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见血封喉

输入关键字:

见血封喉

药材名称见血封喉

拼音Jiàn Xuè Fēnɡ Hóu

别名弩箭子、毒箭木、大药树、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见血封喉的乳汁和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tiaris toxicaria(Pers.)Lesch.(Ambora toxicaria Pers.)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果实,剥取种子晒干;或割取乳汁干燥。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30m。全株有乳汁。树干基部粗大,具板状根;树皮灰色,具泡沫状突起;小枝幼时被粗毛,具纵皱纹,干后茶褐色。单叶互生,叶柄长6-8mm,被粗毛;托叶披针形,长6mm,早落;叶片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5-7cm,宽2.5-4cm,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不对称,两面有短粗毛,背面较密,干后变褐色;中脉被密短毛,侧脉5-6对。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头状,着生于叶腋,花序托肉质盘状,苞片舟状三角形,被毛;雄花花被片4;雄蕊4,花药长椭圆形,有散生紫色的斑点,花丝极短;雌花单生于一带鳞片的梨形花序托内,无花被,子房与花序托合生,花柱2裂。果实肉质,直径约2cm,梨形,紫色或粉红色,宿存苞片少数。花期春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中海拔的山地阔叶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乳汁含α-见血封喉甙(α-antiarin),β-见血封喉甙,马来毒箭木甙(malayoside),19-脱氧-α-见血封喉甙(α-an-ticoide),19-脱氧-β-见血封喉甙(β-antioside),铃兰毒原甙(con-valloside),洋地黄毒甙元-α-鼠李糖甙(digitoxigenin-α-rhamno-side),铃兰毒甙(convallatoxin)。

种子含有加拿大麻甙(cymarin),加拿大麻醇甙(cymarol),毒毛旋花子阿洛糖甙(strophalloside),杠柳阿洛糖甙(peripallo-side),萝摩甙元-α-L-鼠李糖甙(periplorhamnoside),铃兰毒甙,见血封喉鼠李糖甙,毒毛旋花子爪哇糖甙(strophantojavoside),见血封喉去氧阿洛糖甙(antiogoside),见血封喉阿洛糖甙(antiallo-side),见血封喉爪哇糖甙(antiarojavoside),毒毛旋花子甙元(strophanthidin),萝摩甙元(periplogenin),见血封喉甙元(antiari-genin)。

药理作用1.强心作用 见血封喉乳汁的乙醇提取物有强心、升压及增加心输出量等作用。本品所含甙类中,很多具有洋地黄样强心作用,如蛙淋巴囊注射0.05mg,即能使其心脏停止于收缩期;能使猫心电图依次产生与黄夹甙相似的变化,心搏减慢,P-R间期延长,异位节律,心动过速,最后心室纤维性颤动而致死;对猫的强心效价,即猫的最小致死量(mg/kg)为:α-见血封喉甙0.116,β-见血封喉甙0.102,α-见血封喉古洛糖甙0.142,见血封喉鼠李糖甙0.125,马来毒箭木甙0.107,见血封喉阿洛糖甙0.122,毒毛旋花子阿洛糖甙0.118,杠柳阿洛糖甙0.138,见血封喉甙元0.359。

2.毒性 见血封喉乳汁的乙醇提取物对蛙淋巴囊注射半数致死量为0.8mg/kg,中等剂量可使犬产生恶心呕吐,大剂量则加速其心率及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

性味苦;性温;大毒

功能主治鲜树汁;强心;催吐;泻下;麻醉;外用治淋巴结结核。种子:解热。主痢疾

注意见血封喉有剧毒,使用宜慎。云南及海南等地有用树汁作箭毒,射杀野兽;人畜受伤者,其毒液进入伤口,很快便会中毒死亡。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见血封喉 ==>】 古籍全文检索:见血封喉     全站站内检索:见血封喉
硫黄中毒
雁来风
厥气
厥阳
厥阴
厥证
厥疝
厥疟
厥俞
厥逆
厥病
厥晕
厥聋
厥痛
厥心痛
厥头痛
厥阴舌
厥阴咳
厥阴俞
厥阴病
厥阴痉
厥阴厥
厥论篇
厥证喉
厥阳独行
厥阴为阖
厥阴头痛
厥阴热证
厥阴寒证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