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灵枢》本神篇曰∶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阴阳应象大论曰∶中央生湿,在志为思。举痛论曰∶思则气结。又曰∶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本神篇曰∶怵惕思虑则伤神。本病篇曰∶忧愁思虑则伤心。盖心为脾之母,母气不行,则病及其子,所以心脾皆病于思也。张会卿曰∶思郁者,气结于心而伤于脾也。及其既甚,则上连肺胃,而为咳喘,为失血,为噎膈,为呕血。下连肝肾,则为带浊,为崩淋,为不月,为劳损。李东垣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上贯于目。脾者,诸阴之首也。目者,血脉之宗也。思虑伤脾,则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而有视物羞明,眼皮宽纵,倒睫拳毛等症。或生偷针,或生眼瘅,治宜扶脾补土兼清心阳。若初病而气结凝滞者,宜顺宜开,久病而损及中气者,宜修宜补。然以情病者,必得愿遂而后可释,或以怒胜思,亦可暂解。如朱丹溪治一思想气结之女,先激之使怒,然后与药,复念病虽愈,必得喜方已。乃 以夫回,病遂不举。予尝用此治太湖李姓之妇,目竟获痊,即此法也。

返回目录 >> 《银海指南》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