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諧聲序 | 13992 |
字頭 | 梁 |
聲序 | 712 |
形序 | 261 |
明細聲旁 | 刅 |
聲形-聲 | 刅 |
聲形-形 | 水木 |
字類 | |
聲旁 | 刅 |
廣韻反切 | 呂章 |
上字 | 呂 |
下字 | 章 |
廣韻 | 梁梁棟又州名書曰華陽黒水惟梁州晉太康記云梁者言西方金剛之氣強梁故因名之舜置也秦爲漢中郡後其地入蜀魏末克蜀分廣漢三巴涪陵以北七郡爲梁州梁大同年復移在南鄭亦姓出安定天水河南三望本自秦仲平王封其少子康於夏陽梁山是爲梁伯後爲秦并子孫奔晉以國爲氏又漢複姓十二氏左傳有梁其踁魯伯禽庶子梁其之後又魯有仲梁懷晉有梁餘子養梁由靡秦有強梁皐莊子有卜梁倚楚文王庶子有食邑諸梁者其後爲氏魯有穀梁赤治春秋史記有將梁氏漢光武時有侍御史梁垣烈新垣衍之後漢明帝時有梁成恢善歷數 |
補充 | |
廣韻字序 | 6987 |
切韻擬音與音系(poem版) | ljɒŋ |
切韻拼音(poem版) | ljoang |
聲紐 | 來 |
呼 | 開 |
等 | 三 |
韻部 | 陽 |
調 | 平 |
聲類 | 來 |
攝 | 宕 |
現代北京音理論音 | liang2 |
聲 | l |
韻 | iang |
調1 | 2 |
中古拼音(polyhedron 版) | liang |
聲紐1 | 來 |
呼1 | 開 |
等1 | 三 |
韻部1 | 陽 |
調2 | 平 |
聲類1 | 來 |
攝1 | 宕 |
廣韻頁序 | 下平21右 |
頁内字序 | 34 |
小韻序 | 807 |
小韻内字序 | 2 |
唐-全本補字 | |
唐-全本字數 | |
唐-全本反切 | 呂張 |
唐-裴本反切 | 呂張 |
唐-裴本字序 | 2 |
唐-裴本字數 | |
唐-裴本補字 | |
合併-廣韻 | 呂章:梁梁棟又州名書曰華陽黒水惟梁州晉太康記云梁者言西方金剛之氣強梁故因名之舜置也秦爲漢中郡後其地入蜀魏末克蜀分廣漢三巴涪陵以北七郡爲梁州梁大同年復移在南鄭亦姓出安定天水河南三望本自秦仲平王封其少子康於夏陽梁山是爲梁伯後爲秦并子孫奔晉以國爲氏又漢複姓十二氏左傳有梁其踁魯伯禽庶子梁其之後又魯有仲梁懷晉有梁餘子養梁由靡秦有強梁皐莊子有卜梁倚楚文王庶子有食邑諸梁者其後爲氏魯有穀梁赤治春秋史記有將梁氏漢光武時有侍御史梁垣烈新垣衍之後漢明帝時有梁成恢善歷數 |
合併-廣韻反切 | 呂章 |
合併擬音 | ljɒŋ |
是否聲旁 | |
是否次級聲旁 | |
聲形析微 | |
先秦韻部 | 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