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大巢菜

输入关键字:

大巢菜

《中药大辞典》:大巢菜

药材名称大巢菜

拼音Dà Cháo Cài

别名薇(《诗经》),垂水(《尔雅》),薇莱、巢菜、野豌豆(《品汇精要》),野麻豌(《草木便方》),箭舌豌豆(《植物学大辞典》),救荒野豌豆、春巢菜、普通苕子、野菜豆、黄藤子(《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苕子(《广州植物志》),肥田草(《贵州草药》)。

出处《纲目》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巢菜全草。4~5月间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5~50厘米,栽培者可达90厘米,被稀疏的黄色短柔毛。双数羽状复叶,叶轴末端具卷须;托叶半箭头状,一边有1~3披针形齿牙,一边全绿,小叶8~16个,矩形或倒披针形,顶端截形或凹,并具细尖,基部楔形,两面均被稀疏的黄色短柔毛,长8~18毫米,阔4~8毫米。总状花序腋生,花1~2个,蝶形,有短花梗,深紫色或玫红色;萼管状,外被黄色短柔毛,萼齿线形;旗瓣倒卵形,翼瓣及龙骨瓣均有爪;雄蕊10,两体;雌蕊1,子房具短柄,被黄色微柔毛,花柱短,柱头头状,花柱顶端外面有一丛髯毛。荚果略扁,成熟时棕色,裂为2片卷曲的果瓣。花期3~4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路边及草地。我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性味甘辛,寒。

①《本草拾遗》:"味甘,寒,无毒。"

②《品汇精要》:"味甘,性子,无毒。"

③《草木便方》:"辛,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和血祛瘀。治黄疸,浮肿,疟疾,鼻衄,心悸,梦遗,月经不调。

①《本草拾遗》:"调中,利大小肠。"

②《海药本草》:"主利水道,下浮肿,润大肠。"

③《品汇精要》:"益气,润肌,清神,强志。"

④《草木便方》:"活血,破血,止血,生肌。治五黄疸肿,利脏热。截疟,平胃,明耳目。"

⑤《四川中药志》:"生血。治肾虚遗精,腰痛,湿热黄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炖肉。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疟疾:肥田草一两,煨水服。(《贵州草药》)

②治鼻血:肥田草一两,煨甜酒吃。(《贵州草药》)

③治黄肿及水肿:野麻豌、黄脚鸡水皂角臭草根、打碗子根。煎服。(《四川中药志》)

④治夜梦遗精,心慌心跳:野麻豌、黄精天冬朱砂仙茅杜仲。炖猪蹄服。(《四川中药志》)

⑤治月经不调:肥田草种子、血藤各五钱,泡酒服。(《贵州草药》)

⑥治疔疮:鲜大巢菜,盐卤捣敷。(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大巢菜

药材名称大巢菜

拼音Dà Cháo Cài

英文名Herb of Common Vetch, Herb of Fodder Vetch, Herb of Spring Vetch

别名薇、垂水、薇菜、巢菜、野豌豆、野麻豌、箭筈豌豆、救荒野豌豆、春巢菜、普通苕子、野菜豆、黄藤子、苕子、马豆草、肥田草麦豆藤。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薇,生麦田中,原泽亦有。故《诗》云,山有蕨薇。非水草也。即今野豌豆。蜀人谓之巢菜。蔓生,茎叶气味皆似豌豆,其藿作蔬、入羹皆宜。《诗疏》以为迷蕨,郑氏《通志》以为金樱芽,皆谬矣。项氏云,巢菜有大小二种,大者即薇,乃野豌豆之不实者,小者即苏东坡所谓元修菜也,此说得之。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大巢菜的全草或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cia sativa L.

采收和储藏:4-5月采割,晒干,亦可鲜用。

原形态大巢菜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25-50cm。被疏黄色短柔毛。偶数羽状复叶,叶轴顶端具卷须;托叶戟形,一边有1-3个披针形齿牙,一边全缘;小叶4-8对,叶片长圆形或倒披针形,长8-18mm,宽4-8mm,先端截形,凹入,有细尖,基部楔形,两面疏生黄色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1-2朵,花梗短,有黄色流短毛;花冠深紫色或玫红色;萼钟状,萼齿5,披针形,渐尖,有白色疏短毛;旗瓣倒卵形,翼瓣及龙骨瓣均有爪;雄蕊10,二体;子房无柄,花柱短,柱头头状,花柱先端背部有淡黄色髯毛。荚果线形,扁平,长2.5-4.5cm,近无毛,成熟时棕色。种子圆球形,棕色。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脚草地、路旁、灌木林下。

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全草含维生素类:维生素(vitamin)B1,维生素B2和(叶含)维生素C。

