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丹台玉案

> 卷之六 小儿科

小儿科

男子妇人之病.可以问而知.可以切而得.断死生.辨难易.审差剧.犹有所根据.而不至于大误.若小儿者.怀抱之时.虽有所苦.而不能言.及能学语.又不能指其苦之处.欲诊其脉.则骸骨短小.气血未足.寸关尺将何以分.浮中沉将何以定.虽有一指滚取二部之说.而终未得其部位.况至数急促.岂能以悉审之.大约八九至为平.五六至为迟.十一二至为数.依稀仿佛之间而已.故哑科治疗之难.每十倍于大人.而尤不可以不慎者也.惟虎口之脉稍为可验.其脉在食指外侧.每一部一关.三节为三关.男视在左.女视在右.有筋脉如系. 于肉内.仔细观之.紫则为风.红则伤寒青则为惊.白则为疳.黄则为脾困.青黑则为慢惊.入掌则为内吊.若三关通度为沉 之候.惟此可以少知之耳.虽然幼科之治病.当多方求之.岂可执虎口之脉法.而尽小儿之诸病哉.必于病之未形.而用意察之.庶可以为预消之地.如小儿呵欠连绵.乃小儿脏腑受邪.病之渐也.若面赤则知其风热.而泻肝之剂可以先服.面青则知其惊风.而治惊之剂可以先服.面黄则知其为脾虚.而补脾之剂可以先服.多睡则知其为内热.而清热之剂可以先服.口中气热则知其为伤风.而疏风之剂可以先服.皆当随症形而先治之.勿俟其发而后用药也.其有不治之症者.尤不可以不知.小儿眼上有赤脉.囟肿及陷者.一不治也.鱼口气粗.啮齿咬人者.二不治也.冷汗如雨.痰热不退者.三不治也.脐风撮口.锁肚吊肠者.四不治也.风攻颐颔.唇项肿硬者.五不治也.鼻有黑色者.六不治也.咳喘心痛者.七不治也.四肢浮肿者.八不治也.胸高而突起者.九不治也.五软五硬者.十不治也.凡见此等之症.即当去矣苟不如几.而复药之.则病者之死.虽不由于我.我亦何辞于彼哉.大凡小儿之病有常.多者不得所欲则易怒而啼.故肝病常多.饮食不知节.虽饱而犹求食.故脾病常多.心神未定.闻响易动.故惊病常多.性喜吮乳.甘食停积.而易感风热.故痰病常多.治儿之病.审其所常多者.酌而施之.以己之意.参病之情.亦庶乎用药之无误也.然此数种.虽或常有.而肝脾之病尤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得心应手.不可以言求也.

返回目录 >> 《丹台玉案》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