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松峰说疫

> 卷之二·论治 瘟疫兼湿

瘟疫兼湿

《活人》曰∶其人伤湿,又中于暑,名曰湿温。两胫逆冷,腹满头目痛,妄言多汗,其脉阳浮而弱,阴小而急,茯苓白术汤、白虎加苍术汤。切勿发汗,汗之名中 ,必死。而吴氏引《活人书》曰∶宜术附汤加人参香薷扁豆主之。《金鉴》曰∶温病复伤于湿,名曰湿温,其症两胫逆冷,妄言多汗,头痛身重胸满,宜白虎加苍术茯苓,温湿两治。若脉大有力,自汗烦渴者,人参白虎汤加白术主之。轻者十味香薷饮、清暑益气汤增损用之。按古人治法不过如斯。但《金鉴》曰∶温病复伤于湿曰湿温,而《活人》则曰伤湿而又中暑曰湿温。味其义意,当遵《金鉴》为是。 盖伤湿而又伤暑,只可谓之伤暑湿,而不可谓之湿温也。夫曰湿温者,是湿而兼瘟也。或先瘟而中湿,或先湿而患瘟,与暑何涉焉。第瘟疫兼湿又最难辨。□□□□□□□□□□□□□□□□□□□唯于一身尽痛,痛极且不能转侧,恶饮汤水,目中视物皆红黄,身目色微黄,而无谵妄等症者,辨之始得。而湿症之中,又有湿热、寒湿之分,总宜白术茯苓汤。湿热者,小便赤涩如马溺,混浊色白,且有烦热大便秘结诸症,宜人参白虎汤加白术主之,或四苓散、大小厘清饮、茵陈饮之类,皆可择用。若天久阴雨,湿气过胜,其人脏腑虚,大便滑,小便清,乃是寒湿,宜术附汤。但瘟疫发在热时,且兼湿热者多,而兼寒湿者少,术附汤不可用。若服茯苓白术□□□□□□□□等汤不应,则用除湿达原饮,分治瘟与湿,诚一举而两得也。北方风高土燥,患此者少,惟南方水乡卑湿,天气炎热,患者恒多。春冬感者恒少,而夏秋患者恒多。所宜随其时地而变通之。至于前所引《活人》云∶湿温切勿发汗,而《金匮要略》则云∶湿家身烦痛,可与麻黄白术汤,发其汗为宜。《景岳全书》又曰∶凡湿从外入者,汗散之,将谓止中湿者宜汗,而兼温者不宜汗。何以《准绳》湿温门中,既引《活人》云不宜汗,又引《金匮》曰宜汗,更引成氏云湿家发汗则愈。是湿温一门,前后又自相矛盾,殊不可解。 愚意瘟疫始终不宜发汗,虽兼之中湿,而尚有瘟疫作祟,是又当以瘟疫为重,而中湿为轻,自不宜发汗,当用和解疏利之法,先治其瘟,俟其自然汗出,则湿随其汗,而与瘟并解矣。或瘟解而湿仍在者,当于湿证门中求之,故治湿诸方俱不开列。 除湿达原饮 (自定新方。) 槟榔(二钱) 草果仁(五分,研) 浓朴(一钱,姜汁炒) 白芍(一钱) 甘草(一钱)栀子(五分,研) 黄柏(五分,酒炒) 茯苓(三钱) 如兼三阳经症,仍酌加柴、葛、羌活,瘟而兼湿,故去知母,而换黄柏,以燥湿且能救水而利膀胱;去黄芩栀子,泻三焦火而下行利水;加茯苓利小便而兼益脾胃。三者备而湿热除矣。再加羌活等药,风药亦能胜湿,湿除温散,一举两得。(此方分两不过大概,临症加减用之。) 石草散 (治湿瘟多汗,妄言烦渴。) 石膏( ) 炙草(等分) 共末,浆水调服二钱。

返回目录 >> 《松峰说疫》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