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中医词典

> 拼音Q 七恶

七恶

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指疮疡患者病情严重时出现的七种险恶证候。七恶证候是古代判断疮疡患者治疗与预后的重要依据之一。历代医家所叙述之七恶证候多有差异,如《太平圣惠方》:“烦躁时嗽、腹痛渴甚、或泄利无度、或小便如淋,一恶也;脓血大泄,肿焮尤甚,脓色败臭,痛不可近,二恶也;喘粗短气,恍惚嗜睡,三恶也;目视不正,黑睛紧小,白睛青赤,瞳子上视者,四恶也;肩项不便,四肢沉重,五恶也;不能下食,服药而呕,食不知味,六恶也;声嘶色脱,唇鼻青赤,面目四肢浮肿,七恶也。”外科医家或多宗于明代陈实功的观点,《外科正宗》卷一认为:“一恶神昏愦,心烦舌上干,疮形多紫黑,言语自呢喃;三恶腰身强,目睛邪视人,疮头流血水,惊悸是肝迍;三恶形消瘦,脓清臭秽生,疮形多软陷,脾败不知疼;四恶皮肤稿,声嘶韵不长,痰多兼喘急,鼻痛肺将亡;五恶成消渴,随饮即随干,形容多惨黑,囊缩肾家端;六恶身浮肿,肠鸣呕呃频,大肠多滑泄,脏腑并将倾;七恶疮倒陷,形如剥鳝同,四肢多冷逆,污水自流通。”一般认为临床患者若出现三、四项者,则危重难治。

返回目录 >> 《中医词典》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