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冯氏锦囊秘录

> 杂症大小合参卷七 方脉六郁合参

方脉六郁合参

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郁者,滞而不通之义,故脉亦沉而涩也。然气郁则生湿,湿郁则生热,热郁则成痰,痰郁则血不行,血郁则食不消,而成痞。六者,相因为病,治当顺气为先,气调而郁亦散矣。故诸病多生于郁,然郁皆在中焦,苍术、抚芎总解诸郁,随症加入诸药,开提其气以升之。假如食在气上,提其气则食自降矣。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此为传化失常,六郁之病见矣。六郁者,血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是也六者,以气为主,气行则郁散矣。六郁不得发越者,风寒郁则为热也。气郁者,胸胁痛,脉沉涩,宜香附苍术、抚芎、木香槟榔∶湿郁者,周身走痛,或关节痛,遇阴寒则发,脉沉缓,宜白芷苍术川芎茯苓;痰郁者,动则喘急,或背膊一片冰冷,四肢麻痹,寸口脉沉滑,宜海石、香附、星、半、栝蒌、苍术;热郁者,瞀闷,小便赤涩,脉沉数,目干目赤,宜山栀、青黛香附苍术、抚芎;血郁者,四肢无力,能食便红,脉沉涩,宜桃仁红花青黛香附、抚芎;食郁者,暖酸腹饱,恶心不能食,人迎脉平和,气口脉紧盛,宜苍术香附、查曲、麦芽砂仁针砂。《经》曰∶木郁达之。宜用吐剂令条达也。火郁发之。宜用汗剂令疏散之。土郁夺之。宜用下剂令无壅滞也。金郁泄之。宜渗泄解表,利小便也。水郁折之。折之制其冲逆也。然百病不出乎气血痰三者,而用药亦随之。气用四君子汤,血用四物汤,痰用二陈汤,郁用越鞠丸。盖气血痰三病,多有兼郁者,或郁久而生病,或病久而生郁,或误药杂乱而成郁,治病当以郁法参之。或气或血或痰,施以四君四物二陈加减为妙。 《经》曰,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盖五志之火,触发无常,不根据传次也。然七情致病,乃发于至情太过,郁结于内而成病也。情则神识有知,无迹可寻,触境乃发。若凭有形无知之药,以攻有情无迹之痛,纵能疏通已前之郁滞,焉能解其后来复结之万绪乎?况以疏气平肝舒郁为事,益令气血日伤,惟宜以识遣识,以理遣情,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耳!病去之外不无心脾气血受伤者,用气血心脾之药以调理之。

返回目录 >> 《冯氏锦囊秘录》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