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排风汤

输入关键字:

排风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排风汤

药方名称排风汤

处方白藓皮(一钱) 当归(去芦.一钱) 肉桂(去粗皮.一钱) 芍药(一钱) 杏仁(去皮尖.麸炒.一钱) 麻黄(去根节.一钱) 甘草(一钱) 防风(去芦.一钱) 川芎(一钱) 独活(一钱) 茯苓(去皮.二钱) 白术(二钱)

功能主治治中风邪气入于五脏,令人狂言妄语、精神错乱、手足不仁、痰涎壅盛。

用法用量上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温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排风汤

药方名称排风汤

处方白鲜皮当归(去芦.酒浸一宿)、肉桂(去粗皮)、芍药(白者)、杏仁(去皮.尖.麸炒)、甘草(炒)、防风(去芦)、芎、白术,各二两。独活(去芦)、麻黄(去根.节)、茯苓(去皮.白者),各三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风虚冷湿,邪气入脏,狂言妄语,精神错乱。肝风发则面青心闷,吐逆呕沫,胁满头眩重,耳不闻人声,偏枯筋急,曲拳而卧。

心风发则面赤翕然而热,悲伤嗔怒,目张呼唤。脾风发则面黄,身体不仁,不能行步,饮食失味,梦寐倒错,与亡人相随。肺风发则面白,咳逆唾脓血,上气奄然而极。肾风发则面黑,手足不随,腰痛难以下仰,痹冷骨疼。

若有此候,令入心惊,志意不定,恍惚多忘。服此汤安心定志,聪耳明目,通脏腑诸风疾。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生姜四片,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八:排风汤

药方名称排风汤

处方白鲜皮 白术 芍药 桂心 芎藭 当归 杏仁 防风 甘草各6克 独活 麻黄 茯苓各9克 生姜12克

制法上十三味,哎咀。

功能主治养血祛风,安心定志。治风虚冷湿,邪气入脏,狂言妄语,精神错乱。肝风发则面青心闷,吐逆呕沫,胁满头眩重,耳不闻人声,偏枯筋急,曲拳而卧,心风发则面赤翕然而热,悲伤嗔怒,目张呼唤;脾风发则面黄,身体不仁,不能行步,饮食失味,梦寐倒错,与亡人相随;肺风发则面白,咳逆唾脓血,上气奄然而极;肾风发则面黑,手足不随,腰痛难以俯仰,痹冷骨疼。

用法用量以水2升,煮取600毫升,每服200毫升,覆盖取微汗。可服三剂。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八

备急千金要方》卷八:排风汤

药方名称排风汤

处方犀角 羚羊角 贝子 升麻各30克

制法上四味,研为粗散。

功能主治熄风开窍,清热解毒。治中风窍闭,口噤闷绝不识人,甚至痉厥,及身体疼烦,面目暴肿,手足肿者。

用法用量每用12克,以水5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分二次服。

备注方中羚羊角清热熄风,火降风熄,则气血不致上逆而疼厥可止;犀角清心开窍,热清邪去,则心神不受扰乱而神志渐苏,二药均为主要部分。贝子散热结,利窍道,升麻解热毒,散风邪,均助羚羊角犀角以清热解毒,熄风开窍,为方中辅助部。药虽四味,但力专效速,是热扰心包,神昏谵语的要方。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八



【检索排风汤 ==>】 古籍全文检索:排风汤     全站站内检索:排风汤
高喘
高福
高濂
高士亿
高士宗
高斗魁
高玉章
高世拭(shì 试)
高旦中
高汉峙
高志斋
高丽参
高若讷
高岭土
高秉钧
高学山
高保衡
高梅孤
高敏之
高深甫
高瑞南
高鼓峰
高锦庭
高风内障
高风雀目
高风障症
高者抑之
高脚鼠耳草
高风雀目内障
高註金匮要略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