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刺梨叶

输入关键字:

刺梨叶

《中药大辞典》:刺梨叶

药材名称刺梨叶

拼音Cì Lí Yè

出处《草木便方》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叶片

功能主治①《草木便方》:"疗疥,痈,金疮。"

②《贵阳民间药草》:"治小儿热疮,捣敷;外痔,焙干,研末,麻油调敷。亦可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刺梨叶

药材名称刺梨叶

拼音Cì Lí Yè

英文名Leaf of Single Roxburgh Rose

别名茨藜叶

出处出自于《草木便方》。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缫丝花和单瓣缫丝花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Rosa roxburghii Tratt.2..Rosa roxburghii Tratt.f.normalis Rehd. Et Wil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叶,鲜用呀晒干。

原形态1.缫丝花 灌木,高约1-2.5cm;树皮灰褐色,成片状剥落;小枝常有成对皮刺。羽状复叶;小叶9-15,连叶柄长5-11cm;叶柄和叶轴疏生小皮刺;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小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2cm,宽0.5-1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宽楔形,边缘有细锐锯齿,两面无毛。花两性;花1-3朵生于短枝顶端;萼裂片5,通常宽卵形,两面有绒毛,密生针刺;花直径5-6cm;重瓣至半重瓣,外轮花瓣大,内轮较小,淡红色或粉红色,微芳香;雄蕊多数,着生在杯状萼筒边缘;心皮多数,花柱离生。果扁球形,直径3-4cm,绿色,外面密生针刺,宿存的萼裂片直立。花期5-7月,果期8-10月。

2.本变型花为单瓣,粉红色,直径4-6c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2.生于海拔500-2500m的向阳山坡、沟谷、路旁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2.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江西、福建、湖北、广西等地。

性味酸、涩;寒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解毒疗疮,止血。主痔疮,痈肿,暑热倦怠,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研末,麻油调,或鲜用捣敷。

各家论述1.《草木便方》:疗疥,痈,金疮。

2.《贵阳民间药草》:治小儿热疮,捣敷;外痔,焙干,研末,麻油调敷。亦可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刺梨叶 ==>】 古籍全文检索:刺梨叶     全站站内检索:刺梨叶
黄耆束气汤
黄耆四君汤
黄耆四物汤
黄耆搜风汤
黄耆汤
黄耆桃红汤
黄耆贴
黄耆托里散
黄耆托里汤
黄耆外托散
黄耆丸
黄耆卫元汤
黄耆五两汤
黄耆五味散
黄耆五味饮
黄耆五味子散
黄耆薤白汤
黄耆益气汤
黄耆益损汤
黄耆茵陈散
黄耆饮
黄耆饮子
黄耆汁
黄耆粥
黄耆竹叶汤
黄耆煮散
黄耆紫草人参汤
黄气膏
黄芩白芍汤
黄芩白术汤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