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諧聲序 | 4245 |
字頭 | 孫 |
聲序 | 223 |
形序 | 123 |
明細聲旁 | 孫 |
聲形-聲 | |
聲形-形 | 子糸 |
字類 | 會意 |
聲旁 | 孫 |
廣韻反切 | 思渾 |
上字 | 思 |
下字 | 渾 |
廣韻 | 孫爾雅釋親曰凡子之子爲孫孫之子爲曾孫曾孫之子爲𤣥孫𤣥孫之子爲來孫來孫之子爲晜孫晜孫之子爲仍孫仍孫之子爲雲孫又岱謂之天孫又姓周文王子康叔封于衞至武公子惠孫曾耳爲衞上卿因氏焉後有孫武孫臏俱善兵法各撰書凡太原東莞吳郡安樂四望又漢複姓二十三氏左傳秦大夫逢孫氏魯卿有臧孫辰仲孫何忌魯桓公之子慶父之後有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同出桓公号爲三桓子孫代爲魯之上卿秦下大夫楊孫氏齊大夫長孫修丗本云食邑於唐其孫仕晉後号唐孫氏衞有王孫賈出自周頃王之後王孫賈之子自以去王室久改爲賈孫氏晉濟南太守魚孫瑋出自宋魚石奔楚其孫在國者因以魚孫爲氏漢有 |
補充 | |
廣韻字序 | 4488 |
切韻擬音與音系(poem版) | swon |
切韻拼音(poem版) | swon |
聲紐 | 心 |
呼 | 合 |
等 | 一 |
韻部 | 魂 |
調 | 平 |
聲類 | 精 |
攝 | 臻 |
現代北京音理論音 | suen1 |
聲 | s |
韻 | uen |
調1 | 1 |
中古拼音(polyhedron 版) | suon |
聲紐1 | 心 |
呼1 | 合 |
等1 | 一 |
韻部1 | 魂 |
調2 | 平 |
聲類1 | 精 |
攝1 | 臻 |
廣韻頁序 | 上平55右 |
頁内字序 | 33 |
小韻序 | 487 |
小韻内字序 | 1 |
唐-全本補字 | |
唐-全本字數 | 5 |
唐-全本反切 | 思渾 |
唐-裴本反切 | |
唐-裴本字序 | |
唐-裴本字數 | |
唐-裴本補字 | |
合併-廣韻 | 思渾:孫爾雅釋親曰凡子之子爲孫孫之子爲曾孫曾孫之子爲𤣥孫𤣥孫之子爲來孫來孫之子爲晜孫晜孫之子爲仍孫仍孫之子爲雲孫又岱謂之天孫又姓周文王子康叔封于衞至武公子惠孫曾耳爲衞上卿因氏焉後有孫武孫臏俱善兵法各撰書凡太原東莞吳郡安樂四望又漢複姓二十三氏左傳秦大夫逢孫氏魯卿有臧孫辰仲孫何忌魯桓公之子慶父之後有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同出桓公号爲三桓子孫代爲魯之上卿秦下大夫楊孫氏齊大夫長孫修丗本云食邑於唐其孫仕晉後号唐孫氏衞有王孫賈出自周頃王之後王孫賈之子自以去王室久改爲賈孫氏晉濟南太守魚孫瑋出自宋魚石奔楚其孫在國者因以魚孫爲 |
合併-廣韻反切 | 思渾 |
合併擬音 | swon |
是否聲旁 | 聲旁 |
是否次級聲旁 | 次級聲旁 |
聲形析微 | 从糸,非从系(系爲⿱爪糸,系不用爲形旁) |
先秦韻部 |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