黄酮类:异槲皮素(isoquercitrin),芸香甙(rutin),安妥甙(antoside),生物槲皮素(bioquercetin),大波斯菊甙(cosmosiin),木犀草素-7-O-吡喃葡萄糖甙(ciaroside)。甾类:胆甾醇(cholesterol),△7-豆甾烯酸(△7-stigmasterol),(叶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和少量豆甾醇(stigmas -terol)。香豆素类:花椒毒素(xanthotoxin),香柑内酯(bergap -ten),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马栗树皮素(esculetin)和莨菪素(scopoletin)。类胡萝卜素物质:胡萝卜素(carotene),叶黄素(lutein),玉蜀黍黄质(zeaxanthin),堇黄质(violaxanthin),新黄质(neoxan -thin)。氨基酸:赖氨酸(lysine),色氨酸(tryptophane),谷氨酸(glutamic acid),谷氨酸胺(glutamine),精氨酸(arginine),丙氨酸(alan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天冬酸胺(asparagine),脯氨酸(proline)和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矿物质:钴、镍、铜、钡、锶、锰、铝、铁及钙、钾、镁、盐酸。还含有其他成分如蛋白质,糖,红氰酸(hydroxyanic acid),(叶含)原花色素(proanthocyanidin)的多聚物及尿囊酸(allantoic acid)。

种子含精氨酸(arginine),N-(γ-谷氨酰)-β-氰基-L-丙氨酸[N-(γ-L-glutamyl)-β-cyano-L-alanine]和β-氰基-L-丙氨酸(βcyanol-L-alanine)。

胺类:均戊胺(homopentamine PA4 444),均已胺(homohex-amine PA44444),N5-氨丁基均精胺[N5-aminobutylhomospermine PA4(4)44],N丁-氨丁基均戊胺[(N5 -aminobutylhomopentamine)PA4(4)444],N10-氨丁基均戊胺[N10-aminobuthl-homopentamine,PA44(4)44],N5,N10-双氨丁基均精胺[N5,N10-bis(aminobutyl)homospermine,PA4(4)4(4)4],N5-氨丁基均已胺[N5-aminobutylhomohexamine,PA4(4)4 444],N10-氨丁基均已胺[N10-aminobutylhomohexamine,PA44(4)444],N10-双氨丁基均戊胺[N5,N10-bis(aminobutyl)homopentamine,PA4(4)4(4)44],N5,N15-双氨丁基均戊胺[N5,N15-bis(aminobutyl)homopen-tamine,PA4(4)44(4)4],去甲精眯(norspermidine,PA33),高精眯(homospermindine,PA444),精胺(spermine,PA343),热精胺(thermospermine,PA334),高精胺(homospermine,PA444),氨丙基高精眯(aminopropylhomospermidine,pA344)。

卵磷脂(lecithin),磷脂酸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 inositol)。A-D-吡喃半乳糖基-(1→1)-肌醇[a-D-galactopyranosyl-(1→1')-myoinosi-tol]和a-D-吡喃半乳糖基(1→ 6)-a-D-吡喃半乳糖基(1→1’)-肌醇[a-D-galactopyranosyl-(1→6)-a-D-galactopyranosyl-(1→1’)-myoinositol]。蛋白质中分得豆(球)蛋白(legunin)和豌豆球蛋白(vicilin)和清蛋白(albumin)。种子中还含巢莱碱甙(vicine),巢菜甙(vicianin),植物凝集素,4-氯吲哚乙酸甲酯(4-chloroindoleacetic acid methyl ester),半乳糖基甘油二酯(galactosyl diglycerides),胍(guanidine)及氢氰酸(hydrocyanic acid)。根中还含聚-β-羟基丁酸(poly-β-hydroxybutyric acid)。

药理作用种子中含毒性成分,能麻痹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与草香豌豆(Lathyrussativus)相似。

性味味甘;辛;性寒

归经心;肝;脾经

功能主治益肾;利水;止血;止咳。主肾虚腰痛;遗精;黄疸;水肿;疟疾;鼻衄;心悸;咳嗽痰多;有经不调;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调中,利大小肠。2.《海药本草》:主利水道,下浮肿,润大肠。3.《品汇精要》:益气,润肌,清神,强志。4.《草木便方》:活血,破血,止血,生肌。治五黄疸肿,利脏热。截疟,平胃,明耳目。5.《四川中药志》:生血。治肾虚遗精,腰痛,湿热黄肿。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大巢菜 ==>】 古籍全文检索:大巢菜     全站站内检索:大巢菜
画石
画眉架
刺手
刺风
刺头
刺灸
刺虎
刺法
刺烙
刺蓬
刺禁
刺丁茄
刺儿草
刺儿菜
刺三加
刺木果
刺毛菇
刺打草
刺红花
刺矶松
刺灸法
刺拐棒
刺疟篇
刺桐皮
刺热篇
刺痧法
刺蓟菜
刺楸皮
刺榆子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