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冯氏锦囊秘录

> 杂症大小合参卷二 论五行各有五

论五行各有五

以火言之,有阳火,有阴火。有水火之火,有土中之火,有金中之火,有木中之火。阳火者,天上日月之火,生于寅,而死于酉∶阴火者,灯烛之火,生于酉而死于寅,此对待之火也。水中火者,霹雳火也,即龙雷之火,无形而有声,得雨而益炽,见于季春,而伏于季秋,以五月一阴生,水底冷而天上热,龙为阳物,故随阳而上升,至冬一阳来复,故龙亦随阳下伏,雷亦收声,人身肾中相火,亦犹是也。平日不能节欲,以致命门火衰,肾中阴盛,龙火无藏身之位,故游上而不归,是以上焦烦热、咳嗽等症。善治者,以温肾之药,从其性而引之归原,使之秋冬阳伏之令,而龙归大海,此至理也。奈何今之治阴虚火衰者,以黄柏知母为君,而逾寒其肾,益速其毙,良可悲哉!若有阴虚火旺者,此肾水干枯,而火偏盛,宜补水以配火,亦不宜苦寒之品以灭火,故云壮水之主,以镇阳光,正谓此也。如灯烛火,亦阴火也,须以膏油养之,不得杂一滴寒水,得水即灭矣。独有天上火入于人身,如河间所论六气暑热之病,及伤暑中暑之疾,可以凉木沃之,可以苦寒解之。其余炉中火者,乃灰土中无温之火,得木则烟,见湿则灭,须以炭培,实以温烬,如人身脾土中之火,宜以甘温养其火,而火自退。《经》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甘能除大热,温能除大热者此也。空中之火附于木中,以当有坎水滋养,故火不外见,惟干柴生火,燎原不可止遏,力穷方止。人身肝火内炽,郁闷烦躁,须以辛凉之品发达之。《经》曰∶木郁则达之,火郁则发之。使之得遂其炎上之性。若以寒药下之,则愈郁矣;热药投之,则愈炽矣。金中火者,凡山中有金银之矿,或五金埋瘗之处,夜必有火光,此金郁土中而不得越,故有光辉发见于外。人身皮毛空窍中,自觉针刺蚊咬,及巅顶如火炎者,此肺金气虚也,补北方之水,即所以泻南方之火。以水言之,有阳水,有阴水,有火中之水,有土中之水,有金中之水,有木中之水。阳水者,坎水也,气也。《阴阳消息论》曰∶坎,以一阳陷于二阴,水气潜行地中,为万物受命根本。盖润液也,气之液也,月令于仲秋云,煞气浸盛,阳气日衰,水始涸是水之涸,地之死也。于仲冬云∶水泉动是月一阳生。是水之动,地之生也,谓之火中之水可也,谓之土中之水亦可也。阴水者,兑,泽也,形也。一阴上彻于二阳之上,以有形之水普施万物,下降为资生之利泽,在上即可谓雨露之水,在下即为木溪之水。人之饮食入胃,命门之火,蒸腐水谷,水谷之气,上熏于肺,肺通百脉,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上达皮毛,为汗为涕,为津为唾,下濡膀胱,为便为液。至于血,亦水也,以其随相火而行,故其色独红,周而复始,滚滚不竭,在上即可为天河水,在下即为长流水,始于西北天门,终于东南地户,正所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故黄河水,皆同色也。 金中之水,矿中之水银是也。在人身为骨中之髓,至精至贵,人之宝也。木中水者,巽木入于坎水,而上出其水,即木之胀膏,人身足下有涌泉穴,肩上有肩井穴,此暗水潜行之道。凡津液润布于皮肤之内者,皆井泉水也。夫水有如许之不同,总之归于大海。天地之水。以海为宗;人身之水,以肾为源。而其所以昼夜不息者,以其有一元之干气为太极耳。此水中之五行也,明此水火之五行,此土木金可例推矣。《经》曰∶纪于水火,余气可知。

返回目录 >> 《冯氏锦囊秘录》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