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枸骨子

输入关键字:

枸骨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枸骨子

药材名称枸骨子

拼音Gǒu Gǔ Zi

别名功劳子

来源本品为冬青科植物枸骨Ilex cornuta Lindl. ex Paxt.的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晒干。

性味苦、涩,微温。

功能主治固涩下焦。用于白带过多,慢性腹泻。

用法用量果2~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枸骨子

药材名称枸骨子

拼音Gǒu Gǔ Zi

出处本经逢原

来源为冬青科植物枸骨果实。冬季采摘成熟的果实,拣去果柄杂质,晒干。

生境分部产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地。

性状干燥核果呈圆形或类圆形,直径7~8毫米,外表浅褐色至棕褐色,皱缩,顶端有宿存花柱的残基,基部有果柄痕及残存的花萼。外果皮质脆易碎,内面有分果核4枚,分果核呈球体的四等分状,外表面黄棕色,极坚硬。以果实大、褐色、无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分种子含脂肪油9.84%。另含生物碱、皂甙、鞣质、苦味质,并有强心甙反应。

功能主治滋阴,益精,活络。治阴虚身热,淋浊,崩带,筋骨疼痛。

①《本经逢原》:"活血散瘀,坚强筋骨,填补髓脏,固敛精血。"

②《南京民间药草》:"治筋骨痛,泡酒服。"

③《江苏植药志》:"用于阴虚内热,作滋养解热药,与女贞子同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浸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枸骨子

药材名称枸骨子

拼音Gǒu Gǔ Zi

英文名Fruit of Chinese Holly

出处出自《本经逢原

来源药材基源:为冬青科植物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x Paxt.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ex cornuta Lindl.ex Paxt.

采收和储藏:冬季采摘成熟的果实,拣去果柄杂质,晒干。

原形态枸骨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3-8m。树皮灰白色,平滑。叶硬革质,长椭圆状四方形,长4-8cm,宽2-4cm,先端具有3枚坚硬刺齿,中央刺齿反曲,基部平截,两侧各有1-2个刺齿,先端短尖,基部圆形,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黄绿色,两面无毛。雌雄异株或偶为杂性花,簇生于2年生枝的叶腋;花黄绿色,4数;萼杯状,细小;花瓣向外展开,倒卵形至长圆形,长约2.5mm,宽约1.5mm,基部合生;雄蕊4枚,花丝长约3mm;子房4室,花柱极短。核果浆果状,球形,熟时鲜红色,直径4-8mm;分核4颗,骨质。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谷地、溪边杂木林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圆球形或类球形,直径7-8mm;表面浅棕色至暗红色,微有光泽,外果皮多干缩而形成深浅不等凹陷;机端具宿存柱基,基部有果柄痕及残存花萼,偶有细果柄。外果皮质脆易碎,内有分果核4格言,分果核呈球体的四等分状,黄棕色至暗棕色,极坚硬,有隆起的脊纹,内有种子1枚。气微,味微涩。以果大、饱满、色红、无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分枸骨子中含脂肪油9.84%。男另含生物碱、皂甙、鞣质。

性味苦;涩;微温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活络;固涩下焦。主休虚低热;筋骨疼痛;崩漏;带下;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或泡酒。

各家论述1.《本经逢原》:活血散瘀,坚强筋骨,填补髓脏,固敛精血。

2.《南京民间药草》:治筋骨痛,泡酒服。

3.《江苏植药志》:用于阴虚内热,作滋养解热药,与女贞子同功。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枸骨子 ==>】 古籍全文检索:枸骨子     全站站内检索:枸骨子
产后痘
产后编
产枕痛
产下肉线
产门不合
产门不闭
产户不敛
产后三冲
产后三审
产后三急
产后三病
产后三脱
产后三禁
产后下利
产后口渴
产后口噤
产后不语
产后中风
产后中暑
产后气喘
产后风痿
产后心风
产后心烦
产后心痛
产后水肿
产后目闭
产后目病
产后目痛
产后目瞑
产后头痛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