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中医词典

> 拼音X 下

[1]低处,与上相对。《素问·气交变大论》:“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2]指地,地气。《素问·天元纪大论》:“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 [3]指人体下半身。《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者其精并于下。” [4]指下焦肝肾。《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厥固泄,皆属于下。”王冰注:“下,谓下焦肝肾气也。” [5]指下部经脉。《素问·离合真邪论》:“经言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荥输。” [6]指尺脉。《素问·脉要精微论》:“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王冰注:“下谓尺中。” [7]指大小便。《素问·五脏别论》:“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 [8]指肠。《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9]指下肢。《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下不胜其上,其应善酸矣。” [10]指百姓。《素问·上古天真论》:“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11]较正常位置低下。《灵枢·本脏》:“五脏皆下者。” [12]指社会地位低的人。《素问·上古天真论》:“高下不相慕。” [13]指等级低的东西。《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非上下三品之谓也。” [14]不足,不及。《素问·气交变大论》:“夫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15]向下,下传。《灵枢·痈疽》:发于胸曰井疽……不早治,下入腹。” [16]下行。《素问·气穴论》:“脉滴起……斜下肩交十椎下(脏)。” [17]降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气下为雨。” [18]泻下,遗泄。《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月事以时下。” [19]润下,归下。《素问·五常政大论》:“静顺之纪,藏而勿害,治而善下,五化咸整,其气明,其气下。” [20]指下陷。《素问·举痛论》:“恐则气下。” [21]咽下。《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膈咽不通,食饮不下。” [22]指用泻下攻逐的药物以通利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的治法。《素问·五常政大论》:“吐之下之,补之泻之,久新同法。” [23]指次序在后。《素问·六微旨大论》:“相火之下,水气承之。” [24]去,祛除。《素问·病能论》:“夫生铁洛者,下气疾也。” [25]指进针。《灵枢·刺节真邪》:“用针者……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26]动量词。《灵枢·胀论》:“无问虚实,工在疾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 [27]指在泉之气。《素问·五运行大论》:“厥阴在上,则少阳在下。” [28]从高处到低处。《古今医案按》:“忽下榻行步如故。” [29]指服药。《金匮要略》:“炼蜜和丸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 [30]谦下,谦卑。《灵枢·通天》:“太阴之人,贪而不仁,下齐湛湛。” [31]指北方。《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谓上下者,岁上下见阴阳之所在也。”王冰注:“面向北而言之。上,南也;下,北也。”

返回目录 >> 《中医词典》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