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医学纲目

> 卷之十四·肝胆部 小便数

小便数

□ 〔罗〕中书右丞合刺合孙,病小便数而短,昼夜约二十余行,脐肠填满,腰脚沉HT ,不得安卧。季春下旬,一日奉敕治之,遂往诊视。脉得沉缓,时时带数。常记小便不利有三,不可概论。若津液偏渗于肠胃,大便泄泻,而小便涩少者一也,宜利而已。若热搏下焦津液,则湿热不能行者二也,必渗泻则愈。若脾胃气涩,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化者三也,可顺气,令施化而出。今右丞平素膏粱湿热内蓄,不得施行,膀胱窍涩,是以起频而见少也,非渗泄分利,则不能快利。遂处一方,名曰茯苓琥珀汤。《内经》曰∶甘缓而淡渗,热搏津液,内蓄脐腹胀满,当须缓之。泄之必以甘淡为主,遂以茯苓为君,甘寒滑以利窍涩。猪苓琥珀之淡,以渗泄利水道,故以二味为臣。脾恶湿,湿气内蓄,则脾气不舒。益脾胜湿,必以甘为助,故以甘草白术为佐。咸入肾,咸味涌泄为阴,故用泽泻之咸,以泄伏水。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津液不行,以辛散之,桂枝味辛,散湿润燥,故以为使。煎长流甘澜水,使不助其肾气,大作汤剂,令直达于下而急速也。两服减半,旬日良愈。 茯苓琥珀茯苓 白术 琥珀(各半两) 甘草(炙) 桂(去皮。各三钱) 泽泻(一两) 滑石(七钱) 猪苓(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五钱,煎长流甘澜水一盏调下,空心食前,待少时以美膳压之。 □ 〔《食》〕主下焦虚冷,小便数损无力。生薯蓣半斤,刮去皮,以刀切碎,于铛中煮酒沸,下薯蓣不得搅,待熟加盐葱白更添酒,空腹下二三盏,妙。 □ 〔罗〕水芝丸 治上焦真气虚弱,小便频数,日夜无度。 莲肉(去皮,不以多少,用好酒浸一两宿。猪肚一个,将酒浸莲肉入肚中多半为度,水煮熟取出莲肉,切,焙干) 上为细末,酒煮面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五十丸,米饮汤下,食前。 □ 〔世〕治夜多小便,用益智三十四个为末,盐五分,水一盏,煎八分,临卧温服。 □ 〔《本》〕卫真汤 治丈夫妇人元气衰惫,荣卫怯弱,真阳不固,三焦不和,上盛下虚,夜梦鬼交,觉来盗汗,面无精光,唇口舌燥,耳内蝉鸣,腰痛背倦,心气虚乏,精神不宁,惊悸健忘,饮食无味,日渐瘦悴,外肾湿痒,夜多小便,肿重冷痛,牵引小腹,足膝缓弱,行步艰难;妇人血海久冷,经候不调,或过期不至,或一月两来,赤白带下,漏分五色,子宫感寒,久不成孕,并皆治之。此药大能生气血,遇夜半子时肾水旺极之际,补肾实脏,男子摄血化精,诸病未萌之前,皆能制治,使不复为梗。 当归(一两,酒浸一宿) 人参(一两半) 金钗石斛(五两) 白茯苓 木香豆蔻 山药(以上各三两) 生地(二两) 熟地(温水洗,三两) 丁香(一两) 青皮(一两,去白) 牛膝(二两,童便、酒各半盏浸一宿) 上为细末,每三大盏酒调下,盐亦得,空心食前一服。妇人诸病,童便同酒调,空心下。 又方 治男子妇人一切虚冷之疾,活血驻颜,减小便,除盗汗。治妇人久不生产,似带疾而非,时有遗沥,并皆治之。功验不可具述。 苍术(切焙) 川楝子 茴香 吴茱萸(汤洗) 破故纸 胡芦巴(以上各一两,并炒) 川姜 川乌 草乌(以上各半两,炮) 山药(二两) 上各炮治如法,同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温酒盐汤任下,妇人艾醋汤下,日二服。耳目永不昏聋,髦发不白。 □ 〔《衍》〕邻家有一男子,小便日数十次,如稠米泔色,心神恍惚,瘦瘁食减,令服桑螵蛸散,未终一剂而安。 此药能安神魂,定心志,治健忘,小便数,补心气。用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茯苓当归龟甲醋炙,以上各一两为末,以人参汤调下二钱。 □ 〔海〕姜附石脂神砂丹 治小便数而不禁,怔忡多忘。(方见滞下。) □ 〔丹〕因看《卢氏医镜》见此一药味数分两同,惟丹砂用伏火者,及治病有瘥。所治者,小便数而不禁,怔忡多忘,魇梦不已不同耳。见其不同,审而详之,乃得此治法不瘥,且泛论之。经言∶肾主大便,肝主小便淋溲。《难经》云∶小肠为赤肠,是面赤色,及便溺色赤,皆出心与小肠,南方赤色,显于外也。经言∶下焦如渎者,正谓大小便也。大便为阴,为有形气化,乃下焦之下者也。谓肾主大便,不言大肠者,明子行父道,为肾脏病。小便为阳,为无形气化,乃下焦之高者也。谓肝主小便淋溲,亦是子行父道,为腑病。凡诸无形气化者,皆腑病所主,诸有形气化者,皆脏病所主,此二证,俱在下焦则同,但有形无形,及在腑在脏有殊,俱是丹田衰败。不言心火者,以其相火代行君之政令故也。细分之,则膀胱壬水胜丙火。小肠者,不传入阴,故为泄血。泄血利不禁,为有形质病。且不传阴,则阴不病。何为有形病?此为阴之体也,为腑之用也。天地阴阳,互为体用,以斯可见。是明五脏者,为六腑所用,六腑者,为五脏所用明矣,是有形皆为传阴也。大小便不禁,是膀胱不禁为遗溺,此不传阴也,是丹田胞络受寒,为壬所克。大抵诸腑皆乘有形,有形病者皆在腑。责其所乘,皆在脏也。用伏火丹砂者,去其寒性耳。治法同者,以其俱在下焦,补诸无形,同在胞络耳。以其胞与肾相对,有渠相通故也。肾主大便,肝主小便,所治安得不殊。经曰∶肾肝同归一治。又曰∶少阳主骨,所生病,便溲难。膀胱主筋,所生病,亦可知也。小便不禁,茯苓汤下。大便不禁,米饮下。(此论《局方》姜附神砂丹而发。) 运气,小便数皆属火。经云∶少阳之复,便数憎风是也。小便数,惟二脏有之。 一属肺。经云∶肺手太阴之脉,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是也。以刺言之,泻手太阴则愈。 一属肝。经云∶足厥阴之疟,令人如癃状,而小便不利。又云∶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是也。 视虚实补泻之则愈。 □ 〔东〕小便数腹痛∶尿胞(在玉泉下一寸屈骨端。) □ 〔《玉》〕小便多∶命门(随年壮灸)肾俞(一分,沿皮向外六分,补六呼,泻一吸) □ 〔《集》〕小便滑数∶中极(灸)肾 阴陵泉(不已,取下穴) 气海 阴谷 三阴交

返回目录 >> 《医学纲目》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