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諧聲序 | 12678 |
字頭 | 萊 |
聲序 | 653 |
形序 | 200 |
明細聲旁 | 來 |
聲形-聲 | 來 |
聲形-形 | 艸 |
字類 | |
聲旁 | 來 |
廣韻反切 | 洛哀 |
上字 | 洛 |
下字 | 哀 |
廣韻 | 萊藜草亦州名漢掖縣屬東萊郡秦屬齊郡後魏分靑州置光州取界内光水爲名隋改爲萊州又姓左傳晉與秦戰于郩萊駒爲右 |
補充 | |
廣韻字序 | 3621 |
切韻擬音與音系(poem版) | loj |
切韻拼音(poem版) | loi |
聲紐 | 來 |
呼 | 開 |
等 | 一 |
韻部 | 咍 |
調 | 平 |
聲類 | 來 |
攝 | 蟹 |
現代北京音理論音 | lai2 |
聲 | l |
韻 | ai |
調1 | 2 |
中古拼音(polyhedron 版) | lai |
聲紐1 | 來 |
呼1 | 開 |
等1 | 一 |
韻部1 | 咍 |
調2 | 平 |
聲類1 | 來 |
攝1 | 蟹 |
廣韻頁序 | 上平46右 |
頁内字序 | 56 |
小韻序 | 389 |
小韻内字序 | 2 |
唐-全本補字 | |
唐-全本字數 | |
唐-全本反切 | 落哀 |
唐-裴本反切 | |
唐-裴本字序 | |
唐-裴本字數 | |
唐-裴本補字 | |
合併-廣韻 | 洛哀:萊藜草亦州名漢掖縣屬東萊郡秦屬齊郡後魏分靑州置光州取界内光水爲名隋改爲萊州又姓左傳晉與秦戰于郩萊駒爲右/落代:萊草也又音來 |
合併-廣韻反切 | 洛哀/落代 |
合併擬音 | loj/lojh |
是否聲旁 | |
是否次級聲旁 | |
聲形析微 | |
先秦韻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