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大香附子

输入关键字:

大香附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香附子

药材名称大香附子

拼音Dà Xiānɡ Fù Zǐ

别名香附三棱草、伞序三棱草、砖子苗

来源莎草大香附子Mariscus umbellatus Vahl,以根状茎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陕西、湖北、华东、华南、西南。

性味根状茎:辛,温。

全草:辛、微苦,平。

功能主治根状茎:调经,止痛,行气解表。主治感冒,月经不调,慢性子宫内膜炎,产后腹痛,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炎。用量0.3~1两。

全草:袪风止痒,解郁调经。主治皮肤瘙痒,月经不调,血崩。用量1两,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大香附子

药材名称大香附子

拼音Dà Xiānɡ Fù Zǐ

别名三棱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莎草科植物砖子苗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态根状茎短,秆疏丛生,高10~50厘米,锐三棱形。叶短于秆或与秆等长,宽3~6毫米;叶鞘褐色或红棕色。叶状苞片5~8枚,长于花序;伞形花序具6~12个辐射枝,辐射枝长短不等,最长达8厘米;穗状花序圆筒形或长圆形,具多数密生的小穗;小穗平展或稍俯垂,线状披针形,具1~2个小坚果;小穗轴具宽翅,白色,透明;鳞片膜质,边缘常内卷,淡黄色或绿白色,下面具多数脉,中间3条脉明显;雄蕊3枚,花药线形;花柱短,柱头3个,细长。小坚果狭长圆形、三棱形,褐色,表面具微突起的细点。花果期4~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阳处、路旁草地、溪边及林下。分布陕西、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

性味味,辛微苦甘,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止痒,解郁调经。治皮肤瘙痒,月经不调,血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检索大香附子 ==>】 古籍全文检索:大香附子     全站站内检索:大香附子
升提汤
升可去降
升阳益胃
升降出入
升降失常
升降浮沉
升麻榻汤
升提中气
升麻六合汤
升麻芷葛汤
升麻散毒汤
升清消毒饮
升阳除湿防风汤
升麻龙胆草饮子
升麻去湿和血散
夭色
夭疽
夭然不泽
长气
长平
长生
长令
长虫
长针
长谷
长骨
长脉
长夏
长瓠
长颊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