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貒骨

输入关键字:

貒骨

《中药大辞典》:貒骨

药材名称貒骨

拼音Tuàn Gǔ

别名猪骨(《四川中药志》)。

出处食疗本草

来源为鼬科动物猪獾四肢骨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貒肉"条。

生境分部产于四川。

性状四肢骨短小,前后掌均带有皮毛,爪长,弯曲,锐利,淡黄色,毛棕黑色,粗而长。前肢骨由两节组成,长各约11厘米,粗1.2厘米。后肢上节长约12厘米,粗约1.3厘米,下节帮骨细小,主骨粗约1.2厘米,微弯曲。骨质不甚沉重,外表黄白色,断面骨膘不太厚实。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酸,无毒。"

功能主治①《食疗本草》:"主上气咳嗽,炙末酒和三合服之,日二。"

②《四川中药志》:"治风湿筋骨疼痛及皮肤湿热发痒。"

用法用量内服:浸酒或炙黄研末。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貒骨

药材名称貒骨

拼音Tuàn Gǔ

英文名Sand badger bone

别名猪骨

出处出自《食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鼬科动物猪獾的骨骼。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ctonyx collaris F. Cuvier

采收和储藏:冬季捕捉,宰杀后,剖开,剔取骨骼,晾干。

原形态猪獾,体长60-70cm,重约10kg。鼻吻较长,吻端与猪鼻酷似,鼻垫与上唇间裸露,眼小,耳短圆可见。四肢短粗有力;脚底趾间具毛,但常垫裸露,趾垫5个。后脚掌裸露部位不达脚跟处。爪长而弯曲,前脚爪强大锐利。尾较长,基部粗壮向末端渐变细。通体黑褐色,体背两侧及臀部杂有灰白色。吻浅褐色。颊部到耳后有一黑褐色条纹。从前额到额顶中央有一条短宽的白色条纹。两颊在眼下各具一条污白色条纹。下额及喉部白色。针毛粗长挺拔,背部毛尖棕黑。尾毛白色。体毛变化,因地区,年龄等有差异。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于岩洞或挖洞而居,从平原延伸至海拔3000m的高山均可寻到其足迹。杂食,昼伏夜出。叫声似猪叫。

资源分布:分布一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貒骨多为四肢骨,短小,前后掌均带有皮毛,爪长而弯贡,锐利,表面淡黄色;毛棕黑色,粗而长。前肢骨由两节组成,长各约11cm,直径1.2cm。后肢股骨长约12cm,直径约1.3cm,胫骨直径约1.2cm,微弯曲,腓骨细小。骨表面黄白色,质坚硬,不甚沉重,断面骨髓腔疏松占1/2以上。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肺;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止咳。主风湿筋骨疼痛;皮肤瘙痒;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0-50g;或浸酒;或炙黄研末。

各家论述1.《食疗本草》:主上气咳嗽,炙末酒和三合服之,日二。

2.《四川中药志》:治风湿筋骨疼痛及皮肤湿热发痒。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貒骨 ==>】 古籍全文检索:貒骨     全站站内检索:貒骨
大效散
大效神功救生丹
大效胜金丸
大效圣散
大效使君槟榔丸
大效疏风散
大效双丸
大效四神丸
大效丸
大效五丁饮子
大效洗轮散
大效香砂丸
大效小风丹
大效雄朱化痰定喘丸
大效至圣千金饮子
大效紫菀丸
大惺惺丸
大行谐散
大醒风汤
大醒脾散
大芎黄汤
大芎汤
大芎丸
大芎犀丸
大畜方
大续筋接骨丹
大续命散
大续命汤
大玄胡汤
大牙散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