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梅花冰片

输入关键字:

梅花冰片

药材名称梅花冰片

拼音Méi Huā Bīnɡ Piàn

别名龙脑、龙脑香、脑子、冰片、片脑、冰片脑、梅花脑、天然冰片、老梅片、梅片。

出处梅花冰片初以龙脑香之名,载于唐《新修本草》,与龙脑膏香并作一条,称"龙脑香及膏香",云:"出婆律国""树形似杉木""形似白松脂。"并提出"明净者善"的质量标准。《本草图经》亦云:"入药惟贵生者,状若梅花瓣,甚佳也。"《纲目》记述其产地和采取方法为:"龙脑香,南番诸国皆有之。""土人解作板,板缝有脑出,乃劈取之,大者成片如花瓣,清者名脑油。"由此可知梅花冰片即取自龙脑香树的天然结晶。

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的树脂中析出的天然结晶性化合物。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balanopsaromaticaGwaertn.f.

采收和储藏:从龙脑香树干的裂缝处,采取干燥的树脂,进行加工。或砍下树干及树枝,切成碎片,经水蒸气蒸馏升华,冷却后即成结晶。

原形态龙脑香树 常绿乔木,高达5m。全株无毛。树皮裂缝处带有溢出的龙脑结晶。叶互生,革质;叶片卵状椭圆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全缘,基部钝圆或阔楔形,上面亮绿色,背面灰绿色,主脉明显,侧脉网状。圆锥花序生于上部枝腋;花两性;花托肉质微凹;花萼5,覆瓦状排列,开花后继续生长;花瓣5,白色;雄蕊多数,离生,花药线状;雌蕊1,子房上位,3室,花柱丝状。干果卵圆形,果皮革质,花托呈壳斗状,边缘有5片翼状宿存花萼;种子1-2颗,具胚乳。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热带雨林地区。

资源分布:分布于南洋群岛。

性状性状鉴别 玉白色或灰白色半透明结晶。呈多角形片状或颗粒状。质松脆,气芳香,味辛、凉,嚼之则慢慢溶化。具挥发性,燃烧时无黑烟或微有黑烟。

冰片商品除梅花冰片外,还有艾片(来源于菊科艾纳香)及机片。机片为人工化学合成品。

化学成分冰片为右旋龙脑(borneol)。

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龙脑或异龙脑、合成冰片250mg/kg腹腔注射,对热板法的实验小鼠,能显着延长其舔足时间;200mg/kg腹腔注射显着延长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实验表明有明显镇痛和镇静作用,异龙脑的作用比龙脑强。培养液中加冰片有促进雪旺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生长和分裂的作用,其最佳浓度为40mg/100ml。

2.抗炎作用 5%龙脑或异龙脑乳剂涂耳对2%巴豆油合剂涂耳所致小鼠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其中异龙脑作用显着。5%龙脑或异龙脑乳剂3.5ml/kg腹腔注射对大鼠蛋清性足跖肿胀均有显着抑制作用,其中异龙脑作用较强。异龙脑抗炎作用比龙脑强,可能因异龙脑脂溶性较高。

3.抗菌作用 龙脑、异龙脑和人工合成冰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等,在试管内均有明显抗菌作用,三者的抗菌作用相似,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梅片对猪霍乱弧菌也有抑制作用。

4.抗生育作用 给妊娠早期(7-9日)、中期(10-14日)和晚期(16-18日)小鼠腹腔注射1/4,1/8和1/16 LD50的冰片乳剂1次,对妊娠早期无明显引产作用,对妊娠中期和晚期有显着引产作用。

5.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葡萄糖、葡萄糖醛酸内酯、葡萄糖醛酸钠和抗坏血酸能拮抗腹腔注射2g/kg龙脑对大鼠的致死作用,葡萄糖醛酸在尿中的排出量也有所增加。给大鼠先灌胃冰片5mg/kg,能明显提高四甲基吡嗪(川芎的主要有效成分)的血药浓度,增加曲线下面积,可能与冰片促进四甲基吡嗪的胃肠道吸收或减少后者的体内分布有关。冰片(BO)和水杨酸(SA)的低共熔物(BO·SA)的大白鼠离体皮肤透过实验表明,BO-SA的透过速度比单纯混合物和单一BO分别大3.5倍和8.5倍。

6.其他作用 龙脑和异龙脑200mg/kg腹腔注射能明显延长常压缺氧小鼠存活时间,异龙脑的作用较龙脑强。龙脑能部分拮抗乙酰胆碱所致大鼠十二指肠的收缩。局部应用,冰片对感觉神经有轻微刺激及某些止痛和防腐作用。

毒性冰片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不尽一致,小鼠灌胃的LD50,l-龙脑、d-龙脑和dl-异龙脑分别为3720mg/kg,4960mg/kg和3830mg/kg;龙脑、异龙脑和合成冰片分别为2879mg/kg,2269mg/kg和2507mg/kg;也有报道龙脑为1059mg/kg。小鼠腹腔注射,冰片乳剂的LD50为907mg/kg。以125mg/kg和500mg/kg慢性给药,1-龙脑和d-龙脑对外周血液指标和器官重量有影响;dl-异龙脑引起肝损害。龙脑5g/kg(=LD50)给大鼠灌胃使脑突触体碱性磷酸酶的米氏常数(Km)增加,表明对碱性磷酸酶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可能与其神经毒性作用有关。

