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婴儿

人禀天地阴阳之气以生,父母精血之形以成,甫离胞胎,腑脏之形未充,阴阳之气已立。此形此气,赖乳为先,间有小疾,多属本气不和,不宜妄投以药,即药亦当调其本气;若概以发散、消痰、清热之药投之,非惟无益,反害之矣。轩、岐论医,言人身经脉循行之道,血气交会之理,上下内外,升降出入,原无分于长幼。 数千年来,正道无传,方技蜂起,不知经脉血气,如何升降?如何出入?原本未明,遂谓大人、小儿当分科异治;治既分,则方科寻究方书,儿科秘传歌括,昧昧昏昏,毒流天下。遇病,辄曰点乳勿与。讵知婴儿之病,轻者什九,重者什一,惟藉名医,知脏腑之原,识阴阳之本,按经投治,以法救之耳!今既绝其乳,复以消散之剂投之,病至轻者,间亦自愈;若气血有乖而身热,脾胃内虚而生痰者,遇此断不能愈矣。甚至痰益生,则消益峻,热愈炽,则凉愈投,至死不变,犹谓如是以治而病不愈,无如何矣。是则可叹也已!夫婴儿者,犹物之初生萌芽也,肠细胃小,藉有形之乳食,养无形之气机,毋容绝也。即曰乳食太过,乍有壅滞,须知一周不食,胃亦空矣,一剂消食,滞已行矣。平人饮食入胃,传化无停,一日数餐,次日皆传道而出。至饲乳小儿,则随食随消,传化尤速∶若绝养胃之乳,复投以戕胃之药,施于无病之儿亦病,况已病乎!即更辩曰∶小儿外感风寒,内停乳食,身发寒热,胸膈气满,发散消磨且不愈,奚可食哉?而孰知其不然也。风寒原非外感,饮食本不内停,但古先圣贤,未经明言,世何以知?盖人之一身,有三阴五脏之气,三阳六腑之气,合十二经脉,气血流行,外则从肌达表,遍行周身以御外侮,内则由脏至腑,气归于胃,以消饮食。如曰外感,则富贵之儿,襁之褓之,不出户庭,何以多感?贫贱之儿,受风受寒,不避外邪,何以少感?受而不病,则无外感,不受而病,实从内生矣。如曰内停,则无病之时,频频食乳,何不停食?既病之后,日日不乳,何以停食?若云初因停食而病,至今未消,试问人之胃腑,何如者也?食停于胃,如此不消,则胃之真气已绝,尚何容医?盖在上脘者,名曰宿食,入于胃中,即便腐化。若上脘不清,则点水必恶,见食如仇。何以抱病之儿,渴欲求饮,见食朵颐? 由此观之,则外感风寒,内停乳食之说,可废矣。方书诈无为有,儿医日杀生灵,罪将奚归?天欤!其不欲苍生之环聚欤,乃假其手于儿医欤!

返回目录 >> 《医学真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