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中医词典

> 拼音S 世医制度

世医制度

我国明代为加强对医生的管理而实行的一种制度。元代将人们从事之工作分为十等。即: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匠、九儒、十丐。并规定不经选试及注册不得行医。医生的子孙可以继承祖业行医,但必须精通医术。明代沿袭元朝分定职业和地位规定,制订一套更为严格之世袭制度。《大明会典》载:“凡军、民、医、匠、阴阳诸色户,许各以原报抄籍内定,不许妄行变乱,违者治罪,仍从原籍。”还规定:“若诈冒托免,避重就轻者,杖八十。其官司妄准脱免及变乱叛籍者,罪同。”这些规定严格地限定了人们的职业。世医制度除医户世袭这项内容外,还包括,一、太医院的医学生一般从医户子弟中选拔;二、医户无嫡系子孙,可在亲枝弟侄中选拔一名有培养前途的补任。医户都要登记造册,定期清查报告。“凡医药之人,礼部务必备知,以凭取用。”明代实行的世医制度使医药行业中自愿选择的子承父业变成了带有指令性的制度。虽可防止庸医误人;但亦堵塞部分知识分子进入医生队伍。

返回目录 >> 《中医词典》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