炮制《圣惠方》:"细研。"《本草述钩元》:"轻轻捶研。"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研成粉。饮片性状:参见"药材鉴别"项。

性味辛;苦;凉

归经心;肺经

功能主治开窍醒神;散热止痛;明目去翳。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目赤翳膜;喉痹;口疮;痈肿;痔疮;蛲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0.15-0.3g,不入煎剂。外用:适量,研末撒,或吹、搽,或点,或调敷。

注意孕妇及气血虚者均应慎服。

1.《补遗药性赋》:"若服饵过多至两许,则身冷如醉,气绝而非中毒,盖性寒故也。"2.《本草经疏》:"凡中风非外来之风邪,乃因气血虚而病者忌之。小儿吐泻后成惊者为慢脾风,切不可服。急惊属实热可用;慢惊属虚寒不可用。眼目昏暗属肝肾虚者不宜入点药。"3.《本草求原》:"目病风病阴虚者忌之。"4.《萃金裘本草述录》:"孕妇禁用。"

复方《纲目》:“龙脑者,因其状加贵重之称也。以白莹如冰,及作梅花片者为良,故俗呼为冰片脑,或云梅花脑。”

各家论述1.《西阳杂俎》:"龙脑香树,出婆利国,呼为个不婆律。亦出波斯国,树高八丈,大可六七围。叶圆而背白,无花实。其树有肥有瘦,瘦者出龙脑香,肥者出婆律膏香在木心中。波斯断其树,剪取之,其青于树端流出,斫树作坎而承之。入药用,有别法。"2.《新修本草》:"树形似杉木,言婆律膏,是树根下清脂,龙脑是根中干脂,子似豆蔻,皮有错甲,香似龙脑,味辛,尤下恶气,消食散胀满,香人口,旧云出婆律国,药以国为名,即杉脂也。江南有杉木未经试。或方土无脂,犹甘蕉无实。"3.《本草图经》:"龙脑香出婆律国,今惟南海番舶贾客货之。相传云,其木高七八丈,大可六七围,如积年杉木状,傍生枝叶,正圆而背白,结实如豆蔻,皮有甲错。香即木中脂,似白松脂,作杉木气;膏乃根下清液耳,亦谓之婆律膏......亦云南海山中亦有此木。唐天宝中,交趾贡龙脑,皆如蝉蚕之形,彼人云老根节方有之,然极难得。时禁中呼为瑞龙脑,带之衣紟,香闻十余步外,是后不闻有此。今海南龙脑多用火煏成片,其中亦容杂伪。入药惟贵生者,状若梅花瓣甚佳也。"脑入心经,非龙脑能入心也。"(《纲目》)4.缪希雍:"龙脑香,其香为百药之冠。凡香气之甚者,其性必温热,李珣言温,元素言热是矣。气芳烈,味大辛,阳中之阳,升也散也,性善走窜开窍,无往不达,芳香之气,能辟一切邪恶,辛热之性,能散一切风湿,故主心腹邪气及风湿积聚也。耳聋者窍闭也,开窍则耳自聪;目赤肤翳者,火热甚也,辛温主散,能引火热之气自外而出,则目自明,赤痛肤翳自去,此从治之法也。《别录》又主妇人难产者取其善走,开通关窍之力耳。"(《本草经疏》)5.倪朱谟:"龙脑香,开窍辟邪之药也,性善走窜,启发壅闭,开达诸窍,无往不通,然芳香之气能辟一切邪恶,辛烈之性能散一切风热。故《唐本草》主暴赤时眼,肿痛羞明,或喉痹痈胀,水浆不通,或脑风头痛,鼻瘜鼻渊,或外痔肿痛,血水淋漓,或交骨不分,胎产难下,或风毒入骨,麻痛拘挛,或痘毒内闭,烦闷不出。此药辛香芳烈,善散善通,为效极捷,一切卒暴气闭,痰结神昏之病,非此不能治也。"(《本草汇言》)6.张景岳:"味微甘大辛,敷用者其凉如冰,而气雄力锐。本非热,阳中有阴也。善散气,散血,散火,散滞,通窍,辟恶,逐心腹邪气。"(《本草正》)7. 刘若金:"龙脑香,其所疗诸症,如宗奭所谓通利关隔热塞,节斋所谓散热通利结气,中梓所谓气闭生热诸症,举能开之,是其散壅、利结、开团,对待不爽,更诸说皆以为从治之法者,良不谬也。故如喉痹肿塞,大人小儿风涎闭塞,舍此何以拯其危急乎?又如鼻瘜,舌肿,目赤内外肤翳,下疳,痔疮,小儿痘陷等患,何莫非热之结于血者。实本于热之伤气乎!如对症而施,谁谓不宜。又如类中属虚,缪氏亦切戒之,不知痰涎随风上潮,非此散壅开闭之味,他药何处着手乎?即谓痰涎宜下,然亦先散而后可下,且不如从治者之易于奏效也。虽然,此味概谓辛散,是矣。第非从里而达表之为散,乃无内无外,凡壅者、结者、闭者,随其所患之处而能散也。"(《本草述》)8.汪绂:"冰片,辛香之气,固无不达......或疑辛味补肝,则不当寒,香气属阳,亦不当寒。岂知阴阳之中,又各分阴阳......郁金亦辛而寒,梅花独作寒香,勿谓辛香遂不寒也,但寒而香者,阴中之阳耳......冰片主散郁火,能透骨除热,治惊痫,痰迷,喉痹,舌胀,牙痛,耳聋,鼻瘜,目赤肤翳,痘毒内陷,杀虫,疮痔,催生,性走而不守,亦能生肌止痛。然散而易竭,是终归阴寒也。"(《医林纂要·药性》)9.论冰片应用之宜忌及用法9.1李东垣:"龙脑入骨,风病在骨髓者宜用之,若风在血脉肌肉,辄用脑、麝,反引风入骨髓,如油入面,莫之能出也。"(引自《纲目》)9.2倪朱谟:"然非常服之药,如大人小几风涎闭塞,及暴得惊热者可用,如久病元虚,而成中风风痹之证,吐泻后成慢惊者,不可用也;眼目系暴热成翳障者可用,如肝肾精血不足,成昏暗者,不可用也;风痛在骨髓者可用,在血脉肌肉者,不可用也。世但知其凉而通利,未达其热而轻浮飞越,喜其香而贵重,动辄与麝香同为桂附之助,然人身之阳易动,阴易亏,不可不慎也。"(《本草汇言》)9.3张景岳:"凡用此者宜少而暂,多则走散真气,大能损人。"(《本草正》)9.4黄钰:"冰片,辛温香烈,宣窍散气。凡一切风痰,诸中内闭等证,暂用以开闭搜邪。然辛香走窜之极,服之令人暴亡。惟外症点眼、吹喉等药用之,或借以辛散,或赖其香开耳。"(《本经便读》)

