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黑锡丸

输入关键字:

黑锡丸

《本事》卷二:黑锡丸

药方名称黑锡丸

处方黑铅3两,硫黄3两(谓如硫黄与黑铅各用3两,即以黑铅约8两,铫内熔化,去滓苴净,尽倾净地上,再于铫内熔,以皮纸五重,撮四角如箱模样,倾黑铅在内,揉取细者于绢上罗过,大抵即损绢,须连纸放地上,令稍温,纸焦易之,下者居上,将粗铅再熔、再揉再罗,取细者尽为度,称重3两,即以好硫黄3两,研细拌铅砂令匀,于铫内用铁匙不住搅,须文武火不紧不慢,俟相乳入,倾在净砖上),葫芦巴(微炒)1两,破故纸(炒香)1两,川楝肉(去核,微炒)1两,肉豆蔻1两,巴戟(去心)半两,木香半两,沉香半两。

制法上将砂子研细,余药末研匀入碾,自朝至暮,以黑光色为度,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阴干,布袋内挟令光莹。

功能主治调治荣卫,升降阴阳,安和五脏,洒陈六腑,补损益虚,回阳返阴。主丈夫元脏虚冷,真阳不固,三焦不和,上热下冷,夜梦交合,觉来盗汗,面无精光,肌体燥涩,耳内虚鸣,腰背疼痛,心气虚乏,精神不宁,饮食无味,日渐瘦悴,膀胱久冷,夜多小便;妇人月事愆期,血海久冷,恶露不止,赤白带下;及阴毒伤寒,面青舌卷,阴缩难言,四肢厥冷,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急用枣汤吞100-200丸,但是一切冷疾,盐酒、盐汤空心吞下30-40丸;妇人艾醋汤下。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黑铅气味甘寒入足少阴,硫黄气味辛热入右肾命门,舶上茴香气味辛温入肝肾,附子气味辛咸大热入心肾,葫芦巴气味辛温入肾,破故纸气味辛温入脾肾,川楝子性味苦微寒入手足厥阴,肉豆蔻气味辛温入脾,巴戟气味甘温入肝肾,木香气味辛温入手足太阴,沉香气味辛温入肾。此方主治元阳虚脱,痰逆厥冷,非重镇之药,佐以辛热之剂不能直达下焦,挽回真阳于无何有之乡,乃水火既济神妙之方也。

摘录《本事》卷二

《三因》卷七:黑锡丸

药方名称黑锡丸

处方硫黄2两(椎如皂荚子大,候铅成汁,入硫黄在内,勿令焰起,候硫黄化,倾出于9重纸,纳入一地坑,以碗盖火出),川楝子2两,黑铅(不夹锡者,先熔成汁)2两,阳起石(煅)半两,木香半两,沉香半两,青皮(炒)半两,肉豆蔻1两,茴香(炒)1两,官桂(去皮,不见火)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葫芦巴(炒)1两,破故纸(炒)1两,乌药(去木,锉)1分。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阴阳不升降,上热下冷,头目眩晕,病至危笃,或服暖药,僭上愈甚者。

用法用量每服30-50至100丸,食前浓煎人参茯苓、姜、枣汤送下。

摘录《三因》卷七



【检索黑锡丸 ==>】 古籍全文检索:黑锡丸     全站站内检索:黑锡丸
碧蝉花
墙头竹
嘉庆子
赫痈
赫曦
截肠
截疟
截痧丹
截根疗法
截疟七宝饮
榖树子
綦针
聚毛
聚咳
聚泉
聚开障
聚星障
聚散障
聚毒寒喉风
蔷薇子
蔷薇果
蔓菁
蔓椒
蔓菁子
暮食朝吐
蔽骨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