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图集|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毛叶巴豆

输入关键字:

毛叶巴豆

《中药大辞典》:毛叶巴豆

药材名称毛叶巴豆

拼音Máo Yè Bā Dòu

别名刹埂(傣名)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大戟科植物毛叶巴豆全株。全年可采。

原形态灌木,高约2米。多分枝,幼枝密被粗毛。单叶互生,卵圆形,具尖头,长10~15厘米,宽7~9厘米,下面密被白色糙毛,基脉3出,有香气。

生境分部野生或栽培。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性热,味辛微酸。

功能主治镇静祛风,退热止痛,舒筋活络。治疟疾,高热,惊痫抽搐,风湿性关节炎,麻木不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疟疾、高热、惊痫抽搐:毛叶巴豆一至二钱,水煎服;外用叶捣包寸口。

②治风湿性关节炎:毛叶巴豆、蔓京子、石灰适量,捣烂包敷。(性味以下出《云南恩茅中草药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毛叶巴豆

药材名称毛叶巴豆

拼音Máo Yè Bā Dòu

英文名all-grass of Hairyleaf Croton

别名刹埂、大树跌打

出处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毛尾叶巴豆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oton caudatus Geisel.var.tomentosus Hook.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洗净晒干。

原形态毛尾叶巴豆 灌木或乔木,高2-10m。皮灰褐色。多分枝,枝顶端淡黄色柔毛。单叶互生,叶柄基部有腺体二枚;叶阔卵形或椭圆形,长8-15cm,宽4-9cm,先端钝或短渐尖,基部圆或阔楔形,边缘具残齿,两面均被毛,下面密被白色糙毛,基出脉5条,有香气。花单性异株;雄花组成圆锥花序;雌花组成总状花序。果近圆球形,密被黄色星状毛,稍肉质。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野生或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植株含毛叶巴豆萜(crotocaudin),山藿香定(teucvidin),蒲公英赛酮(taraxerone),赛酸乙酸酯(taraxeryl acetate)。

性味味辛;微酸;性热;有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截疟镇痛;舒筋活血。主疟疾高热不退;惊痫抽搐;风湿痹痛;骨折;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体虚者及孕妇禁服。内服过量致腹泻。外用刺激皮肤。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毛叶巴豆 ==>】 古籍全文检索:毛叶巴豆     全站站内检索:毛叶巴豆
蜜父
蜜果
蜜草
蜜香
蜜脾
蜜糖
蜜望子
蜜蜂草
蜜煎方
蜜煎导
蜜蜂毒素
蜜煎导法
寤生
谭简
谭仁显
谭永德
谭道文
隧穴
嫩阳
嫩双钩
嫩芦梗
熊戏
熊立品
熊圣臣
熊仲光
熊运英
熊应雄
熊宗立
熊柳根
熊胆丸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 单词 趣味历史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