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叶选医衡

> 卷下 惊风论

惊风论

惊风一证,从来谬认,盖小儿初生,以及童幼,肌肉筋骨脏腑血脉,俱未充长。阳则有余,阴则不足,不比七尺之躯,阴阳交盛也。惟阴不足,阳有余,故身内易至于生热。热甚则生痰生风生惊,亦所恒有,设当日直以四字立名,曰热痰风惊。则后人不炫,因四字不便立名,乃节去二字,以惊字领头,风字煞尾,使后人不能解,遂以为奇特之病。且谓此病有八候∶以其头摇手痉也,而立抽掣之名;以其卒口噤脚挛急也,而立目斜心乱搐搦之名;以其脊强背反也,而立角弓反张之名,相传既久,不知其妄造,遇见此等证出,无不以为奇特。 不知小儿之腠理未密,易于感冒风寒,风寒中人,必先入太阳经,太阳之脉起于目内 ,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夹脊抵腰中,是以病则经脉强,因经脉牵强,则生抽掣搐搦角弓反张。种种名目,而用金石药镇坠,外邪深入脏腑,千中千死,万中万死,间有体坚证轻得愈者。又诧为再造奇功,遂至各守专门,虽日杀数儿,不知其罪。如方书有云∶小儿八岁以前无伤寒,此等糊语,竟出自高明,偏足为惊风之说树帜,曾不思小儿肌肉柔脆,不耐风寒,初传入太阳一经,早已身强多汗,筋脉牵动,人事昏沉,势已极于本经,汤药乱投,死亡踵接,何由见其传经耶。此所以误言小儿无伤寒也,不知小儿易于外感,易于发热,伤寒为独多,世称为惊风者即是也。小儿伤寒,要在三日内即愈为贵,若待经尽方解,必不能耐矣。又刚痉无汗,柔痉有汗,小儿刚痉少,柔痉多,世医见其汗出不止,神昏不醒,往往以慢惊风证为名,而用参、附、 、术等药,闭其腠理,热邪不得外越,亦为大害。所以凡治小儿之热,但当彻其出表,不肯引其入里也,仲景原有桂枝,若舍而不用,从事东垣内伤为治,毫厘千里,最宜详慎。又新产妇人,去血过多,阴虚阳盛,其感冒发热,原与小儿无别,医者相传,称为产后惊风,尤堪笑破口吻。然小儿亦非无惊风病也,一二岁时气怯神弱,凡遇异形异声,骤然跌仆,皆生惊畏,其候面青粪青,多烦多哭,略有所触,则洒洒然,时恐惧不宁,不比热邪塞窍,神识昏迷,对面撞钟放铳,全然不闻者,斟酌细勘自识,从来混治之误矣。

返回目录 >> 《叶选医衡》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