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淡竹笋

输入关键字:

淡竹笋

《中药大辞典》:淡竹笋

药材名称淡竹笋

拼音Dàn Zhú Sǔn

别名中母笋(孟诜)

出处汪颖《食物本草》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

性味《纲目》:"甘,寒。"

归经入肺、胃经。

①《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太阴、足阳明经。"

功能主治汪颖《食物本草》:"消痰。除热狂,壮热头痛,头风,并妊妇头旋颊仆,惊悸,温疫,迷闷,小儿惊痫,天吊。"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淡竹笋

药材名称淡竹笋

拼音Dàn Zhú Sǔn

英文名shoot of Henon Bamboo

出处出自汪颖《食物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苗。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hyllostachyl nigra(Lodd.ex Lindl.)Munro var.henonis(Mitf.)Stapf et Rendle 2.Bambusa tuldoides Munro. 3.Sinocalamus beecheyanus (Munro)McClure var.pubescens P.F.Li[Bambusa beecheyana Munro var.pubescens P.E.Li;Dendrocalamopsis beecheyana(Munro) Keng f.var.pubescens (P.F.Li)Keng f.]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去箨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1.淡竹 植株木质化,呈乔木状。竿高6-18m,直径5-7cm,成长后仍为绿色,或老时为灰绿色,竿环及箨环均甚隆起。箨鞘背面无毛或上部具微毛,黄绿至淡黄色而具有灰黑色之斑点和条纹;箨耳及其繸毛均极易脱落;箨叶长披针形,有皱折,基部收缩;小技具叶1-5片,叶鞘鞘口无毛;叶片深绿色,无毛,窄披针形,宽1-2cm,次脉6-8对,质薄。穗状花序小技排列成覆瓦状的圆锥花序;小穗含2-3花,顶端花退化,颖工或2片,披针形,具微毛;外稃锐尖,表面有微毛;内稃先端有2齿,生微毛,长12-15mm;鳞被数目有变化,3至1枚或缺如,披钍形,长约3mm;花药长7-10mm,开花时,以具有甚长之花丝而垂悬于花外;子房呈尖卵形,顶生一长形之花柱,两者共长约7mm,柱头3枚,各长约smm,呈帚刷状。笋期4-5月,花期10月至次年5月。 2.青竿竹 植株木质化,呈乔木状。植株丛生,无刺。竿直立或近直立,高达15m,径约6cm。顶端不弯垂,竿的节上分枝较多;节间圆柱形,竿的节间和箨光滑无毛。 3.大头典竹 植株木质化,是乔木状。竿高达15m。多少有些作之字形折曲,幼竿被毛和中部以下的竿节上通常具毛环,节间通常较短;箨鞘背部疏被黑褐色、贴生前向刺毛;释片基部较狭;释舌较长,长约5mm;小穗通常呈麦秆黄色;内稃背部被柔毛,脊上具较长而密的缘毛。叶鞘通常被毛;叶舌较长以及外稃背面被疏柔毛。花期3-5月,笋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淡竹通常栽植于庭园。 2.青竿竹多生于平地、丘陵。 3.大头典竹生于山坡、平地工路旁。

资源分布:1.淡竹分布于山东、河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2.青竿竹分布于广东、广西。 3.大头典竹分布于广东、海南及广西。

化学成分嫩芽含维生素(vitamin)B12。

性味甘;寒

归经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消痰。主热狂;头风;头痛;心胸烦闷;眩晕;惊痫;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各家论述汪颖《食物本草》:消痰。除热狂,壮热头痛,头风,并妊妇头旋颠仆,惊悸,温疫,迷闷,小儿惊痫,天吊。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淡竹笋 ==>】 古籍全文检索:淡竹笋     全站站内检索:淡竹笋
定悸饮
定金汤
定金丸
定经汤
定惊膏
定惊琥珀散
定惊散
定惊神丹
定惊四物汤
定惊至宝丹
定狂汤
定坤丹
定痢丹
定乱汤
定乱丸
定命保童丸
定命丹
定命牛黄丸
定命散
定命汤
定命通顶散
定命丸
定命夜明沙丸
定命一宇散
定命一字散
定命饮
定衄散
定魄丸
定气散
定气饮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