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铺地黍

输入关键字:

铺地黍

《全国中草药汇编》:铺地黍

药材名称铺地黍

拼音Pū Dì Shǔ

别名硬骨草、田基姜、风台草、竹蒿草头、马鞭节

来源禾本科铺地黍Panicum repens L.,以根状茎入药。

生境分部华东、华南。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清热平肝,利湿解毒。主治高血压病,鼻窦炎,鼻出血,湿热带下,尿路感染,肋间神经痛,黄疸型肝炎,骨鲠喉。用量1~2两。

跌打损伤:鲜根状茎,捣烂,洗米水调外敷。

毒蛇咬伤,疮疖:鲜根状茎捣烂外敷或水煎外洗。

外伤出血:研粉撒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铺地黍

药材名称铺地黍

拼音Pū Dì Shǔ

别名硬骨草、风台草、大广草、马鞭节

出处《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铺地黍全草。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根茎平卧。秆直立,稍坚挺,具多节。叶互生,扁平;线状披针形,长5~25厘米,宽2.5~5毫米,近革质,叶脉平行,叶缘干时卷,基部有叶鞘,鞘与叶面有毛,叶背光滑9。圆锥花序开展,长10~20厘米;分枝斜向上升,粗糙;小穗长圆形,长约3毫米,先端短尖,具柄;第一颖白色,透明,截形或阔三角形,长约为小穗之1/4,脉不明显;第二颗卵形,先端短尖,有脉7条;小穗具小花2朵,背腹压扁;第一小花雄性,外稃矩圆形,具脉9条,内稃膜质;第二小花两性,外稃矩圆形,先端短尖,薄革质,背弓形,边缘稍宽而内卷,包围着内稃;雄蕊3,花丝细柔;雌蕊1,子房1室,有1胚珠,柱头羽状。颖果。夏、秋抽穗。

生境分部生于旷野、谷地、湿地或溪涧旁。分布广东、浙江、台湾、福建等地。

性味微甘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平肝,利湿解毒。治淋浊,湿热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铺地黍

药材名称铺地黍

拼音Pū Dì Shǔ

英文名Herb of Torpedograss

别名硬骨草、风台草、大广草、马鞭节、马铃降、苦露草

出处出自《福建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铺地黍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icum repens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铺地黍,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发达。秆直立,坚挺,高50-100cm,多节。叶鞘光滑,边缘被纤毛;叶舌很小,长约0.5mm,具纤毛;叶片质硬,线形长5-25cm,宽3-6mm,干时上部常卷折呈现锥状,上面被柔毛,下面光滑。圆锥花序开展,长5-20cm,主轴直立;分枝斜向上伸,粗糙,具棱槽,下部裸露;小穗长圆形,先端尖,无毛,长约3mm;第1颖长约为小穗的1/4,包卷小穗基部,先端截平或圆钝,脉不明显,第2颖与小颖等长,具7-9脉,先端喙尖,第1小花雄性;其外稃与第2颖等长同形但较宽,内稃膜质,几等长于外稃;雄蕊3,花药黑褐色;第2小花结实,谷粒长圆形,长2.2-2.5mm,平滑光亮,先端尖。花、果期6-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边、溪边以及潮湿之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东南各地。

化学成分铺地黍含有麦角生物碱(ergot alkaloids),主要有:裸麦角碱(chanoclavine),羊茅麦角碱(festuclavine),田麦角碱(agroclavine)。还含有壳硬蛋白(sclerotin),其含量为 0.71%。另外含有较高的糖类及蛋白质,并含有钙(Ca)、镁(Mg)、纳(Na)、钾(K)、磷(P)、硫酸根(SO2- 4)、氨(CI)等元素及离子,其中磷含量是叶大于茎,但磷含量低于其他元素含量。植物中积累的钾浓度大于钠浓度。灰分含量较高等。

性味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平肝;通淋利湿。主高血压;淋浊;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90g。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铺地黍 ==>】 古籍全文检索:铺地黍     全站站内检索:铺地黍
山菠萝根
山薄荷
山苍子
山苍子叶
山茶根
山茶花
山茶叶
山茶子
山沉香
山橙
山橙叶
山臭草
山慈姑
山慈姑花
山慈姑叶
山慈菇
山慈菇叶
山刺柏
山刺梨
山大刀
山大刀根
山大黄
山大黄(波叶大黄)
山大黄(华北大黄)
山大烟
山大颜
山丹
山丹花
山道年蒿
山地豆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