临床应用1.冰硼散 冰片50g,硼砂(炒)500g,朱砂60g,玄明粉500g。以上四味,朱砂水压或粉碎成极细粉,硼砂粉碎成细粉;将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及玄明粉配料,过筛,混匀,即得。本品为粉红色的粉末,气芳香,味辛凉。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冰硼散含量测定项下规定,取本品少许加乙醚振摇,滤过,滤液放置俟乙醚挥发后,加新制的1%香草醛硫酸溶液,显紫色。本品以无水乙醚提取、分离,重量法测定,冰片含量应不得少于3.5%。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疼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吹敷患处,每次少量,每日数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1990年)2.喉康散 冰片37.5g,玄明粉250g,青黛125g,珍珠层粉87.5g,薄荷脑62.5g,穿心莲叶62.5g,人参62.5g,天花粉250g,甘草62.5g,硼砂200g。以上十味,玄明粉天花粉青黛穿心莲叶、甘草人参珍珠层粉、硼砂等八味,干燥,研磨过筛;冰片薄荷脑混和后研磨,与已混和的上述粉末混匀,过筛,即得。本品为蓝灰色粉末,有芳香气味,味微苦。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草酸钙簇晶,淀粉粒单粒呈球形,脐点多为人字状,偶见短缝状,取本品加水,振摇,滤过,取滤液加氯化钡试液,即发生白色沉淀,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另取本品乙醇液,加适量活性炭,搅拌,滤过,滤液加二硝基苯甲酸试液,显紫红色。功能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用于各种咽喉疾患,如急、慢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口腔溃疡等。喷射给药,咽喉疾患喷咽喉部,口腔溃疡喷患处,每日2-3次,每次适量。(《广东省药品标准》1987年)3.消炎膏 冰片1000g,红粉300g,生石膏1000g,轻粉300g,樟丹1000g。将红粉轻粉过140目筛;樟丹、生石膏过120目筛;冰片过80目筛,混和均匀;取凡士林11000g加热熔化、过滤;待冷至60-70℃时掺入药物细粉,搅匀,即得。功能消炎止痛,去腐生肌。用于痈疽恶疮,黄水疮,冻疮,乳疮,脚癣。涂于患处。(《吉林医院制剂规范》1984年)4.冰胆滴眼剂 冰片1g,新鲜猪胆汁50ml。将冰片研末,入猪胆汁内溶解滤过,装入清洁瓶中高压消毒灭菌即成2%冰胆滴眼剂。本品用于细菌性角膜溃疡。使用时用消毒滴管吸药滴眼,每次1-2滴,每日4-6次。[《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402]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梅花冰片 ==>】 古籍全文检索:梅花冰片     全站站内检索:梅花冰片
木香匀气散
木香导滞丸
木香利膈丸
木香金铃散
木香破气散
木香调气饮
木香调气汤
木香黄连丸
木香黄连汤
木通枳壳汤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
五入
五大
五中
五气
五化
五风
五火
五石
五处
五主
五发
五夺
五过
五死
五邪
五伤
五华
五行
五会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