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中医词典

> 拼音J 急性肠梗阻

急性肠梗阻

急腹症之一。指肠管急性梗阻的病证。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曾取得成功。该病在中医学中历代医家多于关格或肠结中记述。本病多因肠道功能失调,气机失司,加之饮食不节、寒凝热闭、血瘀湿阻、虫积、食滞、或肠管内外各种机械性病因(如肠扭转、狭窄、肠内外肿瘤压迫、疝嵌顿、肠粘连等)单一的或综合的因素而致肠道通降受阻而发。临床可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闷、大便闭、腹部拒按;晚期可吐出粪便,重症可见神志恍惚。常可并发严重脱水,或并发腹膜炎与中毒性休克。腹部多可扪及包块,或见便出瘀血、舌质暗红,苔多呈黄燥,脉见弦紧或沉弦而涩。治宜细审病因,辨析证候,确诊后当视病人全身状况等,审慎施治,非机械性因素所引起之肠梗阻,可考虑在严密观察下施以开结通下之法则,可选用大承气汤加减;或寒邪内结者可用大黄附子汤温下之。同时给予纠正脱水与电解质平衡,保持有效胃肠减压,亦属当务之急,一般情况下多可免于手术而治愈。对肠道肿瘤、畸形、绞窄性疝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肠梗阻或非手术疗法治疗无效的病例,则应力求尽早施行手术治疗。

返回目录 >> 《中医词典》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