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叶选医衡

> 卷下 黄胆证毋拘五证宜别三焦论

黄胆证毋拘五证宜别三焦论

丹溪云∶疸证不必分五,同是湿热,如HT 酱相似,斯言已得大义。然考之《内经》有上中下之分,有曰目黄曰黄胆者,有曰黄瘅暴病久逆之所生也。少阴厥阴司天,四之气溽暑,皆发黄胆者,悉是上焦湿热病也。有云食已如肌曰胃疸者,与脾风发瘅腹中热出黄者,又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者,《灵枢》所谓脾所生病黄胆,皆中焦湿热病也。有谓溺黄赤安卧者黄胆,及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灵枢》所谓肾所生病黄胆,皆下焦湿热病也。独仲景妙得其义,详于伤寒证中。有曰邪热入里,与脾经相交,则发黄;或内热已甚,复被火热,两阳相灼亦发黄;或阳明热甚无汗,小便不利,湿热不泄亦发黄;或发汗已,身面目俱黄者,为寒湿在里不解,故发黄。是知非特湿热发黄,而寒湿亦发黄也,但寒湿之黄,黑暗不明,热甚之黄,明如橘色。大抵黄家属太阴,太阴者脾也,为湿热所蒸,则土之本色外现,或脉沉小,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又为血在下而发黄也。治疸须分新久,新疸湿热少张,即当消导渗利,如茵陈五苓散、茯苓渗湿汤之类,无不效者。久病脾胃受伤,血气必弱,宜用补剂,如参术健脾汤、当归秦艽之类,使正气盛则邪气自退,庶可收功。若口淡怔忡,耳鸣脚软,或微寒热,小便赤白浊,又当作虚治,宜养荣汤,或八味丸、四君子皆可用,不可过用凉剂,强通小便。恐肾水枯竭,久而面黑黄色,不可治矣。

返回目录 >> 《叶选医衡》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