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证治准绳·杂病

> 第五册·诸风门 破伤风

破伤风

夫风者,百病之始也,清净则腠理闭拒,虽有大风苛毒,莫之能害。诸疮不瘥,荣卫虚肌肉不生,疮眼不合而风邪入之,为破伤风之候。亦有因疮热郁结,多着白痂,疮口闭塞,气难宣通,故热甚而生风者。先辨疮口,平无汁者,中风也;边自出黄水者,中水也,并欲作痉。急治之。东垣云∶破伤风者,通于表里,分别阴阳,同伤寒证治。人知有发表,不知有攻里、和解。夫脉浮而无力太阳也,在表宜汗。脉长而有力阳明也,在里宜下。脉浮而弦小者少阳也,半在表半在里,宜和解。明此三法,而治不中病者,未之有也。(此但云三阳,不及三阴者,盖风邪在三阳经,便宜按法早治而愈。若得传入三阴,其证已危,或腹满自利,口燥嗌干,舌卷卵缩,皆无生理,故置而勿论也。)河间云∶破伤风,风热燥甚,怫郁在表,而里气尚平者,善伸数欠,筋脉拘急,或时恶寒,或筋惕而搐,脉浮数而弦也。宜以辛热治风之药,开冲结滞而愈。犹伤寒表热怫郁,而以麻黄汤辛热发散也。凡用辛热开冲风热结滞,宜以寒药佐之则良,免致药中病而风热转甚也。如治伤寒发热,用麻黄桂枝,加黄芩知母石膏之类是也。若止以甘草滑石、葱、豉寒药发散甚妙。若表不已,渐传入里,里又未太甚,而脉弦小者,宜以退风热开结滞之寒药调之,或微加治风辛热药亦得,犹伤寒在半表半里而以小柴胡和解之也。若里势已甚,而舌强口噤,项背反张,惊惕搐搦,涎唾稠粘,胸腹满塞,便溺秘结,或时汗出,脉沉洪数而弦也。然汗出者,由风热郁甚于里,而表热稍罢,则腠理疏泄而心火热甚,故汗出也。法宜除风散结寒药下之,后以退风热、开结滞之寒药调之,则热退结散而风自愈矣。解表,羌活防风汤、防风汤、九味羌活汤、蜈蚣散。解后实之白术防风汤。攻里,大芎黄汤、江鳔丸、左龙丸。后服小羌活汤。和解,羌活汤、地榆防风散、小柴胡汤。日久气血渐虚,邪气入胃,宜养血四物汤,加防风、 本、白芷各等分,细辛减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煎。服风药过多自汗出者,白术黄 汤。大汗不止,筋挛搐搦,白术升麻汤。搐痉不已,蠲痉汤。背后搐者,羌活独活防风甘草。向前搐者,升麻白芷独活防风甘草。两旁搐者,柴胡防风甘草。右搐加滑石。手足颤掉不已,朱砂指甲散。四般恶证不可治。第一头目青黑色,第二额上汗珠不流,第三眼小目瞪,第四身上汗出如油。又痛不在疮处者,伤经络亦死证也。 【外治】初觉疮肿起白痂,身寒热,急用玉真散敷之,或用杏仁去皮细嚼,和雄黄飞罗白面敷之。(一方只用杏仁白面等分和匀,新汲水调和如膏敷。)肿渐消为度。若腰脊反张,四肢强直,牙关口噤,用鼠一头和尾烧作灰细研,以腊月猪脂和敷。牙关紧不能开,用蜈蚣一条,焙干研细末,擦牙吐涎立苏。狗咬破伤风,人参不拘多少,桑柴火上烧令烟绝,用盏子合研为末掺疮上,仍以鱼胶煮烊封固。《婴童百问》云∶县尹张公尝言吾有一妙方,治破伤风如神,用人家粪堆内蛴螬虫一枚,烂草房上亦有之,捏住其脊,待其虫口中吐水,就抹在疮口上,觉麻即汗出,立愈。后试之,果然。其虫仍埋故处,勿伤其命。

返回目录 >> 《证治准绳·杂病》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