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𣐺
查看:
汉字「𣐺」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
【卷七】【𣐺】 胡感切
慜木垂華實。从木、𢎘,𢎘亦聲。凡𣐺之屬皆从𣐺。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查看扫描版
艸木𡍮𠌶實也。
艸字依玉篇補。
从木𢎘。
小徐本及大徐宋本皆同。惟趙抄宋本作从木𢎙、𢎙亦聲。五音韵諩有同之者。殊誤。葢篆體一㔾(𢎘)在木中。寫者屈曲反覆似从二㔾(𢎘)。因改此解。又於前部未增𢎙篆耳。𢎙音胡先切。則用爲聲之篆。不當胡感切也。
㔾(𢎘)亦聲。
胡感切。古音在七部。
木垂華實也。從木、𢎘,𢎘亦聲。凡𣐺之屬皆從𣐺,闕。 |
臣鍇曰:「卽𢎘字也。𩏏字亦從此。」
汉字:「𣐺」 字形演变

掇2.158(甲)

乙6533(甲)

甲1059(甲)

京津4757(甲)

甲1044(甲)

師𩛥鼎(金)西周中期

𤔲料盆蓋(金)春秋

說文‧𣐺部

小篆

康熙字

楷体
【上一字】𢎙 【下一字】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