明釋文亦云:『觀,示也。』『不以邪觀民』者,謂不以邪示民,猶彼言惡能為禮以觀眾,謂惡能為禮以示眾。晏子、莊子取義不同,而『觀民』與『觀眾』其義一也。」◎則虞案:蘇輿亦訓「觀」為「示」。

  〔八〕 孫星衍云:「爾雅釋詁:『則,常也,法也。』」◎劉師培校補云:「『則』,當作『財』,上挩『民』字。下文景公問明王教民章云『守於民財,無虧之以利,立於儀法,不犯之以邪』,則此文『守民財而不虧』,即彼文所云『守于民財,無虧其利也』。(墨子非樂云:『虧奪民衣食之財。』)」◎則虞案:楊本、凌本無「而」字。

  〔九〕 孫星衍云:「墨子有法儀篇,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

  〔一十〕王念孫云:「案『而』字衍,後第十八章『苟所求于民,不以身害之』,無『而』字。」◎則虞案:指海本刪「而」字。

  〔一一〕劉師培校補云:「戴校云:『「上」「下」字當互易。』」

  〔一二〕黃以周云:「『陰陽』猶云『面背』,言無面從背違。」

查看目录 >> 《晏子春秋集释》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 单词 趣味历史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