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证治准绳·幼科

> 集之一·初生门 服药下胎毒法

服药下胎毒法

《心鉴》曰∶古《方书》言儿始生落草,服汞粉、朱砂、白蜜、黄连,欲下胎毒,今人率承用之,不知今人禀受摄养,与古人不同,其药乃伤脾败阳之药,若与儿服,后必生异证,只宜用淡豆豉煎浓汁,与三五口,其毒自下,又能助养脾气,消化乳食。然古人之法,终不可湮没,今人用之而效者多,或不至如《心鉴》所云者,今次第列于左方。 张涣云∶婴儿初生第一日,才断脐 袍讫,看儿形色,若面红润色赤,啼声响快者,宜用汞粉法,良久,有脐粪便下,为佳。次用甘草法,次用朱蜜法,临时更看形色,若面色多青白,啼声不响,即不须服,次用牛黄法。古方又有黄连法、韭汁法、猪乳法等,在人看儿寒热怯壮,择所宜而用之尔。 甘草法 用好原州甘草中指一节许,拍碎,以水二蚬壳,煎一蚬壳,以绵缠蘸,令儿吮之,若吐出恶汁,为佳。若服一蚬壳不吐,即不须更服。不问婴儿虚实寒热,皆须服之。(《肘后方》吐后更与,两服吐止,须尽一合。)薛氏预以甘草细切少许,临产时以绵裹,沸汤盏内覆温,收生之际,以软绵裹指,蘸甘草汁拭其口,次用黄连法、朱蜜法。 黄连法 《集验方》初生儿恶汁留胸膈壅塞,易生蕴热惊痫疮疖,用好肥黄连数块,槌碎,绵裹如奶头状,汤内浸成黄汁,拈摭一二点儿口中,恶汁自下,乳食便美,未尽,用空绵别浸黄连后,以朱蜜间与之。海藏方,净黄连一钱,水一盏,预先煎下,待儿生未出声时,便用灌下,以去腹中恶物脐屎,兼解胎中蕴积热毒,终身不生疮,又去脐风等病。 韭汁法 《本草》云∶儿初生,与韭根汁灌之,即吐出恶水。《圣惠方》甘草后,暖水浸韭子汁涂儿唇上,干又涂,数次止,不令入口。 朱蜜法 好朱砂一大豆许,细研,水飞,炼赤蜜一蚬壳,看稀稠,和成膏。每用一豆大,乳汁化下,时时滴口中,三日内,止三粒。临时更看形色,若面色多青白,啼声不响,即不须服。 牛黄法 《千金方》朱蜜竟,与牛黄,不独益肝胆,除热定精神,止惊辟恶气,又除百病。张涣法,真牛黄一块,好蜜炼熟和成膏。每服一豆大,乳汁化,时时滴口中。形色不实者不宜多服,若婴儿胎热,或身体黄色,宜多服之。 汞粉法 张涣方儿红润色赤,啼声响快者,用汞粉半钱,旋旋令儿吮之,良久,有脐粪便下,为佳。《宝鉴》银粉抹口舌上下左右两颊,然后饲朱蜜。 猪乳法 婴儿初生至盈月内,常时时旋取猪乳滴口中佳。猪儿饮母次,便提后脚离乳,急捋之,即得。 脐带法 用本儿落下脐带,瓦上焙燥,为末,入辰砂、黄连甘草,各末五分,和匀蜜拌。做三五次涂乳母乳上,俟儿吞之,必使一日夜吞尽,次日,恶毒皆从大便而出,日后不但痘疹稀疏,竟有不出痘者,俟脐带落下,即便制服,在六七日之间为妙。其辰砂必须研极细末,以甘草汤飞过,任服无害。此方一以解毒,一以补养,盖脐带乃有生初之河车也,系于母之命门,两肾之所主,乃以肾补肾,肾既充足,即不受邪,故无他日变黑归肾之证,亦无囟门不合之疾,生一儿即得一儿,真保生第一良法。 藏衣法 (即胞衣)崔氏云∶儿衣清水洗,勿令沙土草污,又清酒洗之,仍内钱一文在衣中,盛新瓶内,青绵裹瓶口,密盖,置便宜处三日,后根据月吉地向阳高燥处,入地三尺埋之,瓶上土浓一尺七寸,须牢筑,令儿长寿智能,若不谨,为猪狗食,令颠狂。虫蚁食,令病恶疮。犬鸟食,令兵死。近社庙,令见鬼。近深水污池,令溺死。近故灶,令惊惕。近井傍,令聋盲。弃道路街巷,令绝嗣。当门户,令声不出耳聋。着水流下,令青盲。弃火里,令生烂疮。着林木头,令自绞死。此忌须慎。 每于天德月空处埋之(正月天德在丁,月空在,丙壬,余详官本历日)若遇反支,宜挂宅外福德上向阳高燥处,待过月,然后根据法埋藏,吉。甲乙日生,丙丁日藏。丙丁日生,戊巳日藏。戊巳日生,庚辛日藏。庚辛日生,壬癸日藏,吉。 刹头法 《集验方》云∶小儿初剃头,俱不择日,皆于盈月日剃之,盖风俗所尚,前产妇未得出房,于盈月即与儿俱出,谓胎发秽恶,有触神灶,令小儿不安,故于此日必剃头而出。凡剃头,就温暖避风处,仍剃后须以杏仁三枚去皮尖研碎,入薄荷三叶再同研,却入生麻油三四滴,腻粉拌和,头上擦,以避风邪,免生疮疥热毒,其后小儿,亦宜此法。

返回目录 >> 《证治准绳·幼科》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