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紫薇花

输入关键字:

紫薇花

《中药大辞典》:紫薇花

药材名称紫薇花

拼音Zǐ Wēi Huā

别名鹭鸶花、五里香、红薇花、百日红(《曲洧旧闻》),佛相花(《八闽通志》)、满堂红(涌小品》),怕痒花、猴刺脱(《群芳谱》),紫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痒痒花(《滇南本草》整理本),宝幡花、五爪金龙(湖南药物志)。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千屈菜科植物紫薇

原形态紫薇(《酉阳杂俎》),又名:猴郎达树(《酉阳杂俎》),不耐痒树(《曲洧旧闻》)。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7米。枝条光滑,幼枝具4棱,叶对生或近于对生,上部的互生;叶近乎无柄;椭圆形、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2~7厘米,宽1~4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阔楔形或圆形,平滑无毛,或下面沿主脉上有毛。圆锥状花序顶生,长4~20厘米;花萼长7~10毫米,萼筒外部不具棱槽,顶端通常6浅裂,裂片卵形;花瓣6,近圆形,紫色,边缘皱曲,基部成爪;雄蕊36~42,外侧6枚的花丝较长,花药较大,呈绿色,花粉粒紫色;雌蕊1,花柱细长,柱头头状。蒴果圆球形,长9~13毫米,宽8~11毫米。花期5~8月。

本植物的根(紫薇根)、叶(紫薇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部多栽培于庭园。分布华东、中南及西南各地。

性味滇南本草》:"性寒,微酸。"

功能主治①《滇南本草》:"治产后血崩不止,血隔症瘕,崩中,带下淋漓,疥癞癣疮。"

②《岭南采药录》:"治小儿烂头胎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煎水洗。

注意孕妇忌服。

复方治风丹:紫薇花一两。煎水煮醪糟服。(《重庆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紫薇花

药材名称紫薇花

拼音Zǐ Wēi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Common Crapemyrtle

别名鹭鸶花、五里香、红薇花、百日红、佛相花、满堂红、怕痒花、猴刺脱、紫梢、痒痒花、宝幡花、五爪金龙狗骨头、紫金标、紫兰花、阿米荼、紫荆花、紫金花、蚊子花。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千屈菜科植物紫薇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gerstroemia indica L.

采收和储藏:5-8月采花,晒干。

原形态落叶灌木小乔木,高达7m。树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干多扭贡,小枝纤细,有4棱,略成翅状,叶互生或有时近对生;几无叶柄;叶往纸质,椭圆形、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2.5-7cm,宽1.5-4cm,先端短尖或钝形,有时微凹,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无毛或下面沿中永有微柔毛;侧脉3-7对。花淡红色、紫色,常呈圆锥花序顶生;花梗长3-15mm;花萼长7-10mm,萼筒外部无棱槽,先端通常6浅裂,裂片卵形;花瓣6,皱缩,长12-20mm,有长爪;雄蕊36-42,外面6枚着生于花萼上,比其余长,花药大,绿色;雌色;雌蕊1,花柱细长,柱头头状。蒴果椭圆状球形,长1-1.3cm,成熟时紫黑色。种子有翅,长约8mm。花期6-9月,果期9-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喜生于阴湿肥沃的土壤上。

资源分布:吉林、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生长适温30℃左右,稍耐旱,耐修剪。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向阳和技地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用扦插繁殖。在春季3月,植株萌芽前,先择二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栽成长15cm左右,按行株距35cm×cm,斜插于苗床上,入土的深度为插穗的二分之一,压紧,浇水保湿。约经1年育苗后,于第2年早春,插苗萌芽前,按行株距300cm×300cm开坑,每栽1株。此外,引种上多以种子繁殖,于春季播种育苗。

性状性状鉴别 花淡红紫色,直径约3cm;花萼绿色,长约1cm,先端6浅裂,宿存;花瓣6,下部有细长的爪,瓣面近圆球而呈皱波状,边缘有不规则的缺刻;雄蕊多数,生于萼筒基部,外轮6枚,花丝较长。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花含紫薇碱(lagerine),印车前明碱(lager-stroemine),又氢轮叶十齿草碱(dihydroverticillatine),十齿草明碱(decamine),十齿草吹碱(decinine),十齿草碱(decodine),矮牵牛素-3-阿拉伯糖甙(petunidin-3-arabinosede),锦葵花素-3-阿拉伯糖甙(malvinidin-3-arabinoside)等花以甙[2]。

性味味苦;微酸;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上血。主疮疖痈疽;小儿胎毒;疥癣;血崩;带下;肺痨咳血;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注意孕妇忌服。

复方治风丹:紫薇花一两。煎水煮LAO糟服。 (《重庆草药》)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治产后血崩不止,血隔症瘕,崩中,带下淋漓,疥癞癣疮。

2.《岭南采药录》:治小儿烂头胎毒。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紫薇花 ==>】 古籍全文检索:紫薇花     全站站内检索:紫薇花
代代花枳壳
代赭石
带刺马鞭
带叶报春花
带鱼
待宵草
玳玳花
玳瑁
玳瑁肉
戴胜
戴星草
丹参
单鞭
单刀根
单根木
单根木叶
单花芥
单花金丝桃
单花山竹子
单花鸢尾
单花鸢尾子
单面针
单肾草
单体蕊黄芪
单条草
单头紫菀
单头紫菀根
单叶铁线莲
单叶血盆草
胆矾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