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光叶山黄麻

输入关键字:

光叶山黄麻

《中药大辞典》:光叶山黄麻

药材名称光叶山黄麻

拼音Guānɡ Yè Shān Huánɡ Má

别名硬壳朗、滑朗树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为榆科植物光叶山黄麻根皮。夏、秋采收。

原形态灌木,高1~2米。小枝纤弱,被短而小的粗毛。叶互生;薄纸质;卵状披针形,长5~8厘米,宽1.5~3厘米,先端尾状长尖,基部圆形,边缘有锯齿,基出脉3条,上面无毛,略粗糙,下面通常无毛,稀有疏毛;叶柄长6~10毫米,被毛。花单性;聚伞花序腋生,有花2~3朵,与叶柄等长或略短;小花长不及1厘米,花柄有短毛;无花瓣;萼片5,直立;子房无柄,1室,柱头2.略扁,长约3毫米,红色;核有皱纹。花期3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路边或沟旁。分布贵州、广西、广东、江西、台湾等地。

性味性平,甘微酸。

功能主治健脾利水,化瘀生新。

复方①治水泻:硬壳朗一两,煨水服。

②接骨:硬壳朗、月季花根各等分,捣绒,炒热包敷患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光叶山黄麻

药材名称光叶山黄麻

拼音Guānɡ Yè Shān Huánɡ Má

别名硬壳朗、滑朗树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光叶山黄麻的根皮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ema cannabina Lou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当年生枝呈锈褐色或红褐色。叶互生;叶柄长3-9mm;托叶早落;叶片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12cm,宽1.5-5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楔形,上面平滑、无毛,稀微粗糙,下面通常无毛,稀有疏毛,边缘具锯齿;具明显3出脉,侧脉3-4对。聚伞花序常成腋生;花梗和花被片多少被毛或无毛。花萼无毛;雄花长约1mm,雌花长约2mm。核果卵圆形或近球形,具短柄,长约3mm,无毛。花期5-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向阳山坡、干燥的山谷、旷地或灌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渐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性味甘;淡;性微寒;

功能主治利水;解毒;活血祛瘀。主水泻;流感;毒蛇咬伤;筋骨折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烂炒熟敷。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光叶山黄麻 ==>】 古籍全文检索:光叶山黄麻     全站站内检索:光叶山黄麻
豆花散
豆灰散
豆姜汤
豆浆韭汁饮
豆酱散
豆角膏
豆酒
豆卷腹皮汤
豆卷散
豆蔻拔刀
豆蔻白术丸
豆蔻饼
豆蔻草果饮子
豆蔻顶
豆蔻分气饮
豆蔻附子散
豆蔻固肠丸
豆蔻藿香汤
豆蔻橘红散
豆蔻理中丸
豆蔻苓砂汤
豆蔻木香丸
豆蔻平胃散
豆蔻散
豆蔻四神丹
豆蔻汤
豆蔻丸
豆蔻香连丸
豆蔻香连圆
豆蔻饮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