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绞肠痧

夏间有不头痛发热,但觉小腹疼痛,或心腹俱痛,鼓胀痞满,不能屈伸者,人或疑为阴证,或执为食生冷过多,不知皆暑火流注脏腑不能解,故先小腹痛,后及遍心腹。法宜六和汤清解之,或五苓散加香薷木瓜紫苏半夏之类利散之自愈。若以为阴病生冷,而用热药热物助之,不可救已。或用炒盐和滚水服,探吐痰涎亦妙。亦有发热身痛等证,内兼心腹痛,大概吐法为上,用藿香正气散,或二陈汤加浓朴、炒栀佳。 霖按∶痧胀为寒热错杂之病,其因甚繁,绞肠特其一证耳,《金匮》所谓阴毒阳毒者是也,其试痧之法∶脉与证相反者痧也;嚼黄豆无豆腥气,嚼带毛生芋子而不麻口者痧也。辨痧之法∶先吐泻而心腹绞痛者,多由秽气而发;先心腹绞痛而吐泻者,多由暑气而发;心胸昏闷,痰涎胶结者,多从伏热而发;遍身肿胀疼痛,四肢不举,舌强不言者,多因寒气冰伏火毒而发。治痧之法∶病在孙络者表也,先宜在病者背心轻轻向下刮之;病在络脉者里也,先宜于十手足指甲处舌下两旁两臂弯及委中等穴刺之,以泄其毒,然后审证制方。王养吾痧书,郭右陶玉衡言之最详,岂六和、五苓、正气、二陈、便能蒇事哉?仲景于《金匮》未便定方,只以一升麻鳖甲汤加减,示人途径,其意深矣!然痧胀之治难定,而痧胀之原,不可不知。 又按∶《内经》言营气取营运于中之义,西医谓食入于胃,至小肠皆有微丝管吸其精液,上至颈会管,过肺入心左房,化赤为血,此即清者为营也。其血从左房入总脉管,由脊之膂筋,循行经脉间,一日夜五十周,尽八百十丈之脉道,以应呼吸漏下者之营气也。经言卫气取卫护于外之义,西医谓经脉中之血气,由脉管之尾,出诸气街,入微丝血管,(经谓孙络者是也。)与阳明之悍气(人之饮食,五味杂投,奚能无毒?西医谓之炭气者是也。)相合,散布通体皮腠之间,充肤热肉,淡渗毫毛,此即浊者归卫也。脉管之赤血,既入微丝血管,合阳明悍气,则其色渐变渐紫,(西医因其有毒,谓之炭气。)散布遍体,渐并渐粗,入回血管(经谓络脉者是也。)之尾,血入回血管,内而脏腑,外而经脉,并脉管交相逆顺而行,外行经脉者,有阴阳之别,一支浮于肌腠之上,一支沉于分肉之间,即阳络行于皮表,阴络行于皮里,而皆与脉管偕行,经言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者是也。回血管内外行遍入总回管,至心右房,递入于肺,呼出悍气,吸入生气,其血复化为赤,入心左房,经言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者,此之谓也。痧胀为寒暑错杂之毒邪,由皮毛而入者,与阳明悍气合,阻遏缠布周身孙络中之血气,由口鼻吸受者,阻遏络脉中之血气,暑毒郁遏悍气,愈遏其毒愈烈,故一发燎原,苟不急治,则毒由回血管入心,入心则死矣。急治之法,药饵功缓,故宜刮宜刺,急泄其毒邪,不令入心,徐图解救,否则不明致痧之原,妄使汤药,几同操刃。

返回目录 >>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