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龙须参

输入关键字:

龙须参

《中药大辞典》:龙须参

药材名称龙须参

拼音Lónɡ Xū Shēn

出处《南京民间药草》

来源为茄科植物酸浆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茎直立,绿色,有柔毛,上部分枝。叶互生;卵形,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或带波状,有缘毛,叶上面及叶脉上散生细柔毛,有叶柄。花小,单生于叶腋,具柄;萼短钟状,5裂,稍肉质,具有刺状突起;花冠短,钟状,5裂;雄蕊5,着生于花冠的基部;子房2室,胚珠多数。浆果膨大,绿色,包藏于扩大、肉质的宿萼内。种子甚多,近于扁圆褐色,表面有网纹状突起.花期夏季。果期秋末。

生境分部野生于山坡杂草中。

性状根肉质,主根圆锥形,基部多分根,呈簇生状,支根纤细,干燥后浅棕色,表面有皱纹。

功能主治《南京民间药草》:"作补药,可治虚劳等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龙须参

药材名称龙须参

拼音Lónɡ Xū Shēn

英文名Root of Diversifolious Physaliastrum

出处出自《南京民间药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江南散血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saliasterum heterolphyllum (Hemsl.) Migo [Leucophylsais heterophylla (Hemsl.) Avertt]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挖取地下部分,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0.3-0.6m。根多条簇生,近肉质。茎直立,绿色,幼嫩时具细疏毛。叶互生;叶柄长1-6cm;叶片卵形,连叶柄长7-19cm,宽2-7cm,基部楔形或歪斜,全缘或带波状,有缘毛。花单生或成双生,花梗细瘦,弧状弯曲,有疏柔毛;花萼短钟状,5裂,裂片狭三角形,稍肉质,花后增大成近球形,紧密包闭并贴近浆果,外面有柔毛,先端缢缩,顶口张形;花冠阔钟状,白色,长1.2-1.5cm,直径1.5-2cm,5浅裂,裂片扁三角形,有细缘毛;雄蕊5,着生于花冠基部;子房2室,胚珠多数。浆果膨大,绿色,包藏于扩大,肉质的宿萼内。种子甚多,近于褐色,表面有网纹状突起。花期5月,果期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或山谷林下潮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性状性状鉴别 根肉质,主根圆锥形,基部有多数分根,呈簇生状,表面浅棕色,有皱纹。

性味味甘;微温

功能主治补气。主虚劳气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

各家论述《南京民间药草》:作补药,可治虚劳等证。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龙须参 ==>】 古籍全文检索:龙须参     全站站内检索:龙须参
牛膝膏
牛髓汤
牛奶子树
牛舌大黄
牛舌头草
牛舌头菜
牛尾巴花
牛尾花子
牛刺竻菜
牛胶蒸法
牛筋条根
牛蒡子汤
牛髓煎丸
牛黄青黛散
牛黄承气汤
牛黄噙化丸
牛黄醒消丸
牛蒡僵蚕散
毛孔
毛召
毛芋
毛折
毛际
毛刺
毛拔
毛姑
毛脉
毛姜
毛耸
毛窍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