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阳和解凝膏

输入关键字:

阳和解凝膏

《中国药典》:阳和解凝膏

药方名称阳和解凝膏

处方牛蒡草480g (或干品120g )鲜凤仙透骨草40g (或干品10g )生川乌20g 桂枝20g 大黄20g 当归20g 生草乌20g 生附子20g 地龙20g 僵蚕20g 赤芍20g 白芷20g 白蔹20g 白及20g 川芎10g 续断10g 防风10g 荆芥10g 五灵脂10g 木香10g 香橼10g 陈皮10g 肉桂20g 乳香20g 没药20g 苏合香40g 麝香10g

性状为摊于纸上的黑膏药。

炮制上二十七味,除苏合香外,肉桂乳香没药粉碎成细粉,与麝香配研,过筛,混匀。其余牛蒡草等二十二味,酌予碎断,与食用植物油2400g同置锅内炸枯,去渣,滤过,炼至滴水成珠;另取红丹750~1050g,加入油内,搅匀,收膏,将膏浸泡于水中。取膏,用文火熔化后,加入苏合香及上述粉末,搅匀,分摊于纸上,即得。

功能主治温阳化湿,消肿散结。用于阴疽,瘰疬末溃,寒湿痹痛。

用法用量外用,加温软化,贴于患处。

规格每张净重(1)1.5g(2)3g(3)6g(4)9g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外科全生集》:阳和解凝膏

药方名称阳和解凝膏

别名阳和膏(《经验方》卷上)。

处方新鲜大力子根、叶、梗1.5千克 活白凤仙梗120克 川附 桂枝 大黄 当归 肉桂 官桂 草乌 川乌 地龙 僵蚕 赤芍 白芷 白蔹 白及各60克 川芎120克 续断 防风 荆芥 五灵脂 木香 香橼 陈皮各30克 乳香没药末各60克苏合油120克 麝香30克

功能主治温经和阳,行气活血,驱风散寒,化痰通络。治寒湿凝滞所致之阴疽、流注、瘰疠、冻疮、乳癖等阴性疮疡;兼治筋骨酸痛,寒性疟疾(贴背心)。现用于淋巴腺结核及胸壁结核硬结期、I~Ⅱ度冻伤、骨与关节结核初期等。

用法用量先以菜油5千克煎大力子、白凤仙,煎枯去滓;次日除后四味外,余药入油内煎枯,去滓滤净;经一宿油冷后称准份量,每500克油加黄丹(炒透)210克,搅拌,熬至滴水成珠,不粘指为度,离火稍冷;将后味研为细末,加入油内搅和。半月后加热烊化,摊布上,贴患处。

摘录外科全生集



【检索阳和解凝膏 ==>】 古籍全文检索:阳和解凝膏     全站站内检索:阳和解凝膏
小儿聋哑
小儿推拿
小儿虚热
小儿雀目
小儿偏风
小儿偏
小儿脱肛
小儿脚瘃(zhú 逐)
小儿惊悸
小儿惊痫
小儿盗汗
小儿厥证
小儿暑病
小儿遗尿
小儿喘急
小儿腋气
小儿痢疾
小儿寒证
小儿寒厥
小儿腹胀
小儿腹痛
小儿痿证
小儿痰鸣
小儿痰泻
小儿痰实
小儿溺血
小儿劄(zhā 扎)目
小儿发黄
小儿瘰疬
小儿瘿气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