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金线兰

输入关键字:

金线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线兰

药材名称金线兰

拼音Jīn Xiàn Lán

别名金线莲、金蚕、金石松、树草莲、鸟人参、金线虎头蕉,金线入骨消

来源兰科开唇兰属植物金线兰Anectochilus roxburhii (Wall.) Lindl.,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除湿解毒。用于肺结核咯血,糖尿病,肾炎,膀胱炎,重症肌无力,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1~3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备注(1)本品在浙江平阳一带为治风寒湿痹的著名草药,服者一般1~2剂即可见效。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金线兰

药材名称金线兰

拼音Jīn Xiàn Lán

英文名Shorthairy Antenoron

别名金丝线、金耳环、鸟人参、金线虎头蕉、金线入骨消、金线莲、金钱草、金线石松、金石蚕少年红、小叶金耳环麻叶

出处始载于《中国经济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花叶开唇兰和金线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noectochilus raxburghii(Wall.)Lindl.[Chrysobaphus rxkburghii Wall.]2.Anoectochilus formosanus Hayata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1.花叶开唇兰,陆生植物,高10-18cm。根茎匍匐,伸长。叶互生,茎下部具2-4叶;叶柄长4-10mm,基部扩展抱茎;基部呈鞘状;叶片卵状椭圆形,长1.5-3.5cm,宽1-3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上面黑紫色有金黄色脉网,下面带淡紫红色,弧形脉5-7条。总状花序,疏生2-6朵花,花序轴被柔毛;花苞片卵状披针形,淡紫色,长6-8mm,约为子房长的2/3,先端尾尖;花淡紫色,外面被短柔毛;中萼片卵形,向内凹陷,长6mm,先端钝;侧萼片长圆状椭圆形,稍偏斜,较长而稍狭,先端稍尖,花瓣近镰刀形,短于萼片并和中萼片靠合成兜;唇瓣2裂,呈“丫”字形,裂片舌状条形,先端钝,长约6mm,宽1.5mm,爪长5mm,两侧各具6条流苏状细条,基部具距,距长6-7mm,末端指向唇瓣,中部生有胼胝体。花期9-10月。

2.金线兰,陆生植物,高4-10cm。根茎匍匐,长达4-5cm。叶互生,具柄,基部扩展抱茎;叶片卵形,长2-5cm,宽1-3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上面有细小鳞片状脉网,有光泽,下面暗红色。总状花序,具2-3朵花,花苞片卵状披针形,长约1cm;花淡红色,中萼片圆形,先急尖,外面被长硬毛,内面无毛,极凹,与花瓣粘合成盔,长7mm;侧萼片卵状长圆形,极偏斜,长8mm,先端急尖,外面被长硬毛,内面无毛;花瓣半卵圆形,极偏斜,长9mm,先端急尖;唇瓣深2裂,呈“丫”字形,裂片狭长圆形,先端钝,长约5mm,宽0.3mm,爪长5-6mm,两侧具流苏状细条,距长约4mm,基部前方生有2个胼胝体。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花叶开唇兰生于阔叶林下阴湿处。

2.金线兰生于海拔200-1400m的常绿阔叶林或竹林下枯枝落叶阴湿处。

资源分布:1.花叶开唇兰分布于西南及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2.金线兰分布于福建、台湾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较细,节明显,棕褐色。叶上面黑紫色,有金黄色网状脉,下面暗红色,主脉3-7条。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轴被柔毛,萼片淡紫色。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金线兰含较多量的脂肪(fat)与维生素(vitamin)C,还含矿物元素(mg/kg)钙279、磷193、钾806、钠18、镁270、铁51.7、锰13.8、锌9.3、铜2.6。

药理作用1.保肝作用 金线兰水提取物大鼠腹腔注射可明显降低由四氯碳(CCl4)引起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的急性升高,金线兰治疗能同时改善肝脏组织学改变,诸如坏死、脂肪变性、气球样变性、淋巴细胞及枯否细胞在中心脉周围的炎性渗出。

2.抗炎作用 大鼠腹腔注射金线兰水提取物在给予角叉菜胶后4h开始显示迟延性抗炎活性。有人对三种不同不源的金线兰(野生、人工栽培、组织培养的金线兰)进行抗炎作用比较,结果三种不同来源的金线兰煎液均显示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3.其他作用 三种不同来源的金线兰均能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延长小鼠的痛阈时间,降低小鼠醋酸扭体反应的发生率,说明三种不同来源的金线兰均有一定的镇静、镇痛的作用。

4.毒性 野生、人工栽培及组织培养的三种金线兰对小鼠口服的最大耐受量分别为100g(生药)/kg、85g(生药)/kg、42.5g(生药)/kg。

性味甘;凉

归经肺;肝;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除湿解毒。主肺热咳血;肺结核咯血;尿血;小儿惊风;破伤风;肾炎水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甘、性平。有凉血平肝、清热解毒的功能。用于肺痨咳血、糖尿病、肾炎、膀胱炎、小儿惊风、毒蛇咬伤。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金线兰 ==>】 古籍全文检索:金线兰     全站站内检索:金线兰
初生拭口
初生便血
初生热闭
初生脚气
初生着噤
初生寒闭
初生鹅口
初孕大热
初生两肾缩
初起第一方
初生儿阴道出血
君火
君主之官
君臣佐使
灵仙
灵台
灵药
灵根
灵脂
灵液
灵道
灵墟
灵苑方
灵枢经
灵剑子
灵磁石
灵龟八法
灵龟飞腾
灵枢评文
灵枢悬解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