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图集|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汉字:陽

陽汉字
拼音:yáng
部首:阝 四角码:76227 仓颉:NLAMH
86五笔:bjgr 98五笔:bjgr 郑码:YKRO
Unicode:967D 总笔画数:11 笔顺:52251113533

汉字:「陽」《宋本廣韻》

諧聲序14454
字頭
聲序722
形序289
明細聲旁
聲形-聲
聲形-形
字類
聲旁
廣韻反切與章
上字
下字
廣韻陽隂陽說文曰髙明也爾雅云山東曰朝陽山西曰夕陽又姓出右北平本自周景王封少子於陽樊後𧜟避周之亂適燕家於無終因邑命氏秦置右北平子孫仍屬焉又漢複姓二十二氏歐陽氏越王句踐之後封于烏程歐陽亭後因爲氏望出長沙吕氏春秋有辯士髙陽魋帝顓頊髙陽氏之後漢有東海王中尉靑陽精少昊靑陽氏之後又有御史孫陽放秦穆公時孫陽伯樂之後魯之公族有名子陽者及衞公子趙陽之後並以名爲氏漢有周陽由淮南王舅周陽侯趙兼之後又駙馬都尉涇陽準秦涇陽君之後丗本云偪陽妘姓國爲晉所滅子孫因氏焉左傳晉有梗陽巫皐衞有戲陽速漢有博士中山鮭陽鴻又有葉陽氏秦葉陽君之後列仙傳有
補充
廣韻字序6947
切韻擬音與音系(poem版)ʝjɒŋ
切韻拼音(poem版)yjoang
聲紐
韻部
調
聲類
現代北京音理論音yiang2
y
iang
調12
中古拼音(polyhedron 版)jang
聲紐1
呼1
等1
韻部1
調2
聲類1
攝1
廣韻頁序下平20左
頁内字序3
小韻序805
小韻内字序1
唐-全本補字a𣉫a痒
唐-全本字數23
唐-全本反切与章
唐-裴本反切与章
唐-裴本字序1
唐-裴本字數
唐-裴本補字7蝪13痒
合併-廣韻與章:陽隂陽說文曰髙明也爾雅云山東曰朝陽山西曰夕陽又姓出右北平本自周景王封少子於陽樊後𧜟避周之亂適燕家於無終因邑命氏秦置右北平子孫仍屬焉又漢複姓二十二氏歐陽氏越王句踐之後封于烏程歐陽亭後因爲氏望出長沙吕氏春秋有辯士髙陽魋帝顓頊髙陽氏之後漢有東海王中尉靑陽精少昊靑陽氏之後又有御史孫陽放秦穆公時孫陽伯樂之後魯之公族有名子陽者及衞公子趙陽之後並以名爲氏漢有周陽由淮南王舅周陽侯趙兼之後又駙馬都尉涇陽準秦涇陽君之後丗本云偪陽妘姓國爲晉所滅子孫因氏焉左傳晉有梗陽巫皐衞有戲陽速漢有博士中山鮭陽鴻又有葉陽氏秦葉陽君之後列
合併-廣韻反切與章
合併擬音ʝjɒŋ
是否聲旁
是否次級聲旁次級聲旁
聲形析微
先秦韻部


汉字:「陽」在《汉语大字典》4459页
汉字:「陽」在《康熙字典》1355页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 单词 趣味历史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