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论六经传受

《活人书》∶太阴、少阴、厥阴,皆属阴证也。少阴者,肾也,厥阴者,肝也,太阴者,脾也。何谓太阴?太阴者,脾之经,主胸膈胀。何谓少阴?少阴者,肾之经,主脉微细,主心烦欲寐。或自利而渴者,何也?谓中病时,腠理寒,便入阴经,不经三阳也。盖寒入于太阳则发热而恶寒,入于少阴,只恶寒而不发热也。三阴中寒,微则理中汤,稍厥或中寒下利,即甘草干姜,大段重者,四逆汤,无脉者,通脉四逆汤。何谓厥阴?厥阴者,肝之经也,厥阴之为主,主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也。若阴气独盛,阳气暴绝,则为阴毒,其证四肢逆冷,腹脐筑痛,身如被杖,脉沉疾,或吐或利。当急灸脐下,服以辛热之药,令阳复而大汗矣。守真曰∶人之伤寒,则为病热,古今一同,通谓之伤寒病。前三日,巨阳、阳明、少阳受之,热在于表,汗之则愈,后三日,太阴、少阴、厥阴受之,热传于里,下之则愈。六经传受,由浅至深,皆是热证,非有阴寒之证。古圣训阴阳为表里,惟仲景深得其义。 厥后朱肱《活人书》,特失仲景本义,将阴阳二字释作寒热。此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矣。《素问·热论》云,黄帝问曰∶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岐伯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肌肉,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营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小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矣。其未满三日,可汗而已,其满三日,可泄而已。

返回目录 >> 《刘河间伤寒医鉴》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