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沙棘豆

输入关键字:

沙棘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棘豆

药材名称沙棘豆

拼音Shā Jí Dòu

别名砂珍棘豆、泡泡草

来源豆科沙棘豆Oxytropis psammocharis Hance,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消食健脾。主治小儿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0.5~1两,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沙棘豆

药材名称沙棘豆

拼音Shā Jí Dòu

别名泡泡草

出处《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砂珍棘豆全草。夏、秋采集,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15厘米,全株被长柔毛。根长。几为无茎。叶多数,长5~20厘米;小叶对生或4~6枚轮生,线形或线状长圆形,长7~10毫米,宽1~2毫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被长柔毛。总状花序,几头状,密生多花,长10~15毫米,生在根生叶的腋间;蝶形花冠粉红色或带紫色;苞片线形,被长柔毛,长4~5毫米;萼钟状,外面被长柔毛,萼齿线形,两面被长柔毛;子房被短柔毛,无子房柄,花柱基部亦被短柔毛。荚果卵形,膨胀,长10~12毫米,直径6毫米,1室,被短柔毛。花期5~8月。果期8月底开始。

生境分部生于沙地、河岸沙滩、山坡等处。分布陕西、甘肃、山西、河北、内蒙占等地。

性味味淡,性平。

功能主治消食健脾。治小儿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沙棘豆

药材名称沙棘豆

拼音Shā Jí Dòu

英文名Herb of Sandliving Crazyweed

别名泡泡草

出处出自《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砂珍棘豆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xytropis psammocharis Hanc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晒干。

原形态砂珍棘豆 多年生草本,高5-15cm。根长圆柱形,黄褐色。茎短缩或几乎无地上茎。叶丛生,多数,叶为轮生小叶的复叶,叶轴密被长柔毛,每叶有6-12轮,每轮有4-6小叶,均密被长柔毛;托叶卵形,先端尖,密被长柔毛;小叶片线形、披针形或线状长圆形,长3-10mm,宽1-2mm,先端锐尖,基部楔形,边缘常内卷。总花梗多较叶长,总状花序缩短近头状,生于花使顶端;苞片线形;萼钟状,长3-4mm,密被长柔毛;萼齿线形,与萼简近等长或为萼简长的1/3,密被长柔毛;花较小,长8-10mm,粉红色或带紫色,旗瓣倒卵形,朱端圆或微凹,基部有短爪,翼瓣和龙骨瓣较旗瓣短;雄蕊10,二体;子房有短柔毛,花柱先端稍内弯。荚果宽卵形,膨胀,长约1cm,先端具短喙,表面密被短柔毛。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400m的沙质坡地、河岸沙滩、山脚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宁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皱缩成团,被灰白色长柔毛。根长圆柱形,直径0.2-0.5cm,黄褐色。湿润展平后,羽状复叶丛生在根茎上,小叶线形或倒披针形,对生或4-6片轮生,长3-10mm,宽1-2mm,枯绿色。总状花序近头状,花梗细长,花淡棕红或棕紫色。荚果长约10mm,宽约6mm,很膨胀,呈桃状,先端尖有微弯曲的短喙,被短柔毛,1室。气微,味微苦、甘。

性味淡;平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消食健脾。主小儿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沙棘豆 ==>】 古籍全文检索:沙棘豆     全站站内检索:沙棘豆
加味升麻葛根汤
加味升麻汤
加味升阳除湿汤
加味升阳散火汤
加味生化安神汤
加味生化补中益气汤
加味生化理中汤
加味生化汤
加味生姜理中汤
加味生料五积散
加味生脉散
加味生脉汤
加味生铁落饮
加味胜金丸
加味胜湿汤
加味圣愈汤
加味失笑散
加味十全大补汤
加味十全汤
加味十宣散
加味石膏汤
加味史国公药酒
加味守效丸
加味寿胎丸
加味寿星丸
加味疏风解毒汤
加味疏风凉血饮
加味疏风祛疹汤
加味鼠粘子散
加味鼠粘子汤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