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吐血

人之一生,气充于外,血附于内,阴阳和平,荣卫通调,何吐血之有?惟大怒、大劳,或过思、过虑,伤其经络,逆其气机,致阴阳血气失其循行之常度,则血外溢,而有吐血之病矣。血虽同,而血之根由不同,有胞中血海之血,有心包脾络之血。夫胞中为血海,其血热肉充肤,淡渗皮毛,若大怒、大劳,气虚一时,不能摄血,致胞中之血不充于肤腠,反从气冲而上涌于胃脘。吐此血者,其血必多。治之之法,当调其荣卫,和其三焦,使三焦之气和于荣卫,荣卫之气下合胞中,气归血附,即引血归经之法也。若不按经调治,只期速效,妄称火盛血淫,骤用清凉泻火以止血,不但血不能即止,必增咳嗽之病矣。夫吐血自有止期,虚痨咳嗽,必至丧身而后已。其心包之血,内包心,外通脉,下合肝。合肝者,肝与心包皆为厥阴,同一气也。若房劳过度,思虑伤神,则吐心包之血。吐此血者,十无一生,惟药不妄投,大补心肾,重服人参,可十全一二。其有身体不劳,内无所损,卒然哈血数口,或紫或红,一哈便出,此为脾络之血。脾之大络,络于周身,络脉不与经脉和谐,则有此血。下不伤阴,内不伤经,此至轻至浅之血,不药亦愈。若不分轻重,概以吐血之法治之,致络脉寒凝,变生他病,医之过也。又五脏有血,六腑无血。吐心脏之血者,一二口即死;吐肺脏之血者,形如血丝;吐肾脏之血者,形如赤豆,五七日间必死;若吐肝脏之血,有生有死,贵乎病者能自养,医者善调治尔;脾脏之血若罗络,即前哈血是也。凡吐血多者,乃胞中血海之血,医者学不明经,指称胃家之血。夫胃为仓廪之官,受盛水谷,并未有血,谓血从胃出则可,若谓胃中有血,则不可也。

返回目录 >> 《医学真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