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遗精

神伤于上.精败于下.心肾不交.久伤精气.不复谓之损.内经治五脏之损.治各不同.越人有上损从阳.下损从阴之议.然必纳谷资生.俾胃后天得振.始望精气生于谷食.自上秋至今日甚.乃里真无藏.当春令泄越.生气不至.渐欲离散.从来精血有形.药饵焉能骤然充长.攻病方法.都主客邪.以偏治偏.阅古东垣丹溪辈.于损不肯复者.首宜大进参术.多至数斤.谓有形精血难生.无形元气须急固耳.况上下交损.当治其中.若得中苏加谷.继参入摄纳填精敛神之属.方今春木大泄.万花尽放.人身应之.此一月中急挽勿懈矣. 参术膏 米饮调送 □ 一月来.虽经反复.参脉症色形.生阳颇有根蒂.近食蚕豆滞气.腹中微膨.食后口味酸浊.是久卧重着.脾阳运动之机尚少而火升心烦.动气汗出.遗精虽减于昔.未得平复.总是内损已深.若调治合宜.只要精气复得一分.便减一分病象.长夏脾胃主令.培土助纳为要.而精气散越.乃兼摄固之法.刻下味酸微膨.补脾少佐疏胃.宜晚进.其早上另制补摄丸剂.益脏真以招纳散失之气. 人参 茯苓 白术 炙草 广皮 麦冬 五味 神曲 麦芽黄柏 晚服 人参 桑螵蛸龙骨 淡苁蓉 五味 芡实 茯神 枣仁 金箔 金樱膏丸 早服 □ 肌肉松柔.脉小如数.常有梦遗.阴精不固.上年冬令过温.温则腠理反疏.阳动不藏.诸气皆升.络血随气上溢.见症如头面热.目下肉 .心悸怔忡.四肢汗出.两足附肿.常冷不温.走动数武.即吸短欲喘.何一非少阴肾气失纳.阳浮不肯潜伏之征.况多梦纷扰.由精伤及神气.法当味浓填精.质重镇神.佐酸以收之.甘以缓之.勿因血以投凉.莫见下寒.辄进燥热.恪守禁忌以安之.经年冀有成功.所虑壮年志虑未纯.贻忧反复. 水制熟地 人参秋石拌 白龙骨 炒杞子 五味 炒山药 茯神 牛膝炭 □ 遗泄.有梦属心.无梦属肾.据述气火下溜.即如溺出之状.茎管中痛.热气上冲.咽喉巅顶掀胀.语言皆怯.此任脉不摄.冲脉气逆.治法.引之导之.摄以固之.现下便溏食少.勿投沉阴腻滞之药. 砂仁炒熟地 炒黑远志肉 炒莲须 元武版 白龙骨 锁阳 茯苓芡实 金樱子熬膏为丸

返回目录 >> 《叶天士医案精华》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