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粳谷奴

输入关键字:

粳谷奴

《全国中草药汇编》:粳谷奴

药材名称粳谷奴

拼音Jīnɡ Gǔ Nú

别名稻曲菌、丰年谷、丰年穗、稻绿核、粳稻、谷奴

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肉座目麦角粳谷奴Ustilaginoides virens (Cke.)Tak.,以菌核入药。

性味微咸,平。

功能主治消炎,杀菌。用于走马喉痹。

用法用量粉末1~1.5钱,白酒一小盅送服,日服2~3次。

备注(1)菌核生在抽穗后的少数小穗上。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粳谷奴

药材名称粳谷奴

拼音Jīnɡ Gǔ Nú

出处《纲目》

来源水稻感染稻曲病(由黑粉科稻曲拟黑粉菌所引起)后的果穗

原形态稻曲拟黑粉菌,又名:稻绿核。

菌核生于稻的小穗上,球形,直径约5毫米,表面绿色,内部橙黄色,中央近白色;分生孢子球形.有小刺,绿色,直径4~6微米。被害水稻的稻穗,每穗病粒少的1~2粒,多者10余粒,病粒内外颖先裂开,露出淡黄绿色的块状物,逐渐膨大,以后表面包被破裂,逐渐变为绿色,最后表面产生墨绿色粉末,且现龟裂纹。

此种稻曲病,我国长江流域及西南稻区都有发生,以山间或荫蔽的田内发生较多,粳、糯稻较籼稻容易感染。

化学成分含橙红色色素黑粉菌素A、柠檬酸,琥珀酸。

功能主治《千金方》:"治走马喉痹,烧研,酒服方寸匕。"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粳谷奴

药材名称粳谷奴

拼音Jīnɡ Gǔ Nú

英文名smut fungi of rice

别名粳稻谷奴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麦角菌科真菌稻绿核菌的菌核及分生孢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

采收和储藏:秋季将菌核摘下后,晒干备用。

原形态菌核球形,直径约5mm。表面绿色,内部橙黄色,中央近白色。分生孢子球形,有小刺,绿色,直径4-6μm。被害水稻的稻穗,每穗病粒少者1-2粒,多者10余粒,病粒内外颖先开裂,露出淡黄绿色的块状物,逐渐膨大,以后表面包被破裂,逐渐变为绿色,最后表面出现墨绿色粉末,且现龟裂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寄生于稻的小穗上,有时也寄生于稻属其他植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吉林、辽宁、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1.性状鉴别 本品为稻谷穗上受稻绿核菌感染形成的病粒(菌核),每穗1-2粒,多至10余粒。单个病粒呈球形,直径6-9mm,表面墨绿色,内部橙黄色,中央近白色。气微,味淡。

2.显微鉴别 分生孢子球形,有小刺,绿色,直径4-6μm。

化学成分含黑粉菌毒素(ustiloxin)。

性味微咸;平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咽清热解毒;利咽。主喉痹;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研末,3~4.5g。

各家论述《千金方》:治走马喉痹,烧研,酒服方寸匕。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粳谷奴 ==>】 古籍全文检索:粳谷奴     全站站内检索:粳谷奴
夜合枝酝酒
夜交藤粥
夜明八味汤
夜明丸
夜宁糖浆
腋臭散
一擦光
一柴胡饮
一服散
一服饮
一贯煎
一加减正气散
一甲复脉汤
一甲煎
一厘金
一粒金丹
一粒珠
一绿散
一麻二至丸
一抹金
一捻金
一捻金散
一品山药
一炁丹
一清颗粒
一清饮
一扫光
一上散
一丸春
一味薯蓣饮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