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医学摘粹

> 杂证要法 呕吐哕呃逆

呕吐哕呃逆

呕者,口中出水而无食也。吐者,口中吐食而无水也。呕吐者,水与食并出也。哕者,口中有哕味也。呃逆者,气冲有声,声短而频也。总属阳明胃病也。胃以下行为顺,倘木郁克土,而胃气上逆,则诸病作矣。然有虚实寒热之不同。宜分治之。如食谷欲呕,手足逆冷,烦躁欲死,属胃虚。有寒者,以吴茱萸汤主之。如胃反吐而渴,欲饮水,因湿盛瘀塞,胃土降路。而火不得下,蛰属胃实。有热者,以茯苓泽泻汤主之。如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四肢见厥,属寒盛格阳者,以四逆汤主之。如食已即吐,属胃湿生热者,以大黄甘草汤主之。如吐呕而谷不得下,胃气上逆,浊阴不降,属胃实有寒者,以小半夏汤主之。如呕吐发热,腹中痞满,胸胁作痛,属肝郁有热者,以小柴胡汤主之。如呕而肠鸣,心下痞硬,有寒有热,半虚半实者,以半夏泻心汤主之。如哕逆者,以橘皮竹茹汤主之。如呃逆者,以代赭旋复花汤主之。如久病呃逆,恐脾肾之气将绝,宜纯以温补之药治之。以上诸证,或统以二陈汤加减治之。 吴茱萸汤 (方见头痛) 茯苓泽泻茯苓(八钱) 泽泻(四钱) 甘草(二钱) 桂枝(二钱) 白术(三钱) 生姜(四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四逆汤 甘草(二钱) 干姜(三钱) 附子(二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大黄甘草大黄(四钱) 甘草(二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小半夏半夏(四钱) 生姜(四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如胃败已极,宜去半夏人参。 小柴胡汤 (方见瘟疫) 半夏泻心汤 半夏(三钱) 黄芩(一钱半) 干姜(一钱半) 甘草(一钱半) 人参(一钱半)黄连(五分) 大枣(二枚) 水煎大半杯,温服。 橘皮竹茹橘皮(三钱) 竹茹(二钱) 生姜(五钱) 人参(一钱) 甘草(二钱) 大枣(三枚) 水煎大半杯,温服。 代赭旋复花旋复花(一钱半) 赭石(五分) 人参(一钱) 甘草(一钱) 半夏(一钱) 生姜(二钱) 大枣(二枚) 水煎大半杯,温服。 二陈汤 (方见眩晕) 倍半夏,加生姜,水煎服。热加黄连、鲜竹茹、鲜芦根。寒加吴茱萸人参大枣。食积加神曲山楂麦芽。哕加旋复花人参赭石。呃逆加丁香柿蒂杏仁砂仁;如久病发呃,为脾肾之气将绝,不用此方,惟用人参一两,干姜附子各三钱,丁香沉香柿蒂各一钱服之。如吐虫,宜去甘草,加川椒、人参吴茱萸黄连黄柏干姜乌梅肉各一钱。

返回目录 >> 《医学摘粹》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