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伤        《康熙字典》115页

伤汉字
拼音:shāng
部首:亻 四角码:28227 仓颉:OOKS
86五笔:wtln 98五笔:wtet 郑码:NMYM
统一码:4F24 总笔画数:6 笔顺:323153

「伤」基本解释

● 伤
  shāng ㄕㄤˉ
 1. 受损坏的地方:工~。~痕。
 2. 损害:~了筋骨。~脑筋。~神。劳民~财。
 3. 因某种致病因素而得病:~风。~寒。
 4. 因过度而感到厌烦:~食。
 5. 妨碍:无~大体。
 6. 悲哀:悲~。哀~。神~。感~。~悼。~逝(悲伤地怀念去世的人)。
 7. 得罪:~众。开口~人。

「伤」详细解释

shāng

〈名〉

(1) (形声。从人,塲( shāng)省声。本义:皮肉破损处;创伤)

(2) 同本义 [wound;injury;trauma]

伤,创也。——《说文》

命理瞻伤。——《礼记•月令》。注:「创之浅者曰伤。」

以杙抉其伤。——《左传•襄公十七年》

无面伤。——《左传•哀公元年》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斵之,尽垩而鼻不伤。——《庄子•徐无鬼》

咶其叶,则口烂而受伤。——《庄子•人间世》

则援剑戟而逐之,不避死伤。——《荀子•正论》

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 方苞《狱中杂记》

城中死伤日积,巷哭声相闻。——·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枪伤;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负伤;轻伤;重伤;遍体鳞伤;死伤;刀伤;烧伤,灼伤;烫伤;冻伤

(4) 丧事;丧祭 [funeral arrangements;mourning]

是故明君饰食饮吊伤之礼。——《管子•君臣下》

(5) 又如:伤辞 (古时为相识者死亡而作的哀辞)

(6) 损失 [loss]

天下得其地,则其利少;攻其国,则其伤大。——《韩非子•五蠹》

(7) 受伤的人 [the wounded]

虏救死扶伤不给 。——司马迁《报任安书》

词性变化


shāng

〈动〉

(1) 损伤;伤害 [injure;hurt]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国语•周语》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史记•高祖本纪》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诸葛亮《出师表》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楚辞•屈原·涉江》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论语•先进》

(2) 又如:伤化(损害教化);无伤大雅;伤沴(受伤害而不流通);伤情(伤感);伤暑(为暑气所伤);伤勇(损害勇气);伤脸(损了别人的面子);伤夷折衄(遭受创伤,导致挫败);伤命(伤害天子的诏命);伤幸(出口伤人);伤阂(伤害阻隔);伤废(受伤残废的人);伤毁(损坏);伤廉(伤害廉洁);伤生(伤害生命)

(3) 受伤;负伤 [be wounded;be harmed]

左骖殪兮右刃伤。——屈原《国殇》

矢人惟恐不伤人。——《孟子•公孙丑上》

一人予二十金,骨微伤,病间月。——方苞《狱中杂记》

(4) 诋毁;中伤 [slander]

伤,诽也。——《广雅

伤之于昭公。——《吕氏春秋•察微

人伤尧以不慈之名。——《吕氏春秋•举难》

(5) 又如:伤诋(中伤诋毁)

(6) 触冒;冲犯 [offend]。如:伤屈(冒犯);伤犯(冒犯,触犯);伤味(懊恼);伤触(冒犯)

(7) 死亡。通「丧」 [pass away]

生命寿长,终其年而不夭伤。——《战国策

(8) 哀伤;悲伤 [grief;be distressed;sad]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9) 又如:伤今(忧思今日);伤暮(哀叹年老而无成);伤乖(因离别而悲伤);伤沮(沮丧);伤秋(悲秋,对秋景而伤感);伤恫(哀痛);伤惜(哀伤惋惜)

(10) 以…产生厌烦 [be sick of]。如:吃红薯吃伤了;这几年在外面跑伤了;这孩子吃糖吃伤了

                                  
 扫描版:汉字「伤」在《康熙字典》页码:115.001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